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室内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中国室内设计 的风格演变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对称、和谐、天人合一等理念 现代风格:以西方现代设计思想为基础注重简洁、实用、功能性等理念 融合方式: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 融合特点: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使得室内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
民国时期:中西合 璧室内设计开始融 入西方元素
当代中国:多元化 发展室内设计风格 多样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
中国室内设计 的发展历程
近代室内设计的兴起
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建筑和室内 设计
20世纪3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开始注重功 能性和实用性
20世纪初中国室内设计开始受到西方影 响
20世纪4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开始注重装 饰性和艺术性
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体现
北方地区:以粗犷、豪放为主注重实用性 南方地区:以细腻、婉约为主注重装饰性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色为主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现代室内设计:融合中西方元素注重创新与个性化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与影响
传统中式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注重对称、和谐、庄重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
现代简约风格:以简洁、实用、舒适为 主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空间感和线 条感。
欧式风格: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础 注重华丽、典雅、高贵强调细节和装饰。
美式风格:以美国文化为基础注重自由、 随意、舒适强调实用性和舒适性。
中国室内设计发 展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史)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史)

拙政园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明清时期,城市数量迅速增加,都市结构也趋复杂, 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因各种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
第五节
军事据点、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各类市镇,如景德镇、
建筑装饰 扬州、威海卫、厦门等,此时大小城市均有建砖城、
护城河,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皆各有规则。现
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墙。它始建于明洪武三
北海西岸建筑物很少,东岸看到一些土山与树木, 北岸有几组宗教建筑,如西天、阚福寺等。而整个布 局中,重点是集中在琼华岛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中海是南海和北海联系过渡的狭长水面,两岸树木 茂密,园林建筑较少,仅在东岸露出万寿殿一角和水 中立一小亭,西岸也只露出紫光阁片段。南海水面比 较小而圆,水面却十分清幽,在碧波清清的湖水中, 构置岛屿,称为瀛台,岛上建筑物都比较低平,远远 看去,高出水面却十分协调。
切磋、啜茗弈棋、看书弹琴,因而,书架、八仙桌,太师椅,棋桌,古琴等必具, 还有体现“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 书房中间放一张大书桌
或画案,讲究宽大,桌案上置笔筒、书架、砚台、笔洗、镇纸等文房四宝文具。 桌子下面,椅子前常放置一脚踏,那种带有按摩滚轴的脚踏,可促进血液循环, 激发主人的创造力。 周围点缀博古柜格以及罗汉床等,附以其它小型家具、字画、 古玩等物,简洁典雅。箱子也是书房常见的家具,箱里装书、卷轴和书写用具。 靠墙放置一长案或几,上摆放文玩,案或几的上方墙上挂书法或绘画。 长椅或榻
1.北京故宫
2.天坛
紫禁城角楼
精太选完和整p殿pt课正件 面
天坛全景 4
第三节 宗教建筑
明清时期,各种宗教并存发展,宗
教教主兴盛,建造了许多大型庙宇和宗 族祠堂。还有各种形式的佛塔也值得一 提。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房檐很纤细, 环绕塔身如同环带,轮廓线也与以前不 同。

