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江西省 2015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 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 勾.当( ɡò u) 恻隐 忍俊不禁.(j ì 妇儒皆知 B.归省.(x ǐn ɡ) 愧作 戛.然而止 (ɡá) 销声匿迹C. 藩.篱(f ān) 瑟索 锲.而不舍 (qi è) 月明风清D.枯涸.(h é)技俩 顶礼膜.拜(m ó) 无可质疑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 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

C. 在创造的宇宙里 ,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 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A. 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 , 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 过了一会儿 , 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 《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 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① 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 , 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 如果故事很长 , 则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 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 , 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 , 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 ④⑤①③②B. 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5. 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 分 )(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 ,就像盖房子 ,根基不牢 , 房子肯定盖不高。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秘密•2021年6月19日江西省2021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那么不给分。

一、积聚与运用(26分)I.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1)烽烟连三月,。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3)旭日西下,。

(4) ,出那么无敌国际乱者,国恒亡。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别之情,而苏轼那么用〝,〞表达对亲人的美妙祝愿。

(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2.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蜕化(duò) 廓清(dēnɡ) 酝酿(niànɡ) 惨淡经营B.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ɡāo) 荒草萋萋C.羼水(chàn) 荇藻(xìnɡ)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D.诓骗(kuānɡ)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末尾了,顿时,昏天亮地,似乎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浅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2020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协作组织第十七次指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扑朔迷离,而头头是道。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到那个时分,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随同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

江西初三语文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应接不暇(xiá)B. 矗立(chù)蹒跚(pán)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óu)瞠目结舌(chēng)锲而不舍(qiè)D.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接不暇(y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能否刻苦学习,是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上,小麦长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到蓝天。

D.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棒。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问题。

(假:借助)B.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

(孜孜:勤勉的样子)C. 他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

(筹:计划)D. 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

(遗:遗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______的《己亥杂诗》。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5分)(1)他总是______(A. 孜孜不倦 B. 兢兢业业)地工作。

(2)在这次比赛中,他______(A. 脱颖而出 B. 一鸣惊人)。

(3)面对困难,我们要______(A. 迎难而上 B. 临危不惧)。

2. 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5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写出其意思。

(5分)(1)画龙点睛(2)一箭双雕4. 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文章略)(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中心思想?(3)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介绍。

(2)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3)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略)(1)请解释诗中的“______”一词。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请结合诗句,分析诗的意境。

四、写作(共20分)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 答案:(1)A. 孜孜不倦(2)B. 一鸣惊人(3)A. 迎难而上2. 答案:(1)去掉“使”,改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去掉“不仅”,改为:“他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答案:(1)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讲话的末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鲜明突出。

(2)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4. 答案:(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小题)【选A、B、C、D四个选项中最佳答案】短文一假期我来到一个富饶的村庄,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明。

小明的家里十分贫困,但是他却很勤奋。

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去村子的花坛浇花。

他的母亲说:“为了让花儿开得更美,小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花儿浇水。

”因此成了他的惯,也形成了他的毅力。

后来,小明参加了县里的一场摄影比赛。

他带着自己那部很破旧的相机,呆呆地站在摄影点上。

虽然他的相机不如别人的现代化,但他却全力以赴,用心拍照。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判,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小伙伴们感到很惊讶,问他的秘诀。

小明说:“我信任自己,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句话让大家深受启发。

苦练舞蹈,无数次的失败。

遇见关卡,小明并没有选择放弃。

他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保持坚持。

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不仅在舞蹈比赛中表现出色,还参演了一部时尚广告,成了一个小模特儿。

天赋和努力同是成功的关键。

课堂研究中的困难不要怕,遇到问题也不要怕。

应该坚信: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做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坚持的勇气,课堂进步的冲劲,追求卓越的勇气!1. 小明的家庭情况如何?- A.富裕- B.贫困- C.普通- D.不确定2. 每天早上小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A.喂鸟- B.照相- C.浇花- D.写日记3. 为什么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A.因为他的相机现代化- B.因为他用心拍照- C.因为他是比赛评委的亲戚- D.因为他有很多照片4. 小明参演了一部什么广告?- A.时尚广告- B.家电广告- C.旅游广告- D.食品广告5. 文中最后一段意思是什么?- A.只要坚持用心做,就一定能成功- B.只要有好的天赋才能成功- C.课堂研究困难就怕了- D.追求卓越没有什么用短文二九月里的某一天,地方政府在村子北面山上举行了插秧比赛。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之一?A. 题量大B. 考察内容全面C. 难度较高D. 以上都对2.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大约是?A. 10分B. 20分C. 30分D. 40分3.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古诗文默写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英语阅读4.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要求字数在多少字左右?A. 300字B. 500字C. 800字D. 1000字5.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A. 选择题B. 填空题C. 判断题D. 计算题二、判断题1.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阅读理解题通常难度较低。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恣意(zì)蹒跚(pán)B. 翩跹(xiān)恣意(zì)蹒跚(pán)C. 筵席(yán)恣意(zì)蹒跚(pán)D. 翩跹(xiān)恣意(zì)蹒跚(pán)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4. 请根据提示填写下列成语。

(1)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成语是“______”。

(2)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把话说得含蓄或委婉的成语是“______”。

(3)形容事情发展到极点,不能再进一步的成语是“______”。

答案:(1)一丝不苟(2)旁敲侧击(3)登峰造极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描述其特点。

(2)文章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请列举并说明它们的象征意义。

(3)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他”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特点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2)文章中描述了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它们象征着生命力、坚韧和希望。

(3)文章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作文(30分)6. 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2016年6月19日(省)语文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

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

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

(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丧( ) ②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

(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

(16分)两角钱肖复兴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

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分)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2分)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

(14分)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

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