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赏析课件
《凉州词》 精品PPT课件(共22张)

古诗今译
• • • • • • •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 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 孤城巍然屹立。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 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 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大西北空 旷苍凉的 浑然景象 戍边战士悲 壮慷慨和积 极豪放,没 有半点衰飒 颓唐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零零一座边城 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兵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
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诗意,悟诗情
•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 料,理解诗意。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同时也 写出了对戍边战士不能归乡的。 •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他边塞诗阅读
• • • •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圣手 ) 王昌龄《出塞》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高适(《塞下曲》)
• “旗亭画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
(唐) 王之涣
作者简介
•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原籍晋阳(今
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 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是盛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说课讲解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王之涣《凉州词》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
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5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不度:吹不到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1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译文2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意赏析: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王之涣《凉州词》配图欣赏课件(2024)

01
《凉州词》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 一首代表作,以其雄奇豪放的诗 风和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
02
诗中描绘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和 平的渴望。
4
课件制作目的
2024/1/29
0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凉州词》,提高 诗歌鉴赏能力。
02
通过配图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所 描绘的意境,增强学习兴趣。
诗意解析
对诗歌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 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互动环节
设置与诗歌相关的思考题或讨论题,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件结尾
总结课件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6
02
《凉州词》原文解读
2024/1/29
7
原文呈现与注释
2024/1/29
0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提升其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5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开头
简要介绍王之涣和《凉州词》的背景及重要 性。
诗歌原文
展示《凉州词》的原文,并配有拼音和注释,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配图欣赏
选取与诗歌内容相契合的优美图片,辅以简短的 文字说明,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024/1/29
20
交互性设计实现
人机互动
设置互动环节,如选择题 、拖拽题等,让学生在参 与过程中加深对诗句的理 解和记忆。
2024/1/29
个性化学习
提供不同层次的互动内容 ,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 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即时反馈
对学生的互动操作给予即 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凉州词》完美版课件1

《凉州词》完美版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凉州词》这一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唐代诗歌》中的《凉州词》一节,详细内容涉及诗句的解读、背景介绍、意境分析以及艺术特色的阐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凉州词》,体会其意境美和韵律美。
2. 掌握《凉州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3. 分析《凉州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凉州词》的意境分析和艺术特色把握。
教学重点:《凉州词》的诗句解读、背景介绍及作者生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凉州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边塞风光,引发学生对《凉州词》的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时空背景。
3. 诗句解读(20分钟)逐句解读《凉州词》,分析诗句的韵律、对仗、意象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凉州词》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凉州词》的理解。
6. 意境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凉州词》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7. 艺术特色阐述(10分钟)分析《凉州词》的艺术特色,如豪放、奔放、激昂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凉州词》2. 内容:a. 作者:王之涣b. 背景:唐代边塞诗c. 诗句解读:逐句分析d. 艺术特色:豪放、奔放、激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凉州词》b. 运用《凉州词》的诗句,创作一篇短文,表达你对边塞风光的赞美。
2. 答案:a. 略b. 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风光,壮美无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凉州词》的基本内容,是否能够体会其艺术魅力。
《凉州词》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3篇)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
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题哦!
课堂小结
• 《凉州词》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出征前战士饮 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 我们再一起配乐背诵这首诗!
课时作业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酉 组词:醉酒 自我陶醉 造句:爸爸特别爱喝酒,今天又
喝醉了。
书写指导:“酉” 框内有 一短横,“十” 的一竖横 上部分要短。
03 品读释疑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意: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 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 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 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 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04 结构主旨
课文结构
《 葡萄美酒——马上催
凉
盛宴豪华
州 词
醉卧沙场——几人回
悲凉感伤
》
课文主旨
《凉州词》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塞情 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的一 次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 场面。
场,这种豁达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 3.“古来征战几人回?”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 (1)慷慨激昂 • (2)悲苦哀怨 • (3)敬佩、同情、对战争的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课件(共23张PPT)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凉州词
唐 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如汉家。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凉州”就是唐朝的边塞重 镇,凉州词是盛唐流行的曲调名, 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 别具一格。
王翰:
字子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 人,《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塞 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性情豪放, 以豪放之情写军中生活。
琵琶:
弹拨乐器,源于阿拉 伯,汉代经西域传入我 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 马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 《从军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业:
1.默写《凉州词》并想象诗中 场景写下来。
2.收集边塞诗词,同学之间相 互推荐品读。
读通句子 读出节奏 读出画面 读出情感
读通句子
凉州词 hàn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读出节奏 凉州词
《凉州词》课件

《凉州词》课件一、导言《凉州词》是我国古代边塞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雄浑激昂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戍卒生活,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豪迈。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凉州词》的解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进一步了解边塞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凉州词》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凉州是古代西北边陲的重镇,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域交流的重要枢纽。
唐代时期,凉州地区战事频繁,边塞将士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王翰通过《凉州词》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2.意义《凉州词》在唐代边塞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豪放的笔触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歌也反映了唐代边塞文化的繁荣,展现了边塞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凉州词》的解析1.诗句解析《凉州词》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了边塞诗歌常见的七言绝句形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夸张等,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描绘了边塞将士豪饮美酒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豪迈与豁达。
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通过琵琶声的催促,表达了将士们对战争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向往。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展现了将士们豪情万丈,即使醉卧沙场也无所畏惧。
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他们英勇牺牲的感慨。
2.意境解析《凉州词》通过描绘边塞将士的豪饮、琵琶声的催促、醉卧沙场的豪情和古来征战的艰辛,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氛围。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声、沙场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和边塞生活的艰苦环境。
四、总结《凉州词》是唐代边塞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豪放的笔触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
通过解析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边塞诗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了解边塞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凉州词》古诗三首PPT免费教学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三首《凉州词》原文及注释
《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 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此诗描绘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象,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怀乡 之情。其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的景 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则表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
03
艺术手法与特色
音韵格律运用
平仄相间,声韵和谐
诗句中平仄的安排使得音韵起伏有致 ,读来朗朗上口。
音调铿锵,气势磅礴
诗句的音调高低起伏,与边塞的壮阔 景象相得益彰。
押韵工整,回环往复
每首诗的韵脚都严格遵循押韵规则, 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01
02
03
对偶
诗句中运用对偶手法,使 得表达更加凝练且富有节 奏感。
反映时代气息
诗歌中透露出唐代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
04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唐代边塞文化概述
边塞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01
唐代边塞地处西北,自然环境恶劣,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交
汇之地。
边塞文化与唐代文学
02
边塞文化是唐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以描绘边地风光、军旅
生活和民族交往为主要内容。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学生朗诵表演
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朗诵表演, 展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诗
歌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 课堂参与度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