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窗口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_刘茂华
2019年 火控雷达技术 全年总目次

第48卷第4期(总第190期)2019年12月火控雷达技术FireControlRadarTechnologyVol 48No 4(Series190)Dec 20192019年«火控雷达技术»全年总目次1期总体工程多尺度分解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识别高志帮㊀刘以安(1)…………………………………………差拍处理算法对三型常规欺骗式干扰的对抗效果分析董洪亮㊀谢㊀玲㊀任高辉(7)………………………一种基于特征加权的点迹质量评估方法及应用赵三伟㊀徐敏超㊀孙玉玺(13)………………………………基于多普勒频谱的建筑物与植被场景分类技术柴晓飞㊀罗丁利㊀徐丹蕾㊀杨㊀磊(18)……………………基于随动天线的雷达主瓣干扰抑制张建明㊀高才才㊀王宁可㊀周书堂(24)…………………………………直升机载雷达波束稳定的研究高一栋㊀牟㊀聪㊀任㊀强(29)…………………………………………………宽带通道合成噪声位截断设计研究张㊀宇(34)…………………………………………………………………城市环境下无人机TDOA定位中到达时间差误差统计模型洪㊀伟㊀蔺诚毅㊀陈㊀婷(38)…………………某雷达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张敏芳㊀刘㊀峰㊀阎㊀俊㊀赖㊀飞㊀张花妮(42)………………………信号/数据处理基于Duffing振子循环检测方法的研究杨海博㊀李㊀琳(46)…………………………………………………基于VPX服务器的雷达实时并行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李㊀飞㊀宋㊀慧㊀徐敏超(50)……………………目标跟踪滤波算法精度与可信性指标研究王碧垚㊀胡庄丽㊀廖㊀翔㊀刘延峰(56)…………………………接收/发射技术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模块的设计周海进㊀马云柱㊀张思明㊀王嘉煜(62)……………………………24GHz射频前端频率合成器设计饶睿楠㊀王㊀栋㊀余铁军㊀唐㊀尧(66)……………………………………天馈线伺服系统W波段平板缝隙阵天线的多场耦合分析张盛华㊀冯小明㊀李绪平(70)………………………………………一种复合材料曲面天线设计董㊀青㊀张戎斌(75)………………………………………………………………多子阵宽带有源相控阵天线噪声系数分析陈㊀敏㊀郑㊀婷㊀黄㊀晨(79)……………………………………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六频带吸波体设计李㊀易(85)………………………………………………………………通信技术一种地空数据链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分析方法陈㊀婷㊀郑㊀昱㊀洪㊀伟(89)………………………………基于FPGA的非压缩高清视频光纤传输关键问题研究严㊀枫㊀成海龙㊀刘㊀涛㊀刘艳明㊀乔㊀鑫(93)……………………………………………………………………………………………………………………射频仿真/电磁兼容技术一种多频段雷达干扰模拟系统仿真设计杨文倩㊀张㊀炫㊀高㊀剑㊀邓龙波(98)……………………………参数化双频连续波模拟目标回波产生器的设计与实现程超才㊀陆泽橼㊀贺㊀芃㊀朱子平(102)…………2期总体工程人工智能在对空指挥决策中的应用刘㊀钦㊀韩春雷㊀张㊀扬㊀刘美云㊀郭㊀良㊀刘㊀蔚(1)……………多普勒盲区条件下的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算法韩㊀伟㊀何成伟㊀朱㊀沛(9)……………………………K-means聚类算法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杨㊀柳(16)…………………………………………………………火控雷达技术第46卷一种基于RS422总线的交叉备份与分布式接收应用电路设计宋云霞(20)……………………………………基于模糊函数的线性调频雷达信号分辨率估计算法蔡阳超㊀杨㊀君㊀马㊀宏(24)…………………………无人作战平台使用雷达定点探测方法任㊀强㊀王㊀伟㊀高一栋(29)…………………………………………信号/数据处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射频对消方法㊀陈少华㊀王冬华㊀祁㊀全㊀杨晓伟(33)…………………………调频步进信号目标抽取快速算法研究杨㊀磊㊀郭鹏程㊀罗丁利(38)…………………………………………基于SRIO交换芯片的DSP接口设计李静静㊀张㊀楠(43)……………………………………………………基于脉冲多普勒雷达时域回波的直升机识别算法陈尹翔㊀杨㊀磊㊀罗丁利㊀王㊀勇(47)…………………基于龙芯3A3000处理器的COMe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郭㊀敏㊀运㊀琛(51)………………………………接收/发射技术一种相控阵雷达的收发通道监测方法刘㊀亮㊀李㊀涛(58)……………………………………………………一种二次雷达射频收发一体机设计倪文飞㊀谢㊀迟㊀夏㊀丹㊀鲁长来㊀水㊀泉(63)………………………天馈线伺服系统一种通用的宽带金属相控阵天线单元研究张闻涛㊀袁建涛㊀张天水(68)……………………………………3D打印技术在喇叭天线中的应用冯小明㊀张盛华㊀石俊峰(72)……………………………………………通信技术基于BATMANadv协议的自组网系统研究与实现王真真㊀黄㊀涛㊀尹晓伟㊀宋树丽㊀左㊀珺㊀陈书旺(76)………………………………………………………………………………………………………………射频仿真/电磁兼容技术基于近距多天线技术多方位多目标模拟方法李国君㊀刘㊀