浅析明清室内陈设与文人生活

浅析明清室内陈设与文人生活
( 二 ) 明代 室 内陈设 文 人 内涵 解 析
他们在著作 中,从文人 的文化 品味和审美取 向对家具进 行评判 和要 求 ,提 出自己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诉求 ,对家具 的材料 、尺度 、工艺 、装 饰及审美标准等都 留下 了多种类型 的记载 。多有文人 、艺术 家在创作 中 自行修改家具 、设计家具 ,并通过书画艺术与家具 的结 合 ,使得家具 的 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 ,人文气质加强 。明代文人撰写家 具方 面的论 著众 多 ,更有绘画作品 中对家具 的改造和添加 ,这些便是 明式 家具风格形成 的文化 因素 ,也是明式家具文人气质 的由来 。 ( 三 )清代 室 内陈设的人文风格体现 清式家具装饰风格追求 富丽堂皇和华贵气派 ,繁琐 的装 饰更注 重技 巧而忽略效果 ,整体风格 以宫廷文人名流艺术趣 味为 主导 。 1 、清代出现 了很多新造型 、新作法的家具 ,种类 丰富 ,造型 多变 , 创新的样式更为繁杂精细 ,得到达官贵人 的推崇 。 2、用料精 良,造型新颖 ,工艺精美 。选材 多推崇 色泽 深沉 、质 感 坚而细腻的珍贵硬木 ,花梨 、紫檀木等 ,体现极高 的品质追求 。 3 、精美繁杂 的装饰是清 式家具 最显著 的特征 ,为 迎合宫 廷及达 官 显贵的追求 ,多运用雕镂 、彩绘 、剔犀等手法 ,以及 玉石 、陶瓷 、象 牙 等多种名贵材料进行复杂 的工艺结合 。 4、后期清代 以广 式家 具为 首 ,受一 定西 方文 化影 响 ,品 种增 多 、 打 磨 光 滑 、刷 漆 明 亮 。 三 、文 人 审美 情 趣 及 生 活 方 式 对 室 内 陈设 的 影 响 明清众多文学 家、画 家、戏 曲家等 名流 有大 量关 于家 具 的各类 著 作 ,如 :李渔既是戏 曲家又精通 园林与室 内装饰 ,在 《 笠翁偶集》 中主 张桌子要多设抽屉 ,影响 了清 中期 的流行家具样式 ;广 州长寿寺 主持大 汕是家具设计大师 ,常制作精美 的家具送 给当地 官员 ,影响 了广作 家具 的发展 ;文震 亨在 《 长物志》 中,从文人的品味和审美取 向对家具进行 要求和鉴赏等 。这些论著大 多不是研究家 具的工序和制作 ,而是着 重探 讨家具 的风格与审美情 趣 ,强调 精神上 的高质 。文 人名流 的所好所 用 , 直 接 影 响 和 指 引 了家 具 的发 展 方 向 ,而 他 们 的兴 趣 爱 好 和 在 生 活 中 的 特 殊功能要求 ,导致 了家具风格 的浓 厚艺术气质及造 型样 式的创新 突破 。

室内设计风格——明清风格

室内设计风格——明清风格

明清风格各地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

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流派。

一.“苏作”家具格调大方“苏作”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

“苏作”家具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

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

与“京作”、“广作”相比,硬木来源不及它们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很常见。

这种技术费工费时,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

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

“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常用山水、花鸟、松、竹、梅等图案,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二.“广作”家具技艺独特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为“广作”家具。

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

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广作”家具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豪华气派。

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特,堪称一绝。

三.气派豪华“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ppt

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ppt
02
在明清时期,家具不仅是实用的 生活用品,更是室内装饰和陈设 的艺术品,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 审美观念。
家具与室内风格的统一
明清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与室内风格相呼应,通过家具的造型、雕刻和彩绘等工艺 手段,与室内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元素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室内 氛围。
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家具风格与室内设计风格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时 代特征的室内设计风格。
现代材料与技术
现代室内设计运用新材料、新技术, 如玻璃、金属、塑料等,与传统元素 相结合,形成古今融合的独特风格。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功能性设计
明清家具在设计和制作上注重实用性,如明式家具的简约线 条和清式家具的华丽雕饰,都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现代舒适性
现代室内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舒适性和人体工 程学,使家具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雕刻工艺
明清家具注重雕刻工艺, 常采用浮雕、镂雕、圆雕 等多种技法,使家具更具 艺术价值。
镶嵌工艺
明清家具常采用玉石、玛 瑙、贝壳等材料进行镶嵌, 增加家具的华丽感。
造型与装饰
简洁明快
明清家具造型简洁明快, 线条流畅,注重整体美感。
华丽繁复
明清家具在装饰上追求华 丽,常采用龙、凤、狮子 等吉祥图案,以及山水、 花鸟等自然元素。
这一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不仅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进 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和 社会风俗,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与园林艺术

