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3 自读文本读《伊索

合集下载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5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5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三)(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有的甚至处于空虚状态。

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总是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成为不少志士仁人共同的生活信条。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有理想,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又包括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

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

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

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既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又要有正确的事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

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其止莫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更应该经受磨难和考验。

自强自勉、积极向上,切不可自暴自弃、半途而废。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欧美短篇小说10《家庭女教师》:向内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欧美短篇小说10《家庭女教师》:向内

10 《家庭女教师》:向内心世界掘进儿童的眼光收录了女教师的悲惨遭遇,她们不再天真无邪,稚嫩的心灵过早地感觉到现实的冷酷与人心的卑劣。

作家把一种饱含着痛苦、怜悯、恐惧和愤怒的激情,一种震撼心灵的激情深埋在读者心中,让我们品读人性的另一面。

在日内瓦湖畔,靠近小小瑞士的维诺弗地方,一九一八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个渔夫把船向岸边划来。

他在湖面上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划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用几根木棍松垮地捆在一起的简单木筏,上面有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用一块木板当桨在笨拙地划着。

渔夫惊激情与分析的完美融合——《家庭女教师》赏析茨威格的心理分析小说极富层次感,他的笔触总是步步深入到人物心灵的最深处,去触及那极为隐秘的地方。

在《家庭女教师》中,茨威格用了五次“可怜的小姐”,便把一对小姐妹复杂的心理变化全过程串了起来,并且环环紧扣,令读者产生一种紧迫逼促的心理和透不过气来的情绪。

她们第一次发出“可怜的小姐”的叹息,是因为她们觉得小姐行为怪异反常:“她不像原来那样严厉了。

”这时候,她们的心里是惶恐不安的。

第二次说出这句话时,小姐妹已开始慢慢接近真相的外围,她们隐约感觉到小姐和她们的堂哥恋爱了。

然而这一切却使她们困惑不解:恋爱不是很美妙吗?小姐为什么不高兴呢?她们忐忑不安而又不知不觉地感觉到正在接近一个“闪烁不定的秘密”。

到第三次发出“可怜的小姐”的叹息时,她们已带着读者突进到了真相的核心:原来小姐有了奥托的孩子。

与此同时,她们的感情也经历了由同情到悲伤转而狐疑的过程:“她们不再相信别人跟她们说的话,在每句话里都闻出谎言和计谋的味道”。

接下来的发展出乎她们的预料,奥托搬离了家,母亲粗暴地驱逐她们心目中日渐温柔可爱的小姐,使她们再发出“可怜的小姐”的感慨时,已含着绝望与愤怒了。

最后一次出现这声叹息时,已经是诀别的呼声了,她们朦胧中似在悲叹自己的命运:没有了真心爱护她们、关怀她们的小姐,今后该怎么办呢?小说写道:“她们感到害怕。

优秀课件2019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课件: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

优秀课件2019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5课件: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
置 杯焉则胶 . 适 莽苍者 . 连峰去天不盈 尺 . 放 到,往 满 可以横绝 峨眉巅 . 危 乎高哉 . 正襟危 坐 . 横穿 高 端正
-2-
单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一、设误角度 1.无中生有(似是而非),即根本无此义或解释不合情理。 2.以今释古,即用今义去理解古义。 3.不明通假,即根据上下文看不出这是通假字,仍按文中的字义去 理解。 4.忽略活用。词类活用可多角度考查。如果不熟悉词类活用现 象,不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5.细微差别。要注意那些与现代汉语“微殊”的词义。
单元知能整合
-1-
单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文言实词 阅读文言文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就很难顺利解答题目,“熟读唐 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积 累并不是大海捞针,因为有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实词,这一类词语 在课本和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可以不变应万变。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 用、通假字等。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是考查重点。本单元 教材中经常考到的文言实词有很多。如: 例 句 解 释 例 句 解 释 志 怪者也 绝 云气 记载 超越 . .
-4-
单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练习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3.温故知新法 对于某些词义不明的词,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 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相符,由此推求它在此处 的含义。如“除南清河太守”中的“除”,可联系李密《陈情表》中 “除臣冼马”中的“除”,解释为“授予官职”。 4.以今推古法 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其成语语素意义可以用来推断该语素在古 汉语中的含义。如“始速祸焉”中的“速”可由成语“不速之客”中“速” 的意思进行推断,即“招致”。 5.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 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 义。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终日”和“须臾”意义 相反,“终日”意为“整天、时间长”,“须臾”意为“时间短”。

