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

合集下载

刚体的转动

刚体的转动
2) 任一质点运动 ,, 均相同,但 v, a 不同;
32019/12/23
§4- 1 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普通物理
二 匀变速转动公式 当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为恒量时,刚体做
匀变速转动 .
刚体匀变速转动与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对比
地减速,经t=50 s后静止。
(1)求角加速度a 和飞轮从制动开始到静止所转过
的转数N;
(2)求制动开始后t=25s 时飞
0
轮的角速度 ;
(3)设飞轮的半径r=1m,求在 t=25s 时边缘上一点的速
度和加速度。
Oa an r
v
at
解 (1)设初角度为0方向如图所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12/23
25rad / s 78.5rad / s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12/23
§4- 1 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普通物理
的方向与0相同 ;
(3)t=25s 时飞轮边缘上一点P 的速度。
由 v r v v r sin r sin 900
r 78.5m / s v 的方向垂直于 和 r 构成的平面,如
§4- 1 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普通物理
量值为0=21500/60=50 rad/s,对于匀
变速转动,可以应用以角量表示的运动方程,在
t=50S 时刻 =0 ,代入方程=0+at 得
a 0 50 rad / s2
t
50
3.14 rad / s2
从开始制动到静止,飞轮的角位移 及转 数N 分别为
子的角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问在这段时间内,转子转
过多少转?

第7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第7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2 =0.2 × (-2)=-0.4 m/s aM= r
B
vM
M
aM
r A
aMn

O
aMn = r = 0.2×12= 0.2 m/s2
2
vA
B
vM
M
aM
r
vA = vM = 0.2m/s aA = aM = - 0.4m/s
2
aMn
O
aA
A
vA
作业: 7- 1,4 ,6 ,7
d d 2 2 dt dt
0 t 0 t 匀变速运动: 2 2 2 1 2 0 0 0 t t 2
二.解题步骤及注意问题
1.解题步骤:
①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②选好坐标系: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微分,或积分运算。 对常见的特殊运动, ④用初始条件定积分常数。 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 2.注意问题: ①几何关系和运动方向。 ②求轨迹方程时要消去参数“t”。 ③坐标系(参考系)的选择。
第七章
刚体的简单运动
刚体运动的分类:
1、平行移动;
2、定轴转动;
3、平面运动;
4、定点运动;
5、一般运动。
§7-1刚体的平行移动(平动)
1 定义 刚体内任一直线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平行于
初始位置,称为平动。

2
速度和加速度
rA rB BA
d rA d rB d BA dt dt dt
三.例题 [例1]列车在R=300m的曲线上匀变速行驶。轨道上曲线部分长
l=200m,当列车开始走上曲线时的速度v0=30km/h,而将要离开
曲线轨道时的速度是v1=48km/h。 求列车走上曲线与将要离开曲线时的加速度?

刚体的转动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出发点:牛顿质点运动定律刚体的运动分为:平动,定轴转动,定点转动,平面平行运动,一般运动。

§3-1 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一 刚体的定义:在无论多大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大小均保持不变。

(理想模型)二 平动: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上任意一条直线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始终彼此平行,则这种运动叫做平动。

特征:1 平动时刚体中各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相等。

2 动力学特征:将刚体看成是一个各质点间距离保持不变的质点组。

受力:内力和外力对每一个质元:满足牛顿运动定律+=Mi i 对刚体而言:∑(+fi )=∑Mi i⇒∑+∑=∑Mi i显然∑=0 ⇒∑=∑Mi I=∑Mi故:∑F ==M a即:刚体做平动时,其运动规律和一质点相当,该质点的质量与刚体的质量相等,所受的力等于刚体所受外力的矢量和。

三 转动和定轴转动定轴转动的运动学特征:用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加以描述,且刚体中各质点的角位移 、角速度、角加速度相等。

ω=dt d θ, α=dtd ω对匀速、匀变速转动可参阅P210表4-2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v=R ωa t=R αa n=ω2R更一般的形式:角速度矢量的定义:=ωγ⨯ , =dtd 显然,定轴转动的运动学问题与质点的圆周运动相同。

例:一飞轮在时间t 内转过角度θ=t b at 3+-c t 4,式中abc 都是常量。

求它的角加速度。

解: 飞轮上某点的角位置可用θ表示为θ=t b at 3+-c t 4,将此式对t 求导数,即得飞轮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dtdt b at 3+-c t 4)=a+3b t 2-4c t 3角加速度是角速度对t 导数,因此得α =dt d ω=d td ( a+3b t 2-4c t 3)=6bt-12c t 2由此可见,飞轮作的是变加速转动。

