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谷振波(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新乐050700)犊牛是牧场的后备主力军,是牛养殖业发展关键环节。

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的杀手,危害严重,一旦牧场发生犊牛腹泻病,会因治疗费用和牛只的死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养殖成本和额外支出,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牧场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犊牛腹泻的死亡率在0.5%~70.0%之间,给我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尽管我国牛养殖业在畜群管理、动物设施和护理、饲养和营养以及生物制剂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疾病的多因素性质,犊牛腹泻仍然棘手。

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应基于对疾病复杂性的良好理解,如多种病原体作用、多因素共同感染、环境因素以及疾病爆发前产犊期的喂养和管理等方面。

腹泻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生产性能发挥,而且还会因死亡率高影响牛群的更新效率,进而影响我国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本文着手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诊疗方法与防控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1.1饲养管理因素新生犊牛在出生时免疫功能较弱,由于子宫的保护,出生后对外界刺激的应对能力较弱,且胃肠道结构未发育完全,进而易造成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者需要严格遵守健全的饲养制度来操作,否则极易产生消化不良,从而诱发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另外,应激因素、畜舍环境不洁,噪声过大,阴暗潮湿,通风不畅以及母牛乳汁不卫生都会诱发犊牛腹泻。

1.2营养物质缺乏因素母牛在怀孕期间没有充足的营养,就很有可能导致犊牛营养不良,从而造成犊牛免疫力低下,诱发腹泻等疾病。

常见犊牛营养缺乏引起的腹泻主要是饲料中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D 缺乏和微量元素硒缺乏。

犊牛胃肠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胃肠管粘膜出血,肺与肋胸膜出血,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腹泻。

1.3细菌性感染因素引起犊牛腹泻最常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牛场环境内普遍存在。

大肠杆菌的一些菌株能产生细胞毒素坏死因子,常导致新生犊牛胃肠粘膜溃疡、穿孔、败血症、死亡。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年第1期浙江畜牧兽医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是养牛过程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当、细菌感染、不良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发病,病牛往往排出灰色粥样甚至水样粪便,气味恶臭,多时带有血丝或血块,病牛表现乏力、喜卧,严重时呕吐、脱水、高度衰竭,体重急剧减轻,急性发病犊牛可在1-3d死亡。

本病发生不分季节性,任何时节均可发病,但以初春和初秋发病最多,且30日龄以内的犊牛易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预防,降低发病率,进而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 发病原因1.1 饲养管理不当 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母牛摄入饲草的质量关系着牛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若母牛孕期食用饲草搭配不当,营养不全面,会导致牛犊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出生后出现体质差,抵抗力弱等情况,进而容易发生腹泻。

其次,犊牛在出生后,若母牛营养不良,会影响牛乳的产量和品质,无法给犊牛提供足够且营养的牛乳,导致犊牛免疫力低下,从而发病。

1.2 病原菌感染 病原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因素,常见的能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有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病毒(轮状病毒、黏膜病病毒等),此外,某些寄生虫的感染也会引起腹泻。

致病性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入犊牛体内,从而影响肠道内菌群,使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腹泻。

致病性病毒常通过消化道、黏膜等感染,发病症状更为严重,且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死亡率极高。

寄生虫致病主要由蛔虫、绦虫、球虫等感染引起,病牛常出现血色粥样粪便,且气味恶臭。

1.3 不良环境影响 除了饲养管理不当、病原菌感染外,养殖环境不良也容易引起犊牛腹泻。

例如,养殖环境潮湿、未及时清理粪便、不打扫圈舍,或不定期消毒等,均可能导病原细菌或病毒滋生,从而会增加染病的可能性;此外,若养殖密度过大、圈舍狭小、饲喂方法不当等,亦会导致发生腹泻。

2 临床症状犊牛患病初期,会排出灰白色或灰色粥样粪便,腥臭,有黏液,腹部紧缩,喜卧,不喜食,严重者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0-41℃。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2021年(第42卷)第8期下半月技科S H OU Y I K EJ I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体质量减轻和酸中毒,死亡较快。

