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玉石的鉴定方法

玉石的鉴定方法
一、宝石矿石鉴定方法
1、利用肉眼观察鉴定:通过肉眼观察,观察宝石矿石的形态、色泽、
硬度和光泽等特性,以及划痕、旋转、抛光等。
2、重量测量和拍照:将宝石矿石放入盛放其的容器中,测量矿石的重量,并根据表面特征拍照。
3、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将宝石放入X射线管中,使用X射线衍射
分析仪,扫描矿石表面上的晶体结构,求出矿石的整体成分结构。
4、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分析: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计量法
对宝石矿石进行组分分析,可以准确测量样品中各元素的量,从而判
断与分析宝石矿石的成分、形态等特征。
5、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查:使用电子显微镜,查看宝石矿石的表面质地,并观察它的形状和光泽,并进行质量检查。
6、利用针片检测:将宝石放入针片上,根据针片的表面结构变化,来
判别宝石的纯净度。
7、利用定向现象鉴定:利用定向现象来鉴定宝石矿石,其中包括双层
定向、折射、反射现象等。
二、宝石鉴定施工
1、宝石放入清洗液中清洗干净,去除外表面积水和杂质;
2、测量宝石外部尺寸,如颜色、形状、尺寸和重量(如果可行);
3、扫描宝石表面图案,根据表面折射图等征兆判定;
4、彻底检查宝石的表面,确定其成份;
5、使用X射线最深处的衍射图,比较宝石的衍射数据;
6、核磁共振(MRI)或质谱(MS)检验,判定宝石的氧化锆率;
7、使用电子镜检查摩擦性;
8、使用图像软件,检查宝石的细节;
9、最后,由行家或老师做最终决定。
宝石玉石的特性和肉眼鉴定

宝石玉石的一般特性和肉眼鉴定:(一)确定是宝石还是玉石:一,宝玉石的分类:按矿物学分类;根据宝,玉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可分以下大类:1,自然元素:自然金,自然银,钻石。
2,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辉锑矿,辰砂。
3,卤化物:萤石。
4,氧化物: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玉髓,东陵玉,芙蓉石,虎晴石。
5,含氧酸盐:(1)硅酸盐类:石榴石,祖母绿,橄榄石,翡翠,软玉(和田玉),岫玉。
(2)碳酸盐类:珍珠,汉白玉,阿富汗玉,孔雀石。
(3)硫酸盐类:石膏,天青石。
(4)磷酸盐类:磷灰石,绿松石。
二,根据晶形,结构,透明度,和表面特征来鉴别是矿物单晶体(宝石)还是单矿物和多矿物的集合体(玉石)。
是我国的传统分类:宝石类,玉石类:1,宝石分为:天然宝石,有机宝石,人造宝石三大类。
天然宝石;是自然界中经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单晶体。
现化的涵义指色彩艳丽。
透明度高,硬度高(一般为摩氏7度以上),化学性质稳定,经加工琢磨可制作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单晶体。
如:金刚石(钻石),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电气石(碧玺)等。
有机宝石:即宝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关的矿物集合体。
如:珍珠,琥珀,珊瑚,煤精。
象牙等。
人造宝石:是指用人工方法,按照天然宝石的化学成分,模拟自然界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制造而成。
名贵的宝石几乎都有其相应的合成宝石,仿造宝石(也称假宝石为赝品)。
2,玉石分为:(1)玉石:翡翠(硬玉),软玉(和田玉),蛇纹石质玉石(岫玉),绿松石,青金石,欧泊,玛瑙和玉髓,独山玉,石英岩玉石,木变石和虎晴石等。
(2)印章石: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东兴石等。
(3)砚石:端砚石,歙砚石,洮河砚石,鲁砚石等。
晶体:自然界的宝石矿物总是有各种规则的外形:平的面(晶面),直的棱(晶棱),内部质点规则排列,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否则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的固体矿物称非晶体。
宝石矿物晶体的形态很多,根据晶轴的长短,相互之间的交角和晶体的对称要素;划分七大晶系:1,等轴晶系,三轴等长互相直交,有金刚石(钻石);尖晶石(红/紫/蓝/绿/橙黄色/星光等尖晶石);石榴石(镁铝/铁铝/锰铝/钙铝[青海翠]/钙铁/钙铬等榴石);荧石等。
五大用肉眼鉴别和田玉的方法,原来鉴别和田玉这么简单!