§3-2 力距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一 力矩:设在转动平面内,=⨯是矢量,对绕固定轴转动,只有两种可能的方向,用正负即可表示,按代数求和(对多个力)。

第六章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第六章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2
由上式可知: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为 R 2 即与半径成正比,方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为 ω ,即与半径成正比, 向指向点O,即曲率中心。 向指向点 ,即曲率中心。
v 2 =R ω an = R
M点的全加速度大小: 点的全加速度大小:
a = a +a = τ
2 2 n
(Rε)
2
+R ω
(
2 2
)
= R ε 2 +ω4
ρ
α
20 ε= = = 50rad / s 2 ρ 0 .4
为常量。所以,叶轮作匀加速转动

图 转动的叶轮
ϕ ω 由题意知,t =0 =0时, 0 =0, 0 =0,得叶轮的转动方程为:
(2) 求t =4s时,M点 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1 2 ϕ = ϕ 0 + ω0t + εt = 25t 2 2
ω 0 = 10 rad / s , ω = 0
ω − ω0 0 − 10 t= = = 10 s ε −1
二、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设刚体绕z轴变速转动,在刚体上任取一点M来考察。M点到 转动轴的距离为R,M点的轨迹是半径为R的一个圆,如图。
R
R
ω
R
M
R ϕ
O
s
M0
1.M点的运动方程 1.M点的运动方程
′ A′
A
′ A
B
B′
′ B′
平动的特点: 平动的特点: (1) 刚体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相同 (2)可用其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体的运动。
二、平动刚体的运动学特征
同一瞬时,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
在平动刚体上任选两点A、B,设 BA = ρ ,则任意瞬时A点的矢 径可写为 A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运动学重要知识点一、刚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1.刚体运动的最简单形式为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

2.刚体平行移动。

·刚体内任一直线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它的最初位置平行,此种运动称为刚体平行移动,或平移。

·刚体作平移时,刚体内各点的轨迹形状完全相同,各点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刚体作平移时,在同一瞬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3.刚体绕定轴转动。

• 刚体运动时,其中有两点保持不动,此运动称为刚体绕定轴转动,或转动。

• 刚体的转动方程φ=f(t)表示刚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角速度ω表示刚体转动快慢程度和转向,是代数量,以用矢量表示。

,当α与ω。

角速度也可• 角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是代数量,同号时,刚体作匀加速转动;当α 与ω异号时,刚体作匀减速转动。

角加速度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 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加速度与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的代数值为。

• 传动比。

一、点的运动合成知识点总结1.点的绝对运动为点的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结果。

•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牵连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3.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相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牵连加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科氏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一项附加的加速度。

• 当动参考系作平移或 = 0,或与平行时,= 0。

理论力学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理论力学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7-4 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
用矢量表示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z
三维定轴
转动刚体
x
考察三维定轴转动刚体
角速度矢量、角加速度矢量
ω k d k
dt
y
α
k
dω dt
d 2
dt 2
k
用矢积表示刚体上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vP ω rP
aP
dvP dt
dω dt
rP
ω drP dt
考察三维定轴转动刚体
刚体的转动方程: =f (t)
转动角速度: 转动角加速度:
d
dt
d
dt
d 2
dt 2
3. 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加速度:
v ω r, a α r, an ωv
解:板运动过程中, 其上任意直线始终平 行于它的初始位置。 因此,板作平移。
1、运动轨迹
C点的运动轨迹与A、
B两点的运动轨迹形状 相同,即以O点为圆心
l为半径的圆弧线。
例题2
已知:O1A= O1B =l;O1A杆的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 。
求: C点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2、速 度
vC= vA= vB= l
dt dt 2
讨论
(1)匀速转动 =常量
= 0+ t
2 n n
60 30
(2)匀变速转动 =常量
0 t
0
t
1
2
t2
2
2 0
2
§7-3 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
S=R
M0
R
O
R——转动半径
M
v
v dS R d R
dt dt

