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合集下载

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计算下面将详细介绍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确定桩的几何参数:-桩顶标高:桩顶到地面的高度。

-桩底标高:桩底到地面的高度。

-桩直径或边长:桩的横截面形状的尺寸。

-桩长:桩入土的深度。

2.获取土的力学参数:-弹性模量:土的刚度。

-泊松比:描述土的体积变化特性。

-有效内摩擦角:土的内摩擦特性。

3.计算桩的截面面积:-若桩为圆形,则桩的截面面积为π*(桩直径/2)²。

-若桩为方形,则桩的截面面积为桩边长²。

4.计算桩的侧阻力:桩的侧阻力主要由土与桩侧壁之间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组成。

根据桩侧壁土与桩的总应力沿桩身线方向的分布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计算:-上部非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上部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指数增加的过程。

-下部非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5.计算桩的端阻力:桩的端阻力主要由土与桩底之间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组成。

根据桩底土与桩的总应力分布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计算:-上部非弹性阶段:计算端阻力随桩的竖向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上部弹性阶段:计算端阻力随桩的竖向位移的增大而指数增加的过程。

6.计算桩的抗滑性能: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动和倾覆。

根据桩体与土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计算出桩的抗滑性能。

7.计算桩的平衡方程:各个阶段的侧阻力、端阻力和抗滑性能综合起来,可以得到桩的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可以得到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

总结起来,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涉及桩的几何参数、土体力学参数和水平荷载的作用等因素。

通过计算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和抗滑性能,并求解桩的平衡方程,可以得到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滨江花园φ500/600直径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本计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甲方要求改用长螺旋管灌注桩,桩端进入强风化玄武岩层不小于0.5m,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对于5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252*3.14*3000+0.50*3.14*30粘土21.0 =588KN +989N
=1577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
Q≤A P f c¢c=0.252*3.14*14.3*0.6=1683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1683/1.35=1248KN 取(1200KN)
对于6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302*3.14*3000+0.60*3.14*30粘土21.0 =847KN +1186N
=2033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Q≤A P f c¢c=0.302*3.14*14.3*0.6=2425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2425/1.35=1800KN 取(1800KN)
设计:
校对:
审核:
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4

含黏性土粉 砂
24
0
4.6 4 5.9 5.9 5.5 3.5 2.6 2.1 3.5 5.7 5.7
5 ④ 粗砂
70
4500
0
0 3.1 3.1 0
0 4.1 0
0
0
0
6 ⑤ 圆砾
140
6000 10.8 10.7 7.5 7.5 11 11
6 10.8 10.9 10.2 10.6
7 ⑥ 墙风化泥岩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PHC引孔桩兼作抗拔桩)
工程名称
南宁盛世金悦
1、计算依据: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2、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地块名称:
楼栋号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10(2015版)
桩基类别 桩身壁厚 计算公式
层序
岩土名称
1 ① 杂填土
预应力管桩PHC-AB500(100)
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轴心竖向力= 1800
满足
3、抗拔验算:
抗拔系数λi 0.7
桩砼浮重度
15
N/mm2 桩土浮重度
10
kN/m3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群桩数n=
2
桩内直径Φ 300
桩芯混凝土强度
C30
地勘孔位编号
桩群外围周长UL
桩芯砼灌注长度
桩芯钢筋强度等级fy XK11 XK12 XK13
5.071 m
2139 1091
2163 1102
1872 957
1872 957
2162 1102
2201 1122
1832 937
2202 1122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1.确定桩基的设计荷载:根据工程的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桩基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以及倾斜荷载等。

2.确定桩基的材料参数:桩基的材料参数包括桩筒的截面积、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确定。

3.确定桩基的土层参数:土层参数包括土的重度、摩擦角、抗剪强度等,可以通过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测试获取。

4.判断桩基的受力状态:单桩的受力状态有竖向承载力受控状态和侧向承载力受控状态两种情况,根据桩基的形状和土层的特性进行判断。

5.计算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根据桩基的受力状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5.1基于桩顶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桩顶位移和对应的荷载,利用弹性、弹塑性或弹性后塑性理论计算桩的承载力。

