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本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本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本1. 评价标准1.1 品德素质1.1.1 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1.2 尊重师长和同学,具备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以及公正宽容的品质。

1.1.3 热爱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并能够准确理解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

1.2 学习态度1.2.1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怕困难,用功主动,独立思考。

1.2.2 能够有效安排学习时间,自律自控,乐观积极面对困难。

1.2.3 具备好奇心,对新知识持恒心,勇于探索和实践。

1.3 社交能力1.3.1 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1.3.2 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1.3.3 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引导他人,起到积极的影响。

2. 评价内容2.1 学业考核2.1.1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

2.1.2 完成作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1.3 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的表现。

2.2 日常行为表现2.2.1 尊敬师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纪律意识。

2.2.2 热爱学校,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2.3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差异。

2.3 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2.3.1 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2.3.2 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

2.3.3 在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中具备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3. 评价方法3.1 班级评议3.1.1 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组织班级同学进行评议,形成评议表和评议结果。

3.1.2 班级评议以匿名方式进行,鼓励同学们真实评价,促进班级关系和谐稳定。

3.2 教师评价3.2.1 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2.2 教师评价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3.3 考试成绩3.3.1 考试成绩作为德育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德育量化评分标准(试行)

德育量化评分标准(试行)

初一(5)班德育量化评比标准说明:1.每位同学底分为80;低于60为不及格,60~90为良好,高于90为优秀;2.期末进行总结,将总成绩登入记录册中存档,以便升学使用;3.每周班会课上进行小结。

第一篇惩罚一、仪容仪表1.未穿校服、未穿整套校服者-1/次;2.未佩戴校章-1/次;3.头发不合格、佩戴首饰未按时整理者-1/天。

二、考勤1.迟到(包括课前、两操、升旗)-1/次,迟到累计超过10次以上,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处分;2.旷课(包括体育、信息、音乐、两操、升旗等)-3/节,节数超过20节者,给予校级处分;3.早退与旷课同论。

三、纪律1.课前课堂违纪被老师点名-1/次,点名批评后重犯不改者再-3/次;2.自习课讲话-1/次,点名后重犯不改者再-3/次;3.顶撞教师-3/次,按情节给予校级处分;4.听写、测验、考试等作弊者一旦发现-3/次,按情节给予校级处分;四、劳动卫生1.值日缺席者-3/次,并无条件无时限接受其他值日任务;2.劳动缺席者-5/次,并无条件无时限接受其他劳动任务;3.值日、劳动无故迟到者以缺席同论;4.值日劳动未达到满分的,未完成倒垃圾、拖地板、摆放桌椅者,全组-1/人次,并需重扫。

五、作业1.迟交作业者,当天内补齐-1/次;2.不交作业者,-2/项;3.抄作业者与被抄作业者,一旦发现,作业作废,以迟交论处;4.组长科代表包庇未交作业者,一经查实-3/项。

六、其他其他违纪情况,如抽烟、打架、勒索、破坏公物按学校行为规范给予处分。

第二篇奖励1.一周校服、校章规范者+1/人;2.一周全勤者+1/人;3.一周劳动值日达到满分的,全体参与值日劳动者+2/人;4.课堂纪律受科任老师表扬,全体同学+2/人;5.考试、测验真实成绩进步者+1~5分6.在校期间受到任何表扬者+2/次(包括劳动、作业、工作等)7.参加体育竞赛、学术比赛者,+1~6分,市级双倍;8.正义举报不良情况者,一经查实+3/次。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德育学分制是指通过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或惩罚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包括评分标准、学分奖励和惩罚措施等内容。

二、评分标准1. 德育表现评价指标:(1) 遵纪守法: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和法律法规,不得有违纪违法行为。

(2) 社会责任感: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具备社会责任感。

(3) 集体荣誉感:学生要爱护学校环境,维护学校形象,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4) 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学习计划制定和自我约束等方面。