五大用肉眼鉴别和田玉的方法,原来鉴别和田玉这么简单!
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和田玉一直人气很高,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它的质地非常细腻,有着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水头好,很水灵,有生气且杂质极少,甚至有些达到了无暇的程度。
然而,现在的和田玉市场假货也不少,造假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所以,想要入手和田玉的一定要学会自己鉴别和田玉,别一不小心就被骗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五大靠肉眼就能鉴别和田玉的方法,大家一定要认真看看!
第一种方法:观察表面
和田玉经过在河水的搬运,冲刷,碰撞的过程中,表面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裂纹及碰撞坑,这些裂纹及碰撞坑是没有人工痕迹的,反之,如果和田玉的表面光滑度高,没有碰撞坑肯定是假的。
第二种方法:观察和田玉的反光光泽
对着日光观察和田玉的反光面,如果是真的和田玉,光泽在转动的过程中是没有变化的,反观假的和田玉,在转动过程中光泽则是由变化的。
第三种方法:观察裂纹
大部分和田玉都是有裂纹的,裂纹的颜色比周围的颜色深,和周围的颜色呈现过渡变化。
而假的和田玉裂纹处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相差非常大。
第四种方法:触感
天然的和田玉籽料摸起来有一种阻力感,而滚筒籽料摸起来则是光滑平整,甚至感觉有点滑手。
第五种方法:观察皮与肉
仔细看和田玉籽料皮下紧挨着的“肉”,它的皮色和毛孔是有种过渡的感觉的,而人工仿造的和田玉籽料则皮和肉像是截然分开的一样,没有一点过渡的感觉。
这几点鉴别和田玉的方法还是需要细读的,反正在购买和田玉的时候,一定要多多观察,毕竟现在的造假技术越来越厉害了!看着和田玉声名鹊起,价值倍增,犹豫不决的你还不打算果断入手吗?。
常见宝玉石鉴定方法及步骤

常见宝玉石鉴定方法及步骤作者:张斌权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3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鉴定宝玉石的仪器和方法越来越多,然而在我们交易宝玉石时,不可能随身携带着仪器逐项进行检测,只能鉴定依靠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分析宝玉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来判断所鉴定宝玉石的真假。
因此,肉眼鉴定宝玉石,无论对经销商、专业鉴定人员,还是珠宝消费者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肉眼鉴定;宝玉石;依据及方法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
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宝石所呈现的表面性质的观察分析,引导你对下一步检测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宝玉石肉眼鉴定方法和知识,是确保所购宝石货真价实的关键之一。
总之,肉眼鉴定宝玉石的,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颜色观察色调相同的宝石很多,但它们相互间总会有微小的差别。
鉴别时必须按下面的方法,观察各宝石间颜色的微小变化。
一是要在统一的白色衬底上观察,这样颜色才有可对比性和鉴别性。
二是要在自然光下观察,避免灯光的不同观察到颜色的不同。
但不能在阳光直照下观察,因为宝石的多个刻面对阳光的强烈反射会影响观察结果。
三是要利用宝石的反射光观察。
天然宝石色调自然明亮,人造宝石色调不自然,经过质量改善的宝石颜色不亮带暮;天然有色宝石的颜色不很均匀,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常能看到变化的过渡带和色带现象,改色宝石的颜色变化呈跳跃式,无过渡带,常能看到颜色更深的色点或沿裂隙分布的深色条带;人造宝石颜色非常均匀。
如具特殊橄榄绿色的橄榄石、具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具晕彩效应的欧泊等均是典型特征。
又如主要取决于宝石折射率的光泽也可为肉眼鉴定某些宝石提供重要依据。
玉的鉴定方法

玉的鉴定方法
玉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因此玉的鉴定成为了一门非
常重要的技术活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玉的鉴定方法,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玉石。
首先,玉的鉴定需要通过观察玉石的外观特征来进行。
真正的
玉石具有细腻的质地和温润的手感,表面光滑,色泽自然。
而假冒
的玉石往往会有明显的瑕疵和痕迹,质地粗糙,色泽不均匀。
因此,通过肉眼观察玉石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其次,玉的鉴定还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来进行。
常见的玉石鉴
定仪器包括显微镜、紫外灯等。
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玉石的内部结
构和纹理,真正的玉石通透度高,内部结构清晰可见,而假冒的玉
石内部常常有明显的杂质和气泡。
紫外灯可以用来检测玉石的荧光
特性,真正的玉石在紫外光下会呈现出特殊的荧光效果,而假冒的
玉石则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另外,玉的鉴定还需要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来进行。