5.2基于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土的抗剪强度和桩侧摩阻力,利用桩侧土黏聚力和摩擦力计算桩的承载力。

5.3基于桩侧土体桩内摩阻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土体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利用桩顶位移和桩身下端摩阻力计算桩的承载力。

6.验证计算结果: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对计算得到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进行验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7.设计桩基的尺寸:根据计算得到的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基的尺寸和排列方式,包括桩身直径或截面积、桩长、桩的布置密度等。

8.编制桩基设计方案:根据桩基的尺寸和排列方式,编制桩基设计方案,明确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保证桩基的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总结起来,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工程要求、桩基材料和土层参数等因素,并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桩基的承载力设计值。

这是保证桩基稳定和可靠的重要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估算土层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标准公式,它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有效地评估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

根据桩的不同形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木桩三种。

1.钢筋混凝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2Qt×B×D,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压强度,B表示桩的直径或边长,D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2.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3Qt×D×L,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拔强度,D表示桩的外径,L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3.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5Qt×B×D,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压强度,B表示桩的直径或边长,D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以上三种桩类型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不仅反映桩的基础地基条件,还反映桩体结构自身的特性,可以作为建立桩体竖向承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计算桩体竖向承载力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人员简化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桩体结构影响因素,从而快速有效地确定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

在计算桩体竖向承载力时,如果某一项因素出现异常,如桩体结构出现裂缝,此时,工程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精确性。

另外,为了更好地确定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还需要对桩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跟踪,如桩基础下沉或倾斜度发生变化等。

如果检测发现变化超出了可接受范围,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桩体竖向承载力,以确保其安全性。

总之,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有效地评估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并且在计算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精确性。

此外,还需要对桩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跟踪,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安全性。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1.确定桩的几何尺寸参数:包括桩的直径或边长、长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或者设计文件中获取。

2.选择合适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根据桩的类型和土层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静力荷载试验法、触探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3.进行土层参数测定: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土的容重、摩擦角、内摩擦角等。

土层参数可以通过现场采样试验或者现有资料获取。

4.进行桩身摩阻力计算:根据土层的参数和桩的几何尺寸,计算桩身的摩阻力。

摩阻力是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与桩身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5.进行桩端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端的形状和土层的物理参数,计算桩端的承载力。

桩端的承载力主要来自于土的抗剪强度。

6.综合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将桩身的摩阻力和桩端的承载力进行综合计算,得到桩的总承载力。

可以采用各个力学模型的叠加法或者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计算。

7.计算特征值: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特征值一般是指在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下,其中一物理量的统计特性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单桩的竖向承载力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桩的侧阻力、开挖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桩的安装质量等。

这些因素会对桩的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计算中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桩的几何尺寸参数、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测定土层参数、计算桩身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综
合计算桩的承载力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特
征值,提供给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相关计算和决策。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9309.7957(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0b W d W I E EI d W I c ===⨯=≤式中 α-水平变形系数;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EI-桩身抗弯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桩EI=0.85E C I 0;ft—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V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查表可知;W 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 0;d 0-扣除保护层后桩的直径;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ρg-桩的配筋率;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m=20MN/m4;b0—桩身的计算宽度(m);Ec—桩身砼的弹性模量(N/mm2);X0a—桩顶允许水平位移(一般取6mm)。

