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灾害及其防治[专业研究]

合集下载

灾害地理学第七章火山灾害与其防治

灾害地理学第七章火山灾害与其防治

2021/4/15
5
2021/4/15
日 本 琉 璜 岛 附 近 海 底 火 山
6
新西兰兄弟火山
2021/4/15
7
海利火山
2021/4/15
8
日本NW-罗塔1火山
2021/4/15
9
加勒比海基克姆詹尼海底火山
2021/4/15
10
南极洲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海底火山
2021/4/15
11
近代最强大的5大火山爆发
谷,把广达一百平方公里的山谷装满,深达一百多公尺厚。这个地方就是一
九一六年被人发现而名噪一时的万烟谷,整个峡谷有数千处冒着白色蒸气,
夹杂在红色的燃烧灰烬中,景象十分壮观,令人震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
这里才逐渐冷却并安定下来。
2021/4/15
14
喀 拉 喀 托 火 山 爆 发
1883年8月27日, 位于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力量之大,声音之响, 能让2000英里以外澳大利亚也感受到它的震动。此次爆发的威力比最大的氢 弹测试的威力还要大26倍,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岩浆达18立方公里。火山爆 发在海底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山口,直径7公里,深70~270米。爆发引起的连 续海啸甚至到达了夏威夷岛和南美洲海岸,致使海水掀起40米高巨浪,卷走 沿岸渔船及村舍,3.6万余人葬身海底。
混合物,固态矿物含量较少,岩浆越容易流动。
2021/4/15
19
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 地表的释放。 (一)喷发的类型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2021/4/15
20
2、中心式喷发 宁静式(夏威夷型)

火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火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火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火山地质灾害是指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地质过程,造成的人类或物质财产的损失和破坏的现象。

随着全球火山活动的不断加剧,火山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防治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火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防治措施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火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1. 突发型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是火山活动产生的一种地震,其特点是震源深度较浅(0-20千米),释放能量大但持续时间短。

一旦突发型火山地震发生,会导致地表的破坏和山体滑坡等现象,进而引发其他类型的火山地质灾害,如火山泥流、火山喷发、火山爆炸等。

2. 火山泥流火山泥流是由火山喷发、火山松散物、积雪和大雨等因素相互作用,发生了水、泥浆、岩石等混合物流动的现象。

火山泥流的速度极快,一旦形成就会卷席周围的一切,对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等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夺取人命。

3.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灾害,其释放的火山岩浆、烟气、火山灰等物质可引发火山熔岩流、火山灰流、火山热波以及火山地震等多种灾害,对周围环境和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二、火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模拟预测对火山活动进行精确的模拟预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危害及形成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火山地质灾害。

2. 危险隐患排查对潜在的火山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全面调查排查,重点检查火山体的形态、构造、岩性和地质构造等,有效地确定火山地质灾害隐患区。

3. 预防性征集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火山地质灾害,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建议和应对方案,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 灾后救援和重建对于遭受火山地质灾害的地区,必须及时启动救援计划,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进一步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

三、火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进展1. 热带埃塞俄比亚地区火山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热带埃塞俄比亚地区的火山地质灾害普遍性较高,然而该地区的火山地质灾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研究

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研究

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研究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一大压力。

其中,火山灾害是一种罕见,却又十分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不仅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火山喷发还能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是防范火山灾害的基础。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火山地区的监测和分析,对潜在的火山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对于火山灾害的风险评估,一般会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说遥感影像分析技术、摄像监测技术、GPS、地磁、地形雷达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确定火山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是否需要采取预警措施。

一旦进行了风险评估,接下来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火山灾害防范可分为预防、应急和恢复三个方面。

首先是预防措施。

预防是防范火山灾害的根本之道。

通常会通过对火山地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其中包括: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这是因为火山突发事件难以预测,需要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火山突发事件。

2.定期进行火山地区调查和监测。

通过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火山地区的现状和活动水平,发现异常变化及时进行预警。

3.实施火山危险区域的疏散。

火山危险区域是指可能会受到火山威胁的区域。

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其次是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是防范火山灾害的关键环节。

在火山活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1.组织抗震救灾应急工作。

一旦发生火山灾害,应立即组织抗震救灾力量,尽快进行救援。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火山灾害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预案中,应明确职责、分工、措施等内容,确保救援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

3.开展灾后调查工作。

一旦发生火山灾害,应尽快开展灾后调查工作,了解具体情况,为以后的防范和应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是恢复措施。

恢复措施是指在火山灾害过后,重建受损的公共设施和重要的仪器设备,使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火山喷发与灾害防治技术

火山喷发与灾害防治技术

火山喷发与灾害防治技术火山喷发是地球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不仅带来了美丽的火山口景观,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火山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对火山活动的监测预警、疏散避难、灾后救助和重建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火山喷发与灾害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火山活动的监测预警技术火山活动的监测预警是防治火山灾害的第一步。

