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年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以德配天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兼相爱,交相利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

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 B.来源C.公正和平等 D.基础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B.民寒 C.不得息 D.民死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 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A.李悝 B.齐国法家 C.韩非 D.商鞅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A.德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自然法思想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A.孔子∙ B.子产∙ C.邓析∙ D.管仲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贤人治国∙ B.民人治国∙ C.专家治国∙ D.法律治国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A.孔子∙ B.管子∙ C.孟子∙ D.子产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A.《墨子•兼爱中》∙ 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 D.《商君书•定分》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A.仲长统∙ B.刘颂∙ C.白居易∙ D.朱熹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 A.魏征∙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长孙无忌∙ D.刘文静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北魏∙ B.辽∙ C.唐∙ D.金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C.完全不同∙ D.完全相同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 A.南宋∙ B.北宋∙ C.元∙ D.明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梁启超16、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 A.完颜雍∙ B.朱棣∙ C.朱元璋∙ D.张居正17、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惟齐非齐∙ B.哀矜忽喜∙ C.明刑弼教∙ D.杀无赦18、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 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 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 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19、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曾国荃20、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 A.大一统∙ B.严刑重法∙ C.天下一家∙ D.一秉于礼2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玄学思想∙ D.道家思想22、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 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 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23、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 ∙ A.杜预∙ B.张斐∙ C.鲍敬言∙ D.刘颂24、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5、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 A.施仁政∙ B.重刑罚∙ C.教化∙ D.无为26、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 A.董仲舒新儒学∙ B.韩愈道统学说∙ C.佛教学说∙ D.程朱理学27、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富弼∙ D.张方平28、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光29、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 ∙ A.阿骨打∙ B.金章宗∙ C.完颜雍∙ D.忽必烈30、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 A.青册文书∙ B.大札撒∙ C.《便宜一十八事》∙ D.《陈时务十策》3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居正∙ D.刘伯温3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唐甄3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 A.孙中山∙ B.章太炎∙ C.梁启超∙ D.沈家本3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 ) ∙ A.自由∙ B.平等∙ C.博爱∙ D.民主3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 A.黄宗羲∙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3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同书》∙ D.《春秋董氏学》3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3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一秉于礼∙ B.更法改图∙ C.革故鼎新∙ D.趋时更新3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建国方略》∙ D.《资政新篇》4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龚自珍∙ D.魏源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 A.法条∙ B.法义∙ C.法数∙ D.类∙ E.式2、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 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唐甄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设议院开国会∙ D.制定宪法∙ E.实行三权分立5、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 D.纠察权∙ E.教育权6、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7、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8、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9、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10、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 E.强调“主权在民”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以德配天2、“三不足”理论3、权能分治4、《仁学》5、民贵君轻6、理直刑正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8、春秋决狱9、明分使群第四大题:简答题1、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中国法律思想史一、单项选择题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C )。

A.德治思想 B.人治思想 C.礼治思想 D.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B )。

A.男女有别 B.亲亲、尊尊 C.嫡长继承 D.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A )。

A.兼相爱、交相利 B.尚同、尚贤 C.天志、明鬼 D.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B )。

A.严刑峻罚 B.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 D.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C )。

A.孟子B.庄子C. 苟子D.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B )。

A.子产 B.商鞅 C.贾谊 D.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C )。

A.祖宗不足法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法与时转则治 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B )。

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B )。

A.孟子 B.李斯 C.陆贾 D.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B )。

A.战国B.汉代C.隋唐D.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 )。

A.道家 B.墨家 C.农家 D.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 )。

A.恢复肉刑 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 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 )。

A.嵇康B.王弼C.郭象D.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

A. 天道 B.礼 C.经义 D. 人情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C )。

A.《法经》B、《九章律》C.《唐律疏议》D.《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C )。

A.理B.利C.势D.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 )。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三纲五常”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 )A.管仲 B.孔子 C.姜尚 D.周公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康有为所著《(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佐莽篡汉”的伪经。

A .大同书 B .新学伪经考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l10、单项选择题 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A.禹刑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吕刑C.汤刑D.五刑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

A.行政B.监察C.考试D.司法本题答案:13、问答题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提出“悬法学为上科”l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A.君主立宪B.民主政治C.三权分立D.变法维新本题答案:19、多项选择题朱熹以“存天礼、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主张()。

A.因事制宜B.德礼丐刑,相为终始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21、填空题《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以德配天2.嫡长继承制3.亲亲、尊尊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5.礼、义、廉、耻6.合礼合法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8.仁、礼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11.天志、兼爱12.自然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15.立公弃私16.法、势、术二、选择题1.B2.D3.BCD4.B5.ABCD6.A7.ABD8.BCD9.ABCD 10.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名词解释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

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

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

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

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

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统治。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5.重轻罪指加重轻罪的刑罚。