配筋计算()[]5020201232EImb d d d W g E =-+=αραπ)(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 0b W d W I E EI d W I c ===⨯=≤a x ha EIR 0375.0χνα=N3000kn f y '300n/mm2As'10000.00mm22 轴心受拉a 按承载力计算式中 N-单桩抗拔力设计值(N);1.1 桩身只受轴向压力且符合下公式pc A f N ≤0γ''Sy A f N ≤γ00.9d1.2N0fc9520kN/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766.866H10kn γ00.9 αH60Kn d1.2m NG0Kn ft1270kN/m2γ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5.851145式中H1-桩顶横向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αH-综合系数(kN );d-桩身设计直径(m );NG-按桩顶永久荷载效应计算的轴向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γm-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A-桩身截面面积(m2);由于上两式不同时成立,不采用构造配筋方法,又因本建筑物属一级建筑物,对抗拔和抗水平载荷能力要求较高,需按下式计算配筋率:1、轴心受压式中 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桩身截面面积(m2)。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过程:桩型:大直径灌注桩(清底干净)桩基竖向承载力抗力分项系数:γs=γp=γsp=1.65桩类别:圆形桩直径或边长d/a=1000mm截面积As=.78539815m周长L=3.1415926m第1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0Kpa层面深度为:.0m; 层底深度为:1.4m土层厚度h= 1.4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1.4 ×0×1= 0 KN第2土层为:淤泥,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0Kpa层面深度为:1.4m; 层底深度为:-12.1m土层厚度h= 13.5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13.5 ×10×1= 424.115001 KN第3土层为: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6Kpa层面深度为:-12.1m; 层底深度为:-21.6m土层厚度h= 9.5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9.5 ×26×1= 775.9733722 KN第4土层为: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50Kpa层面深度为:-21.6m; 层底深度为:-28.2m土层厚度h= 6.6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6.6 ×50×1= 1036.725558 KN总极限侧阻力Qsk=∑Qsik= 2236.8139312 KN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280KN极限端阻力Qpk=qpk×As=280×.78539815= 219.911482 KN总侧阻力设计值QsR=Qsk/γs= 1355 KN端阻力设计值QpR=Qpk/γp= 133 KN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Qsk/γs+Qpk/γp= 2236.8139312 /1.65+ 219.911482 /1.65= 14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一、构件编号: ZH-1
示意图
二、依据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桩类型: 桩身配筋率<0.65%灌注桩
2.桩顶约束情况: 固接
3.截面类型: 圆形截面
4.桩身直径: d=800mm;桩端直径: D=1200mm
5.材料信息: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c=14.3N/mm2 Ec=3.0×104N/mm2
2)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fy,=300N/mm2Es=2.0×105N/mm2
3)钢筋面积: As=2155mm2
4)净保护层厚度: c=50mm
6.其他信息:
1)桩入土深度: H>6.000m
7.受力信息:
桩顶竖向力: N=1169kN
四、计算过程:
1)根据桩身的材料强度确定
桩型:人工成孔灌注桩(d≥0.8m)
桩类别:圆形桩
桩身直径D =800mm
桩身截面面积A ps=0.50m
桩身周长u=2.51m
R a=ψc f c A ps +0.9f y,A S,【5.8.2-1】
式中A ps————桩身截面面积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ψc———基桩成孔工艺系数,预制桩取0.85,灌注桩取0.7~0.8。

f y,———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A S,———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R a =5363+582=5945KN
2)根据经验参数法确定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应按下式确定:
R a=1/k×Q uk 【5.2.2】
式中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安全系数,取K=2.
Q uk=Q sk+Q pk= u∑ψsi q sik L i +ψp q pk A p 【5.3.6】
桩型: 人工成孔灌注桩(d≥0.8m)
桩类别:圆形桩
桩端直径D =1200mm
桩端面积A p=1.13m
桩端周长u=3.77m
第1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10Kpa
土层厚度L i= 9.5 m
极限侧阻力标注值Q sk=u×L i×q sik =1.88×9.5 ×10= 179.07KN 第2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10Kpa
土层厚度L i= 4 m
极限侧阻力标注值Q sk=u×L i×q sik=1.88×4 ×10= 75.2 KN 第3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150Kpa
土层厚度L i= 1 m
极限侧阻力标注值Q sk=u×L i×q sik=1.88×1 ×150= 282.74 KN
总极限侧阻力标注值Q sk=∑Q sk= 537 KN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3000KN
总极限端阻力标注值Q pk=q pk×A p=3000×0.28= 792 KN
Q uk=Q sk+Q pk=537+792
=1330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 666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