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分为营养性(如由牛奶饲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分,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和传染性(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腹泻两种。

腹泻在犊牛中发病率极高,是犊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防止腹泻发生。

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

随着犊牛的生长,其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剧提高,但3~4周龄的犊牛对传染性疾病仍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1试验1.1试验时间与地点2018年8-10月,郏县红牛繁育场。

1.2发病对象8月15日出生的5头表现出腹泻症状的牛犊1.3试验数据补充记录:犊牛08071、08073、08080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

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

犊牛08076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粪似蛋白汤样,淡灰白色。

四肢无力,卧地不起。

犊牛08079精神萎靡,厌食,体温不显变化但略有升高。

排黄色、黄绿色液状稀便。

有时带有黏液或血液。

严重时,水样粪便呈喷射状排出,有轻度腹痛、脱水。

2结果与分析2.1治疗结果犊牛08071、08073、08080无明显症状,经过3d的观察护理确认已痊愈,转移至犊牛岛。

犊牛08076、08079于8月18日死亡,尸体交由检疫部门剖检。

2.2治疗过程2.2.1对犊牛08071的治疗①第一天早上肌注庆大霉素;中午肌注明星2号;晚上输液(10%葡萄糖)林格苏打、安钠伽。

②第二天早上注射邪热五治+地塞米松+西林;中午肌注邪热五治+青霉素+地塞米松;晚上继续输液,口服黄芪多糖。

③第三天早上静脉注射阿莫西林+葡萄糖+安钠伽+林格,口服中药;中午肌注口蹄心肌联治+止痢血清;晚上肌注邪热五治+青霉素。

新生牛犊拉黄稀、拉绿屎,原因、治疗用药,终于说全了

新生牛犊拉黄稀、拉绿屎,原因、治疗用药,终于说全了

新生牛犊拉黄稀、拉绿屎,原因、治疗用药,终于说全了拉黄稀一、新生牛犊拉黄稀怎么治疗1、新生牛犊拉黄色稀粪一般发生在3月内,主要由蛔虫引起。

治疗方法:可以用敌百虫,按照牛体重每千克投药25毫克,一次投喂。

也可以使用5%盐酸旋咪蹉注射液,按照牛体重每千克投药6毫克,一日分两次肌肉注射。

还可以对瘦弱牛犊注射10%樟脑磺胺钠或20%安那加15毫克。

或者使用中药治疗,取槟榔,贯众,裶子,雷丸,使君,乌梅各15克剪汁,1天分1次投喂。

2、当犊牛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给予口服补液盐,让犊牛自由饮用。

不能自吮时,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毫升,氢化可的松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混合,给犊牛进行一次静脉注射。

轻症每天补液1次,重危症每天补液2次即可。

3、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并经常进行消毒,铺垫干燥褥草。

平时一定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比,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其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

这样在产后才能分泌充足的乳汁,满足新生犊牛生理需要。

二、新生牛犊拉黄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环境应激犊牛在出生后身体结构和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尤其肠胃消化系统,这时对于环境适应力差,对于噪音、陌生气味较为敏感。

这些情况会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产生腹泻。

一般在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大、环境差以及长途运输也会导致犊牛应激反应而腹泻。

2、病菌、病毒感染如果犊牛生活圈舍的环境复杂,病菌和病毒就容易生长繁殖。

刚出生不久的犊牛抵抗力较弱,加上气候变化,极易感染病菌和病毒,引发食欲不振、精神失常、腹泻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犊牛死亡。

3、喂食不当犊牛在喂食过程中,如果喂食的饲料不新鲜,或者是喂食了变质和霉变的饲料,就会导致犊牛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状况。

