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海面凹凸不平C.港口的水面高D.地球绕太阳公转2.A、B两点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比例尺为1:40000,那么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A.1400厘米B.1400千米C.140米D.1400米3.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拍摄夜空的最佳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4.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A.20ºN 120ºE B.40ºN 165ºE C.30ºN 90ºE D.50ºN 15ºW 5.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7.纬度的定义是地球上一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所夹角的度数,北半球是北纬,南半球是南纬。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A点位于B点的方向是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8.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北温带和高纬度B.乙地位于热带和低纬度C.丙地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D.丁地位于热带和中纬度9.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10.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1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B.方向C.绕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1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13.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再变短14.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用经纬度来定位,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通过定位准确找到船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初中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初中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读图,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它的范围比高纬度的范围()(大、小).A.寒带大B.温带小C.热带大D.寒带小2.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3.下列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D.北极点的纬度为0°4.图中地点甲的纬度为0°,经度为()A. 70°EB. 90°EC. 90°WD. 110°E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 23.5°S—冬至日B. 23.5°S—夏至日C. 23.5°N—冬至日D. 23.5°N—夏至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个过程,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6.今天,能准确观测地球是个球体的工具是()A. AB. BC. CD. D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小勇在图中甲地遇到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勇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A. ①B. ①C. ①D. ①8.2016年4月16日0时25分(北京时间),日本发生7.1级地震,小明想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他选用了世界政治地图;北京真大啊! 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畅去临沂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临沂市地形图;兰兰去蒙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蒙山风景区导游图。

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A.小明B.小畅C.玲玲D.兰兰9.在地图上,等高线是指把()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A.海拔B.相对高度C.水平直线距离D.经纬度10.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一天B.一周C.一月D.一年11.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叫做()A.分层设色地形图B.经纬网地图C.地形剖面图D.等高线地形图12.你切过西瓜吗?一个卧在桌子上的西瓜,垂直方向切下去,刀落在什么地方可以将西瓜平分两半呢?假如这个西瓜就是地球,那么下刀的地方是()A. 90°纬线圈B. 60°纬线圈C. 30°纬线圈D. 0°纬线圈13.下列关于纬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0°纬线是赤道B.北纬越往北数值越大C.南纬越往南数值越小D.南纬越往南数值越大1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反映出的正确地理信息是()A.河流AB段比EA段水流平缓B.该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C. C地可能有瀑布D. C、D两地相对高度最多为200米15.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16.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北极B.南极圈C.赤道D.北回归线17.0°纬线与0°经线在地球上的交点有几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8.下列地图不属于自然地图的是()A.地形图B.交通图C.气候图D.水文图19.把下图的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为()A. 1:4B. 1:40C. 1:400D. 1:4 000 00020.“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其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宫40分)1.下列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2.下面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自我介绍,你认为说谎的是 ( )3.下图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的某地面标志,关于图中H线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最长的经线B.以东度数不断增大C.以西为西半球D.与O°纬线大致等长4.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山东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B.山东日照春夏秋冬四季转换C.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D.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读经纬网地图,回答5~7题。

5.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S,40°E)B.(40°S,20°E)C.(20°N,40°W)D.(40°N,20°W)6.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 ( )A.正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南方向D.西南方向7.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B.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C.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D.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2016年7月24日,经过专家的现场探查确认,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地理坐标为北纬16°31′30〞、东经111°46′05〞。

据此回答8~9题。

8.“三沙永乐龙洞”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三沙永乐龙洞”命名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 )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北温带B.①②两地终年寒冷C.③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北半球冬至日时,⑤地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11.图示时刻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②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③地多C.北京正处于夏季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综合题考试测试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综合题考试测试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1.我国南方地区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研学活动,如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区域是地形类型。

甲部位名称为。

(2)图中居民点附近等高线的分布特征是。

(3)图中居民点之间的最长距离约为2厘米,其实际距离约为米。

(4)同学们从A点出发沿考察线路到居民点B处结束,描述考察线路的大致方向是。

2.读图1我国西南某地区318国道分布图和图2区域A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2中山体部位名称①,②。

(2)图2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米。

(3)图2中,隧道的走向大致是。

(4)该地区隧道修筑过程中,可能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其成因。

(5)说出在该地修建隧道的意义。

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最大温差不高于℃。

(2)图中河流BC段的大致流向是。

(3)说出图示区域内的主体地形类型及判断依据。

(4)与其它三村镇相比,甲村镇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5)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坝址有A处和C处两个选择方案。

你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哪些方面来确定坝址的位置。

(至少答出三点)。

4.读浙江省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图中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两个选项是.A.①﹣山峰B.②﹣山谷C.③﹣鞍部D.④﹣山脊(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分析其原因..(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简答理由..(6)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那么B点的温度是℃.5.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经度是,纬度是。

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规律,若A、B两地在同一纬线上,而经度不变,则A地和B地先看到日出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综合题测试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综合题测试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1.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出发前,老师为同学们下发了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次研学旅行地点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单项选择)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小明建议将此次研学宿营地选在图中A处,此处的海拔大约是米。

(3)图中河流BC段与CD段相比,流速更快的是,原因是。

(4)小明认为图中E处有瀑布。

图中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信息是。

(5)图中甲村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2.图中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B是,D是。

A处的海拔高度大于米,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米。

(2)王庄位于A地的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千米。

(3)图2是沿图1中(aaˊ或bbˊ)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判断理由是。

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1)戊地的地形类型为。

(2)图中最高山峰比最矮山峰高米。

(3)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有一个村庄看不到海上日出,这个村庄最可能是图中的村。