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与园林艺术

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与园林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高峰时期,其中房屋建筑与园林艺术更是达到了顶峰。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和园林艺术也深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一、房屋建筑1. 建筑风格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中国古典传统的特征,建筑结构和构件受到传统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建筑物的形式、风格基本上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因此,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一直被认为是古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之作。

2. 建筑结构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的木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但它们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稳固。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由屋架、柱子、梁等构成。

建筑物的屋面采用瓦片或漆面。

而在明清时期,瓦的功用被发挥得到了极致,因此瓦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之一。

一些建筑物还会在屋顶装饰结构上添加石雕或壁画等装饰。

3. 建筑材料明清时期房屋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砖瓦。

木材在明清时期也几乎成了建筑物的唯一材料。

这些木材大多采用的是松、杉、檀木等树种,以其质地细腻、不易腐烂、耐久性强的特点深受青睐。

同时,在明清时期,随着砖瓦和瓦当的普及,建筑物的外立面也增加了很多的砖雕和瓦雕。

二、园林艺术1. 地理环境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大多数集中在南方,因为南方地区的水土条件非常适合园林建设。

同时,明清时期的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都是南方园林艺术较为显著的地方。

2. 园林形式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技艺与建筑艺术的特点,具备强烈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园林意象。

在明清时期,园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架空而成的有明显的架空装饰手法的园林;另外一种是以传统的居宅建筑和园林相结合的自足性园林。

明清时期的园林格调比较高雅、典雅和精美。

3. 园林设计明清时期的园林设计注重情趣和造境,更多地注重小品的构思和形成。

园林的意境丰富多彩,既有花鸟虫鱼之兴、山水之趣,又有务实之情、幽深之感。

明清室内陈设

明清室内陈设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 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 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 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一。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一,如吴中云林几 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 也……斋中永日据席,长夜篝灯,无事扰心。”
ppt课件
15
火炉汤瓶香匙火筷于西阶上,别置桌子于西,设祝版于其上。设盥盆悦巾 各二于阼阶之东。又设陈馔大床于东。”于此,不难窥探明代祭祀之时对于陈 设的严格要求。而且,一旦形成规矩往往不容随意更改。
相较于祭祀,内室、书斋、轩、馆、亭、榭、卧室的陈设个性化更明显一 些,具体情况在《遵生八笺》和《长物志》中都有所记述。
上两处均出自《遵生八笺》。不难看出,此书室所置家具呈现简洁疏朗之 态,长桌、榻床、床头小几、六笋凳、禅椅、榻下滚脚凳,给人清雅脱俗之感。 笋凳即竹凳,禅椅是坐面宽阔有靠背可以趺坐养性的大型椅子。这类椅子形制 清矍,骨风雅然,一般不成对。滚脚凳是脚踏的一种,有养生之用,《遵生八 笺》有解:“今置木棍,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四枨镶成,中分一档二空, 中车圆木两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 涌泉受擦,终日为之便甚”。
我国自古是一个重“礼”的国家,尤其在“上层社会”,礼的表现更为重要与直 观。《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孔子将“礼”放到了“立人”的 高度上,而礼的又一重要性表现是:当礼崩乐坏,大到国家,小至家庭,就必然发生 坍塌。《红楼梦》里四大家族的没落,不断伴随着“礼崩”的情况发生,这可谓文学 体系内的一个参照。

浅谈中国清代宫廷室内陈设布局的艺术之美

浅谈中国清代宫廷室内陈设布局的艺术之美

浅谈中国清代宫廷室内陈设布局的艺术之美【摘要】清代宫廷室内陈设既继承了传统风格,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之美。

