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事故案例专集[业界精制]

合集下载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井下事故是指在矿井、隧道、地下工程等地下环境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涉及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井下发生的十大事故案例,它们揭示了地下工作的危险性和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1. 2001年中国辽宁大瓦房煤矿透水事故:由于矿井管理不善,导致大规模的透水事故,造成了181人死亡。

2. 2010年智利圣何塞矿井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地下700米的矿井中长达69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幸存下来,但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3. 2014年土耳其索马矿井事故:由于矿井长期未经维护和缺乏安全设备,发生爆炸导致301人死亡,成为土耳其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之一。

4. 2015年乌克兰神秘火灾:在乌克兰一座煤矿中发生的火灾导致33名矿工丧生,事故原因至今仍未确定。

5. 2017年南非北瓦尔斯矿井事故:在一座矿井中发生的坍塌事故导致了六名矿工的死亡,再次提醒人们地下工作的危险性。

6. 2018年印度甲坎德莱露天煤矿塌方事故:由于矿井控制不善,导致大规模的塌方事故,造成了15名矿工的死亡。

7. 2019年中国山西晋城煤矿事故:由于非法采矿活动,导致一座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了15人被困,其中7人遇难。

8. 2020年哈萨克斯坦塔克拉克金矿坍塌事故:在一座金矿中发生了坍塌,导致至少30名矿工死亡。

9. 2020年中国云南麻栗坡煤矿事故:在一座煤矿中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名矿工死亡,再次引起人们对矿难的关注。

10. 2021年墨西哥矿井事故:在一座铜矿中发生火灾,导致至少7名矿工被困,事故仍在进行救援。

这些事故案例揭示了井下工作的危险性,如透水、坍塌、火灾和瓦斯爆炸等。

为了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强矿井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等。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保护地下工作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

井架倒塌事故
1993年5月2日,作业XX队在H16:00班,由副班长杨XX带班,当下油管 时,井架不正,油管丝扣偏扣,杨XX决定调整井架, 用绳套套住井架一侧大腿,违章用通井机拖井架基 础,因操作失误,拉倒井架,致使井架下部变形。 原因分析:违章操作,拖井架基础时行车过猛造成 井架底座位移过大,井架拉倒。 正确做法:严格按规程操作,严禁盲目蛮干;用绷 绳调整井架调不过来时应用井架车到现场校正井架。 安全谚语:宁绕百仗远,不冒一步陷。
通井机翻倒事故
1988年11月20日,作业XX队在H12-68井搬迁
作业,平拖到现场后,由于当班司机未到现场, 职工韦XX私自驾驶通井机上平拖,当通井机爬 上平拖后,由于速度过快,本人采取措施不当, 通井机翻下地面呈180度,造成驾驶室报废. 原因分析:通井机上平拖时方向跑偏;速度过快, 爬上爬梯后未及时停车,职工无证驾驶,违章操 作. 安全谚语:地基不牢楼房倒,本领不高事故冒.
翻通井机事故
1990年7月24日,作业三队职工黄XX在H5-28井开通
井机上平板时,吴XX负责指挥,由于井场地基松软,通 井机没有对准平板,当其上至三分之二的位置时,通 井机翻下地面呈180度,通井机操作杆穿透小腹,后用 电焊割断操纵杆才将黄XX救出。
原因分析:通井机上平板时方向未对准;指挥人员
设备修理事故
1990年11月23日,作业XX队职工李X在H7-101
井保养通井机,违章操作,在修理离合器时,没 有关上电源开关,在穿离合器爪销时,头顶到启 动按钮上,使离合器转动,左手食指被离合器打 断。 原因分析:李XX安全意识差,思想麻痹。修通 井机时,没有关闭通井机电源开关,操作时头顶 在启动按钮上,造成离合器转动。
摘挂吊环事故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1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1