特别是在断奶时,喂食饲料这段时间,犊牛肠胃未能适应就会导致腹泻,患病后也会排出水样花粪便。

拉绿稀一、新生牛犊拉绿屎怎么回事1、草食性拉稀牛犊在采食过多的嫩芽和青草后,可能会导致牛胃肠功能失调,一般患病牛犊的粪便呈绿色,食欲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疗。
肠 内容物稀薄 , 大小肠 黏膜 出血 , 系膜易脱 落 , 肠 空肠 、 回肠绒毛萎缩 , 系膜淋 巴结水肿 。小肠肠绒 毛细胞遭 到破 肠 坏 。小肠绒毛萎缩和减少为最具有诊断本病 的价值 。
4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 , 病状及剖检变化可初 步确诊 。但 必须采 取病牛 的新鲜粪便 和尸体 的小 肠 ,肠系膜淋 巴结及肠黏膜 ,
腹 泻在犊 牛中发病率极高 ,是犊牛死亡 的最 常见 病因 , 犊 牛腹 泻是 由于消化机能障碍或 胃肠道感染所 引起 , 以腹 是 泻 为主要症 状的疾病 。
1 流行 特点
2 ~3日龄 的犊 牛, 呈急性败血症状 ; 的哺乳停 止后数小时 有 内死亡 , 的伴发剧烈腹泻 , — d内。 有 12 5 沙 门氏茵痛 类似处是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不振 , . 2 液 状粪便 , 有时混有粘液或血 液。不同处是体温稍高到 4 ℃ , 1 有传染性 , 一般 5~7 d内死 亡 , 病死率最 高可达 5 %。病期 0
1mg g w, 2~3次 口服。 0 /. 分 kb 补液解毒用 5 %葡萄糖生 理盐水 2 0 3 0 m 0 0— 0 0 L,或复 方氯 化钠注射液 20 ~ 0 0 L, 3~ 0030m 分 4次 / d静脉注射 。为 了缓解酸 中毒 , 可用 5 %碳酸氢钠液 5 0—10 L静脉注射。 0m
门周围 、 跟骨上方被稀便污染 。 重症者 多为炎性感 染 , 一般有较 重 的全 身症状 , 体温 正 常升高 , 食欲大减 或废 绝 , 轻度腹痛 , 排腥臭或腐败臭 味的粥
样或水样粪便 , 至混有粘液 、 甚 血液及肠 黏膜 。
3 剖 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1 预 .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动物诊所牛腹泻病的防治犊牛腹泻是因肠蠕动亢进、内容物吸收不全,导致未被吸收的肠内容物和多量水分排出体外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可分为因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两种。

10日龄左右的犊牛多发,气候寒冷季节多见。

一、病因分析1.犊牛管理不当。

犊牛腹泻多发生在吸吮母乳不久,或出生后1~2天内。

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初乳喂量不足,母牛患有乳腺炎导致初乳不洁,均可使犊牛体内缺乏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抗病力低,引发本病。

2.妊娠母牛营养不全。

母牛在妊娠期,日粮粗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导致营养代谢紊乱,胎儿发育受阻,出生后犊牛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抗病力低下;母乳中缺少必要的营养。

3.环境条件差。

圈舍内部温度低,不能透光,阴冷潮湿,通风不良,这些是犊牛腹泻的重要诱因。

4.感染性腹泻。

犊牛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或球虫等,均可引起感染性腹泻。

二、临床症状1.一般症状。

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消化不良性腹泻,犊牛发病初期排出黄白色、粥样粪便,恶臭;体温有时升高到41℃,喜卧,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啰音;粪便恶臭,带有胶冻样黏液、血丝、血块等;病的后期,病犊牛脱水明显,表现皮肤弹性丧失、眼球下陷,消瘦致死。

2.感染性腹泻。

感染大肠杆菌后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10日龄内,尤其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

常在犊牛未及时吃足初乳或发生消化障碍时突然发病,母乳不足或质量不佳、牛舍卫生条件差、温暖的小气候控制不利等均可诱发本病。

急性病例多发生于2~3日龄的初生犊牛,呈急性败血型变化,发热,间有腹泻,病程2~3天即死亡。

10日龄内的犊牛多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较轻,食欲减退或废绝,排水样稀粪,而后呈现出明显的鼻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球凹陷等脱水症状,有时出现不安、兴奋等神经症状,以后昏迷。

