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合集下载

简述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

简述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

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引言旅游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产业,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旅游产业可能呈现出聚集化的趋势,即多个相关产业在同一区域内集中发展,形成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

本文将对旅游产业聚集效应的分析进行简述。

旅游产业聚集效应的概念旅游产业聚集效应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多个相关的旅游产业会聚集在一起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旅游产业集群。

这种集群化的现象往往会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产业聚集效应的原因旅游产业聚集效应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原因:1.资源优势某一地区可能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聚集。

2.规模经济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是促使产业聚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个旅游产业集群中,相关产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市场推广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产业链配套旅游产业的聚集往往涉及到多个产业链上的环节,如旅行社、酒店、餐饮等。

这些产业之间的互相配套和互利合作,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深远:1.经济效益旅游产业的聚集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

其次,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交通、零售等,带动了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

2.社会效益旅游产业的聚集也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旅游业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提升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更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3.环境影响旅游产业的聚集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为大量游客流量的涌入,可能会加剧地区的环境压力,如资源消耗、垃圾产生等。

因此,在旅游产业的聚集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引言:旅游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不仅给国家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贡献,也满足了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旅游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景区拥挤1. 难以承受巨大的游客压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便利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旅游。

人群密集导致景区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2. 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由于部分景区规划不周、管理松散,无法有效控制游客数量,导致景区容量过载、资源浪费以及安全隐患增加。

二、恶俗行为频发1. 游客文明素养不到位部分游客缺乏公共道德意识和文明素养,存在乱涂乱画、随地吐痰、损坏景区设施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景区环境和形象。

2. 不少旅行社过度迎合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推出低俗、恶俗的旅游产品,有意无意地培养了一些游客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环境破坏1. 过度开发与不合理设计部分地方为了迎接大批游客的涌入,盲目开发和建设导致环境资源损失严重。

同时,缺乏对景区生态环境合理保护的规划和执行。

2. 缺乏有效监管与法律制约由于监管不力和执法缺乏力度,使得违规建设、恶性商业开发等现象屡禁不止。

四、价格虚高1. 垄断经营导致价格操控部分知名景点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借助独特资源优势抬高门票价格。

而旅游服务中存在导游强制消费等附加费用,进一步让价格虚高化。

2. 低质量服务难以符合价格标准个别景区将虚高票价投资到非核心领域,从而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遭受低质量服务,与所支付的价格不成比例。

五、文化消解与非遗失传1. 社会文化多元性丧失一些地方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设计和宣传景区时削弱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使景区变得同质化,损害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 民俗文化流失与非遗保护不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民俗文化面临衰退和流失。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很多珍贵传统技艺面临危机。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许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新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山区通过开发山地旅游、森林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模式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外,还出现了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模式。

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创新理念,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观光旅游产品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温泉度假、海滨度假等休闲度假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盲目开发,缺乏规划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跟风,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有些景区在开发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了生态平衡。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实惠。

但是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阻碍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初探一下旅游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交通不便在旅游业发展中,交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要实现旅游产业链上的相互衔接,要么通过轨道交通、航空、公路等方式进行交通便利,要么通过高速公路、市内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交通便捷化。

但是实际情况是旅游发展地区交通条件普遍不太好,交通工具的线路、班次和服务质量都相对落后。

这些因素对游客体验质量和旅游者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问题旅游是以景区、自然景点为主体的,这亦意味着旅游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旅游业发展快速,地区环境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破坏和污染,对广大的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带来影响,这将极大地限制旅游业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个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对有足够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配备,这将能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现实中,旅游业发展起来比较晚,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薄弱,市场规则还不是很成熟,对应的岗位、职位非常少,高端人才不足,这都会影响未来旅游的发展规模和质量。

