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合集下载

法律思想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律思想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律思想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思想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的()。

A. 理论观点B. 实践经验C. 道德观念D. 社会理想答案:A2. 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经济基础B. 文化传统C. 政治制度D. 所有以上答案:D3. 法律思想的演变通常与下列哪项无关?()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宗教信仰C. 地理环境D. 法律实践答案:C4. 法律思想史上,哪位哲学家强调了法律的普遍性和正义性?()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孔子D. 孟子答案:B5. 法律思想中,自然法理论主张法律应基于()。

A. 人类理性B. 社会习俗C. 宗教教义D. 国家权力答案:A6. 法律思想中,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是()的产物。

A. 人类理性B. 社会习俗C. 国家权力D. 宗教教义答案:C7. 法律思想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理解?()A.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B. 法律是道德的补充C. 法律与道德无关D. 法律是道德的延伸答案:B8. 法律思想中,法律的权威性来自于()。

A. 法律的内容B. 法律的制定过程C. 法律的实施效果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B9. 法律思想中,法律的功能包括()。

A. 维护社会秩序B. 保障个人权利C. 促进经济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法律思想中,法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 法律的滞后性B. 法律的不完善性C. 法律的不公正性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思想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经济基础B. 文化传统C. 政治制度D. 法律实践答案:ABCD2. 法律思想史上,下列哪些人物对法律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孔子D. 孟子答案:ABCD3. 法律思想中,下列哪些理论主张强调了法律的普遍性和正义性?()A. 自然法理论B. 法律实证主义C. 法律社会学D. 法律人类学答案:A4. 法律思想中,下列哪些观点认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础?()A. 法律工具主义B. 法律形式主义C. 法律现实主义D. 法律批判主义答案:ABC5. 法律思想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A. 法律的内容B. 法律的制定过程C. 法律的实施效果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答案(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答案(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答案(最新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中国早期功利主义的法律观导致的直接后果:( )。

A .法律工具论盛行 B .轻视法律 C .重义务,无权利 D .以刑为主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 )”A.爱人 B .忠怒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A .第一部成文法 B .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 .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 .官方文件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下列主张中不属于沈家本的是( )A .平恕为审断之本 B .变法图强 C .会通中外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D.比附援引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变法“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主张。

A.谭嗣同B.梁启超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拓跋宏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朱熹的“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思想体现在刑罚手段上为()。

A.主张恢复肉刑B.主张取消肉刑C.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本题答案:9、填空题春秋时期,()提出为政“宽猛”的主张。

本题答案:10、问答题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主张表现在哪些方面?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即“隆礼”又重法lC.三国D.南北朝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17、多项选择题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内容包括()A.断案当以情求之,不以刑讯为然B.提高审判效率,勿使滞留C.确立君主最高权威D.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E.根据犯罪具体情节,区别对待本题答案:18、多项选择题下列内容,哪些属于魏源的主张?()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B.师夷长技以制夷C.变古愈尽,便民愈甚D.民主议政,广开言路E.不拘一格降人才本题答案:19、单项选择题“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A.名家B.阴阳家C.风水家D.道家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张斐提出的“以例求其名”指()A.以判例定罪B.实行类推定罪C.实行罪刑法定D.实行罪刑相适应本题答案:21、单项选择题清代后期,认为“管子、荀子、文中子之书,皆以严刑为是”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本题答案:22、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A.医宗B.律宗C.法学D.儒学本题答案:23、多项选择题在晋代,标志律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的两部著作是()A.杜预《律表》B.张斐《律本》C.张斐《律表》D.杜预《律本》E.《泰始律》本题答案:24、多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法家代表人物的有()A、韩非B、慎到C、孟子D、庄子本题答案:25、单项选择题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A.西体中用B.不违反纲常名教C.全盘西化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本题答案:26、名词解释“法学盛衰说”本题答案:27、单项选择题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A.自然法B.教会法C.成文法D.习惯法本题答案:28、问答题简述梁启超“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本题答案:29、单项选择题元朝初年,在立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家是()A.耶律大石B.成吉思汗C.耶律楚材D.耶律阿保机本题答案:30、单项选择题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国家以法制为先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本题答案:31、问答题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题答案:32、单项选择题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以德配天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兼相爱,交相利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

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 B.来源C.公正和平等 D.基础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B.民寒 C.不得息 D.民死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 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A.李悝 B.齐国法家 C.韩非 D.商鞅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法律本科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律本科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律本科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多党合作制D. 人民民主专政2. 下列哪项不是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