伟(82)……………………………………………基于跟踪雷达的模拟水柱信号发生器设计贺博荣㊀段㊀飚(86)………………………………………………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的技术体系架构研究夏㊀云㊀卢㊀冀(90)……………………………………………3期总体工程UWBMIMO近场成像雷达稀疏阵列设计方法研究张小虎㊀顾㊀红㊀苏卫民(1)……………………………一种基于卫星单天线的弹体伪姿态测量新方法李耀军㊀李喜民㊀潘㊀泉㊀程晓冉(7)……………………24GHzMFSK车载雷达盲区监测系统设计张㊀兢㊀张莉楠㊀李小红㊀李㊀岳(13)…………………………低重频短驻留悬停直升机检测技术王㊀勇㊀张㊀楠㊀岳三创㊀杜㊀力㊀陈尹翔(18)………………………对空情报雷达的阵地适应性设计王㊀旭㊀董㊀国㊀师志荣㊀蔡兴雨㊀高㊀剑(25)…………………………搜索空情雷达加装旁瓣匿影系统的设计王昱辉㊀漆先虎(32)…………………………………………………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性分析田栋轩㊀王万林㊀李㊀刚(37)………………………………………………………基于时频分析的灵巧干扰特征研究李辰梓㊀余建宇㊀徐㊀伟㊀郝万兵(42)…………………………………一种雷达副瓣匿影概率的仿真方法臧会凯㊀董㊀国㊀怀园园㊀师志荣㊀蔡兴雨(48)………………………信号/数据处理基于航迹信息的飞机和气象杂波分类识别徐丹蕾㊀王㊀旭(52)………………………………………………基于国产化计算平台的雷达数据融合软件设计与实现杨㊀璇㊀畅㊀言㊀李浩正(59)………………………一种机动目标动态规划检测前跟踪算法孟㊀宁㊀史小斌㊀高青松㊀连㊀豪㊀任哲毅㊀孙藏安(65)………基于速度天际线图的多重频组优化方法怀园园㊀董㊀国㊀臧会凯㊀师志荣㊀蔡兴雨(71)…………………29㊀第4期总目次39天馈线伺服系统………………………………………………………一种微带相控阵天线设计孙㊀姣㊀蒋延生㊀张安学(76)………………………………………………一种X波段双圆极化天线的设计徐慧文㊀盛卫星㊀严彬云(83)…………………………………………天线结构型式对雷达整机性能提升的方案探讨李㊀成㊀丁㊀飞(88)低成本宽角相频扫阵列研究高㊀坤㊀宗㊀耀㊀张㊀军(93)……………………………………………………射频仿真/电磁兼容技术双基地武器定位雷达目标模拟技术研究宋思盛㊀姜㊀洋㊀张㊀兴(97)………………………………………………………………………………监视雷达信号仿真模型通用框架设计王燊燊㊀赵㊀晶㊀车万方(102)…………………………………一种基于全站仪的跟踪雷达零位校准方法李㊀龙㊀万㊀军㊀武㊀斌(109)一种用于某型跟踪雷达的中频模拟器设计贾海龙㊀娄㊀勇(113)……………………………………………4期总体工程基于熵理论和RBF神经网络的有源压制干扰识别方法彭荣硕㊀董鹏曙㊀孟藏珍(1)…………………………………………基于压缩感知的探地雷达成像算法研究张永宁㊀薛永刚㊀陈㊀皓㊀李㊀江㊀付晓庆(6)载机横滚对机载预警雷达测高精度的影响分析韩㊀伟㊀周升响㊀何成伟(10)……………………………………………………………………一种单脉冲跟踪雷达的通道检测网络设计李㊀龙㊀胡振平㊀万㊀军(16)………………………………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多门限联合检测方法马㊀可㊀张远安㊀毕㊀进(20)………一种基于递归滑动DFT信道化结构的DRFM干扰机设计李辰梓㊀余建宇㊀徐㊀伟㊀郝万兵(24)基于专家系统的某雷达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张敏芳㊀刘㊀峰㊀阮㊀博㊀赖㊀飞㊀阎㊀俊(29)………………信号/数据处理高倍抽取率的数字下变频设计张㊀凯㊀陈㊀龙㊀秦㊀奋㊀田㊀宇㊀陈㊀翔(33)……………………………不同校正方法对天线增益影响的研究张学森㊀叶㊀彦(38)…………………………………………………………………………………………机载雷达数据融合的算法和实现段芳芳㊀韩㊀星㊀王㊀琳㊀相㊀飞(41)接收发射技术一种Ku频段四端高功率隔离器设计刘永锋㊀温丹莉㊀陈晓萌(46)……………………………………………S频段300W固态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党㊀博(49)………………………………………………………………一种P波段小型化表贴型T/R组件研制刘建勇㊀陈兴国(53)…………………………………………………天馈线伺服系统…………………………高动态条件下载体共形天线设计姚金杰㊀王㊀闽㊀江润东㊀张梓鑫㊀王晓东(57)弹载W波段平板缝隙阵列天线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实现张盛华㊀王继孔㊀霍龙军(61)………………………………………………………………………双极化全并馈缝隙阵天线设计王中一㊀杨丽娜㊀张宁宁(65)射频仿真/电磁兼容技术面向雷达数字化仿真的目标回波模拟方法研究夏㊀云㊀卢㊀冀(71)…………………………………………某大型相控阵雷达转绕装置电缆试验及仿真预测刘文科㊀彭㊀伟㊀邓书山㊀赵克俊(77)…………………………………………………某高过载干扰弹头结构强度仿真分析方法研究邰炜华㊀杨一帆㊀刘继鹏(82)……………………………………………信息化装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使用王㊀凯㊀杜㊀丹㊀吴迪新(87)………………………………………………………………………2019年«火控雷达技术»全年总目次(91)。
一种适用于故障检测的归一化滑动窗协方差格形滤波器

一种适用于故障检测的归一化滑动窗协方差格形滤波器
萧德云;李渭华
【期刊名称】《控制理论与应用》
【年(卷),期】1995(012)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最小二乘归一化滑动窗协方差格形波波器,并基于该滤波器构造了一种故障检测工具,文末的仿真逄例对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总页数】6页(P230-235)
