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车让行人情况之调查
总结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

总结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随着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不断增加,行人在道路上行走也越来越危险,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在这种情况下,礼让斑马线成为了保障行人安全和维护交通秩序的必要措施。
h市从2015年开始推行礼让斑马线,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加强宣传教育礼让斑马线需要全民参与,但是很多车辆司机和行人对礼让斑马线的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h市加强礼让斑马线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向市民进行宣传。
如媒体宣传、LED屏幕展示、广场宣传、社区宣传等。
让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礼让斑马线的重要性,建立文明驾驶和文明出行的意识。
二、提高交通执法力度礼让斑马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需要规范的交通执法力度。
h市建立了礼让斑马线的执法制度,例如礼让斑马线区域设立固定和移动执法岗,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三、科学设置斑马线在道路上科学设置斑马线,是礼让斑马线的重要保障。
斑马线的宽度、间距、颜色、亮度等设计决定了礼让斑马线的效果。
h市着重于科学设置斑马线,增加斑马线的亮度,让过往车辆和行人都能够清晰识别。
四、积极鼓励道路参与礼让斑马线需要市民的全程参与。
h市采取多种方法来鼓励市民参与,如发放礼让斑马线标志和明星礼让斑马线证书等,让市民获得参与礼让斑马线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和参与度。
五、配合电子设备在道路上安装电子设备,可以更好的监管礼让斑马线的情况。
例如,设置高清摄像头,记录礼让斑马线的情况,迅速破案,并依据法规制裁违规行为的人员。
总之,礼让斑马线的推行需要全民参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媒体、人民群众都要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和谐、文明和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关于行人过马路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行人过马路习惯的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
行人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和惯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行人的过马路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不同地点观察行人的过马路行为并进行访问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行人过马路的惯和现象:
1. 大多数行人会选择在合适的行人过街设施处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2. 一些行人在道路上等待时会分心使用手机,导致在通过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 有一部分行人会在红灯亮起后仍然横穿道路,这种违规行为
会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危险。
4. 行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体谅度较高,会主动礼让给老年人、
孩童等特殊群体。
结论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行人过马路的惯: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使用手机等
分心行为方面。
2. 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提高行人对交通规
则的遵守度。
3. 改善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和功能,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过
马路环境。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性和效率,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

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
作为交通参与者,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礼让行人的规定,确保行人的安全。
以下是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标准:
1.行人未到达双黄线时,汽车可以直行通过。
2.汽车和行人在同一侧,行人虽然已经在斑马线上,但是行人还没到达机动车道,汽车可以直行通过。
3.行人已经走到了斑马线上,在机动车道的位置上,这时就要礼让。
4.当行人行走到这个位置时,A车需要礼让停车,等待行人通过,B车辆可以不用让行,直行通过。
5.当行人已经在双黄线等待通过时,正在通过的同方向的机动车要停车礼让。
6.行人正在绿化带处的斑马线上,没有进入机动车道的斑马线时,机动车可以直行通过。
7.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行人一旦进入斑马线,机动车此时就要停车礼让。
8.在机动车需要经过人行横道时,车辆应减速慢行。
9.当行人通过斑马线时,所在车道及下一车道的车辆必须停车让行。
遵守礼让行人的规定是每个机动车驾驶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斑马线上该如何礼让行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 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谢谢!
情况七:交叉路口左转车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 人行横道信号灯表 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 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候。
攻略:行人步入斑马线,车辆行经交叉路口转弯时,左转车辆必须让行。
情况五:道路中央有绿化隔离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 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攻略:道路中央有绿化隔离带,当行人未跨越图中绿化带虚拟延长线,② 车道上的机动车需要停车让行,当行人跨越图中绿化带虚拟延长线,①、 ②车道上的机动车应当停车让行。
情况一、机动车行经斑马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 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攻略:前方有人行横道的道路,道路上会有白色◇◇菱形图案预告标示, 表示前方已接近人行横道,车辆就应该减速慢行,注意观察横过马路的行 人。遇行人步入斑马线时,第③车道车辆必须让行,行人开始通过斑马线, 所在车道车辆和下一车道车辆必须让行,行人到达中央绿化隔离带或双黄 线,下一车道车辆必须让行。
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3篇