在装饰元素方面,常见的如龙凤纹饰、宝石图案等,体现了宫廷的尊贵和华丽。

布局原则讲究对称和平衡,注重空间的运用和节奏感的表达。

色彩搭配上以红色、金色为主,寓意吉祥富贵。

家具摆放考究礼节和功能性,并体现了主人品味和身份。

通过这些艺术表现,清代宫廷室内展现出一种高贵华丽的氛围,彰显出帝王的威严和尊严。

这些陈设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传承和发扬着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精髓。

清代宫廷室内陈设不仅具有独特魅力,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探究。

【关键词】关键词:清代宫廷、室内陈设、布局、装饰元素、色彩搭配、家具摆放、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寓意、象征、传承、独特魅力。

1. 引言1.1 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继承与创新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在清代宫廷室内陈设中,传统的陈设风格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装饰元素。

清代宫廷注重礼仪和等级之规,陈设的布局和摆设都体现了这种礼仪观念。

清代宫廷室内陈设还注重色彩搭配和家具摆放的艺术表现,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展现出宫廷文化的高雅和典雅。

通过对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宫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继承和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1.2 中国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文化内涵中国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

清代宫廷室内陈设在布局、装饰、色彩搭配等方面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尊重和继承。

宫廷室内的装饰元素中常常出现传统文化的图案和符号,如龙、凤、莲花等,这些符号代表着权力、财富、吉祥等寓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崇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坛庙建筑 为表示“敬天法祖”的思想 ,明清北京城修许多祭祀件的 坛庙,包括太庙、 社稷坛 、 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这 里面,以天坛的气势最大,艺 术性最高,是皇帝祭天和祈谷 丰收的场所。除太庙外,清代 重修的曲阜孔庙、四川成都的 武侯祠、合肥的包公祠等,建 筑规模和艺术水平也都很可观 。祭祀祖宗的家庙,建于清代 的而最著名的有浙江诸暨的边 氏祠堂、广州的陈家祠堂等, 因具有显示家族财力地位的意 义,都建筑得精美且相对自由 。
拙政园位于苏州,占地面 积52000m2,是江南古典园林 的代表,它与北京颐和园、承 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同列为 中国四大名园,是苏州园林中 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全园以 水为中心,水面面积约占3/5 ,主要建筑均临水而筑,四周 中以平桥低栏和芦苇小岛相匹 配。全园分东、南、西三部分 ,中部为主园,面积约1.2公 顷,园景开阔疏朗,园技精湛 ,是全园精华所在。拙政园视 野开阔,山水相映,一幅缩小 的江南水乡的景貌,显示了明 代造园自然、明朗、典雅之遗 风。
三、明清时期室内空间结构形式变化
明清时期,室内空间按其结构形式的变化,呈现出按两条相反路线发展 的趋势: (1)室内空间的简化
是为追求有效使用空间的最大化,其室内构架的构成向简化的方向发展。
(2)室内空间的繁化
是为追求室内观感上的多样化,其装饰构成向繁化的方向发展。
(1)室内空间的简化
砖石结构体系
天坛
广州的陈家祠堂
3.皇家园林 明代花园不发达,主要有皇城 西部的西苑。清代苑囿发达,除扩 建西苑外,还在京西一带修建圆明 园、长春园。并在承德修建了避暑 山庄。圆明园以风景点多而获得“ 万园之园”的美誉,且在建筑形式 上有兼容中西的特色。承德避暑山 庄与外八庙,把行宫园林与庙宇结 合在一起,并在喇嘛庙的建筑中融 入汉族建筑的风格。颐和园的前身 青漪园,曾两次遭到列强的破坏, 慈禧时再修,改名为颐和园。它以 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 地形修建了精美亭园。颐和园景色 和治统一,变化万千,规模巨大, 雄秀兼得,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 。 颐和园
斜批,取消柱子侧脚的做法,用室内通柱等方法将柱式进行了简化。
光化寺大殿柱头(唐)
飞云楼柱头(明)
(1)室内空间的简化
梁枋类的简化:梁仿类中逐步取消了月梁的使用,明代还有月梁,如明洪武年间
为大将军徐达所建的大同城楼,各层的室内梁架均为月梁,梁间连以极低的驼峰。 到了清代,在江南建筑的室内月梁偶有用到,但在官式建筑中己不再运用。支撑在 侏儒柱两侧、平梁之上的叉手,明代偶见,但断面尺寸缩小,逐渐这一构件也被简 化了,取而代之以侏儒柱直接承托脊檩。托脚是支撑平檩的构件,明清己极少用到。
由于中国古代顽固的“土木”情结、五行意识和其它诸如地理、技术、社会、经济 等因素的影响,砖石结构一直未能在地面上普及运用。同时,由于它在营造连续空 间、材料、稳定性等方面的优越性,明代出现了地面建筑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下出 现了无梁殿,在室内均不见梁架。如显通寺无梁殿、永柞寺大殿及配殿均是室内空 间简化上的经典之作。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差不多生存了将近170万年。有“历史”记载的时间大约只有六七千 年。在有历史之前,我们只有神话、传说和猜测。
有两条线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猜测史前的室内环境。 一方面是由考古学家提供的有关各种类型的史前遗存, 另一方面是根据人类学家通常研究的“原始”部落的人群在当代的实践活动。