【作者】萧德云;李渭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13.1
【相关文献】
1.一种适用于NAND型Flash存储器译码故障检测的改进对角线算法 [J], 刘远飞;李鹏程;刘海涛
2.一种适用于飞行器航电综合的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 [J], 胡欣;王健康;姚旺;刘飞;刘文文;王琳娜;欧连军;梁君
3.基于δ算子的滑动窗自适应格形滤波器 [J], 李渭华;萧德云
4.一种基于自适应滑动窗格形滤波算法的故障检测器 [J], 李渭华;萧德云;方崇智
5.基于δ算子的格形故障检测滤波器 [J], 李渭华;萧德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平滑算法

第45卷 第12期2023年12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Vol.45 No.12December2023文章编号:1001 506X(2023)12 4005 08 网址:www.sys ele.com收稿日期:20220920;修回日期:20230312;网络优先出版日期:20230427。
网络优先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2422.TN.20230427.1351.010.html 通讯作者.引用格式:陈维义,何凡,刘国强,等.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平滑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3,45(12):4005 4012.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犳狅狉犿犪狋:CHENWY,HEF,LIUGQ,etal.Variablestructureinteractivemultiplemodelfilteringandsmoothingalgorithm[J].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2023,45(12):4005 4012.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平滑算法陈维义1,何 凡1, ,刘国强2,毛伟伟2(1.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30;2.海军士官学校兵器系,安徽蚌埠233000) 摘 要:针对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平滑算法。
首先,对多模型滤波和平滑问题进行了简单描述,并给出了前向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后向交互式多模型平滑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了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精确模型,模型子集之间并行独立运行,通过选取概率最高的模型子集的状态估计作为最终的估计结果;最后,对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滤波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了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和平滑算法。
所提算法将前向滤波和后向平滑相结合,提高了目标跟踪精度。
基于LMS和RL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仿真设计

基于LMS和RLS算法的自适应FIR滤波器仿真一、自适应滤波原理自适应滤波器是指利用前一时刻的结果,自动调节当前时刻的滤波器参数,以适应信号和噪声未知或随机变化的特性,得到有效的输出,主要由参数可调的数字滤波器和自适应算法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图1.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图x(n)称为输入信号,y(n)称为输出信号,d(n)称为期望信号或者训练信号,e(n)为误差僖号,其中,e(n)=d(n)-y(n),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权值)根据误差信号e(n),通过一定的自适应算法不断的进行更新,以达到使滤波器实际输出y(n)与期望响应d(n)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
二、自适应算法自适应算法中使用最广的是下降算法,下降算法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自适应梯度算法和自适应高斯-牛顿算法。
自适应高斯-牛顿算法包括RLS算法及其改进型,自适应梯度算法的典型例子即是LMS算法[1]。
1.LMS算法最陡下降算法不需要知道误差特性曲面的先验知识,其算法就能收敛到最佳维纳解,且与起始条件无关。
但是最陡下降算法的主要限制是它需要准确测得每次迭代的梯度矢量,这妨碍了它的应用。