四、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基础设施是建立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各个领域的设施上,它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但是现实中,许多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很不完备,尤其是文物古迹遗址等因素与许多因素紧密联系,旅游基础设施很难跟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及其需求,滞后的基础设施会限制旅游资源开发是限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发现在一些旅游城市,景区门票售卖遥遥无期、停车场服务行为粗鲁、旅游路标标识不清、供水供电各种设施缺乏保修等问题,这些困难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五、安全防控问题旅游业是一个需要保证安全的产业。

旅游消费者一旦面临不安全的旅游产业,就会对整个产业失去信任感。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作者:————————————————————————————————日期: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引言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秀丽山川,构成了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国内外游客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产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受各国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8年,旅游业与经济产业和房地产业一起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重视。

2009年,国务院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更赋予了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增加外汇收入、加快货币回笼、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积累建设资金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等。

除此之外,发展旅游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外需不振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对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因此,本文将我国旅游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统计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计量经济研究方法,通过相关模型的设定分析,量化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分析各省市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明晰旅游业增长原因,为实现中国城市和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及旅游业经济管理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

二、定性分析(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集群及竞争力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及竞争力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及竞争力分析1. 引言旅游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旅游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政府部门组成的产业网络和价值链。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增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旅游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

2. 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点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由相关旅游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政府部门组成的产业网络和价值链。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地理集中:旅游产业集群通常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这有利于资源和市场的集中利用。

•产业关联: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和产业相关性较高,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产业链条:旅游产业集群是由供应商、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等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条。

3. 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优势:•资源整合:旅游产业集群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如人力资源、自然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丰富度。

•分工合作: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和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整体效益。

•创新能力: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之间的密切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品牌效应:旅游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的知名度和声誉,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4. 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指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竞争力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4.1. 产业链条分析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条进行分析,可以揭示集群中各个环节的优劣势,并找出改进的空间。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商和旅行社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提高资源整合和服务质量;通过提升酒店和餐饮的服务水平,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

4.2. 产业集聚度分析产业集聚度是指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密集程度。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探究产业聚集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类或多类产业同时或相继集聚形成的现象。

这种形成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原因和带来了许多影响。

本文将对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究。

一、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1. 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一个地区若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将吸引相关产业集中在此地。

比如,有煤矿资源的地区往往会形成以煤炭加工为主导的产业聚集。

而海岸线较长的地区容易形成集中于海洋经济的产业聚集。

2. 人才集聚和技术溢出地区内有一定规模的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将吸引大量人才聚集。

这些人才的聚集,提高了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相关产业进驻。

3. 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来增进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的集聚。

例如,某些地区通过减免税收、提供土地和资源等优惠条件来吸引企业入驻,从而形成了以特定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聚集。

4. 产业链配套和经济规模效应一些产业的生产和运作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支持。

当一个企业进驻一个地区后,其他相关产业也会跟随而来,形成产业链配套效应。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经济规模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吸引更多产业进驻。

二、产业聚集的影响1. 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聚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沟通和共享,增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竞争,促使他们不息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技术水平。

2. 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产业的聚集会带来经济增长和创设就业机会。

当一个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后,整体经济规模扩大,吸引外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进步。

同时,产业聚集还创设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结构和居民收入水平。

3. 产业规模效益和降低成本产业的聚集有助于提高产业的规模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一地区的企业可以共享一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等,可以共同选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降低了成本。

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文化、技术等多个方面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民的收入增加,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资金去进行旅游。

同时,经济发展还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如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完善,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环境因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因此,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游客的滞留时间和花费也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比如气候、交通便利程度等。

3. 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正是这些独特之处吸引了游客的兴趣。

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游客不仅仅追求物质享受,更加注重体验当地的文化内涵。

因此,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4.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旅游信息更加透明化,游客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旅游信息并做出决策。

同时,电子支付、在线预订等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5.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旅游文化推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能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旅游税收和签证政策等手段来吸引外国游客。

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是吸引投资和游客的重要因素。

6. 教育因素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增加,旅游也成为了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

