古诗词里的人生八种遗憾
表达遗憾的古诗文

表达遗憾情绪的古诗文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唐代杜牧的《赤壁》表达了未能见证历史辉煌的遗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对历史遗憾的表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 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了人生无常和遗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也有对美好时光流逝的遗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诗句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未能实现的愿望或者失去的美好事物的遗憾之情。
描写遗憾的古诗句

描写遗憾的古诗句
1. 明月别枝惊鹊- 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
意为明亮的月光惊起栖息在树枝上的鹊鸟,象征着人事已非,令人感慨。
2. 多情自古空余恨-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表示多情的人自古以来都有无法实现的爱情,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与恨意。
3.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秋夕将晚出城关》。
描述了昔日英勇豪迈的场景,暗示时光荏苒,人事已非,带有一丝遗憾之情。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表达了对命运无法改变的遗憾之情,类比于东流的春水。
5. 桃花扇底江南水,翠梧鸭头雨后愁 -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临江仙·满目山河空念远》。
描绘了江南风景,但其中也流露出作者的遗憾之情。
6.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离骚》。
表达了作者对未被珍视之感情的遗憾。
7.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夕》。
表示从前不懂得相思之苦,一旦懂得,就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
8.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 出自唐代王之
涣的《登鹳雀楼》。
用雨湿衣、花落地来比喻人生遗憾,看不到、听不见。
9.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表达了因为社会约束而无法表达情感的遗憾。
10.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描述了离别之苦,抒发了对光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情感。
古诗词里的八种人生遗憾

古诗词里的八种人生遗憾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
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
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来啊,诸葛丞相就到了五丈原……”大概每个人都熟知诸葛亮的故事,可是却没有人忍心听完。
诸葛丞相是忠的代表,智的化身,却终究也没能实现他的平生夙愿,没能光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生只为酬三顾,却终究客死北伐途中。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出师一表真名世,奈何上苍不假年。
重别梦得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是柳宗元最后写给好友刘禹锡的愿望——如果他日圣上开恩,允准我们告老归田,我们就比邻而居,做一对“邻舍翁”吧。
可它却最终没有实现。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进士及第,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也同样仕途坎坷。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从此离开了他们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
二人尚在贬谪途中,圣旨再度传来,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当二人终于等来了召他们回京师的诏书,已经是十年之后。
然而这只是短暂的相聚。
二很快人再度被贬,柳至柳州,刘至连州。
两人再度结伴南行,终在衡阳话别。
仿佛有了生离死别的预感,柳宗元连作三首别离诗,这首《重别梦得》是第二首。
而这一次的诗文唱和,连同柳宗元最后的愿望一起成为了绝唱。
古诗词里面的人生遗憾、境界和味道课件

4、宇宙境界:站立在天问的高度
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 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 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这一刻他面 对自己,面对着宇宙。如果当时旁边一大堆人,他写不出这首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 负。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 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 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也出现 过,那就是屈原的《天问》,此后极少再出现。
乌鸦自然不会白头,马儿也生不出角来,可在顾贞观的笔下,“乌头马角”之前却加了一个“盼” 字,悲凉沉痛,感人至深。明知不可能,却始终忍不住盼望奇迹的心情就是如此吧……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可奈何的漂泊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如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古往今来,世事变迁, 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但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 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 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古诗词里的八种人生遗憾