最早的遮蔽所
芦洋民居(福建永泰嵩口镇 )
太平天国侍王府(浙江金华)
(1)室内空间的简化
室内斗栱类的简化:斗拱的简化主要是表现在它的体量上的,明代时斗拱尺度
更小,斗棋与殿屋的比例与元代以前比较起来,也大大缩小了,斗拱变为柱高的五 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例如从阑额的发展就可看也这一点。杨分为额枋(宋时阑额)、 平板仿(宋时普柏枋)、雀替。由于额枯渐趋粗大,平板仿必须缩小,为避免阻碍地 面上对纤小斗拱的视线,明代平板杨的宽度已窄于额仿,额杨与平板杨的关系在明 末与清成“凸”字形。
教罗 堂马 的风 兴盛 起行
世哥 俗特 性式 建风 筑格
意 大 利 北 与 欧
法 国 与 西 班 牙
工新 新浪折工维 多 古漫衷业利艺 艺 典主主革亚美 术 主义义命风术 运运 义 格动动


1、地理因素 地形 地貌 水文 气候等
2、文化因素 政治 经济 技术 宗教 风俗等
原始时期

人类与其他生物非常不同,他们生活的大多数环境是在内部空间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罗马称霸地中海
三国两晋南北朝 文明举世无双
罗马帝国分裂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郑和七下西洋 康乾盛世
十四世纪—十七世纪中叶 十七世纪中叶----1840年 近现代(清后期----
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
• • • • • • • • • • •
原始时期——朦胧的设计意识 商与西周时期——进入文明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转折 秦汉时期——迎来第一个高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一次重要的转折 {} 隋唐五代时期——在新高潮中走向成熟 宋、辽、西夏、金时期——在两个高峰间承上启下 元代——承袭传统,略有变异 明清时期——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进入近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室内设计飞速发展
香妃墓
苏公塔礼拜寺
二、明清时期的梁架结构
井干式:
以榫接的方式将圆木或半圆木组合成矩形木框,木框层层相 叠作为墙壁,这是一种以木作为承重结构墙的构造。
穿斗式:
落地柱与落地柱之间用仿相穿,通过挤压维系柱的稳定,并 且在仿上、两落地柱之间与落地柱平行立短柱,与落地柱共 同直接承檩。
抬梁式:
是在室内地平面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再立短柱、短柱上 再架梁,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立脊瓜柱以承托脊檩 。梁的两端承其它檩子。 整体说来,这三种结构形式所组成的室内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那就是以柱梁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中国古典木架建筑室内平 面、空间和结构的基本单元——间,即由两榀柱梁组合的屋架 (含柱梁之间的联系性木构——枋檩)所组成的空间。这种以间为 单位的空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既能满足室内使用上的要求,又 能满足各类或简单或复杂的建筑造型上的要求。
石桌和坟墓
最初的固定居民点