在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玉石鉴定机构,他们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鉴
定经验,可以对玉石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
因此,如果遇到有疑
问的玉石,可以将其送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保其真伪。
总的来说,玉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运
用肉眼观察、专业仪器检测和专业鉴定机构的帮助。
希望大家在购
买玉石时,能够谨慎选择,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加了解玉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鉴定能力,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2.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二)二、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称为透明度。
宝石的透明度可以大致分为下列五级:1、透明光线可以充分地透过,通过宝石可以明显地看到对面的物体。
此类宝石如:钻石、黄玉、水晶、祖母绿等。
图1、黄玉(/bmiddle/4758ccc20d7d6338d492d)2、半透明光线可以透过,通过宝石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但不太清晰。
此类宝石如:月光石、磷灰石、顽火辉石等。
图2、磷灰石(/zlg/ks/images/326-fulinhuishi.jpg)3、亚透明虽然光线可以透过,但通过宝石不能看到对面的物体。
此类宝石如:硅孔雀石、蛇纹石玉、拉长石等图3、硅孔雀石(/zlg/ks/images/191-guikongqueshi.jpg)4、微透明透光能力较差,在靠近光源时宝石边部薄的地方可透过少量光线。
此类宝石如:玛瑙、软玉、绿松石、玉髓等。
图4、绿松石(/uploadfile/zhishi/uploadfile/200711/20071101100212904.jpg)5、不透明光线不能透过,即使在靠近光源时宝石边部薄的地方也不透光。
此类宝石如:孔雀石、赤铁矿等。
图5、赤铁矿(/zlg/ks/images/19-chitiekuang2.jpg)三、光泽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光泽度主要取决于矿物本身的折光率。
按照反光能力的强弱和性质,矿物的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两大类。
非金属光泽又可分为若干种。
根据折光率(N)的大小,可以将宝石的光泽分为如下8种(从金属光泽到树脂光泽,直觉就是从耀眼夺目到平淡柔和):种类折光率代表性宝石金属光泽N>3 赤铁矿金刚光泽N=2.00~2.60 钻石半金刚光泽N=1.90~2.00 锆石强玻璃光泽N=1.70~1.90 红宝石、蓝宝石玻璃光泽N=1.54~1.70 电气石、水晶亚玻璃光泽N=1.21~1.54 欧泊、萤石蜡状光泽N<1.21 绿松石树脂光泽N<1.21 琥珀图6、金刚光泽(钻石)(/2008-03-08/2008381618408_2.jpg)图7、半金刚光泽(锆石)(/zlg/ks/images/35-gaoshi7.jpg)图8、玻璃光泽(水晶)(/zlg/ks/images/179-zijing12.jpg)图9、亚玻璃光泽(萤石)(/zlg/ks/images/121-yingshi16.jpg)图10、树脂光泽(琥珀)(/zlg/ks/images/48-hupo2.jpg)主要参考文献:[1]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2]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社,1999.。
地学人教你如何肉眼鉴别宝石

地学人教你如何肉眼鉴别宝石地学人教你如何肉眼鉴别宝石地学人告诉你如何肉眼鉴别钻石、金绿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看完你就是行家了......钻石钻石(Diamond)是金刚石的宝石名称,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宝石。
化学组成主要为碳(C),常含有微量的氮(N)、硼(B)、铝(Al)、铍(Be)等杂质元素。
含氮使钻石变黄,含硼使钻石变蓝。
钻石属于等轴晶系,晶体多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及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图1)。
钻石一般为无色、淡黄色,少数为粉红色,偶见绿色、红色、蓝色、紫色等(图2)。
金刚光泽,透明,折射率2.417,色散率0.044。
硬度10,密度约3.5g/cm3,热导性强,发育一组完全解理。
常见的包裹体有石榴石、尖晶石、顽火辉石等。
钻石(金刚石)的晶形不同颜色的钻石肉眼鉴定特征肉眼识别钻石的要点包括颜色、光泽、色散、瑕疵、琢型等。
1颜色钻石颜色较多,但在市场上流通的钻石除了少量产于澳大利亚的粉红色钻石外,主要是无色(白色)、微带黄色的白色和带褐色的白色。
其他罕见的红色、绿色、蓝色的钻石,一般未经上市就被收藏家珍藏。
2光泽钻石为金刚光泽,犹如表面涂了一层植物油,显得浑厚而明亮。
将钻石的台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台面内侧就如同镀银的镜面一样。
3色散钻石的色散值是0.044,为中等色散,当光线从台面入射进入钻石内部,可以见到橙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彩光。