此外,教育还能培养人们的旅游意识和素质,提高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满意度。

7. 交通因素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2月第15卷第6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 rnal of Gu ilin In stitu te of Tou ris mD ec.,2004V o l.15N o.6[旅游经济研究]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Ξ邓冰,俞曦,吴必虎(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100871)[关键词]产业集聚;旅游业;影响因素[摘 要]旅游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在某些地域呈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的现象和趋势,通过对旅游业集聚的现象描述,归纳旅游业集聚的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政府在旅游产业集聚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建议,指出旅游业集聚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所在。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80(2004)0620053205Tour is m I ndustry Cluster and its I nf luen ti a l FactorsD EN G B in,YU X i,W U B i2hu(Cen ter f or T ou ris m R esea rch and P lann ing,B eij ing100871,Ch ina) Key words:indu stry clu ster;tou ris m;influen tial facto rsAbstract:T he recen t developm en t of tou ris m indu stry show s obvi ou s indu stry clu ster trend.T he p ap er,after an in troducti on of p resen tati on of tou ris m indu stry clu sters,ou 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 rs of tou ris m indu stry clu sters.Som e suggesti on s are p u t fo rw ard to iden tify w hat governm en t shou ld do in fo rm ing tou ris m indu stry clu sters and w h ich issue shou ld be concerned in the fu rther study. 引言产业集聚或类似的概念(clu ster、agglom erati on、concen trati on)在过去十几年中被反复地讨论,通常用来描述产业组织空间分布的特定形式,其相关领域一直是产业区位论和产业组织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就是一国之内的优势产业以组群的方式,借助各式各样的环节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均分散在经济体中。

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

”波特强调了地方性因素,他认为产业集聚不仅表现为地理上的接近,更重要的是特定的经济活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联系。

本文在一般的产业集聚的基础上给旅游产业集聚定义为: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的支持企业和部门,彼此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并协同发展旅游产业之间的集聚联系可以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还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区域,依赖于旅游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者,形成单一或综合的旅游产品。

旅游集聚能提高服务效率,给旅游者提供高品位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

旅游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成长壮大的新型产业部门,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或行业的特点,无法套用标准的产业分类体系,许多学者创造性的分析了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分布的特性。

王瑛、王铮认为不同于工业资源和工业产品的自由运输特性,旅游资源是分散的,而且多数是不可移动的,决定了旅游活动只能在具有旅游资源的地方进行:而且旅游资源对不同的人来说具有不同质性,很难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单位进行运输和出售。

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其辐射范围不像有形35Ξ[收稿日期]2004209217[作者简介]邓冰(19772 ),女,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旅游地开发。

产品那么广泛,因此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也不如制造业那么明显.但是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劲头,旅游目的地的产业建设蓬勃发展,出现了加剧集聚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王瑛提出了旅游域的概念,即旅游点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集聚,集聚在一起的旅游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区。

关发兰将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分为互补增强作用和抑制替代作用两种。

保继刚认为在互补性和替代性之外,可达性也是影响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之一。

黄羊山、王建萍在讨论区位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等应用意义时,分析了旅游集聚效应。

王华对温泉旅游项目的空间集聚与竞争进行了研究。

袁莉等分析了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

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主要应用集聚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对旅游产业的集聚现象及其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如何促进旅游产业的集聚提出初步的建议,旨在推动旅游产业集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一、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在旅游业发展领域逐步拓展、内涵逐步丰富的过程中,旅游产业的涉及面也逐步扩大,形成了目前人所共知旅游活动六大要素:“行、游、吃、住、购、娱”。

从传统的酒店宾馆、旅行社、景区景点开始扩大到但凡涉及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产业链也从下游产业延伸到了上游产业,形成以旅游企业为基础,社会其他各类企业为补充的产业群。

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现象在旅游业界已有一定的研究,但是鲜有学者从产业集聚角度来考虑。

目前可以归纳为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有:(一)主题公园根据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对世界主题公园娱乐业的调查表明,到上个世纪末,日本已经有80多个大中型的主题公园,欧洲的同类主题公园也达到了100家,这些主题公园都是集聚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围。