古诗词里的八种人生遗憾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完成的事业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永别的挚友重别梦得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4、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死别的夫妻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迟到的邂逅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未能亲见的盛世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处可躲的战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8、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没有出现的奇迹金缕曲顾贞观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内容来源:网络。
古诗中的“遗憾”意象赏读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宋]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古意】回首过往,诸多遗憾日月旋转,交替不歇,时光流逝,世间万物都抵不过时间消磨。
“磨蚁”是一个很新奇的意象,词人把日月交替的时光变迁比作磨盘上昼夜不停爬行的蚂蚁,无聊、单调又重复。
作词送别好友杨民瞻时,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略带自嘲与遗憾。
“本应该用来战场杀敌的长古意今读□编辑/王 莹万事浮休梦难平——古诗词里的“遗憾”意象赏读文|徐若央又把父亲“送”回去。
“我”是多么舍不得“送”父亲走,总会想:“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往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这一句一下子戳进了读者柔软的心窝里。
此时此刻,谁能不想起已故的亲人呢?作者运用联想和留白,却不言明父亲的心情,留给读者足够的遐想空间,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生于正月十五,父亲便送她“迎灯”这个乳名。
“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我”带着父亲的爱和期许,迎来了多少辉煌,而父亲却早已不在“我”身边,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失落扑面而来。
文末,“我”送给父亲一盏灯,让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我”对父亲的爱没来得及兑现,只能用一盏灯来寄托深情!|接上页|35剑,如今却被用来弹击和歌,吟唱风月。
”道出杨民瞻的抑郁不得志,更是自己境遇的写照。
【今解】做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的灵魂藏在心底深处。
英雄不只有战场上的热血沸腾,更多的人是怀揣着英雄主义的理想,执着于生活与事业之中,面对挫折从不退缩,在绝境中逆风翻盘……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英雄主义。
辛弃疾的英雄气魄,大概就是面对“宝剑藏于匣中”的遗憾,依然感叹“西北有神州”,还要为了它继续奋斗。
识破了困厄仍然“挑灯看剑”,遭受了重创还能“吹角连营”,不管手中拿的是剑还是笔,他永远在作战,不负波澜壮阔的一生。
表示遗憾的古诗词

表示遗憾的古诗词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就像我和他,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美好,又怎会有后来的遗憾呢?例子:我想起和他刚认识的时候,一切都那么美好,唉,要是一直那样该多好啊。
2.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不就像我们错过的那些机会,等到想起来,只剩下叹息和遗憾。
例子:以前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现在想想,真后悔啊!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多像那些壮志未酬的人啊,满心的遗憾和不甘。
例子:他一直努力奋斗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最后还是没能成功,那失落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4.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就像我们那些没来得及珍惜的时光,充满了遗憾。
例子:那次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玩得特别开心,可现在回想起来,真希望时间能停留在那一刻。
5.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种无奈和遗憾,就像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例子:她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人,可惜自己已经有了归宿,只能遗憾错过。
6.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多像我们付出了真心却得不到回应,满心遗憾啊。
例子:我那么用心地对他,他却一点都不领情,唉。
7.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时光流逝,那些失去的人和事,留下的只有遗憾。
例子:小时候的玩伴都渐渐走散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伤感。
8.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怎能不让人遗憾感慨呢?例子: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9.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种纠结和遗憾的心情,真的很难受。
例子:和好朋友闹矛盾了,心里特别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10.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思念却不能相见,满满的都是遗憾啊。
例子:他们分隔两地,只能互相思念,这种感觉太让人心酸了。
我觉得遗憾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遗憾中,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让未来少一些遗憾。
表遗憾的古诗词