• •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 一
董照芳
15方池子突然侧翻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1989年10月某日,作业队执 行搬家任务,在吊15方池子过程中,由于池 子里面存放其他物品,没有有效固定,吊装 时,使用单绳套吊装,吊起池子时,池子摆 动非常厉害,一名职工上去扶池子,由于池 子摆动将职工碰了一下,职工不慎滑倒,倒 在池子下面,这时15方池子突然侧翻,池子 砸在职工身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胜利石油管理局触电死亡事故
• • 事故经过 2005年3月10日20时30分,胜利油田 井下作业三公司孤岛作业大队(西区) 117队二班某刘带领当班人员,在0X722井下完打捞管柱后,准备收工。 刘树森安排高某和肖某看井。高小光 为了看井方便,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移 动照明灯,触电死亡。 2)事故原因 是使用不合格漏电的照明灯具,且未 使用安全电压;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未断电情况下移动照明灯具,造成死 亡事故。
• •
抽油杆吊卡与小钩脱离、吊卡砸头部 事故经过

某年7月4日某作业队在某井进行在 下抽油杆施工,当下至第74根抽油 杆时,抽油杆吊卡突然与小钩脱离 掉下,当站在井口的王某在转动抽 油杆听到上面有异响,仰头上望时, 被掉下的抽油杆吊卡砸伤头部,造 成事故。
二、事故原因 1、小钩保险销失效,导致抽油杆吊卡从小钩上脱 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王某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抽油 杆吊卡掉落时躲闪不及,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 要原因。 3、司钻操作水平差,下抽油杆不 平稳,是导致事 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油气水井小修井下作业安全管理规 定》,开展日常的安全检查,确保吊具保险完 好,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 生产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修井井喷案例

修井井喷案例

修井作业井喷案例案例1 “3.12”井喷事故1991年3月12日11:27,某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的井下作业公司四队一班,在高尚堡93—2井进行反压井作业时,井中油气突然喷发,遇施工现场值班房明火而爆炸起火,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1.事故经过3月11日,一班在高93—2井用清水进行反压井作业,出口排液管线采用软管连接。

由于软管飞起,没能打够水量,压井未压住,决定当天停止作业。

3月12日早晨,队长秦某在四队队部批评一班长张某对排液管线采用接软管的作法,部署了当天穿大绳,用卤水压井的任务。

同时再次要求排液管线换硬管线并固定牢靠,还要用通井机把值班房拖到路边安全位置。

上午约10:00,一班到井场后开始接管线。

管线接好后,在场作业工打开井口油管、套管闸门、泵工开始用二档往井里压卤水。

压力表显示2-3Mpa后,改用一档。

当泵压显示压力15兆帕时,泵工申某问班长张某“能不能干?”张某说:“可以,还能干。

”申某就继续往井里打卤水。

当上升到22兆帕的非正常压力时,申某又问“压力高不高?”张某再次回答:“不高,继续打。

”张某说完去了值班房。

大约过了半小时,申某到装卤水的罐车上看水位,回来继续打水。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申某第二次观察水位,见罐内卤水不多了,就去值班房告诉作业工“水不够了。

”一班七个人围在有明火的煤炉上热中午饭,没人出来倒罐,申某见状只好将泵停了,并将柴油机熄火。

这时,高压油气流突然从井口释放出来,造成排液管线猛烈摆动,绷断棕绳,从40m3罐东侧下部弯曲滑过大罐,高速甩向西侧值班房,撞击到材料房下部,卡在房架下,排液管线从变径接头丝扣根部折断,喷出来的油气随着管线摆动,冲进值班房,遇到房内炉火,引起爆炸着火。

冲击波使铁皮值班房爆裂,将七名作业工掀出房外。

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

2.事故原因(1)施工方面:由于思想麻痹,班长张某在泵压已达22兆帕的非正常情况下,未采取相应措施。

(2)管理方面:规章制度不健全,对排液管线联结方法和固定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对值班房与井口或油池的安全距离确因场地所限而达不到20m的规定要求时,没有采取特殊防范措施;对井下作业工在野外持续工作、就餐取暖,在满足不了安全距离的要求时,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石油钻井生产事故案例100件

石油钻井生产事故案例100件

石油生产事故案例100例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修井井喷案例

修井井喷案例

修井作业井喷案例案例1 “3.12”井喷事故1991年3月12日11:27某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的井下作业公司四队一班在高尚堡93—2井进行反压井作业时井中油气突然喷发遇施工现场值班房明火而爆炸起火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1事故经过3月11日一班在高93—2井用清水进行反压井作业出口排液管线采用软管连接。