(5) 品德修养:学生要具备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修养。

2. 评分等级及学分奖惩:(1) 优秀:学生在德育表现方面得分在90分以上,将获得额外的学分奖励,可用于提升综合评价分数。

(2) 良好:学生在德育表现方面得分在80-89分之间,将按照一定比例获得学分奖励。

(3) 中等:学生在德育表现方面得分在70-79分之间,不增加或减少学分。

(4) 不及格:学生在德育表现方面得分在70分以下,将受到一定的学分惩罚,并需要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

三、学分奖励措施1. 学分奖励形式:(1) 学分兑换:学生可以将获得的学分兑换为奖品或特权,如图书馆借阅特权、体育设施使用特权等。

(2) 综合评价加分:学生获得的德育学分可以用于提升综合评价分数,从而提高升学或就业竞争力。

(3) 荣誉称号:学生可以根据获得的德育学分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如“德育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

2. 学分奖励项目:(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次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

(2) 组织班级或学校活动:学生担任班级或学校活动的组织者或志愿者,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

(3) 参与德育培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

德育学分制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德育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的德育行为为评价标准的学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学分制的实施细则,包括评价标准、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评价标准1.1 学生的道德品质: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诚信、友善、公正等道德品质,包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方面的表现。

1.2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包括学生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1.3 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向上、自信独立的个性,包括学生参预课外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的表现。

二、具体操作方法2.1 德育评价指标的制定:学校根据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德育评价指标,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2 德育学分的获得方式:学生通过参预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座、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等,展示自己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个性发展,获得德育学分。

2.3 德育学分的记录和管理:学校建立德育学分档案,记录学生获得的德育学分情况,并进行及时更新和管理。

三、效果评估3.1 德育学分的积累和使用:学生获得的德育学分可以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申请奖学金等的依据,鼓励学生积极参预德育活动。

3.2 德育学分的影响力:通过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学校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的提高。

3.3 德育学分制的改进和完善:学校根据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德育学分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4.1 学生参预度不高: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德育活动的种类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参预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4.2 德育评价标准不明确:学校应当明确德育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评价的主观性。

4.3 德育学分管理不规范: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学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学分的记录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德育量化考核评分细则

德育量化考核评分细则

德育量化考核评分细则1、思想品德操行学分为200分,每学期评定一次,最后按学期数平均计算。

品德操行分达140分以上为合格。

每学期学生思想品德操行评价以170分为基本分,学生品行分的评定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依据品行分实施参考标准,采用学生日常行业违规违纪扣分和奖励加分相结合计算。

(1)加分:1、无迟到早退,按时出操,每周加1分。

2、无旷课,无违反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每月加2分3、仪容仪表规范,每周加1分4、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主动为同学、老师、班集体服务,表现明显进步,受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表扬,每次加1分。

5、积极参加以学科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为学科部服务,受到学科部表扬,每次2分。

6、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包括校园实践活动),主动为学校服务,受校级表扬的,每次加3分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德育活动或比赛,且表现或成绩良好,每次加2—5分。

8、积极参加社区、市级青年志愿者活动,表现良好者,每次加3—6分9、做好人好事,每次加2—4分10、检举或制止不良行为者,每次加1—3分(2)减分:1、迟到、早退,不按时出操,每次1分2、无故旷课每节扣2分3、不遵守课堂纪律,每次1—3分(认错态度端正,接受教育)4、不穿着校服(含穿上衣不穿校裤或穿校裤不穿上衣)5、发型不规范或染发,每次1—3分6、佩戴与身份不符的首饰或浓妆艳抹、打扮怪异,每次扣2分7、语言不文明,说脏话,侮辱他人,每次1—3分8、挑唆同学间矛盾,欺负同学,每次2—3分(视态而定)9、无故窜班、窜年级,每次1分10、阅读不健康书刊、浏览不健康网站,每次3分11、不尊重老师,每次2分(得到老师谅解)12、住宿生违反晚自习纪律,每次1分13、擅自调整宿舍,每次2分14、在他人宿舍住宿,每次1分15、未经允许,留宿本宿以外其他人员,每次1—4分16、夜不归宿者,每次4分17、不履行宿舍卫生制度,每次3分18、在宿舍违规使用电器或蜡烛,每次2分19、向宿舍、教学楼外乱扔乱泼,每次2分20、如厕后不冲洗,每次1分21、不按规定停放自行车,每次1分22、破坏公物,每次3分23、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每次1分24、携带香烟、打火机,校内外有吸烟行为,发现一次2—3分25、赌博、饮酒,或携带危险物品,发现一次3—5分26、携带管制刀具进校,每次5分27、受校警告处分,每次10分,受严重警告处分,每次15分,受记过处分20分,受留校察看处分每次30分,触犯法律,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每次40分以上。