(4)乙村庄北部因有(地形部位),可以开发、(列举两项)等旅游项目。

(5)丙村为了脱贫致富,开发了漂流旅游项目;游客们感觉最刺激的是丙村以(南/北)河段,因为。

4.某同学组织同学们到山区进行野外拓展活动。

如图为该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需要到图中甲地寻找活动指南,a、b两条攀登路线中,比较省力的是,判断依据是。

(2)瞭望塔所在的山峰乙与集合地丙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3)假如美丽河发育一条支流,最有可能在图中c、d中的处;在e河段,它们进行了漂流探险,漂流的方向是。

5.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校地理教师组织学生野外考察。

如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可用方法辨认方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地理课上常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地理课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课程,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①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地图②需要联系实际,还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③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我们的课堂不仅在教室,还在大自然和社会中④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要了解更多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实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小强在科普知识交流会上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下列描述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4.图中字母所示全部都是纬线的一组是:A.abcB.aDEC.DEFD.cEF5.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是 0°纬线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所有纬线是等长的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相交的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赤道B.0°经线C.本初子午线D.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7. 图例表示是:A.国界B.未定国界C.洲界D.省、自治区、直辖市界8.下列关于东、西经的图示,正确的是:9. 关于地图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B.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D.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某同学在北京游览时,看到了甲、乙两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素养综合检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附答案解析】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素养综合检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附答案解析】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

“天和”核心舱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

下图示意中国宇航员从核心舱拍摄的地球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2022山东潍坊中考)宇航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A.高度不同B.天气不同C.季节不同D.时刻不同2.【跨学科·数学】(2022山东潍坊中考)地面上的一天,在“天和”核心舱的宇航员经历的昼夜更替次数是()A.8次B.12次C.14次D.16次【新考向·时事热点】【新独家原创】1月17日,2023年上海市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计划(第一版)发布,涵盖了电竞、马术、马拉松、斯巴达勇士赛等超百项赛事。

上海(约31°14'N,121°29'E)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下图为我国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3—6题。

3.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北京位于()①中纬度②高纬度③北温带④东半球⑤北寒带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4.根据上海市的经纬度,其位于图中()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冬至日,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和乙地所在纬线等长B.丙地和丁地所在经线平行C.乙地的白昼略长于甲地D.丁地日出时间早于丙地6.图示地图与图幅相同的北京市地图相比()A.展示范围更大B.内容更详细C.比例尺更大D.没区别7.(2023广东东莞常平期中)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D.站在乙图中心A点位置,四周都是南方【新特色·常考地图】如图为某日从极地上空观察到的光照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8—10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含答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B.赤道周长6371千米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2.关于点(18°S,15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3.玩游戏时,XXX对XXX说:“我在你的东北方。

”此刻,XXX在XXX的(A.东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读图1,完成4-6题。

4.当太阳光照如图①所示时,图②中的甲地正值四季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图②中,乙地位于丙地的哪个方向?()A.西方B.西南方C.西北方D.北方6.图②中,XXX的经纬度是()A.东经90°,北纬70°B.西经90°,北纬70°C.西经120°,北纬70°D.东经120°,北纬70°7.下列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BCD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XXX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淮北某校的XXX同学在不同的节气窥察中午自身影长的变化,总结出节气不同,正午的影子也有明显差异。

读图2,回答下列8-10题。

图28.当XXX的中午影子最短的时分,这一天是()A.冬至B.立春C.夏至D.秋分9.地球从甲节气到乙节气,XXX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愈来愈长B.愈来愈短C.保持稳定D.先变短后变长10.不同季节,XXX正午影子长度不同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壳运动D.气候变化)读图3,完成11~12题。

图311.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12.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A. aB. bC. cD. d13.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地图,你认为以下对地图的利用分歧理的是()A.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B.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C.网上查找公交路线用电子地图D.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因地形,用险制塞”是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重要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图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A.两者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 A.160°W B.20°W C.160°E 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C.66.5°S ,20°W D.66.5°S,160°E
7.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D.地球
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
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
地处于北半球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
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
季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
就愈小
D.1/50 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
13.在1∶1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 000千米B.620千米C.620 000千米D.6 200千米
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A.1∶10 000 B.1/100 000C.110 000 op D.1/1 000 000
15.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16.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C.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17.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18.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19.将1∶3 000 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B.15千米和60千米C.30千米和60千米D.15千米和30千米
20.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二)双项选择题
21.纬线的特点是[ ]
A.所有的纬线圈大小都相同B.所有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
C.相邻纬线都是相互平行的D.所有纬线都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22.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有[ ]
A.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B.四季的更替
C.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D.昼夜长短的变化
23.每年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24.关于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极圈B.气温变化最大的温度带是热带与寒带C.只有寒带地区才有极昼、极夜现象D.只有热带地区才有太阳直射现象25.下列关于地图知识的正确叙述是[ ]A.由山谷到山顶的垂直距离为海拔高度
B.等高线分布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分布稀疏表示坡缓
C.甲图比例尺为1/100 000,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当两图直线距离相同,实地距离甲图大于乙图D.地形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脊
(三)综合题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
________日太阳光照射情况,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纬________度。

(2)A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C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

(3)这一天,你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得到的光热多?答:________。

(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答:________。

27.读下图填下表:
28
.读





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
________方向。

(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表示高出
________的垂直距离。

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
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B 2.D 3.D 4.C 5.A 6.C 7.D 8.B 9.C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C 17.C 18.D 19.B 20.A (二)21.BC 22.BD 23.AC 24.CD 25.BC
(三)26.(1)6 22 北23.5 (2)24 12 0 (3)(北半球)昼长夜短(4)北半球(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27.见下表
28.(1)50 000 0.5 (2)西南(3)1.5 750 (4)海拔海平面 4.8 (5)F (6)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