由于软管飞起没能打够水量压井未压住决定当天停止作业。

3月12日早晨队长秦某在四队队部批评一班长张某对排液管线采用接软管的作法部署了当天穿大绳用卤水压井的任务。

同时再次要求排液管线换硬管线并固定牢靠还要用通井机把值班房拖到路边安全位置。

上午约10:00一班到井场后开始接管线。

管线接好后在场作业工打开井口油管、套管闸门、泵工开始用二档往井里压卤水。

压力表显示2-3Mpa 后改用一档。

当泵压显示压力15兆帕时泵工申某问班长张某“能不能干”张某说“可以还能干。

”申某就继续往井里打卤水。

当上升到22兆帕的非正常压力时申某又问“压力高不高”张某再次回答“不高继续打。

”张某说完去了值班房。

大约过了半小时申某到装卤水的罐车上看水位回来继续打水。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申某第二次观察水位见罐内卤水不多了就去值班房告诉作业工“水不够了。

”一班七个人围在有明火的煤炉上热中午饭没人出来倒罐申某见状只好将泵停了并将柴油机熄火。

这时高压油气流突然从井口释放出来造成排液管线猛烈摆动绷断棕绳从40m3罐东侧下部弯曲滑过大罐高速甩向西侧值班房撞击到材料房下部卡在房架下排液管线从变径接头丝扣根部折断喷出来的油气随着管线摆动冲进值班房遇到房内炉火引起爆炸着火。

冲击波使铁皮值班房爆裂将七名作业工掀出房外。

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

2事故原因1施工方面由于思想麻痹班长张某在泵压已达22兆帕的非正常情况下未采取相应措施。

2管理方面规章制度不健全对排液管线联结方法和固定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对值班房与井口或油池的安全距离确因场地所限而达不到20m的规定要求时没有采取特殊防范措施对井下作业工在野外持续工作、就餐取暖在满足不了安全距离的要求时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引言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且复杂的工作,经常涉及到高温、低温、有毒气体、高压和崩塌等危险因素。

由于这些风险,井下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井下十大事故案例,深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事故案例一:瓦斯爆炸1. 事故原因•漏瓦斯气体积累超过爆炸极限•瓦斯泄漏管道破裂或损坏•井下操作失误导致火花产生2. 影响•人员伤亡•矿井结构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瓦斯检测与监测•加强瓦斯排放与通风•强化瓦斯防爆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二:矿井崩塌1. 事故原因•井下岩层质量差•采矿活动导致岩层破裂•地震活动引发崩塌•人员被困或伤亡•矿井设备损坏•采矿工作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岩层调查与评估•实施合理的支护方案•定期进行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三:高温中暑1. 事故原因•高温工作环境•高湿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长过久2. 影响•人员中暑或晕倒•工作效率下降•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风险评估•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设置适当的休息和避暑区域事故案例四:冒顶1. 事故原因•停采或恢复开采后,岩层应力变化导致冒顶•支护不到位或废弃巷道导致岩层失稳•工作人员被埋或受伤•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冒顶预警系统•实施强有力的支护措施•加强巷道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五:工伤事故1. 事故原因•井下工作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的设备•缺乏安全培训和意识•管理不到位导致违章作业2. 影响•工作人员受伤或死亡•生产中断•公司声誉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强制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建立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事故案例六:井下火灾1. 事故原因•电气设备故障或电线老化•操作失误导致火源产生•瓦斯泄漏与火焰相遇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加强火灾预防与控制•建立灭火和疏散预案事故案例七:井下溺水1. 事故原因•瞬时突泥或爆裂泥浆区引发失控涌水•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井下水管破裂或泄漏2. 影响•人员淹死•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水文地质调查与监测•配置足够的泵水设备•建立疏散预案事故案例八:井下坠落1. 事故原因•井下设备或构件故障•人员操作错误导致坠落•安全带或绳索断裂2. 影响•人员受伤或死亡•工作中断•外露设备损坏3. 应对措施•定期检验和维修设备和绳索•强制佩戴安全带和其他防护设备•加强操作规程培训事故案例九:井下毒气泄漏1. 事故原因•毒气泄漏源头破裂或损坏•瓦斯与其他有毒气体混合•井下通风不畅导致积聚2. 影响•人员中毒或死亡•生产中断•设备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气体检测与监测•强制佩戴适当的呼吸器和防护设备•提高井下通风质量事故案例十:机械故障1. 事故原因•井下机械老化或故障•操作失误导致机械损坏•缺乏定期维护与保养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强制执行机械操作规程•建立故障检测和报告机制结论井下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专集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专集