A. 财产权B. 人身权C. 选举权D. 继承权3.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

A.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B. 合同一方严重违约C. 合同一方破产D. 合同一方丧失履约能力5.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法定年龄是()。

A. 男22岁,女20岁B. 男22岁,女22岁C. 男20岁,女18岁D. 男20岁,女20岁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股东的权利不包括()。

A. 选举权B. 被选举权C. 表决权D. 优先购买权7. 以下哪项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

A. 文学作品B. 发明创造C. 商标D. 土地使用权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 休息休假的权利B.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 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D. 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

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无期徒刑D. 社区服务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哪项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B. 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C.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D.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不服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劳动权D. 受教育权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些属于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儒家学派是怎么回事?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 )A.官当 B.八议 C.准五服治罪 D.重罪十条 E.亲属相容隐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这个“由”就是( )A.私 B.苦道 C.欲 D.大同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海内为郡县,法定由一统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在王夫之的思想中,“三代久安长治”的主要法度包括( )A .封建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郡县C.井田D.肉刑E.君仁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A.爱人B.忠怒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天下为天下之天下”的主张出自()A.龚自珍B.林则徐C.曾国藩D.魏源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康有为看来,《公羊春秋》的核心是()A.三世说B.伪经说C.改制说D.创教说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的主张。

A.孔子B.老子本题答案:10、问答题先秦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思想家是()A.韩愈B.白居易C.魏征D.柳宗元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洪仁为了做到中央和地方的“上下情通”,主张设立()A.参议院B.新闻馆C.御史D.地方驻中央办事处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若转入方和转出方均为异地卡,则异地交易手续费按异地转账存入和异地转账支出手续费标准()收取。