4瑕疵用10~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绝大多数钻石内部,多多少少含有白色的裂纹、黑色的瑕点或石榴石、尖晶石、顽火辉石、石墨等矿物包裹体。
在腰围处可能会见到胡茬状的小解理或三角形的原始晶面。
5琢型珠宝界对钻石的琢型要求十分严格,从台面进入钻石的光,必需从台面发射出来,亭部不能漏光。
因此,各个部位应按比例琢磨(图),小面对称、棱线平直、三棱交于一点、表面光洁。
如果将钻石台面向下放在带字的纸上,从亭部向下应看不到纸上的字迹。
标准园型钻石各部分的名称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色)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陈 桃 周征宇 马婷婷(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上海,200092)摘 要 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和10X放大镜对宝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由此可判断所鉴定宝石的真假。
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肉眼鉴定不仅能帮助我们鉴定宝石和种属,还能帮助鉴定宝石的成因,也能为确定宝石是否通过后期优化处理提出重要线索。
但肉眼鉴定不仅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
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有关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会大有裨益。
宝石的结晶学性质、物理性质、包裹体等均是其中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肉眼鉴定 晶体 表面特征 包裹体1 引言宝玉石鉴定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准确无误的鉴定,需要扎实的宝玉石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借助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
但由于宝玉石的特殊性,在宝玉石从原石直至商品各个环节的鉴定中,肉眼鉴定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
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宝石所呈现的表面性质的观察分析,引导你对下一步检测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宝玉石肉眼鉴定方法和知识,是确保所购宝石货真价实的关键之一。
总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但肉眼鉴定不仅仅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更必须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
了解有关肉眼鉴定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大有裨益。
为此,本文主要对宝石肉眼鉴定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讨论。
并以钻石为例,对肉眼鉴定方法作简要介绍。
2 肉眼鉴定的依据从形式上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主要凭经验,但其实质上是建立在宝石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即必须以坚实的宝石学理论基础作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陈 桃 周征宇 马婷婷(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上海,200092)摘 要 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和10X放大镜对宝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由此可判断所鉴定宝石的真假。
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肉眼鉴定不仅能帮助我们鉴定宝石和种属,还能帮助鉴定宝石的成因,也能为确定宝石是否通过后期优化处理提出重要线索。
但肉眼鉴定不仅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
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有关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会大有裨益。
宝石的结晶学性质、物理性质、包裹体等均是其中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肉眼鉴定 晶体 表面特征 包裹体1 引言宝玉石鉴定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准确无误的鉴定,需要扎实的宝玉石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借助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
但由于宝玉石的特殊性,在宝玉石从原石直至商品各个环节的鉴定中,肉眼鉴定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