通过火山地震、地面突起、地下温度变化等指标的监测,可以提前预警火山的喷发。

利用高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火山的变化,提早预警并通知当地居民进行疏散避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山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疏散避难措施在火山喷发发生时,及时疏散避难是保护人们安全的重要措施。

疏散应该按照地形地势和火山喷发的方向来计划,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此外,设置可靠的避难设施和应急通道也是必要的,以便人们在火山喷发后能够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救援。

三、灾后救援和重建火山喷发造成的灾后救援工作十分复杂和艰巨。

对于被火山灰覆盖的地区,应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和清理工作,确保交通运输能够恢复正常。

对于被火山岩浆烧毁的建筑和设施,需要尽快进行重建,为受灾居民提供新的住所和工作场所。

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帮助受灾居民尽快走出困境,重建新的生活。

四、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火山喷发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国际合作是防治火山灾害的重要途径。

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共享相关技术、经验和资源,在火山监测预警、疏散避难、灾后救援和重建等方面协作进行。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提高火山灾害防治技术的关键。

利用新型传感器、遥感技术、数据分析等手段,不断提高火山活动的监测预警能力,并通过工程和技术手段来减轻火山灾害的影响。

总结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通过火山活动的监测预警、疏散避难、灾后救援和重建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山灾害造成的损害。

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是提高火山灾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火山灾害的与防范

火山灾害的与防范

火山灾害的与防范火山是地球上特殊的自然地质现象之一,在某些地区,火山活动常常造成严重的灾害。

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防范火山灾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火山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进行探讨。

一、监测与预警火山监测是预防火山灾害的关键。

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设备,科学家能够时刻监测地壳运动、气体排放和地质变化等火山活动的迹象。

这些监测数据能够提供重要信息,用于预测火山喷发的可能性和规模。

一旦监测到火山活动异常,相关部门应立即发出预警,及时疏散受影响地区的人员。

二、建立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确定火山灾害危险性和脆弱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火山活动历史和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建立火山灾害的潜在风险图和风险评估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不同区域的灾害潜力,并根据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对计划。

三、防止火山燃烧物质引发火灾火山喷发时,熔岩和火山碎屑可能引发火灾,加重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了防止火山燃烧物质引发火灾,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这包括在火山附近建立防火墙、水源和消防设施,以及定期清理周围植被等。

四、教育公众和提高警觉性教育公众对火山活动的认知度非常重要。

通过举办火山灾害防范演习和提供相关培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火山的威力和灾害可能引发的影响。

此外,应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在火山活动期间的警觉性,确保他们能够及时采取逃生和避难措施。

五、规划和土地使用管制在火山周围规划和土地使用方面要谨慎。

不要在火山口、火山喷发流域和熔岩流路径等高风险区域建设居民区或重要基础设施。

此外,需要严格控制开发和挖掘等活动,以减少因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火山灾害风险。

六、灾后恢复与重建一旦火山灾害发生,及时进行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至关重要。

这包括清理火山碎屑、修复损坏的基础设施、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并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同时,应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分享救灾和重建经验,以提高对未来火山灾害的应对能力。

结论:火山灾害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研究火山喷发对人类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及防灾措施

研究火山喷发对人类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及防灾措施

研究火山喷发对人类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及防灾措施火山喷发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但又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它不仅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还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直接而且多方面的。

其中,最明显的是火山灰和火山岩的喷出。

火山灰会覆盖整个区域,对吸入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火山灰环境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和肺炎。

此外,火山喷发也会引发强烈的火山地震和岩浆流动,给地面上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火山喷发的冲击不仅限于人类居住地区,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

岩浆的喷出会导致植被和动物的死亡,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量的火山灰沉积在土壤上,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此外,火山泥流还会造成河流的堵塞,导致洪灾和水资源短缺。

为了减轻火山喷发对人类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措施。

首先,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关键。

通过监测火山活动的变化,如地震频率和岩浆流动速度,可以提前预警火山喷发的发生。

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来撤离受到威胁的地区,并做好相关的救援和安置准备。

其次,防灾措施需要包括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提升。

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建造能够抵御岩浆流动和火山地震的建筑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火山喷发后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也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投入。

除了预警和抗灾能力提升,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降低火山喷发风险的有效手段。

公众应该接受关于火山喷发的教育,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危险,并知道如何应对。

此外,科学家和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宣传活动和媒体报道来提高人们对火山活动的关注和认识。

总之,火山喷发对人类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是严重且多方面的。

为了预防和减轻火山喷发带来的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抗灾能力提升以及教育和意识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全面的准备,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火山喷发,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研究

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研究

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研究火山喷发是大自然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火山喷发灾害的损害和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制定和应用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火山喷发灾害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应用展开研究,以期提供对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进一步认识和总结。