未遂事件原因分析: 1、违章起吊操作是本次未遂事件发生的 直接原因。8根Φ177.8mm(厘米)7吋套管 总重量为3.25吨,而吊车付钩额定载荷3吨。 2、吊车付钩钢丝绳磨损严重、钢丝绳损 伤是未遂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吊车钢丝绳使用不当、巡回检查缺失, 员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未执行“十不吊” 规定,钢丝绳管理不善、安全培训教育有漏 洞是未遂事件发生的管理原因。
登高作业踩空 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一、某年10月16日,某厂作业队裴某等4人在某井作 业,11:20裴某带上引绳爬上总高18m井架,准备 穿大绳。当爬至17.65m时,因左脚滑脱踩空, 双手未抓牢,从井架上掉下来,摔在井口处,当 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 登高过程中踩空双手未抓牢,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直接原因。 2、 裴某高出作业不系安全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 要原因。 3、 对操作者登高作业技能培训不达标,是导致事故 的重要原因。
值班房内发电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一、事故经过:某年4月4日,某作业队 在车西会战。吴某、王某、卢某在 某井干完活后已是晚上22:00,3 人回到值班房内睡觉,凌晨2:00左 右吴某将原先放在值班房内的雅马 哈发电机启动取暖,造成一氧化碳 中毒,吴当场死亡,王某昏迷一天, 卢某昏迷3天。
二、事故原因 1、在值班房内用发电机取暖,是导致事故发 生的直接原因。 2、吴某安全意识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 因。 三、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施工。 2、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对事故隐患的识别能力,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操作不当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工具的安全
检查,并及时进行更换。 2、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识 别和监督检查。 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使用合格、规范的施工 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2、间接原因:
(1)作业开工验收不合格,没有及时纠正未装防 喷器的违章行为;制定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预见性不强;应急处置不当,当高含天然气的油
气混合物喷出时,在没有安全保障条件下抢井口,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地质设计没有提供本井原始底层压力、油气 比、产气量等数据;工程设计没有提出动管柱前
谷风书苑
4
▪ 3、处理经过
▪ 在井喷条件下,重新连接油管头与防喷器 的固定螺栓,接防喷器的液控管线,在压 井管汇一侧接一条放喷管线。然后,打开 两侧的放喷管线,关环形防喷器,再关全 封闸板,13日14∶30,井口得到控制,从 两翼有控制地放喷,挤压井成功,事故解 除。
谷风书苑
5
▪ 4、事故原因分析 ▪ (1)压裂酸化中,采油树油管挂双公短节断
谷风书苑
9
▪ 二、事故原因
▪ 1、在起下管住时,没有严格执行《井下作业安全
规范》使用与井内管柱不匹配的小滑车,是造成 事故的主要原因。
▪ 2、施工作业人员在拉隔热管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操作不当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直接原因。
▪ 三、防范措施
▪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工具的安全 检查,并及时进行更换。
将游动滑车吊起放到离井口近一点,在吊
起游动滑车时,由于井架右前绷绳缺一地
锚,井架受力不均,井架突然向左侧倾斜
导致井架倒塌事故,井架工从井架甩出,
洗井工序;没有给施工单位提供符合安全条件的 主要场所,开工验收关不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重要原因。
(3)职能部门及主管领导监督 管理存在一定薄弱
环节,对作业场所监督不到位,对各项井控、防
火防爆制度、标准、规程落实不力,是导致事故
发生的原因之一。
谷风书苑
13
三、防范措施
1、 甲方单位作业监督应严格按照《井下作业井控 管理规定》进行开工把关验收;地质方案设计 审批应严格把关,在设计中不能留下隐患。
2、 施工作业单位应落实井控责任制,应对各项井 控、防火防爆制度、标准、规程加强落实。应 向井筒内灌注适合的压井液。
3、 企业应对作业井控进行安全管理。要从井控设 计、现场设备安装验收、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欲 监督、紧急情况下应处置等各环节都不得存在 缺陷和问题,时刻给我们的安全作业敲响警钟。
谷风书苑
14
谷风书苑
11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在起油管过程中,未按照施工设计要求 安装防喷器,未向井筒灌注合适的压井 液,使井内喷出物中天然气遇到修井机 高温刹车片引起爆燃,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直接原因。
(2)村民在井场周围强行建房、在施工现场 强行拾落地油,是导致事故受伤人员增 加的直接原因。
谷风书苑
审批关。 2推行HSE管理,做好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价,制定好
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3、作业过程严格落实《胜利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细
则》。
谷风书苑
8
▪ 使用与井内管柱不匹配小滑车砸伤