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宝石所呈现的表面性质的观察分析,引导你对下一步检测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宝玉石肉眼鉴定方法和知识,是确保所购宝石货真价实的关键之一。
总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
但肉眼鉴定不仅仅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更必须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
了解有关肉眼鉴定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大有裨益。
为此,本文主要对宝石肉眼鉴定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讨论。
并以钻石为例,对肉眼鉴定方法作简要介绍。
2 肉眼鉴定的依据从形式上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主要凭经验,但其实质上是建立在宝石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即必须以坚实的宝石学理论基础作为依据。
以下作简要归纳:2.1 宝石的结晶学性质宝石结晶学性质涉及到宝石矿物的晶体结构、形态和结晶习性等,是宝石原石肉眼鉴定的重要理论基础。
(1)晶体:晶体是内部原子结构有序的固体,晶体的充分发育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2]。
不同的晶体由于不同的内部原子结构,而具不同的晶体外形特征,即称结晶习性。
表面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金刚石常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产出,晶体表面常有三角形生长标志;水晶常呈六方柱状产出,晶体主要由六方柱、菱面体和六方双锥形成单形,柱面上常有横纹和六边形凹坑等[1]。
依据这些特征,就能为正确鉴定这些宝石矿物提供重要线索。
除具明显外形的宝石晶体外,尚有一些不具规则的几何形态,但具有内部有序原子结构的宝石矿物,它们是由无数微晶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微晶用肉眼或借助于10倍放大镜可以被观察到,这些被称为多晶质的矿物集合体,即玉石,如翡翠、东陵玉、汉白收稿日期:2003-06-15第一作者简介:陈桃,女,1963年生,鉴定师,FGA.HRD.I GI。
现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宝石学教育中心教师,长期从事珠宝玉石的鉴定与教学工作。
玉等。
肉眼能观察到的粒状结构也就成为这些宝玉石重要的鉴别特征。
还有一些玉石矿物也是由细小晶体组成的集合体,但组成这些玉石的矿物晶体是如此之小,以致用普通显微镜也无法观察到,这类矿物被称作是隐晶质矿物,这些组成矿物虽然难以观察到,但它们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如玛瑙的显微结构等。
这些结构特征也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玉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2)非晶质体:有些貌似固体的物质,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但其内部原子结构排列无序,这类物质被称为是非晶质体,如欧泊、火山玻璃、琥珀。
无特定的内部结构、无特定的晶体外形等,也为我们肉眼鉴定这些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2.2 宝玉石的物理特征(1)光学性质:包括颜色、反射效应(光泽、透明度、特殊光学效应)、折射、发光性等,这些性质可为宝石肉眼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宝石因含有不同的致色元素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颜色[2],有些宝石由于具有极高的色散、干涉、衍射或特征包裹体等,而使宝石具奇特的颜色或光学效应,通过肉眼观察宝石所具有的特征颜色、特殊光学性质便能达到鉴定宝石的目的。
具特殊橄榄绿色的橄榄石、具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具晕彩效应的欧泊等均是典型特征。
又如主要取决于宝石折射率的光泽也可为肉眼鉴定某些宝石提供重要依据。
如金刚光泽是钻石特有的,软玉具油脂光泽,孔雀石的丝绢光泽等也具有特殊的鉴定意义。
某些各向异性的晶质宝石具有非常大的双折射现象,以致于通过透明的宝石台面可观察到棱线 重影 ,这一性质对于鉴定与其相似的宝石非常重要,如钻石与锆石两者很相似,但前者看不到重影,后者能清楚地看到重影。
较易将两者区分开来。
(2)力学性质:包括密度、硬度、韧度、解理、裂开和断口等,同样为肉眼鉴定宝玉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如,钻石与人造玻璃,虽然外形可能较相似,但前者比重较大,硬度高,后者较轻,硬度小,且易被外来物磨损。
通过掂重、观察被磨损的情况等,较易将两者区别开来。
又如钻石与尖晶石,前者具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后者无解理。
原石时清楚的八体解理可将两者明确地区别开来。
对成品,由于钻石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并在成品上留下V字形切口、胡须等,也为我们鉴定它们提供了重要依据。
又如,玻璃与翡翠,除其它特征外,两者断口也存在重大差别,玻璃为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翡翠为锯齿状断口。