表遗憾的古诗词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译文: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主题:人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2、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译文: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
主题: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
当强提的那口硬气逐渐消退,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主题: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辛弃疾《鹧鸪天》译文: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主题:描写了女子因意中人不在身边而表现的种种痛苦,苦苦思念已经让女子困在其中,不能自拔。
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词》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如果只是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又为什么会出现团扇害怕秋风到来的情况呢?本应相亲相爱的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而今你轻易地变心,却推诿说情人间本来就容易变心。
主题: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被抛弃的幽怨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里的八种遗憾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
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
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
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完成的事业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来啊,诸葛丞相就到了五丈原……”大概每个人都熟知诸葛亮的故事,可是却没有人忍心听完。
诸葛丞相是忠的代表,智的化身,却终究也没能实现他的平生夙愿,没能光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生只为酬三顾,却终究客死北伐途中。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出师一表真名世,奈何上苍不假年。
3.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永别的挚友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是柳宗元最后写给好友刘禹锡的愿望——如果他日圣上开恩,允准我们告老归田,我们就比邻而居,做一对“邻舍翁”吧。
可它却最终没有实现。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进士及第,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也同样仕途坎坷。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从此离开了他们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
二人尚在贬谪途中,圣旨再度传来,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当二人终于等来了召他们回京师的诏书,已经是十年之后。
然而这只是短暂的相聚。
二很快人再度被贬,柳至柳州,刘至连州。
两人再度结伴南行,终在衡阳话别。
仿佛有了生离死别的预感,柳宗元连作三首别离诗,这首《重别梦得》是第二首。
而这一次的诗文唱和,连同柳宗元最后的愿望一起成为了绝唱。
四年后,柳宗元在柳州病逝,死前嘱咐仆人将自己的文稿交给刘禹锡。
刘禹锡在扶母亲的灵柩过衡阳时听到了柳宗元已经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立刻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以寄哀思,此后又两次写《祭柳员外文》。
之后更是倾毕生之力为其整理遗稿,编纂成集。
柳宗元的一个儿子也由刘禹锡收养。
人生得一让自己盼望晚年比邻而居的挚友是多么幸运,而这个愿望却最终无法实现,又是多么遗憾……
4.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死别的夫妻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悼亡诗总是情真意切的。
有元稹“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锥心刻骨,有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缱绻情深,可是每每想来,在心头萦回不去的,却是贺铸这痴绝的轻轻一问——谁复挑灯夜补衣?
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旧日的居室,新舔的孤坟,空空的睡榻,凄恻的风雨,伴着诗人“何事不同归”的诘问,一切都是都那么凄厉,可到了结尾,却只剩下一点痴缠温柔——不知道在多少个夜里,温柔贤惠的妻子挑亮了案头的灯,一针一线细细为他补一件衣裳。
没有赌书泼茶的闲情,没有红袖添香的雅趣,可是那个最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却将陪伴诗人以后无数个无眠的夜。
往事如昨,周遭如故,可那个惺忪着睡眼为我补衣裳的人如今却再也不在了……
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迟到的邂逅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美好的爱情一定是及时的爱情,比对的时间错的人更让人遗憾的,是错的时间对的人。
如果他没有出现,她的生命或许将一直平静无波,相夫教子,贤良淑德。
可是他偏偏出现了,捧着一对明珠如同捧着他的真心。
她感念他的好意,却引得丈夫猜忌防范,只好含泪还回明珠,叹一声只恨没有更早遇见你。
世间缘法太难讲,若是有缘有份,自当共结连理,若是无缘无份,自当对面不识。
可是这样的一场邂逅到底是有缘无分,还是有份无缘?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未能亲见的盛世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明明说着人死灯灭,万事皆空,却放不下想看看这万里江山成一统。
陆游始终都是那个僵卧孤村却有铁马冰河入梦的陆游。
怀才不遇也好,壮志难酬也罢,陆游一生真正遗憾的绝不是个人的浮沉荣辱,而是大宋的破碎河山。
该是怎样的执念,才让弥留之际的老人不忘叮嘱儿孙,将来如果大宋的军队收复河山,一定不要忘记来我灵前相告。
或许陆游不会想到,在他死后六十多年,真的实现了“九州同”。
可是一统天下的却不是宋朝的王师,而是元军的铁蹄。
宋末元初的诗人林景熙见证了这悲凉的一切,写下了《题陆放翁诗后》,末句云: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或许我们该庆幸陆游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吧……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处可躲的战争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乱世出英雄,英雄立于累累白骨之上。
后人为将军做传,为英雄立碑,而河边那一具具无人殓葬的白骨,又有谁还记得?
他们可能是孝顺的儿子,战炮下贴身穿着慈母赶制的冬衣;
他们可能是年轻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听见娇儿喊一声爹爹;
他们可能是贴心的情郎,说好了凯旋之日便叫人抬着八抬大轿风风光光迎娶心爱的姑娘……
当他们倒在遥远的土地上,当他们年轻的身躯已经变作枯骨,远方那些他们归来的人却还不曾听闻噩耗,还自顾自做着团圆的梦……
8.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没有出现的奇迹
金缕曲
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顾贞观的友人吴兆骞受人构陷,流放于苦寒之地。
作者借用申包胥立誓救楚和太子丹质于秦而终得归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营救友人的决心。
申包胥和伍子胥是好朋友,伍子胥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
申包胥赴“哭秦庭七日”,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求楚。
太子丹质于秦,求归。
亲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而。
”太子丹仰天长叹。
后人用“乌头马角”一次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乌鸦自然不会白头,马儿也生不出角来,可在顾贞观的笔下,“乌头马角”之前却加了一个“盼”字,悲凉沉痛,感人至深。
明知不可能,却始终忍不住盼望奇迹的心情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