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3篇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3篇引导语: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作文篇1上周日中午,我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当返回至住所斜对面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摩托车在几条车道呼啸而过。
我顶火辣辣的秋阳站在斑马线上等了好几分钟,如潮的车流才稍稍缓和下来。
当看到左方向来车至少相隔几十米远时,我便迈步过马路。
可刚行走至路中央时,斜对面一辆日式吉普车便朝我行走的车道来势汹汹地斜转过来。
此时,左方向那辆小汽车又已疾驰到我的身后,使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站在原地,待那耀武扬威的吉普车转过弯来驶离之后才继续前行。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穿越马路时的绿色通道。
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和十字路口,交警部门都设置了斑马线,以维护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这一法律条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机动车驾驶员尤其是汽车驾驶员漠视法律、漠视这条生命线。
他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却很不文明,在斑马线上非但不按规定减速避让行人,反而毫无顾忌地鸣喇叭加速前行。
早在十几年前,我所在地就明文禁止机动车在城区鸣放喇叭,可是机动车的喇叭声仍在斑马线上不绝于耳。
礼让斑马线,虽然这是个老话题,但作为一个常常步行的人,我还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对于行人路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时那种无奈、那种恐惧、那种不被人尊重的愤慨心境,似乎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在拿到汽车驾驶证前,我平时上下班或买菜购物,很多时候都是步行往返。
为支持环保,也为了健身,即使成了有车一族后,节假日不用赶时间上班,外出办事或购物能够在半小时内到达的我都坚持步行。
小车人行横道碰撞行人深度调查报告

小车人行横道碰撞行人深度调查报告我们针对一起小车人行横道碰撞行人的严重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
事故发生在我国某城市,涉及一辆小型轿车和一名行人。
通过对事故现场、当事人、目击者等多方面的调查,我们对事故原因、后果及影响有了全面的了解。
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事故背景及概况事故发生在2021年某月某日,地点位于城市一条主干道的人行横道上。
当天下午,驾驶员李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沿该道路行驶,当行驶至人行横道时,与正在过马路的行人陈某发生碰撞,造成陈某严重受伤。
事发后,驾驶员李某立即报警,并积极参与救援。
二、事故原因分析1.驾驶员因素:经调查,驾驶员李某具有合法驾驶资质,事故发生时未发现酒驾、毒驾等违法行为。
但李某表示,事发时行人突然出现,使其来不及采取避让措施。
2.行人因素:行人陈某在事故发生时未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违规穿越人行横道。
此外,陈某未采取任何防碰撞措施,如佩戴反光衣物等。
3.道路设施因素:事故发生地段人行横道设施齐全,设有交通信号灯、人行道、护栏等。
但调查发现,该路段人行横道与相邻路段的绿化带相连,绿化带高度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难以发现行人。
4.环境因素:事故发生时,天气晴朗,视线良好。
但道路两侧的树木和建筑影响了驾驶员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加之车流量较大,驾驶员可能在行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
三、事故后果及影响事故造成行人陈某头部、腿部等多处受伤,送往医院救治。
事故现场周围交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短暂拥堵。
事故还引发了周边居民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管理。
四、预防措施及建议1.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
3.完善人行横道设施,加大绿化带高度,优化路段视线条件。
4.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5.加强对人行横道等重点区域的巡逻执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礼让行人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一名交通参与者,近日在道路上因未能礼让行人而发生了不文明交通行为。
在此,我深感愧疚,特此向您提交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此事件的懊悔和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首先,我要对我未能礼让行人这一行为表示深深的歉意。
作为一名公民,我深知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社会公德。
然而,在事发当天,由于一时疏忽,我未能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在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导致行人不得不紧急避让,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我国文明交通的形象。
以下是我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我深知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却未能时刻警醒自己,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此次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在法律意识方面的严重不足。
2. 自我约束力不强。
在驾驶过程中,我未能做到时刻保持警惕,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观察。
在斑马线前,我未能及时减速,导致事故发生。
3. 缺乏同情心。
在事发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到行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速度。
这种行为严重忽视了行人权益,缺乏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为了改正上述错误,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学习。
我将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确保在今后的驾驶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增强自我约束力。
在驾驶过程中,我将时刻保持警惕,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观察,确保行车安全。
3. 培养同情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权益,做到文明驾驶。
最后,我再次为我的错误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请您给予我改正错误的机会,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以更加文明、礼貌的方式参与交通,为构建和谐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谨此检讨!敬上[您的姓名] [日期]。
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及危害