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课后答案

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课后答案
(7-8)
其中: 是从速度瞬心 引向M点的矢径, 为平面图形的角速度矢量。
4、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基点法公式:
(7-9)
其中: 。基点法公式建立了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加速度与平面图形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间的关系。只要平面图形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不同时为零,则其上必存在唯一的一点,其加速度在该瞬时为零,该点称为平面图形的加速度瞬心,用 表示。
(b)
再根据对固定点的冲量矩定理:
系统对固定点A(与铰链A重合且相对地面不动的点)的动量矩为滑块对A点的动量矩和AB杆对A点的动量矩,由于滑块的
动量过A点,因此滑块对A点无动量矩,AB杆对A点的动量矩(也是系统对A点的动量矩)为:
将其代入冲量矩定理有:
(c)
由(a,b,c)三式求解可得:
(滑块的真实方向与图示相反)
其中:aK表示科氏加速度;牵连加速度就是AB杆上C点的加速度,即:
将上述公式在垂直于AB杆的轴上投影有:
科氏加速度 ,由上式可求得:
3-14:取圆盘中心 为动点,半圆盘为动系,动点的绝对运动为直线运动;相对运动为圆周运动;牵连运动为直线平移。
由速度合成定理有:
速度图如图A所示。由于动系平移,所以 ,
根据点的复合运动速度合成定理有:
其中: ,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得:
AB杆作平面运动,其A点加速度为零,
B点加速度铅垂,由加速度基点法公式可知
由该式可求得
由于A点的加速度为零,AB杆上各点加速度的分布如同定轴转动的加速度分布,AB杆中点的加速度为:
再取AB杆为动系,套筒C为动点,
根据复合运动加速度合成定理有:
3-25设板和圆盘中心O的加速度分别为
,圆盘的角加速度为 ,圆盘上与板

大学物理 2.1 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平行运动

大学物理  2.1  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平行运动

对轴的力矩的计算:
把外力分解成转动平面内的 分力和垂直于转动平面的分力。
垂直分力与转轴平行,对O点力矩垂直于转轴,则对 转轴力矩为零。
外力对转轴的力矩,就是转动平面内的分力对 该转轴的力矩
M z rf sin rf hf
【思考】如何确定正、负号?
证明:重力对过质心轴的合力矩等于零
刚体各个质元所受重力对任意
2.1.1 刚体的定轴转动
平动:刚体中任意两个质点的连线在运动
刚体的运动
中始终保持平行。 转动
刚体平动的运动特点:刚体平动时各个质元的运动情况 完全相同,可以用刚体质心的运动来表达刚体的平动。
vi ri
ai ri
转 轴:在某一惯性参考系中固定不变的质点集合。 转动平面:垂直于转轴的平面。
刚体转动的运动特点:除转轴上的质元之外,刚体各个质 元都在转动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把刚体想象地分割成许多质元,刚体就可以看成是由 这些质元组成的质点系。在整个运动和受力过程中,这 种质点系中任何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不变。
刚体的运动规律,可通过把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到这种 特殊的质点系上得到。
2.1 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平行运 动
2.1.1 刚体的定轴转动 2.1.2 刚体定轴转动定理 转动惯量 力矩 2.1.3 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例如:圆柱体、球等轴对称刚体在平面上的滚动,等 等。
平面平行运动可分解成:质心运动和绕垂直于运动平 面的过质心轴的转动。
质心运动服从质心运动定理;刚体绕过质心轴的转动 定理与定轴转动定理的形式相同
MC IC
证明:质心运动定理
如果过质心轴没有加速度,相对刚体质心静止的参
考系是惯性系,MC=IC 显然成立。
一点O的合力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平移的实例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平移的实例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特征:如果在物体内任取一直线,在运动过程中这条直 线始终与它的最初位置平行,这种运动称为平行移动, 简称平动或移动。
曲线平动: 如果刚体上 各点的运动 轨迹为曲线
直线平动:如果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2

§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
S=R
R——转动半径 dS R d R
dt dt
★ 转动刚体内任 一点的速度的大小, 等于刚体的角速度 与该点到轴线的垂 直距离的乘积,它 的方向沿圆周的切 线而指向转动的一