为了减少计算复杂度和缩短自适应收敛时间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新算法进行了研究。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ndrow等提出了最小均方(LMS)算法,这是一种用瞬时值估计梯度矢量的方法,即2[()]()2()()()e n n e n x n w n ∧∂∇==-∂ 可见,这种瞬时估计法是无偏的,因为它的期望值E[)(n ∇∧]确实等于矢量)(n ∇。
所以,按照自适应滤波器滤波系数矢量的变化与梯度矢量估计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先写出LMS 算法的公式如下:1(1)()[()]()()()2w n w n n w n e n x n μμ∧∧∧∧+=+-∇=+ 将式e(n)=d(n)-y(n)和e(n)=d(n)-w H x(n)代入到上式中,可得到(1)()()[()()()][()()]()()()HH w n w n x n d n w n x n I x n x n w n x n d n μμμ∧∧∧∧+=+-=-+图2.1 自适应LMS 算法信号流图由上式可以得到自适应LMS 算法的信号流图,这是一个具有反馈形式的模型,如图2-1所示。
分散式自适应主动隔振控制算法研究

振动与冲击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第39卷第13期Vol.39No.132020分散式自适应主动隔振控制算法研究高伟鹏打贺国蔦杨理华2,刘树勇1(1.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33;2,海军潜艇学院动力操纵系,青岛266199)摘要:针对主动隔振中次级通道耦合会影响传统FXLMS算法稳定性问题,提岀一种分散式解耦优化控制算法。
主要是更新控制滤波器系数时忽略作动器与非临近传感器间的耦合,将多通道控制系统简化为多个并联的单通道控制系统,能降低算法运算量。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系统的收敛速度,为此,在辨识矩阵的估计模型中引入了作动器与非临近传感器之间的反馈补偿因子。
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降低运算量,提高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双频线谱激励控制效果显著,振动衰减分别可达24.5dB和12.4dB。
关键词:次级通道耦合;分散式解耦;反馈补偿因子;双频激励中图分类号:0328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65/ki.jvs.2020.13.036Decentralized adaptive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control algorithmGAO Weipeng1,HE Guo1,YANG Lihua^,LIU Shuyong1(1.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430033,China;2.Power Control Department,Navy Submarine Academy,Qingdao266199,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econdary channels,coupling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FXLMS algorithm i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a decentralized decoupl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here.Its main idea was that the coupling between actuator and non-adjacenl sensor is ignored during updating control filler coefficients,a multi-channel control system is simplified into several parallel signal-channel control ones to reduce computation amount of the algorithm,but the system's convergence speed is reduced to a certain extent.So,the feedback compensation factor between actuator and non-adjacent sensor was introduced in the estimation model of identification matrix.Simulation and tes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duce computation amount,and improve convergence speed and control accuracy;the algorithm has obvious control effect under dual-frequency line spectrum excitations,the vibration attenuation can reach24.5dB and12.4dB,respectively.Key words:secondary channel coupling;decentralized decoupling;feedback compensation factor;dual-frequency excitation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对机械振动控制需求提高,主动控制在减振降噪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3]。