一、制定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必要性1.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火山喷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灾害应对能力,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火山喷发灾害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制定应急预案可以为人员提供避难和逃生的指导,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3.减少财产损失:火山喷发灾害会对当地的建筑、农田和水源等资源造成严重损毁,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提前制定相应措施,减少财产损失。

4.提高社会稳定:火山喷发灾害会造成当地社会秩序的混乱,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提前做出组织调度和指挥,保持社会稳定。

二、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制定火山喷发灾害应急预案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召集专家组:火山喷发灾害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自然灾害,制定应急预案需要召集相关专家组,包括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地震学家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2.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火山喷发灾害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包括火山活动的历史数据、地形地貌信息、气象数据等,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3.分析和评估火山喷发的潜在危害: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专家的意见,对火山喷发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火山喷发的可能范围、影响人口和资源的情况等。

4.确定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需要确定火山喷发监测和预警的机制,包括建立火山监测系统、预警发布机制等,以及组织人员进行火山喷发的观测和预测。

5.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根据火山喷发的潜在危害和监测预警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资源调拨、医疗救护等,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

6.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制定应急预案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计划,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山喷发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火山灾害应对与防范的技术手段

火山灾害应对与防范的技术手段

火山灾害应对与防范的技术手段火山是地球上最具有危险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火山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如破坏性的火山喷发、火山爆炸和熔岩流。

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火山灾害应对与防范的技术手段至关重要。

火山灾害应对技术手段在灾难发生之后,有一系列技术手段可以使用来支援受灾社区和辅助救援行动。

1. 火山监测技术火山监测的目的是早期预警火山喷发,以便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这种监控可以通过地震监测、地磁监测和气体监测来进行。

地震监测可用于检测火山地区的地震活动,因为火山喷发通常会产生地震。

地磁监测可用于检测火山地区地磁活动的变化,而气体监测可用于检测火山热点区域附近的空气中火山气体的浓度。

这些监测技术可以提供有关火山喷发可能发生的详细信息,以支持救援人员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 分配逃生设备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烟雾和火山灰,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火山喷发爆发前,人们应该储备各种逃生装备,如呼吸器、天然气遮蔽物和滤气器等,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 通讯技术火山发生后,通讯设备可能变得不稳定或停止工作。

因此,在灾难发生之前,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通讯系统,以确保在危险时期的通讯畅通。

这种系统可以采用卫星通讯、无线电、电报和其他通讯形式。

4. 疏散计划和演习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疏散计划并规定相关的演习。

这些演习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行动,当火山活动加剧时,应该怎样做出决策避险,以及如何遵守指示和避免恐慌。

5. 紧急情况准备火山爆发通常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但是在火山活动加剧时,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情况下的准备工作,以尽量减少灾难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包括:准备好紧急的医疗设备,如急救箱、止血带和止痛药等。

储备一些食品和饮用水。

将重要的文件保护起来,如护照、资产证书和保险单等等。

火山灾害防范技术手段除了在发生火山爆发后进行应对,还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在提前防范火山灾害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年6月9日,经过600多年的沉 寂,位于菲律宾吕宋岛、海拔1436米 的皮纳图博火山突然猛烈喷发,喷射 出大约4.9立方公里的熔岩。两周内, 伤亡700余人,20多万人逃离家园, 损失达50亿比索。四处飞扬的火山灰 落下后形成了5厘米厚的火山灰,覆 盖了近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导致 3000平方公里的农田绝收、70平方公 里的森林毁于一旦。火山喷发使山峰 的高度大约降低了300米,产生了一 个新的塌陷破火山口,直径有2.4公 里。皮纳图博火山此次爆发是二十世 纪所有火山喷发中规模和威力最大的 一次,死亡大约350人。“云亚”台 风和雨使火山灰又湿又重,降落到人 口稠密的地区,约200人死在压塌的 屋顶下。
第三章 火山灾害及减灾对策
特制内容
1
全球十大海底火山:喷发造就美丽新月岛屿
夏威夷摩特罗制内基容 尼坑火山口
2
美国加州莫洛岩石
特制内容
3
苏特西岛海底火山
特制内容
4
冰岛埃尔德菲尔火山
特制内容
5
特制内容
日 本 琉 璜 岛 附 近 海 底 火 山
6
新西兰兄弟火山
特制内容
7
海利火山
特制内容
8
日本NW-罗塔1火山
液态喷出物
大规模火山喷发期间沿火山侧面斜坡快速向下运动 的炽热高速的火山碎屑物质流
固态喷出物
火山灰、火山渣和火山弹
特制内容
21
三、火山类型
1.按火山的活动状况分类 死火山 休眠火山 活火山
特制内容
22
2.按火山口形态分类
盾状火山 岩渣锥火山 复合型火山 熔岩穹丘 破火山口 低平火山口 泥火山
复合型火山
特制内容
13
诺 瓦 拉 普 塔 火 山
1912年6月6日,伴随着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和腾空而起的火山灰烟云,诺瓦
拉普塔火山爆发开始了,连续两天半由火山口不断的喷出多达七立方英里的
岩浆,冲入云霄,使得北半球好几个月天空一片黑暗,好似乌云密布,看不
见太阳。同时有两立方英里半的滚烫的熔岩灰烬,从火山口滚滚而出流向山
特制内容
15
坦 博 拉 火 山 爆 发
坦博拉火山1815年的一次大喷发从4月5日持续到7月中旬,其释放的能量相
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
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 。这次火山爆发喷入空中的火山
灰和碎石估计为170万吨。当烟雾消散以后,可看到坦博拉火山已“喷掉了

