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含解析))

合集下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精)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精)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精华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化学成分:利用纯净的细胞膜(如何获得?)为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和蛋白质两大类物质。

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含量较高。

2、空间结构:膜的中间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它支持着许多分子。

3、结构特点:具有性,这对于细胞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1、与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密切关系(生理特性:)。

2、与细胞、、排泄和免疫等都有密切关系。

注意:①主动运输方向也可由高浓度一侧运至低浓度一侧。

②膜上载体在主动运输中有特异性。

③细胞中膜外表的糖蛋白(糖被)不仅与细胞识别有关,还与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等有着密切关系。

题例领悟例1、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强度,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细胞中存在着------------------()A、细胞膜B、叶绿体C、液泡D、细胞壁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纤维素具有韧性和一定的强硬度。

答案:D例2、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②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③把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融合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然后把此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再检查,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表面。

请回答:上述是由于的结果。

这个实验证明构成细胞膜的分子和分子大都是可以的,不是静止固定的。

解析:经过分析不难看出,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的原因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一实验可以证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蛋白质运动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2001年高考)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K+、氨基酸D、葡萄糖、水2、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脂质分子层中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含答案)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⑤有关C. a面为膜内侧,b面为膜外侧D.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答案】C【解析】图中①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润滑作用,还能参与免疫反应,故A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由②、⑤蛋白质决定,故B正确;a面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b面无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内侧,故C错误;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具有亲水性,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具有疏水性,故D正确。

2.细胞间的排斥导致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这与下列细胞膜的哪一特点有关( )A.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具有选择透过性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答案】D【解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3.如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B.图中乙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A【解析】图示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

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4.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B.识别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膜有保护作用B.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细胞膜都含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少量糖类D.细胞膜都能够完成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在外层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特有成分,植物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C错误;细胞膜还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的细胞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外部的一个薄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磷脂分子是由一个疏水性的疏水磷脂头部和两个亲水性的脂肪酸尾部组成,疏水性头部朝向膜内部,亲水性尾部朝向膜表面。

这种结构使得细胞膜具有半透性,可以选择性地允许物质的通过,起到了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除了磷脂双分子层外,细胞膜还包含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上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如传递信号、运输物质、细胞识别等。

另外,一些糖脂和胆固醇也分布在细胞膜上,参与调节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细胞膜的功能非常多样化。

首先,细胞膜起到了隔离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维持了细胞内稳定的内部环境。

其次,细胞膜参与了物质的运输,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外之间进行传递。

此外,细胞膜还参与了细胞的识别和信号传导,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细胞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除了以上功能,细胞膜还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细胞间的黏附。

在细胞吞噬过程中,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将外界物质吞入细胞内部。

而在细胞间的黏附中,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质可以与其他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之间紧密连接。

总的来说,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使得细胞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并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部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细胞膜这一重要的细胞组成部分。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1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B)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D.水含量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2.对细胞膜成分的描述最全面的是(C)A.磷脂、蛋白质B.脂质、蛋白质C.脂质、蛋白质和糖类D.磷脂、蛋白质和糖类解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2%~10%的糖类。

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此外还有少量胆固醇。

蛋白质的含量与种类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且细胞间各种信息交流方式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解析:细胞膜具有以下功能:保护性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贯穿细胞壁,将相邻两细胞细胞质连通在一起,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和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

4.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相邻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解析: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这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基础;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除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外,还可通过细胞通道进行信息交流;细胞膜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的进出,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甚至病菌、病毒有时也能进入细胞。

5.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

高中生物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科学家利用动物的卵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作为研究材料,并利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了化学分析。

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胆固醇是构成所有动植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D.最初对细胞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解析】选C。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约占50%,蛋白质约占40%,A正确。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B正确。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含少量的胆固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含胆固醇,C错误。

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D正确。

2.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

有关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信息主要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甲细胞分泌a物质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关C.乙细胞上识别a物质的受体b可以识别所有的信号分子D.b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解析】选C。

题图中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甲细胞产生a物质,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受体b只能识别特定的信号分子,不能识别所有的信号分子。

3.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污染。

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能够分泌激素的功能【解题导引】(1)题眼:这种膜“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一侧。

高中生物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讲义

高中生物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讲义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方法。

3.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过程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胰岛素细胞间直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1.探索过程(1)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磷脂(主要)胆固醇(动物细胞膜) (2)蛋白质(约占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度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3)糖类(2%~10%):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结合。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1)科学家:罗伯特森。