(保定)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

女 男 男 女
热动 热动 热动 热动
65
戴宇晴
女
热动
66
赖小垚
女
建环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杨颖 张飞 茅天智 吉鸿斌 李永康 海云龙 郝晓路 石宇 王路松 陈允驰 邵立欣 陈健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建环 建环 建环 制冷 集控 集控 集控 热动 热动 热动 建环 制冷
196
何宗源
男
测控
197 198 199 200
李珂 卫丹靖 王迪 杨朔
男 女 女 女
测控 自动化 测控 测控
201
许自强
男
农电
202
严逍
男
电力实
203
刘志博
男
电自
204 205 206 207
程华新 袁贺 肖坤玉 汪波
男 男 男 男
电自 电自 集控 建环
208
武祥吉
男
输电
209
张培华
男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31
黄馗
女
电力
32
董沛毅
男
电力
33
李川
女
电力
34
徐樊浩
男
电力
35
于立杰
女
电力
36 37 38 39
夏曼 何静波 郑洁 郭文红
女 女 女 女
电力 电力 电力 电力
39
郭文红
女
电力
40
黑阳
男
电力
41
由强
男
电力实
42
吕子遇
男
电力实
CDMA移动通信中基于自适应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

M u t u e t cin Ba e n Ad p ie I tr e e c li s rDee t s d o a t n e fr n e - o v
Ca c l t n i MA mm u ia o n el i CD] a o n Co nc t n i
h e ne t s to ac ’ e o ac . e c l w prr ne fm s
g aa m l o , er u os a i t 鲫l ni IM tbs u tn t s t hw tnh I l i a i h e ls h t e lc d eo —
2 76 ,h a 50 lC i ; n
2 oee0 I omtnadTcnl y otws J o n n e i ,C  ̄ d 10 1C i ) .Clg n rao n eho g ,Su e at gU vr t h u60 3 ,h a l f f i o h ti o i s y n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期 1
v0 . 1 No. 12 2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i Jun l fC o gi I ttt fTe h o o ra h n q ns u e o c n k o
20 07年 2月
it e nec cl r adt tni df t o rr cu uao l a it e nec cl ga ne r c ae l , ei r s e c f r cm l ni 0 f re n e n h n i c es eo a i t n 咖 l e r c a e n l re n f n i —
摘要 : 对多用户检测 中的两种非线性干扰消除检测器 , 即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 和并行 干扰消除 检
包含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滤波与宽带滤波_刘念华

! 45B>4 450 3 9
.%/
.(/
: B?5( DE( !) 65, !)
5 : "
.)/
其层厚 65 的序列与一维光子晶体的结构一致
!
结果
下面对结构为 . 12 / "( 1 的 !! 层一维光子晶体给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设 41 : 0F % 和 42 : "F %。 首先给出各层的光学厚度均为 " G ’ 波片的透射谱, 如图 " . H / 所示, 其中 !; 为禁带中心的频率。可以看
刘念华
$ 南昌大学物理系, 江西南昌 **""@D %
=摘 要> 计算了包含多个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谱。在层厚为 A E @ 波长的周期性光子晶体中加入多个半波缺陷
后, 将在截止带中形成多个缺陷模。在缺陷模频率处存在尖锐的共振透射峰。透射峰频率依赖于缺陷层的位置。当缺陷 层之间的距离较近时, 缺陷模频率相隔较远, 这种结构可用于多通道滤波。 当缺陷层之间的距离较远时, 缺陷模频率相隔 较近, 此时多个透射峰交迭形成较宽的通带, 这种结构可用于宽带滤波。 = 关键词 > 光子晶体; 缺陷模; 滤波 F@G!) * ; F@G@) @ H A = 文献标识码 > I = 文章编号 > A""B ? *#*G $ !""! % "* ? ""A! ? "* = 中图分类号 >
0
光子晶体的结构与计算方法
考虑由 1,2 两种材料沿 3 轴方向交迭生长的一维光子晶体,材料的光学性质由常数折射率 41 和 42 表
征。在任意一层 . 第 5 层 / 内的光场满足以下波动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Robust adaptive filtering supposes that result of robust least square is accurate in current epoch.