M0 R O

M
v
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速度分布情况实例
h


d
dt

hv0 h2 v02t 2


d
dt


2hv03t (h2 v02t 2 )2
例 题 4 已知:r1=150mm,
r2=200mm,R=450mm, θ =60o, A点的全加速度aA=1.2m/s2。 求:AB杆的角速度和角加 速度;B点的加速度。
解:由于A,B两点到固定点O的 R 距离保持不变,因此,AB杆的 运动为绕O轴的定轴转动。
加速度
a

d 2S dt 2

R
d 2
dt 2

R
an

v2


( R ) 2

R 2

an O

M
a
a v
a a2 an2
R 2 4
tan

a an

2
结论
(1) 每一瞬时,刚体内所有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 小,分别与这些点到轴线的垂直距离成正比。
i12
1 2
1 2

R2 R1

z2 z1
例 题6 已知:OA=O1B=l=2r, AB=OO1 ,A点的
加速度水平且为aA,齿轮B与AB焊接在一起。
求:此时轮O1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aA
aA
A
解:将A点的加速度分解
a

A
求:T型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O
M
Cx
解:T型杆作平动,建立图示坐 标系,取M点为研究
B
xM l sin l sin t
vM

dxM dt
l cost
aM
dvM dt
l 2 sin t
例题2
已知:O1A= O2B =l;O1A杆的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 。
求: C点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1.732
rad
s
B点的加速度
aBn

r2

R
2 AB

0.65
m
s2
aB r2 RAB 1.13 m s2
B点的全加速度
a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B θ aBn
θ aAn
aA
aA
R
O
aB aB2n aB2 1.3 m s2
cos aBn 0.5 60o aB
(2) 每一瞬时,刚体内所有各点的加速度与半径间的 夹角都有相同的值。
a
思考题
C
A
an
b
试计算杆端A点和C点的

B
a
速度、加速度,并画出其
方向。
O
a
例 题 3 已知:h; vo
求:OA杆的转动方程、角速 度和角加速度
解:建立图示坐标系
y

O
x
h
A
v0 x
tan x v0t
hh
arctan( v0t )
1 1 R2
α1R1 =α2R2
2 2 R1
由于齿轮在啮合圆上的齿 距相等,它们的齿数与半 径成正比,则
1 1 R2 z2 R1 2 2 R1 z1
vB
BωO22
R2
A
B O
2 ω2
O
1
ω1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两个角速度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i12

1 2
所以得到计算传动比的基本公式
3、加速度
aC aA (aC )2 (aCn )2

(aA )2

(a
n A
)
2
(l)2 ( 2l)2
l 2 4
定轴转动实例
特征:如刚体在运动时,其上有两点保持不动。
§6.2 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特征:如刚体在运动时, 其上有两点保持不动。
刚体转动的运动方程
=f (t)
刚体转动的角速度
d
dt
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


d
dt

d 2
dt 2
讨论
(1)匀速转动 =常量
= 0+ t
2 n n
60 30
n为转速,r/min
(2)匀变速转动 =常量
0 t


0

t

1 2

t
2

2


2 0
第 6 章 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 与平面运动
※ 刚体的平行移动
※ 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 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 ※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
法、速度投影定理及速度瞬心 ※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 ※结论与讨论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平移的实例
解:板运动过程中, 其上任意直线始终平 行于它的初始位置。 因此,板作平移。
1、运动轨迹
C点的运动轨迹与A、
B两点的运动轨迹形状 相同,即以O点为圆心
l为半径的圆弧线。
例题2
已知:O1A= O1B =l;O1A杆的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 。
求: C点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2、速 度
vC= vA= vB= l
例 题 5 求两个齿轮的传动比。
设两个齿轮各绕定轴O1和O2转动。其啮合圆半 径各为R1和R2,齿数各为z1和z2,角速度各为ω1和 ω2,A和B分别为两个齿轮的啮合圆的接触点,两 个齿轮之间没有相对滑动。
ω1 vA
R1
O1 A
vA
所以 vA=vB,并且方向相同
vB R2
vA=ω1R1 ;vB=ω2R2
将A点的加速度在切向和法向投影
aAn

r1

R
2 AB

aA
cos 60o
AB
aA cos 60o r1 R
1.2 0.5 1 rad s 0.15 0.45
aA
θ
aAn
aA
O
aA r1 R AB aA sin 60o
AB
aA sin 60o r1 R
rM rO rOM rOM 常矢量
★ 刚体平动时,其上各点的轨 迹的形状完全一样。
vM vO
此图中的 , 均为零
aM aO
★ 刚体平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的形状相同;在每一瞬时, 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刚体的平动可归结为研究刚体内任一点的运动。
例题 1
已知:OA=l; =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