严重病例体温下降,虚脱,衰竭,继发肺炎而死亡。

感染沙门氏杆菌后引起的腹泻多见于1月龄左右的犊牛,也叫犊牛副伤寒。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犊牛腹泻是目前我国牛群养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生产。

在犊牛养殖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害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养殖效益。

犊牛腹泻也称犊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年都会出现。

犊牛一般在2~3 d 内发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初春、夏末、初秋,是犊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所致。

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高达50%,严重危害了犊牛的生产。

1 犊牛腹泻原因1.1 细菌感染目前导致犊牛腹泻的细菌有很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

这些细菌很多是牛肠道的常在菌。

在消化能力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具有显著的致病力。

若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细菌会借机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引起犊牛的典型症状。

这些病原菌对日龄以下的初生犊牛的伤害是最大的,特别是7 日龄的犊牛。

发病后,病牛会在短期内出现腹泻、精神状况恶化、突然腹泻等症状。

如果有排泄物是水样或粥样的,在排泄物中会有大量的血沫和肠道粘膜组织。

经解剖观察,发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牛,肠管内有大量的血泡,肠壁出现了明显的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增大。

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病死犊牛,其症状是在小肠后段和肠道粘膜上有许多的出血点,有时候肠系膜淋巴结会有血,脾也会充血,肝、肾、脾等部位也会有坏死的病变。

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以肠炎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肠腔膨胀,里面有很多的气体,肠子里有一股腥味。

1.2 病毒感染目前,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粘膜病毒。

在动物体内,在牛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会让牛体内的细胞失去机能,当大量细胞破碎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病毒,而这些细胞的脱落也会引起肠道的生理改变,使病毒对细胞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因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不仅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及早发现并治疗犊牛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1. 饮食不当:犊牛饮食中可能摄入过多的新鲜奶或过多的乳糖,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引发腹泻。

2. 感染因素:犊牛受到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导致腹泻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蓝舌病病毒等。

3. 环境因素:犊牛所处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饮水不洁净或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也会引发腹泻。

4. 应激因素:犊牛可能受到疫苗注射、运输、环境改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

二、临床症状1. 腹泻:犊牛腹泻是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粪便水样,颜色呈黄绿色或血性,且次数增加。

2. 呕吐:犊牛腹泻时可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物呈黄绿色。

3. 消瘦:腹泻严重影响了犊牛的饮食吸收和营养代谢,导致犊牛出现体重减轻、消瘦等现象。

4. 乏力:犊牛腹泻后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发热:犊牛腹泻时体温可能会升高。

三、治疗方法1. 胶体治疗:腹泻犊牛在脱水状态下需要给予适量的血浆或葡萄糖盐水等胶体溶液。

2. 抗菌治疗:对于腹泻的犊牛,如出现肠道感染的情况,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 反酸剂治疗:采用反酸剂如碳酸氢钠、氧化钙等对腹泻犊牛进行治疗,有助于中和胃酸,改善犊牛的胃肠道环境。

4. 营养支持:对于腹泻的犊牛,应给予易消化、高能量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要。

5. 防止并发症:对于腹泻的犊牛,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饮水和饮食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6. 改善环境: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保证其饮用水源的洁净。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及早发现并治疗犊牛腹泻对于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养殖中,除了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外,也应定期巡视犊牛的生活环境及饮食卫生,并对犊牛进行定期的预防接种,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马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2期
犊牛腹泻是一种多发病和长发病,常常发生于7~60日龄的犊牛,以14日龄以内的犊牛感染该种疾病后发病率最快,死亡率最高。

犊牛腹泻发生之后,会导致机体水分严重丧失,酸碱平衡失调,机体代谢紊乱,电解质供给不平衡,不仅严重影响到犊牛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一旦防控和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死亡,给牛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致病源导致的犊牛腹泻发病急,死亡快,因此,需要做好明确诊断,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

1 发病原因
犊牛腹泻是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分为营养性腹泻和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腹泻。

营养性腹泻主要是因为牛乳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内大量乳酸菌产生,胃肠道吸收紊乱,从而导致腹泻发生。

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犊牛腹泻,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