Through discrepancy between updated kinematic in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s, navigation is adaptive. But in actual car navigation, rate of gross error is high, which makes accuracy of robust result drop.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gives a robust adaptive filtering based on moving windows which regard mean error of robust least square solution of previous epochs as the threshold of current epoch. Experiments of road based on GPS / COMPASS realkinematic positioning indicate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improve accuracy of navig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 Key words: robust filtering; adaptive filtering; GPS / COMPASS; realtime kinematic; moving window 动态定位与导航一般都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 , 而只有在可靠的函数模型、 随机模型及合理的估计
新先验信息和补偿运动方程误差, 成为动态导航定
*
0217 收稿日期: 201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03159 ) 。 1981 年生, “3S” 作者简介: 刘茂华, 男,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 集成与应用研究。E - mail: liumaohua1115@ 126. com。
第 34 卷 第 6 期 2014 年12 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Vol. 34 No. 6 Dec. , 2014
5942 ( 2014 ) 06014004 文章编号: 1671-
基于移动窗口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
刘茂华
1)
[ 8] 中的等价权函数可以表示为: 珘 V Pi , i ≤c 珔 P c i = Pi 珘 , 珘 Vi > c Vi 珘 V i 为标准化残差; c 为常数, 可取 2 . 5 式中,
[8 ]
( 12 ) 。
{
2
移动窗口抗差自适应滤波模型
常和状态预测信息异常对状态参数估值的影响 , 构 [2 ] 造如下极值原则 : T T 珔 = min ( 4) Ωk = Vk P k Vk + αk V珚 X P珚 X V珚 X
k k
。模型如下:
T
1 N Vi Pi Vi ∑ σ 珚 k = N i = 1 ri
( 13 )
将式( 3 ) 代入式( 5 ) , 即可得到状态参数向量的抗差
Pi 、 ri σ 珚 式中, k 为 k 历元的抗差有效解精度阀值 ; V i 、 观测权阵以及多余观测数; N 为 i 历元的残差向量、
14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4 卷
为计算窗口宽度。考虑到利用历史信息进行平滑会 掩盖当前的信息特征, 引入与时间相关的遗忘因子, 将式( 13 ) 改进为: σ 珚 k = 定义 ρ i 为: 式中, ρi = 1 N V Pi Vi ∑ρ N i数据容易出现粗差。3 种解 算模型与 RTK 对比的差值序列见图 2 ~ 4 , 统计结果 列于表 1 。
[11 ]
珔 P 式中, k 为 L k 的抗差等价权矩阵 ; α k 为自适应因 子。由于对观测向量采用了抗差估计原则, 对状态 预测信息采用了自适应估计原则, 于是式 ( 4 ) 称为 ^ k 求极 抗差自适应原则。 式 ( 4 ) 对状态参数向量 X 值后有: 珔 ( 5) AT 珔 VX 珔 =0 k P k Vk + αk P X
第6 期
刘茂华等: 基于移动窗口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
141
代, 因而在高速动态系统以及多路径复杂的城市环 境中, 观测方程的抗差解有效性会降低。 此时根据 状态不符值进行自适应滤波反而会提高抗差解的 权, 使得状态解出现异常。 本文根据先前历元的观 测信息, 求得一个抗差解精度的门限值。 如果存在 状态不符值超过更大的一个经验限值, 则认为当前 历元的观测信息与预测信息均出现了异常 。这种情 况下的状态参数解出现异常, 对其协方差矩阵膨胀, 降低其对下一历元参数估值的影响 。本文在多路径 复杂的城区进行车载试验, 分别采用一般卡尔曼滤 波、 抗差自适应滤波和本文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