精品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5

精品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5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三)(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有的甚至处于空虚状态。

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总是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成为不少志士仁人共同的生活信条。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有理想,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又包括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

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

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

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既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又要有正确的事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

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其止莫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更应该经受磨难和考验。

自强自勉、积极向上,切不可自暴自弃、半途而废。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6课 唐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必修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6课 唐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必修

6唐诗三首李白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论燃烧燃烧,随处可见。

可是,你思索过燃烧意味着什么吗?真正的人生,乃是一种壮丽的燃烧。

自然界最崇高的莫过于太阳。

为了无数个星球上的生灵,她无时无刻不在燃烧中获得自傲;她倾尽自己的热力点燃万物,她的生命也因此得以延长。

煤的燃烧同样是壮丽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地忍受着屈辱,理想之光一刻也不曾泯灭,最终,它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熔炉里熊熊燃烧的一团烈火!画家梵高为何苦苦地画着向日葵?他是在描绘燃烧的生命!他的灵魂里有一轮常燃不熄的太阳;他的生命在燃烧着,他的作用也在燃烧着。

燃烧需要火种,理想和信念便是燃烧的火种。

当年古罗马的军队偷袭了叙拉古王国,75岁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彻夜未眠,正在地上画他的几何图形。

看到鼻尖上的利剑,白发老人从数学的迷梦中惊醒。

他从容不迫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律证明完毕,可不能给后人留下一道还没有求解的题。

”残暴的士兵不理解他的话,不由分说,一刀砍下科学家的头。

——阿基米德没有死,燃烧的生命是不朽的。

——肉体的生命消失了,但燃烧的精神依然长存。

信念是割不断、摧不垮的。

信念只因心灵的枯萎而消失。

信念的火种一旦熄灭,燃烧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生命是一种燃烧,人生因燃烧而壮丽。

但愿自己的生命已被烈火点燃……微感言: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赏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鲁人版必修5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鲁人版必修5

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猿猱.(náo)渚.清(zhǔ)潦.倒(liáo)锦瑟.(sè)B.北冥.(mínɡ) 抟.扶摇(tuán) 坳.堂(ào) 决.起(jué)C.鱼凫.(fú) 石栈.(jiàn) 秦塞.(sài) 惘.然(wǎnɡ)D.譬.如(bì) 蝙.蝠(biān) 笨坯.(pī) 沧.海(cānɡ)A[B项,“决”应读xuè;C项,“栈”应读zhàn;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87】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惆怅D.艰难苦恨繁.霜鬓繁:增多A[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之二虫又何知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夫晋,何厌之有B[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一般句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88】①朝鲜不顾国际舆论,悍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

②马年是体育大赛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和仁川亚运会等重头戏粉.墨登场...,体坛盛宴好戏连台。

③为人民群众努力营造良好的家教家风,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④原来,在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失学的少年。

我暗下决心,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对他们鼎力相助....,让他们也能上学,让他们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配套K12】高中语文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配套K12】高中语文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最新K12教育
教案试题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单元导读
逍遥游(节选)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边界,没有极限,没有任何障碍
和阻滞,有的只是放飞思维的无限空间——区区一勺清水,
亦可做烟波万顷之想。

生命中有太多不幸的、有幸的,荒
芜的、华丽的,长久的、瞬间的,坚实的、易碎的,公平
的、不平的……但是对于他来说,也许什么都没有,有的
只是他那一篇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逍遥游》;有的只是他摆脱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是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洒脱。

唐诗三首
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
日月江河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气势,蘸几滴边塞征人的离泪,
切几片少妇回首时眼波的忧愁,让贵妇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
宫廷的霓裳羽衣,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
下。