4月全国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 )A.周公B.管仲C.慎到D.商鞅2.对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神权法思想极盛于夏朝B.商取代夏的统治,使神权法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C.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动摇是因为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思想D.周公之所以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命题是为了解释天命应该并可以为西周承受3.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 )A.第一部成文法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D.官方文件4.管仲的立法思想明显的倾向于( )A.重农主义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重商抑农5.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A.圣人治国B.法律治国C.人民治国D.专家治国6.孔子据以主张“父子相隐”的周礼原则是( )A.明德慎罚B.为亲者隐C.舍生取义D.不党父兄7.孟子强调“教以人伦”的实质是要( )A.重视道德感化的作用B.否定刑罚的强制作用C.赋予伦理道德以法律性D.否定封建宗法等级制度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思想命题出自( )A.《墨子》B.《老子》C.《庄子》D.《商君书》9.提出“刑过不避大巨,赏善不遗匹夫”的思想家是( )A.商鞅B.韩非C.慎到D.申不害10.荀子的礼法起源论的理论依据是( )A.“欲利自为”B.性恶论C.“人人皆挟自为心”D.性善论11.最早将“道”和“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庄子C.慎到D.董仲舒12.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思想命题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13.法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应当( )A.任人唯贤B.任人唯亲C.远贤智,弃私议D.不尚贤,使民不争14.体现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理论著作是( )A.《淮南子》B.《新语》C.《春秋繁露》D.《新论》15.《新书》的作者是( )A.肖何B.王充C.贾谊D.董仲舒16.贯彻杜预修律与注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 )A.文约而例直B.天人感应C.屈法伸情D.格之以名分17.“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A.《唐律疏议》B.《北魏律》C.《泰始律》D.《傍章律》18.由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是( )A.“三不足”的变法理论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改革官制,“革故鼎新”D.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19.为了维护君主权威,金世宗提出( )A.绝对专制B.严刑镇压C.严于防范D.慎行“议亲”、“议贤”20.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A.新儒学B.道统学说C.佛教学说D.程朱理学21.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 )A.朱熹B.董仲舒C.王夫之D.黄宗羲22.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必须“严修武备”,“以甲兵止甲兵”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是( )A.龚自珍B.魏源C.康有为D.张之洞23.太平天国的“人无私财”,“天下为公”的思想集中体现于( )A.《太平刑律》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立法制喧喻》24.魏源与龚自珍的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A.因势变法B.广收人才C.对封建专制的抨击D.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25.为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张之洞主张( )A.引进律师制与陪审制B.编撰矿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C.司法应从行政中分离出来D.在器械、财用、选卒等方面学习西法26.康有为认为“维新之始”应首先( )A.办新式学堂B.广开言路C.组建新式军队D.制定宪法27.戊戍变法期间,梁启超论证“变法”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根据是( )A.民约论B.进化论C.契约论D.人性论28.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的焦点最后集中到了两点,即( )A.干名犯义、存留养亲B.亲属相奸、亲属相盗C.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D.发土冢,亲属相隐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 )A.《代议然否论》B.《非黄》C.《排满评议》D.《五朝法律索引》30.孙中山有关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自由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A.德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自然法思想标准答案:B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A.孔子• B.子产• C.邓析• D.管仲标准答案:C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贤人治国• B.民人治国• C.专家治国• D.法律治国标准答案:A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A.孔子• B.管子• C.孟子• D.子产标准答案:C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A.《墨子•兼爱中》• 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 D.《商君书•定分》标准答案:A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标准答案:B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标准答案:A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A.仲长统• B.刘颂• C.白居易• D.朱熹标准答案:C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A.魏征•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标准答案:B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长孙无忌• D.刘文静标准答案:A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北魏• B.辽• C.唐• D.金标准答案:C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C.完全不同• D.完全相同标准答案:B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 A.南宋• B.北宋• C.元• D.明标准答案:B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标准答案:A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梁启超标准答案:A16、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 A.完颜雍• B.朱棣• C.朱元璋• D.张居正标准答案:D17、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惟齐非齐• B.哀矜忽喜• C.明刑弼教• D.杀无赦标准答案:C18、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 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 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 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标准答案:C19、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曾国荃标准答案:B20、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 A.大一统• B.严刑重法• C.天下一家• D.一秉于礼标准答案:D2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玄学思想• D.道家思想标准答案:B22、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 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 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标准答案:C23、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 A.杜预• B.张斐• C.鲍敬言• D.刘颂标准答案:A24、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标准答案:C25、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 A.施仁政• B.重刑罚• C.教化• D.无为标准答案:D26、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 A.董仲舒新儒学• B.韩愈道统学说• C.佛教学说• D.程朱理学标准答案:D27、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富弼• D.张方平标准答案:B28、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光标准答案:C29、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 A.阿骨打• B.金章宗• C.完颜雍• D.忽必烈标准答案:C30、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 A.青册文书• B.大札撒• C.《便宜一十八事》• D.《陈时务十策》标准答案:C3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居正• D.刘伯温标准答案:A3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唐甄标准答案:B3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 A.孙中山• B.章太炎• C.梁启超• D.沈家本标准答案:B3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 )• A.自由• B.平等• C.博爱• D.民主标准答案:B3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 A.黄宗羲•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标准答案:C3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同书》• D.《春秋董氏学》标准答案:C3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标准答案:C3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一秉于礼• B.更法改图• C.革故鼎新• D.趋时更新标准答案:A3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建国方略》• D.《资政新篇》标准答案:D4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龚自珍• D.魏源标准答案: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总分:10分)1、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 A.法条• B.法义• C.法数• D.类• E.式标准答案:B, C, D2、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 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标准答案:A, D, E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唐甄标准答案:B, C, D, E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设议院开国会• D.制定宪法• E.实行三权分立标准答案:C, D, E5、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 D.纠察权• E.教育权标准答案:A, B, C6、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标准答案:A, C, D7、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标准答案:A, C, D, E8、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标准答案:C, D9、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标准答案:A, D10、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 E.强调“主权在民”标准答案:B, E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总分:15分)1、以德配天参考答案: (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1分)(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说法,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1分)(3)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从单纯地强调天意,转而重视民心的向背,是对神权法思想的新发展。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三纲五常”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 )A.管仲 B.孔子 C.姜尚 D.周公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康有为所著《(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佐莽篡汉”的伪经。

A .大同书 B .新学伪经考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l10、单项选择题 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A.禹刑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吕刑C.汤刑D.五刑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

A.行政B.监察C.考试D.司法本题答案:13、问答题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提出“悬法学为上科”l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A.君主立宪B.民主政治C.三权分立D.变法维新本题答案:19、多项选择题朱熹以“存天礼、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主张()。