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

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考试题(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考试题(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7、名词解释 德礼政刑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管仲立法思想的明显特征表现为( )A.重农主义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重商抑农 本题答案: 9、单项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孙子 本题答案: 10、问答题 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

本题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认为法与礼“两者是异用而同体,异统而同源”的清末思想家是( )A.康有为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梁启超C.谭嗣同D.龚自珍本题答案:12、问答题简述韩非运用和贯彻赏罚时提出的原则和办法。

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主张“以民为本”,并向文帝提出“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的建议的是()A.晁错B.陆贾C.贾谊D.陈平本题答案:14、问答题谈谈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

本题答案:15、单项选择题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曾国落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提出的法律主张是()A.秉于礼B.严刑以致义安C.国家以法制为先D.礼让为国本题答案:17、单项选择题清末曾直截了当提出“废君统,倡民主”主张的是()A.谭嗣同B.康有为C.黄遵宪D.洪仁玕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本题答案:19、名词解释海内为郡县,法定由一统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提出了“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变法理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完成第一编学习内容后进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__代,极盛于______,动摇于_____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_______,率土之滨,_________”的土地________制基础上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 1、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

A、占卜 B、写史 C、执法D、从事音乐工作2、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3、()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 4、“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 5、周公的“明德慎罚”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

A、轻徭薄赋B、德主刑辅C、世卿世禄D、轻罪重刑三、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24分)1、周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2、“亲亲”、“尊尊”:“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长辈);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指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得犯上,不得簪越。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本次测试共答题50道,其中客观题50道,填空题0道,客观题回答正确0道。

每道题2分。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00分)1. 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2. 反映丘濬“经世致用”思想的著作是( )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D.《四书章句集注》答案:——错误参考答案:C3. 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A.黄宗羲B.张居正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4. 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A.族诛连坐B.罪止一身C.尊尊亲亲D.以德配天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5. 先秦提出“好恶者,赏罚之本”的思想家是( )A.韩非B.荀子C.管子D.商鞅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6.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A.升平世B.据乱世C.太平世 D.小康世答案:——错误参考答案:C7.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哪两大问题?()A.土地和人力 B.资本和土地 C.人力和物力 D.资本和物力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8.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A.杨秀清 B.洪仁玕C.李秀成 D.洪秀全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9.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A.良知和良心 B.良知和契约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约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10.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1.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12. 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A.刘颂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3. 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A.董仲舒 B.王充C.仲长统 D.贾谊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4. 在《治安策》中主张刑不上大夫的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07年7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答案————————————————————————————————作者:————————————————————————————————日期:2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C )A.亲亲、尊尊 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 D.土地国有制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D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B )A.东汉 B.西周 C.三国 D.南北朝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A )A.好利恶害 B.性善论 C.仁义 D.兼爱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C )A.隆礼重法 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 D.宽刑慎杀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B )A.天命 B.天志 C.天心 D.天罚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C )A.第一部成文法 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官方文件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A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D )A.心 B.法 C.情 D.理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D )A.《天刑》 B.《天志》 C.《天论》 D.《天说》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C )A.《时令论》 B.《与孟尚书书》 C.《策林》 D.《驳复仇议》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 )A.韩愈 B.李世民 C.白居易 D.柳宗元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D )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B )A.朱熹 B.丘濬 C.王夫之 D.魏源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B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魏源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B )A.孙中山 B.张之洞 C.康有为 D.沈家本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 B )A.《原君》 B.《原臣》 C.《原法》 D.《议兵》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C )A.梁启超 B.谭嗣同 C.沈家本 D.章太炎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A )A.平恕 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 D.用法从宽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 C )A.考试独立 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 D.外交独立21.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B )A.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B.斩邪留正,除妖安良C.人无私财D.严刑峻罚,轻罪重刑22.曾国藩“隆礼”思想的核心是( B )A.维护封建宗法 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C.提倡仁学D.以刑辅礼2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在正式设立议院之前先在宫中建立( C )A.秘书处 B.学士院 C.制度局 D.军机处24.《饮冰室文集》的作者是( C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D.章太炎25.在清末法律改革中,杨度的立场属于( A )A.法理派 B.革命派 C.家族主义派 D.洋务派26.《寄簃文存》的作者是( D )A.黄宗羲 B.顾炎武 C.劳乃宣 D.沈家本27.孙中山新民族主义的对外任务是( D )A.建立民族新秩序 B.五族共和C.中国民族自求解放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28.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观点的思想家是( C )A.魏源 B.洪仁玕 C.龚自珍 D.谭嗣同29.下列文章中,集中体现了章太炎反对改良派君主立宪主张的是( A )A.《代议然否论》 B.《五朝法律索引》 C.《排满评议》 D.《非黄》30.康有为替戊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是( A )A.《孔子改制考》 B.《仁学》 C.《上清帝第六书》D.《劝学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管仲的法律思想包括( ABD )A.“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B.“作内政而寄军令”C.“大德而小刑”D.“令顺民心” E.“官无常贵,民无终贱”32.汉魏以后,中国法律的儒家化突出体现在( A BDE )A.以礼率法B.无为而治C.专任刑罚D.纳礼入律 E.德主刑辅33.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作品有( ABCE )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C.《黄书》D.《四书集注》 E.《宋论》34.1902年清政府为变法修律,任命的修律大臣是( CE )A.董康B.张之洞C.沈家本D.杨度 E.伍廷芳35.章太炎所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从宪法思想上看,具有的特点是( ACE )A.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B.注重民生C.否定代议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E.主张直接民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亲亲尊尊:礼治的基本原则。