小腿骨折事故
▪ 一、事故经过
▪ 2009年1月某日某试油队在郑某某井起隔热 管作业,使用φ73mm油管的小滑车,由于 使用小滑车与井内管柱不匹配,卸扣后下放 拉隔热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隔热管从 滑道上突然掉下,将拉油管的陈某小腿砸伤 造成小腿骨折。
▪ 2、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识 别和监督检查。
▪ 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使用合格、规范的施工 工具。
谷风书苑
10
▪ 起油管突发井喷 爆燃死亡事故
▪ 一、事故经过
▪ 某年5月13日,某作业队在某井进行起 油管作业施工。当起出油管时,油套环 形空间溢流出水。队长当即通知当班人 员安装井口,做压井准备。5月14日0:10, 在安装井口过程中,井口突然涌出油气 水混合物,井场突然发生爆燃。现场施 工人员被烧伤致死,一名当地村民被烧 伤。
▪ 2003年3月10日对5591.77至5745.70m井 段进行酸化,注入466m3酸进行顶替时, 油管挂双公短节丝扣断裂,导致油管落入 井内170多米处。拆采油树,装防喷器组, 经过四次压井,打捞油管成功,重新将油 管坐在油管头上。
谷风书苑
3
▪ 13日分别向油管及环空挤入一定量的泥浆 压井,拆防喷器,当防喷器与油管头仅剩 一颗连接螺栓时,发现油管内返出大量泥 浆,用方钻杆对接油管挂不成功,油管内 冒泥浆趋势增大,15分钟后发生井喷,喷 高15-20m,停车、断电、人员撤离。
裂是造成后续复杂工作的直接原因;
▪ (2)对该井压井和换装井口的难度缺乏足够 认识,施工方案存在疏漏;
▪ (3)压井作业没有为换装井口提供足够时间; ▪ (4)发现油管内冒泥浆后,处理措施不当。
谷风书苑
6
▪ 射孔电缆撞击驴头 火花引燃油气着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年6月19日,某作业队在某井进行补孔、下 电缆作业。射孔后起电缆的过程中,发现电缆 有失重现象,随即井内电缆和射孔抢被油气喷 出,撞击抽油机驴头产生火花,引燃油气发生 火灾。经过近11小时的紧急处理,扑灭了火灾, 成功实施了压井和换装井口作业,事故中没有 造成人员伤亡。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专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井下安全环保监督站 董照芳
谷风书苑
1
酸化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
轮古19井井喷事故
专家点评:该井在换装井口前应向井内注 入大于井筒容积、其密度应足以平衡地层 压力的泥浆,并观察一个大于换井口的时 间,其后再注入一个井筒容积、密度同前 的泥浆,这样就可以安全的更换井口了。
谷风书苑
2
▪ 2、发生经过
▪ 井架倒塌伤亡事故
▪ 一、事故经过
▪ 1991年5月某日技校实习队在某井穿大绳
施工;在立井架时右前绷绳缺一地锚,在 没有采取如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带班干部
周某组织穿大绳,井架工李某系好安全带
并按要求固定好。搬家时游动滑车放到离 井口一侧约2米左右,将大绳从天车上引下
大绳后,用单股大绳拴在游动滑车吊耳处,
谷风书苑
7
二、事故原因 1、射孔抢被油气喷出 井口,撞击抽油机产生火花,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对复杂油气底层认识不够,制定的射孔方案和井控
设施与油层不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甲方监督检查不到位,乙方应急处置不力,是导致
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执行的方案必须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严把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