(2)模型假说:①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

3.1970年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 4.科学方法——提出假说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A级·合格考巩固练]1.据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细胞膜上的黑色素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带来了福音。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具有保护功能解析:选C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分为三种,即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膜上受体的本质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可接受外界信息,故题中材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解析:选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细胞膜铺成单分子层后是表面积的2倍。

口腔上皮细胞有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因此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物膜铺成单分子层后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3.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它能很好地解释生物膜的动态功能,如图是细胞膜的模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构成③的分子含量越多B.生物膜上的②不能运动,③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生物膜上的①可以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作用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解析:选C 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分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磷脂的含量就越少,A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生物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生物膜上的糖蛋白可以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作用,C正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是物理模型不是概念模型,D错误。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解析:磷脂分子有“头”和“尾”,只表示其亲水性不同,“头”部是亲水基团,“尾”部是疏水基因,与膜的流动性无关,膜的流动性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引起的,A、C错误,D正确;蛋白质分子能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

2.(2020·某某模拟)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 C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解析:罗伯特森以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3.(2018·某某省实验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头”部C.糖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侧均匀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A错误;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B错误;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外侧有分布,C错误。

4.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使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是靠细胞直接接触来完成的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体液运输的间接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方式、通过细胞间形成通道的方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
[学业水平层次(A)]
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其主要成分是()
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D.磷脂、蛋白质
【解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核,无各种细胞器。

吸水涨破后,去除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剩下的结构为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

【答案】 D
2.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磷脂基团的极性头部都浸入水中,推测头部在膜上的位置()
A.全部在膜的外侧B.全部在膜的内侧
C.既在膜的外侧,又在膜内侧D.不确定
【解析】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外层头部在膜外侧,内层头部在膜内侧。

【答案】 C
3.(2015·洛川高一测试)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D.水含量
【解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答案】 B
4.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磷脂分子的稳定分布方式为图中()
【解析】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答案】 B
5.(2015·鹤岗高一检测)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

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

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B.胆固醇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D.多糖和蛋白质
【解析】细胞膜的糖蛋白具有分子识别功能。

【答案】 D
6.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________的组成单位是________。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该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使得细胞膜具有屏障作用。

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有的作为载体负责物质运输;有的和糖链构成糖蛋白,负责细胞识别,只能位于细胞
膜外侧;有的和信号分子结合进行信号传导。

【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D]磷脂双分子层
(2)[E]糖蛋白(3)流动性(4)B、E
(5)流动镶嵌模型
[能力提升层次(B)]
7.一分子O2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内,其穿越的膜的层数和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4、8 B.5、12
C.6、12 D.6、14
【解析】O2从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出来穿越两层膜,出细胞进入相邻细胞,共经过两层细胞膜,又进入线粒体穿越两层膜,共经过6层膜结构,12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 C
8.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B.细胞的免疫作用有关
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
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
【解析】细胞识别与膜上的糖蛋白有关,这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

【答案】 A
9.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作用不包括()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D.使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
【解析】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膜还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内,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内。

【答案】 D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不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A.人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B.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C.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D.变形虫伸出伪足
【解析】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A、B、D所述其他的活动都与组成生物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有关,即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答案】 C
11.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

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分子,C代表________。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______________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

(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A代表蛋白质分子,C代表糖蛋白;
(2)细胞膜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3)A是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4)图中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答案】(1)蛋白质糖蛋白(2)C糖蛋白
(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4)磷脂双分子层
[拓展探究题(C)]
12.细胞之间通过信息接收和传递,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关于细胞间信息接收和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1图2
A.B细胞与乙细胞上的受体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细胞间信息接收和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胞接触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介质传递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接收和传递所必需的结构
【解析】选项A,细胞膜上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选项B,图2表示的是细胞的直接接触,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就属于此种方式;选项C,细胞间信息接收和传递的途径有三条,可以通过化学物质媒介,可以通过细胞膜之间的相互接触,也可以通过相邻细胞间的通道;选项D,细胞膜间的信息传递途径除图示的两种外,第三种途径(如高等植物的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接收和传递)不需要受体的作用。

【答案】 D
13.(2015·抚州高一检测)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
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答案】 C
14.(2015·青岛高一检测)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图甲图乙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解析】图甲中①为多糖,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A 是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尾部,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磷脂分子无此功能。

【答案】 B
15.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

单层磷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2)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由此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磷脂分子成分________(有关、无关)。

(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一种与水分子吸收有关的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最可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脂质体形成的原理是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单层脂质分子在水面上搅拌后就形成了球形脂质体。

【答案】(1)C(2)无关(3)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与其有关的蛋白质含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