犊牛出生之后,由于机体生长发育不完全,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差。

牛舍保温性能较差,通风不良,粪便堆积,外界多种应激因素刺激,使得犊牛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时,就会为多种致病菌侵袭提供条件。

导致犊牛腹泻的致病源主要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环状病毒等。

2 临床症状
发病之后,患病牛精神沉郁,吃乳量减少,卧地不起,弯腰弓背,部分患病牛瘤胃鼓气,反复发作,体温显著升高到39度以上,皮疹干燥,排便量减少,排便次数增加。

初期粪便呈现黄白色,呈粥样。

病情进一步发展,粪便逐渐变稀,呈现青灰色,在粪便中夹杂大量粘液,血液和未消化的凝乳块。

腹泻症状出现之后,患病牛身体逐渐脱水,不愿意站立,强迫患病牛站立,行走时左右摇摆。

患病牛腹部维度增大,身体脱水明显,逐渐消瘦,听诊心跳急速,肠蠕动音增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音增强。

眼球向内凹陷,皮肤松弛,牛毛无光泽,杂乱。

发病后期患病牛不能站立,全身肌肉震颤,最终衰竭,倒地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牛解剖之后,尸僵良好,身体严重消瘦脱水,皮下脂肪消失。

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将胃打开之后,发现内部存在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块,真胃粘膜充血、出血、红肿,并且在黏膜表面附着液状粘液,皱褶处存在点状出血。

犊牛的肠道松弛,肠粘膜严重扩张,外观呈现半透明状,部分肠道存在鼓气现象,肠粘膜存在出血性炎症。

病死牛的某些肠道黏膜脱落,在肠管内还能够发现泡沫状呈现淡黄色或黄白色相兼或青灰色的稀薄內容物。

病死牛肠系膜淋巴结轻微肿大,肾脏肿大明显,外观呈现黄白色或苍白色,表面存在出血现象。

4 诊断
采集病死牛典型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之后进行常规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短板杆菌。

将病料全面粉碎之后,接种到普通琼脂平板、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之后,在上述三种爱培养平板上均出现了致病菌生长情况,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湿润、光滑、呈灰白色、露珠状、中间凸起的致病菌落。

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致病菌,菌落为红色。

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过敏。

同时采集患病牛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分离血清之后,选择使用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环状病毒ELISA试剂盒进行试验,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呈阳性,其他三种病毒呈阴性。

采集患病牛刚排出来的新鲜粪,用饱和食盐水充分稀释之后放置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10分钟,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存在寄生虫和虫卵。

结合诊断结果,可以判断为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

5 防治
由于存在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治疗过程中要以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主要治疗原则。

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使用剂量分别为500ml和4mg/kg体重,混合之后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

同时选择使用98%的病毒灵粉剂,添加到牛的饮用水中每100g兑水100kg,让患病牛自由饮水,针对不能够自由饮水,病程较为严重的犊牛,人工灌服,每次灌服500ml。

同时选择使用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神曲、焦山楂、麦芽、茯苓、干姜、蒲公英、金银花,使用剂量分别为30g、15g、15g、10g、10g、10g、10g、20g、15g、20g、20g。

将上述药剂混合之后,水煎服,上述剂量为一头牛一天的饮用量,每天一剂,连续使用三剂为一个疗程。

本次治疗选择的中药组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功效,同时还能够纠正患病牛酸碱平衡,及时补液,降低死亡率。

通过和西药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一般治疗5~7天,患病牛临床症状即可消失,恢复到原有健康水平。

妊娠母牛分娩过程中,应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注重向母牛投喂营养充分的饲料,确保胎儿茁壮成长。

同时母牛妊娠后期到产前三周注意补充硒酸钠,这对提高犊牛的身体抵抗力有很大帮助。

妊娠母牛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膘情,严格饲喂精饲料,确保干饲料充分供给,避免产后酮病发生。

犊牛出生之后,应该确保牛舍保温性能良好,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环境适宜。

确保犊牛及时吃上初乳,增强牛抵抗力。

犊牛出生12小时以内,应该注意提升初乳质量,以此来增加乳牛母源抗体水平,降低腹泻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