A.因事制宜B.德礼丐刑,相为终始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21、填空题《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A.德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自然法思想标准答案:B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A.孔子• B.子产• C.邓析• D.管仲标准答案:C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贤人治国• B.民人治国• C.专家治国• D.法律治国标准答案:A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A.孔子• B.管子• C.孟子• D.子产标准答案:C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A.《墨子•兼爱中》• 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 D.《商君书•定分》标准答案:A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标准答案:B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标准答案:A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A.仲长统• B.刘颂• C.白居易• D.朱熹标准答案:C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A.魏征•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标准答案:B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长孙无忌• D.刘文静标准答案:A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北魏• B.辽• C.唐• D.金标准答案:C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C.完全不同• D.完全相同标准答案:B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 A.南宋• B.北宋• C.元• D.明标准答案:B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标准答案:A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梁启超标准答案:A16、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 A.完颜雍• B.朱棣• C.朱元璋• D.张居正标准答案:D17、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惟齐非齐• B.哀矜忽喜• C.明刑弼教• D.杀无赦标准答案:C18、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 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 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 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标准答案:C19、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曾国荃标准答案:B20、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 A.大一统• B.严刑重法• C.天下一家• D.一秉于礼标准答案:D2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玄学思想• D.道家思想标准答案:B22、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 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 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标准答案:C23、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 A.杜预• B.张斐• C.鲍敬言• D.刘颂标准答案:A24、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标准答案:C25、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 A.施仁政• B.重刑罚• C.教化• D.无为标准答案:D26、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 A.董仲舒新儒学• B.韩愈道统学说• C.佛教学说• D.程朱理学标准答案:D27、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富弼• D.张方平标准答案:B28、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光标准答案:C29、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 A.阿骨打• B.金章宗• C.完颜雍• D.忽必烈标准答案:C30、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 A.青册文书• B.大札撒• C.《便宜一十八事》• D.《陈时务十策》标准答案:C3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居正• D.刘伯温标准答案:A3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唐甄标准答案:B3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 A.孙中山• B.章太炎• C.梁启超• D.沈家本标准答案:B3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 )• A.自由• B.平等• C.博爱• D.民主标准答案:B3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 A.黄宗羲•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标准答案:C3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同书》• D.《春秋董氏学》标准答案:C3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标准答案:C3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一秉于礼• B.更法改图• C.革故鼎新• D.趋时更新标准答案:A3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建国方略》• D.《资政新篇》标准答案:D4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龚自珍• D.魏源标准答案: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总分:10分)1、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 A.法条• B.法义• C.法数• D.类• E.式标准答案:B, C, D2、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 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标准答案:A, D, E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唐甄标准答案:B, C, D, E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设议院开国会• D.制定宪法• E.实行三权分立标准答案:C, D, E5、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 D.纠察权• E.教育权标准答案:A, B, C6、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标准答案:A, C, D7、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标准答案:A, C, D, E8、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标准答案:C, D9、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标准答案:A, D10、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 E.强调“主权在民”标准答案:B, E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总分:15分)1、以德配天参考答案: (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1分)(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说法,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1分)(3)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从单纯地强调天意,转而重视民心的向背,是对神权法思想的新发展。

(1分)2、“三不足”理论参考答案: (1)西汉政治家、思想家,儒家《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

(1分)(2)他适应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继承孔、孟思想,并吸收先秦阴阳五行、墨家、法家以及汉初黄老思想中的一切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家神学理论体系。

他主张立法和司法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原则,提出“大德小刑”的关系理论,提倡“春秋决狱”,实际上使儒家经典法律化。

(1分)(3)由董仲舒初步建立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分)3、权能分治参考答案:(1)权能分治是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核心内容;(1分)(2)把政权和治权分开,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种“政权”由人民掌握,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五项“治权”由政府实施;(1分)(3)“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因此称“权能分治”。

(1分)4、《仁学》参考答案:(1)清代谭嗣同所著(1分)(2)该书通篇讲“仁”,对封建纲常名教进行激烈的抨击(1分)(3)他认为“仁”以平等为第一或最重要的标准,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平等。

(1分)5、民贵君轻参考答案:(1)孔子从“重民”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上述的思想。

(1分)(2)孔子并不是说人民笔国君更尊贵。

(1分)(3)而是说争取人民更重要。

(1分)6、理直刑正参考答案:(1)晋代律学家张斐“以礼率律”法律观的集中体现(1分)(2)“理直”是指法律要明确体现纲常名教。

(1分)(3)“刑正”是指适用法律要做到准确,宽严适中,轻重得当,罪刑相符。

(1分)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参考答案:(1)老子崇尚自然,否定人为,反对人定法(1分)(2)统治者制定法律法令,本意为了防止盗贼,可盗贼反而更多。

(1分)(3)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令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1分)8、春秋决狱参考答案:(1)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

(1分)(2)西汉董仲舒是“春秋决狱”实践的第一人。

(1分)(3)“春秋决狱”的重点在于考察犯罪者的犯罪动机,即“原心论罪”。

(1分)9、明分使群参考答案:(1)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荀子的观点。

(1分)(2)他认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能群”,即组成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