(
)
Kk Ak ) Σ 珚 ΣX ^k =( I -珚 Xk / αk
( 9)
( 7) 、 ( 8 ) 和 ( 9 ) 即为抗差自适应滤 上述式( 2 ) 、 波的基本方程式, 其中自适应因子由状态不符值统
[2 ] 计量求得。状态不符值统计量构造为 : 珟 Xk Xk - 珚 珘 ( 10 ) ΔX k = tr( Σ X ) 珔 槡 k 珘 X 为矩 式中, k 为状态参数向量的抗差解 ; tr 表示迹 , 阵对角线元素之和。采用二段函数法的自适应因子
*
尹
潇
2)
吕志鹏
3)
王
岩
1)
沈阳 110168 1 )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济南 250013 3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 300180
摘
要
以先前历元最小二乘抗差解的中误差均值作为当前历元抗差解的精度阀值,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窗口的 抗差滤波; 自适应滤波; GPS / COMPASS; 实时动态; 移动窗口
^ k - 1 为 k - 1 时刻的状态向量估值; Σ X X 式中, ^ k - 1 为历 元 k - 1 时刻状态向量估值的协方差阵。 由此可以 得到状态预测信息向量的误差方程和观测信息的误 差方程: ^ 珚 V珚 Xk = X k - X k ( 3) ^ k - Lk Vk = Ak X ^ k 为 k 时刻的状态向量估值。 为控制观测异 X 式中,
可定义为
[7 ]
: αk =
{ {
1,
珘 ΔX k ≤c ( 11 )
c 珘 , ΔX k >c 珘 ΔX k
{
k
^ 珚 X k = Φk, k - 1 Xk - 1
T = Φk, ΣX ^ k - 1 Φk, 珔 k -1ΣX k - 1 + Σ Wk k
( 2)
[2 ] c 为常数, 可在 1 . 0 ~ 2 . 5 之间取值 。 对于 式中, [8 - 10 ] 。文 献 抗差估 计, 学者提出了许多有效方法
( 14 )
( )
i i , i ∈{ 1 , 2, 3, …, N} N
( 15 )
则认为抗 如果当前历元抗差解的中误差小于阀值 , 差解有效; 否则, 认为抗差解的有效性不满足精度, 自适应因子取倒数。如果状态不符值超过比较大的 经验值, 则认为当前历元的预测信息与观测信息总 体异常, 可以降低当前历元状态估值的权。 修改后 的自适应因子可以表示为: 珘 ΔX k ≤c 1 c 珘 珟 珚 ΔX k > c&&σ k ≤ σ k 珘 ( 16 ) α k = ΔX k ΔX 珘 k 珘 珟 珚 ΔX k > c&&σ k > σ k c
自适应滤波解: ^ k = ( AT 珔 ) X 珔 k P k Ak + αk P X k
-1
珔 珚 ( AT Xk ) 珔 k P k L k + αk P X ( 6)
对式( 6 ) 矩阵恒等变换可得: 1 ^k =珚 X Xk + Σ 珚 AT αk Xk k
( 7) -1 1 T A Σ珚 A + Σk ( Lk - Ak - Ak 珚 Xk ) α k Xk k Σ k 为 L k 的抗差等价协方差矩阵。 此时的卡 式中,
图1 Fig. 1
车载轨迹图
The vehicle trajectory
3
算例分析
采用高精度 C / A 码伪距和多普勒频移 算例中, 值进行 动 态 定 位。 建 立 动 态 模 型 时, 将测站坐标 ( x, y, z) 、 vy , v z ) 和接收机钟速 cdt 及 测站速度 ( v x , 作为状态向量。观测时间为 2013 07 30 , 速率 cdt 采 样间隔为 1 s。 精确结果由中海达 RTK 实时求得, 作为已知值进行比较。 处理时, 分别按一般卡尔曼 滤波方法、 抗差自适应滤波方法和基于移动窗口的 抗差自适应滤波方法 3 种方式处理。 滤波初值可由初始历元单点定位给出 。动态模 型方程协方差矩阵直接采用如下模型 : 1 Q Δt 4 I 3 4 x 2 Q x Δt I 3 = ΣW 1 Q r Δt 4 4 Q r Δt 2 式中, Δt 为前后历元的时间间隔; 位置谱密度 Q x 和 钟的谱密度 Q r 根据导航车资料确定: Q x = 0 . 01 , Q r = 1 000 观测模型方差协方差按观测值类型给定 : Σk =
k k =k
等价权函数的标准化残差包含了各种误差的影 响, 并不能真正反映观测值 i 的粗差大小, 因而对于 高粗差率的环境, 抗差估计的有效性会有所降低。 为了估计当前历元抗差解的精度, 可以通过计算样 本抗差解中误差作为当前历元抗差解精度的阀值 。 由于单历元观测信息冗余度小, 采用多历元移动平 滑可以增加可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