大规模山崩使山的海拔高度从爆发前2950

米下降到了2550米,并形成了1.5公里宽、

125米深的马蹄形火山口。喷发出的火山灰
和碎屑的体积达到了2.3立方公里,夷平了
附近600平方公里的植被和建筑物,爆发的
能量总共相当于27000枚广岛原子弹,是历
史记载中最大规模的一次。
特制内容
12
皮纳图博火山爆发
谷,把广达一百平方公里的山谷装满,深达一百多公尺厚。这个地谷,整个峡谷有数千处冒着白色蒸气,
夹杂在红色的燃烧灰烬中,景象十分壮观,令人震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
这里才逐渐冷却并安定下来。
特制内容
14
喀 拉 喀 托 火 山 爆 发
1883年8月27日, 位于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力量之大,声音之响, 能让2000英里以外澳大利亚也感受到它的震动。此次爆发的威力比最大的氢 弹测试的威力还要大26倍,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岩浆达18立方公里。火山爆 发在海底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山口,直径7公里,深70~270米。爆发引起的连 续海啸甚至到达了夏威夷岛和南美洲海岸,致使海水掀起40米高巨浪,卷走 沿岸渔船及村舍,3.6万余人葬身海底。
特制内容
37
(二)火山有利资源
1.利用地热及火山温泉中的微量元素 2.制造陆地 3.火山灰是优质富钾肥料 ;火山岩、火山灰是隔音、 绝热、轻质、抗压磨、耐酸、碱、防放射性的建筑 材料与制造水泥、铸石、岩棉等主要原料。 4.火山活动形成很多金属、非金属矿床 5.火山风景作为旅游资源
特制内容
23
四、火山的空间分布
特制内容
24
(一)全球火山分布 1.环太平洋火山带 2.地中海火山带 3.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4.东非火山带
特制内容
25
(二)中国火山分布
1.东北环蒙古高原区域 2.西南青藏高原区域 3.东部环太平洋西岸区域
特制内容
26
五、火山效应
(一)火山灾害效应
特制内容
27
(1)空降火山喷发的碎屑物
特制内容 夏威夷群岛的熔岩瀑布 19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 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 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 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特制内容
20
(二) 火山喷出物
气态喷出物
水—气比例很大,约占60%~90% H2S、S02、C02、HF、HCl、NaCl、NH4Cl 等
物也严重欠收。所以有人说,那年没特制有内夏容季。
16
一、火山的形成
特制内容
17
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 地表的释放。 (一)喷发的类型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特制内容
18
2、中心式喷发 宁静式(夏威夷型)
中间式
爆烈式(培雷型)
特制内容
28
(2)火山碎屑流
特制内容
29
(3)火山涌浪
特制内容
30
(4)火山泥石流
特制内容
31
(5)熔岩流
特制内容
32
(6)山崩
特制内容
33
(7) 海啸
特制内容
34
(8)火山性地震
特制内容
35
(9)地壳变化
特制内容
36
(10)空振 (11)火山气体 (12)影响气候 (13)饥饿与疾病
特制内容
9
加勒比海基克姆詹尼海底火山
特制内容
10
南极洲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海底火山
特制内容
11
近代最强大的5大火山爆发
圣海伦火山于1980年5月18日上午8:32的爆
发是美国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和对经济破

坏最严重的一次火山爆发,造成57人死亡,

导致250座住宅、47座桥梁、24公里铁路和

300公里高速公路被摧毁。火山爆发引发的
山顶”,其高度从4100米减为2850米。火山爆发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后3天内
将附近 480千米范围内的天空完全遮黑。伴随的地震使海底地壳沉陷,引起
了海啸,巨浪将位于火山旁的坦博拉镇吞没了。这次爆发导致9.2万人死亡,
其中8万受害者死于饥饿,因为火山爆发严重毁坏了农业。火山灰和浓厚的
充满了尘埃的积云影响了整个北半球,造成了1816年异常的寒冷气候,农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