(3)其它物理性质:包括热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等,这此性质在肉眼鉴定中也极为重要。
如大多数晶质宝石比仿制品导热率高,因而,晶质宝石手感较凉,仿制品手感较温;又如天然蓝色钻石导电,处理产生的蓝色钻石则不导电,即通过导电情况就可将两者区分开来。
磁性也同样有鉴定意义,如天然钻石一般无磁性,合成钻石由于含金属包裹体而产生磁性,通过磁性,也可为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鉴别提供依据。
2.3 包裹体特征宝石的包裹体是指被宝石包裹的天然矿物、杂质、结构缺陷、气泡等物质,它是宝石的 指纹 。
由于不同的宝石、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宝石、不同产地的同种宝石、经过处理与未经过处理的天然宝石,其内部所含的包裹体均有所不同。
因此,包裹体是鉴定宝石、研究宝石成因、确定宝石产地的关键所在[6]。
当然也是宝石肉眼鉴定的重要依据。
(1)帮助鉴定宝石的种属:如石榴石族中的绿色品种可能是钙铝榴石,也可能是翠榴石,利用10X 放大镜观察,含有石棉纤维组成的 马尾状 包裹体则为翠榴石,而含有晶质包裹体组成的 糖浆状 包裹体则为钙铝榴石;(2)帮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天然蓝宝石中常有六边形色带,而维尔纳叶法合成蓝宝石中常有弯曲生长带。
(3)帮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一些经过处理的宝石,往往物理性质变化不大,但经过处理的内部包裹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红宝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经处理后,由于温度提高,围绕该矿物常出现似 圆盘状 的张力环。
(4)帮助鉴定某些人工宝石的合成方法:由于不同的合成方法,其内部的包裹体会有一定的差异。
维尔纳叶法合成红宝石常有弯曲生长带,而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常有 窗纱状 的羽状纹。
(5)帮助确定某些宝石的成因和产地:包裹体是我们研究宝石成因和产地最直接的证据,如祖母绿,凡具粒状氟碳钙铈矿或三相包裹体的产于哥伦比亚,具竹节状阳起石包裹体的产于俄罗斯,具逗号状包裹体的产于印度等。
3 宝石肉眼鉴定举析-钻石钻石被誉为 宝石之王 ,市场占有量大。
为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方法,现以钻石为例对宝石肉眼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作进一步介绍。
和所有的宝石一样,钻石鉴定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材料的种属问题,即确定被鉴定的材料是否为宝石级金刚石,也就是钻石及其仿制品的鉴别问题;二是材料的成因,即在确定材料为金刚石后,需要确定其属于天然的或是人工合成的,也就是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鉴别问题;三是在确定其为天然钻石后,尚需进一步确定其是否经过后期人工优化和处理,也就是天然钻石与处理钻石的鉴别问题。
3.1 钻石与仿制品的鉴定在各种宝石中,与金刚石矿物晶体较为相似的矿物主要有同属立方晶系的尖晶石和萤石等。
而作为刻面型钻石的仿制宝石主要分三类,第一是天然宝石仿制品,主要有无色刚玉、锆石、托帕石、水晶;第二是合成宝石仿制品,主要有立方氧化锆、合成刚玉、合成尖晶石、合成金红石;第三是人造宝石仿制品,主要有莫桑石、钇铝榴石、钆镓榴石、钛酸锶、玻璃等。
另外有还拼合石。
依据上述特征就有可能将钻石与其仿制品区分开来(表1,表2,表3,表4)。
表1 金刚石原石晶体与仿制品的肉眼鉴定特征[1]Table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ugh diamond and its imitations under eyes-identi fication原石晶体肉眼鉴定特征金刚石常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产出。
晶体表面常较粗糙,呈弯曲状。
晶棱圆钝。
八面体晶面上常有生长纹理、三角座蚀象。
正方体晶面上常有四边形凹坑(见附图)尖晶石常以八面体产出,但晶体棱角圆损,晶体表面蚀象不规则萤石单晶产出常呈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
立方体晶面上常出现与晶棱平行的网格条纹。
表2 刻面钻石与仿制品肉眼鉴定特征[3][4]Table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eted diamond and its i mitations under eyes-identification宝石种肉眼鉴定特征钻石金刚光泽;较自然的 火彩 ;小面棱规则、对称,棱角锐利;有时腰棱处可见 须状腰 ,天然晶面上常有生长标志;线条试验看不到纸上的线条;亲油试验油性水笔在钻石表面可留下划线;托水时间较长;10X放大镜下,大部分钻石有天然特征包裹体。
相似天然宝石无色刚玉强玻璃光泽;刻面棱有破损;10X放大镜下可有天然特征包裹体。
锆石(高型)亚金刚光泽;强 火彩 ;强双折射;常有磨损的边棱;10X放大镜下可含天然特征包裹体。
托帕石玻璃光泽;小面棱常磨损;包裹体较少。
水晶玻璃光泽;包裹体较少。
合成宝石立方氧化锆强玻璃光泽; 火彩 强且不自然;小面棱磨损;内部较干净。
合成无色刚玉强玻璃光泽;10X放大镜下见有特征的弯曲生长带,气泡。
合成尖晶石亮玻璃光泽;10X放大镜下常有异形气泡等特征包裹体。
合成金红石极强且不自然的 火彩 ;双折射明显;抛光纹常见;边棱磨损。
10X放大镜下常见气泡。
人造宝石莫桑石亮玻璃光泽; 火彩 强;明显的小面棱重影;10X放大镜下常见针状包裹体。
钇铝榴石亮玻璃光泽; 火彩 弱;10X放大镜下见有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