• •
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发明或发现的关键是对火的应用、语言的发明和农业的发 展。在这三项发明中,农业起着定居农耕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建造住屋的设计。 由于许多人用各种技术建造了比较耐久的建筑、村庄和乡镇,于是逐渐形成了永 久性的居民点。 所有这些发展在各个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它们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古中国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部落文化
构木为巢 构木为庐 掘地为穴
最早的居所,人们只 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建造也受材料的限制, 现今的居所,首先也 是生存,但附带了审 美、情趣的设计意识 在内,讲究高品质的 居住环境和居住氛围
一、明清时期的建筑
•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是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 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 伟为主要特点。 • 清代(公元1616-191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的建 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同时受到满族的审美观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繁琐 的装饰,建筑更崇尚工巧华丽。
后期(明清时期)
明清建筑,沿续古代建筑传统并继续发展,在定型化和世 俗化方面有新的突破,并达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又一个高峰 。 1. 都城与宫殿 明清的都城与宫殿,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材 力、物力和优秀工匠。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重要位置,也为 世界所瞩目。 明永乐帝于1403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扩 建了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以宫城(即紫禁城)为中心。向外为皇城,再 外为内城,形成三重城的结构。宫城位于都城中心,面积约72 万平方米,是皇帝听政、主持庆典和帝后起居的场所;顶的建筑,高20多米。
室内特点:室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阔28,2米,进深16米。室内 为砖券结构。室内天棚由三个连续拱并列而成,为砖拱券。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 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
永柞寺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山西太原永柞寺俗称双塔寺,建于明万历年间。
承德避暑山庄
4. 私家园林 明中叶以后,私家造园的风气日盛。这些园林大 都集中于商业发达的南方,即除北京之外几乎全在苏 州、杭州、嘉兴等城市。到了清代,则以扬州为最盛 。 明清的私家园林是适应官僚、文人、商贾的需要 而繁荣起来的。其特点与皇家园林不同,都是在有限 的空间内通过叠石、理水、栽植和修建亭馆、廊轩取 得“小中见大”的效果的。 明清园林中,以苏州和扬州之园名声最大。苏州 的著名园林有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伯园、网 师园和环秀山庄等。
室内特点:殿平面呈长方形,下层面阔五间,上层面阔二间,正殿的两侧配殿是单 层,面阔五间。由于大雄宝殿全部用砖砌成,所以室内墙面为砖面。下层五间,每 间为一券,实际为纵横三券并列而成的砖券项,中间的三间,是一个纵列的大券筒 顶,中轴线与殿表面平行,表面的三券是与大券正角穿交的三个小券,两梢间则是 与大券成正角的小券洞,由前至后,上层的当心间的顶棚是正方形守窿,两梢间则 是两横券。
辽代斗拱 宋代斗拱 元代斗拱
清代斗拱
(2)室内空间的繁化
虽然其发展趋势呈简化和繁化两条路线,但是室内空间的繁化仍是主流,这也 是中国古典建筑室内设计发展的内在矛盾性的体现,一方面,是在追求少柱少梁的 室内空间,使内里空间更宽敞;另一方面,是“极尽其装饰之能事”,使可视区域 更为丰富。 明代的室内仍保持了稳重大方的风格。清代的“繁锁”则远不如唐代室内风格 的雄浑壮阔、宋代的疏朗大气。室内空间的繁化主要可以从梁和斗拱的变化反映出 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