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及危害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概述:不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当今社会交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斑马线作为行人的通行通道,本应受到车辆驾驶人的尊重和保护。
然而,许多驾驶人选择无视斑马线,不仅违背了交通规则,更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
本文旨在探讨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不礼让斑马线是指在行人等待通过斑马线时,车辆无视其权益,不让行人先行通过。
这种不礼让行为较为普遍,尤其在繁忙的交叉口和拥堵的路段更为突出。
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行人的权益,也给交通秩序和道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不礼让斑马线的定义和背景,包括相关交通规则。
其次,我们将详细列举和分析不礼让斑马线的具体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不礼让斑马线带来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包括行人的权益和相互尊重。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不礼让斑马线对交通安全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不礼让斑马线问题的认识,唤起大众对行人权益的关注,同时强调礼让斑马线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环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章标题: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及危害- 对于读者来说,文章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并且吸引读者的兴趣。
这篇文章的标题明确指出了主题是关于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
2. 引言:-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让读者了解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本篇文章的引言中,可以通过介绍斑马线作为行人横过马路的重要设施以及许多人不礼让斑马线的情况,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3. 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和危害。
可以分成两个小节进行讨论。
- 2.1 不礼让斑马线的原则:这一小节可以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说明礼让斑马线是一种交通规则和道德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遇斑马线礼让行人情况之调查
【研究起因】
最近爸爸送我上学,我在爸爸车里听到电台的一则新闻:南京市内所有的公交车在人行横道前遇到行人必须停车礼让行人先走、对违反这一规定的司机将严惩,紧跟着交管局的领导在电话采访连线里也要求每位机动车的司机在斑马线前必须让行人先走,否则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这则新闻,爸爸对我说,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律的规定,人人必须遵守、机动车是强势群体而行人是弱势群体等一通大道理,我听着连连点头。
我很好奇司机们对于这项规定的遵守情况,于是和爸爸找了个周末一起做了调查。
【搜集数据】
1、燕山路星雨华府北门的斑马线前---马路南侧:
9:00---9:15 共通过机动车53辆,其中公交车8辆,出租车22辆,货车2辆,社会其他车辆21辆。
经过的4辆公交车3次遇到行人都主动让行;经过的14辆出租车5次遇到行人只有3辆主动让行;经过的1辆货车1次遇到行人没有让行;经过的14辆社会车辆5次只有6辆主动让行。
2、江东中路万达广场附近的斑马线前---马路西侧:
9:45---10:00 共通过机动车70辆,其中公交车12辆,出租车18辆,社会其他车辆40辆。
经过的12辆公交车5次遇到行人只有1辆未让行;经过的12辆出租车8次遇到行人只有5辆主动让行;经过的28辆社会车辆6次只有9辆主动让行。
3、月安街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附近的斑马线前---马路北侧
10:30---10:45 共通过机动车48辆,其中公交车10辆,出租车12辆,货车2辆,社会其他车辆24辆。
经过的8辆公交车5次遇到行人全部都让行;经过的6辆出租车4次遇到行人只有2辆主动让行;经过的1辆货车1次遇到行人没有让行(还不礼貌地骂了行人1句),经过的12辆社会车辆5次只有4辆主动让行。
【图表分析】
通过调查后的数据进行表格统计再计算,得出各种车辆的平均合格率如下:公交车的平均合格率:(100%+92%+100%)÷3=97%
出租车的平均合格率:(21%+42%+33%)÷3=32%
货车的平均合格率:(0%+0%+0%)÷3=0%
社会车辆合格率:(43%+32%+33%)÷3=36%
平均总合格率:(97%+32%+0+36%)÷3=41.25%
从计算后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公交车的遵守率为最高,达到97%;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的遵守率仅有32%和36%;货车的遵守率最低为0。
平均总合格率只有41.25%。
于是我又思考,调查的情况咋就这么糟糕呢?是不是我们随机抽查的不准,接着我和爸爸又在斑马线旁随机问了几个正要过路的行人—----因为路上行人匆匆,我们只问了5位,我们的问题是最近10次你过马路有多少车停下让你先走,哪种车让你们的次数多?
路人甲: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乙:10次有5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丙: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丁:10次有3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路人戊:10次有4次会有车让,公交车让的多些,出租车少,货车没有;
甲乙丙丁戊
调查行人在过斑马线时机动车停车的概率
从这组随机问人的数据看,遵守合格率也只有40%,公交车大于出租车大于货车。
取到了这两种数据,合格率也不相上下,41.25%对40%。
爸爸帮我分析了大致的原因,他也不太能确定是否分析得正确,只是从他的经验考虑:公交车的驾驶员每天早上到单位都要报到,接受安全员的嘱咐或车队的管理规定,不遵守的进行经济或待岗处罚;出租车和货车一般对时间较敏感,时间对他们就是钱高于一切,白天晚上交接班就私下约定,没有特殊情况出租车公司也管不到,除非有投诉也就象征性地罚款拔几根毛而已;社会车辆更没有多少组织或各自的单位能约束司机的行为了,就看各自的道德和法律观念了。
【我的建议】
1、企事业单位及媒体增加法律对这一行为的宣传力度;
2、驾照核发时应该就有相关法规提示,让所有的司机明确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不能单靠法律的约束,要树立减少事故发生的决心。
3、在路口增设监测违法设备,对违法的行为进行经济等处罚;
4、多建一些地下通道,也提高车辆的通行率;
5、学校也可进行相关法规的宣传,要求学生和家里开车的亲人说说礼让行人的
好处,因为大人要给小孩做榜样,这样宣传效果会事半功倍。
【我的收获】
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是大家应该做的,每个人都要要自
觉养成习惯。
这是我自己第一次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发现数学真的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还能让我找到问题及研究方法,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还是真的大有影响呢!
爸爸建议我们把调查的资料集数据分析在网上论坛上发布下,通过宣传让大家都能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自觉遵守法规。
同时爸爸答应我以后开车带头遵守交通法、礼让行人,同时也为我以后长大开车遵守交通法礼让行人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五(5)班
高煜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