在美国本土,主题公园集聚的现象同样令人瞩目, 1971年奥兰多的迪斯尼开放之前,美国只有3座年游客量超过100万的主题公园,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大中型的主题公园上升到90个,年入园人次达到1.6亿。

90年代末,美国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有600多个,年入园人次2.8亿。

其中奥兰多是主题公园集聚的典型代表,从1971年奥兰多的迪斯尼开放之后,这里共集聚了包括与洛杉矶迪斯尼齐名的“迪斯尼世界”、全国最大的“环球影城”、拥有发射美国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太空科学中心”、美国境内最大的“海洋世界”、造价10亿美元并凝聚声、光、电等高科技游乐设施精华的“未来世界”和展示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挪威、加拿大、墨西哥、摩洛哥和美国等11个文明国家的建筑及社会文化的“世界橱窗”等大小数十个主题公园,每年接待的游客总量高达2500万以上,远远高于其市区人口18万,成为世界性的旅游度假胜地。

中国的主题公园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北京.目前中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主题公园群是继深圳的锦绣中华成功之后,珠江三角洲的主题公园群,在短短10年内,包括锦绣中华共兴建了近20个主题公园,其中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野生动物园、世界之窗、飞龙世界、飞图影城、世界大观、圆明新园、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广州海洋馆、航天奇观、欢乐谷是比较大型和有影响的主题公园。

珠江三角洲的主题公园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广州,深圳的主题公园则大多集聚在成功的先例锦绣中华四周。

(二)旅游度假区主要是指国家旅游度假区。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我国旅游业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国务院决定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鼓励外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企业、个人(以下简称外商)投资开发旅游设施和经营旅游项目。

度假区鼓励开发建设和经营下列项目:1.度假村、宾馆、别墅、餐饮、购物设施;2.游乐、娱乐和文化、体育,健身设施;3.游览、交通旅游服务项目及其他第三产业项目;4.与旅游业直接有关的无污染的生产性项目;5.与度假区相配套的公用基础设施。

由于政策的优惠,自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批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以来,这一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仅省级旅游度假区就达到120家以上,相关的旅游产业链在度假区中得到集聚发展。

(三)环城游憩带(R eBAM)吴必虎于1999年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

“环城游憩带”(R eBAM,R ecreati onal B elt A round M etr2 opo lis)指发生在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其实,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在80年代初已经为前苏联地理学家所注意,B all也曾在大伦敦周围观察到环形的游憩地带。

(四)著名景点周围主要是指旅游产业围绕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周围集聚,形成宾馆酒店、旅行社、交通服务中心等。

在全国各大主要的景点都能看到这样的集聚。

比如仅黄山就云集了83家旅行社(其中,3家国际旅行社、67家国内旅行社),46家星级酒店。

其他诸如世界遗产九寨沟、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四周也存在着旅游企业集聚的现象。

二、旅游产业集聚特征旅游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行业,已经在各地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蓬勃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从上述种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业在某些地域具备了集聚的一般特征,具体表现为:(一)空间集聚明显地域集聚性是任何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诸如美国的硅谷、西雅图、台湾的新竹以及我国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地的专业镇等,都表现为相关企业和支持机构的“扎堆”现象。

旅游业中的扎堆现象,在主题公园项目、环城游憩带、旅游度假区和著名景点周围都表现突出。

(二)产业分工明确旅游是由一系列个人、企业、部门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体验的活动。

—般来说,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

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

(三)经济联系密切旅游企业及其支持系统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源于各种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带来的效益.集聚经济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内的企业所独享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

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对迪斯尼乐园以往的案例研究表明,主题公园的集聚可以强化主题公园的市场认知度,激发人们对主题公园或者主题娱乐产品的需求,为不同级别的主题公园,或者用主题公园的手法开发经营主题景区景点,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并创造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