“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则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

37.定分止争: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权利名分,其实质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形式固定下来。

权利名分定了,就可以制止人人争夺,毫无限制的混乱局面,就可以止争,法就是定分止争的工具。

38.《大学衍义补》:丘濬著,此书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专门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主张,在广泛汇辑整理前代关于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阐发和总结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39.礼教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曾先后向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发起攻击,他们攻击沈家本所编新律“蔑弃礼教”,违背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原则,要求恢复旧律有关礼教的条文。

结果以沈家本的退让而告终。

40.《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和立法的指导原则,它以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提出了一套社会结构的设计,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制,计口授田,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商鞅的“重刑”理论。

1.“重刑少赏”。

商鞅认为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刑少赏,认为重刑可以去刑,可以达到无刑的目的,其实质就等于是爱民。

2.“禁奸止过,莫若重刑”,提出“重轻罪”。

即加重轻罪的刑罚,反对重罪轻刑、轻罪轻刑的罪行相称的判决,达不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3.“刑用于将过”。

认为在人民将要犯罪而尚未构成犯罪时,就处以刑罚,这样罪恶才不会发生。

42.简述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

答:白居易的思想以儒为主,兼采道、法诸家,崇礼重法。

1.刑、礼、道“迭相为用”。

使“王者之化”成功。

2.法令贵一,自上行之。

统治者应“以礼自修,以法自理”,做到“责于下者必先禁于上。

”3.正确运用法律,慎选司法官吏。

“理大罪,赦小过”;消除犯罪,止狱措刑;肉刑可废不可复;慎选司法官吏,做到“准法科罪”。

43.简述康有为关于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答:1.设议院开国会。

他断言这种政体优越于专制政体,因为立宪政体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并且“立宪以同受其治,有国会合其意,有司法保护其民,有责任政府以推行其政”。

2.制定宪法。

康有为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把“定宪法”作为“维新之始”,认为“各国之一切大政皆奉宪法之圭皋”。

3.行三权分立,即“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先秦儒家有关法律的基本观点。

答:1.仁学与仁政说。

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

孟子主张用仁政统一天下;荀子主张以仁义为主,以兵威为辅的方法统一天下。

2.“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孔子主张“为亲者隐”、“为尊者讳”,反对使贵族的法律特权受到一定限制的“铸刑鼎”。

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主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守其礼,强调维护封建贵族的特权。

荀子认为礼是“强国之本”,“使有贵贱之等”,“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3.德主刑辅论。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不教而诛”,注重道德的感化作用,但不否定刑罚。

4.论法与刑。

孔子要求“君子怀刑”,认为“礼乐不兴,刑罚不中”,主张“赦小过”,反对滥刑滥罚。

孟子要求统治者“省刑罚”,主张“罪人不孥”。

荀子认为“治之经,礼与刑”,要求统治者做到“进退有律”。

5.“为民制产”,轻傜薄赋。

孔子主张“富民”、“足食”,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敛从其薄”。

孟子和荀子主张从民之欲,为民制产,分给每户农民“五亩之宅”和“百亩之地”;主张减轻赋税徭役。

6.“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认为政治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的好坏,所以,“为仁者宜在高位”。

荀子提出“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法的制定仍取决于人。

45.试论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内容和实质。

答: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些封建大官僚,在清王朝中央有恭亲王亦,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一批总督和巡抚。

他们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办洋务,借以强化其反动国家机器,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2.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要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以纲常名教为本,在中国原有的封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采用若干西法,变形不变质,变表不变里,以适应镇压农民革命和办洋务的需要。

3.曾国藩把礼治看做是当时的治世良方,强调“三纲五常”神圣不可侵犯,提出所谓“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反动政纲。

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

4.曾国藩主张在“万国交通”的形势之下,不应一切拘泥于成法,器械、财用、选卒方面是可变的,但涉及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的“常”万不能改变。

张之洞强调“中学为体”的同时又提出西学为用,即“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

5.当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者生存的时候,曾国藩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农民反抗斗争,反对“宽仁”、强调“兼用管商之法”,“振之以猛”,对革命人民要“一意残忍”。

张之洞也认为要有效地进行统治,就应宽猛相济,刚柔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