千年之后,在它面前,我们只是啜饮的人,可是泉甘酒洌,
只这么一点,就让饮诗的人唇齿留香,酣睡不起。

读《伊索寓言》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
来。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
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既看见了
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在《读〈伊索寓
言〉》一文中,钱钟书先生以生花妙笔评点《伊索寓言》中的几个小
故事,这也许是对寓言最有趣、最深刻的评价。

[学习资料]高考高中复习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

[学习资料]高考高中复习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

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猿猱.(náo)渚.清(zhǔ)潦.倒(liáo)锦瑟.(sè)B.北冥.(mínɡ) 抟.扶摇(tuán) 坳.堂(ào) 决.起(jué)C.鱼凫.(fú) 石栈.(jiàn) 秦塞.(sài) 惘.然(wǎnɡ)D.譬.如(bì) 蝙.蝠(biān) 笨坯.(pī) 沧.海(cānɡ)A[B项,“决”应读xuè;C项,“栈”应读zhàn;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87】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惆怅D.艰难苦恨繁.霜鬓繁:增多A[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之二虫又何知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夫晋,何厌之有B[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一般句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88】①朝鲜不顾国际舆论,悍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

②马年是体育大赛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和仁川亚运会等重头戏粉.墨登场...,体坛盛宴好戏连台。

③为人民群众努力营造良好的家教家风,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④原来,在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失学的少年。

我暗下决心,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对他们鼎力相助....,让他们也能上学,让他们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怜悯.(mǐn)狂吠.(fèi)咆哮.(xiāo) 脍.炙人口(kuài)B.衰朽.(xiǔ) 作祟.(suì)焦躁.(zào) 不假.思索(jiǎ)C.笨坯.(pēi) 铜臭.(xiù)女佣.(yōnɡ) 否.极泰来(pǐ)D.澄.清(chénɡ) 剖.析(pāo)伤悼.(dào) 颠三倒.四(dǎo)解析:选B。

A项,“哮”读xiào;C项,“坯”读pī;D项,“剖”读pō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慕年辈卖弄风雅信而好古B.编失足屈尊下顾坐井观天C.星像譬如高超出世唯妙唯肖D.隽永爆裂相安无事精妙叠出解析:选A。

B项,—辑;C项,像—象;唯—惟;D项,叠—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⑥“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解析:选B。

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

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

②出类拔萃:意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后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

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⑤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⑥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帮助过别人的人,总是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当时什么也没想,事后也没觉得自己很高尚,不过帮人之后心里总感觉热乎乎的。

B.在就业难和研究生自费的双重夹击下,全省2016年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首次减少,今年全省的考研报名人数为111 820人,比2015年减少1 394人,降幅为1.24%。

C.我们以督导检查为契机,强化措施落实,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是出于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目的而决定的。

D.“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解析:选A。

B项搭配不当,“人数”可以用“减少”,而“录取率”则应搭配“下降”。

C项“是出于为……决定的”杂糅,应去掉“而决定的”。

D项中途易辙,应把“自从”调到句首。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流浪与回归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在爱情的“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

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

①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

②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

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

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纷纷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的……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

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

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

改变生命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

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

我们知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

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却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

③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

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

”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广,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

④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脚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

于是,久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铭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家”。

心头一惊。

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

回去吧,我从哪里来,愿回哪里去。

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恋,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

“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化为具体行动。

最后,终于“回来”了。

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

人生就这样反反复复。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

5.“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

”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应复原于哪个位置?(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选D。

放在④处,与后面内容形成转折关系,照应“但是”。

6.第1段说“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1)“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4字)(2)为什么说“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不超过30字)答:答案:(1)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2)通过一个爱情故事,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7.分别写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各不超过35字)答:答案:(1)人们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厌倦的情绪。

(2)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

8.“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答:答案:相同点: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感觉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

不同点:前者已走出原有的环境;后者对外面的环境还只停留在向往的阶段。

三、语言表达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

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磨心无法再待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段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分析磨盘和磨心两者的关系,对比前后的结果变化,概括出材料的主题,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

答案:(示例)你做事很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什么用呢?1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分条阐述所得到的启示。

至少写出两点。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

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

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答:解析:解答时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答案:①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

②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

③尊重其他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

④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

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

⑤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⑥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

(任选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