德育分评分标准

德育分评分标准

学生德育考核加分标准一、思想品德方面:1、在社会上为国家,学校争得荣誉,表现突出者(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抢险救灾等)加0.5-3分.2、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劳动积极分子,模范小组长”等,加2分.3、被评为省级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其他省级模范称号者,加4分.二、纪律方面主动遵守学院和班级的纪律,一学期宿舍全体成员无旷课、旷操、旷自习记录的宿舍,全体成员加1分。

三、学习方面1、单科成绩第一名加1分,累计加分;综合成绩前五名加3分。

2、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者加3分,六级者加4分,计算机二级者加3分。

四、文体活动方面1、在学校举办的文体比赛中获得个人前三名者,第一名加3分,第二名加2分,第三名加1分。

2、体育竞赛破院纪录者加2分,破省纪录者加4分。

3、特长生能运用其特长积极为班级服务者加2-3分。

五、卫生劳动方面1、被评为文明宿舍的同学,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的同学,被评为模范小组长的同学每人加1分。

2、在院级以上(含院级)单位组织的劳动,卫生检查中受表扬的班级、组、宿舍,每人每学期加1分。

六、社会活动方面1、凡担任学生干部,积极为同学服务,按要求完成任务者:宿舍长每学期加2分;小班班委每学期加4分;大班班委每学期加6分。

2、在学生会工作为班级取得荣誉、做出贡献者每学期加1分。

3、在校级以上报刊(含校级)投稿并被录用者每次加1分。

4、在院学生会担任学生会主席每学期加6分;副主席每学期加5分;学生会各部部长每学期加4分;学生会各部副部长每学期加2分;学生会干事每学期加1分。

学生德育考核减分标准一、思想品德方面:1、参与错误思潮和倾向者减5-10分。

2、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或学习不认真迟到早退者减1-2分。

3、党团员不参加组织活动者每次减1-2分。

4、不尊敬师长者每次减2分。

5、在公共场所不讲文明礼貌;损坏公物者每次减2分。

二、遵守纪律方面1、迟到早退一次减1分,旷课一节者减2分,旷早操、晚自习减1分。

中学德育评分条范文(二篇)

中学德育评分条范文(二篇)

中学德育评分条范文一、学业表现(1) 学科成绩:学生在学校内所学习的各科目成绩是否优秀,能否达到相应标准,是否保持稳定的学业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否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

(3) 考试态度:学生在参加各类考试时,是否端正态度,遵守考场纪律,合理规划时间,全力以赴完成考试。

二、品德修养(1) 诚实守信:学生是否言行一致,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是否具备良好的诚信观念和言行准则。

(2) 礼貌待人:学生是否具备文明礼仪,对人对事客观、礼貌、友善,遵守公共秩序,不干扰他人正常活动。

(3) 合作意识:学生是否有团队合作意识,愿意与他人携手合作,乐于分享、互助他人,共同完成学校及班级任务。

(4) 责任心:学生是否有责任感,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行动对他人及环境的影响,勇于承担责任并尽力完成。

三、行为规范(1) 安全意识:学生是否具备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各项安全规则,不从事危险行为,不携带危险物品。

(2) 学校纪律:学生是否遵守学校纪律,不违反校规校纪,服从教师管理,保持学校正常秩序的良好状态。

(3) 课间行为:学生是否在课间时间内有序、安静地行动,不在教室内外大声喧哗,不做危险动作。

(4) 社会公德:学生是否具备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素养,尊重社会公共资源,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四、个人素质(1) 自律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自觉遵守自我设定的规则,培养良好的自制力,在各方面保持合理的自律。

(2) 持之以恒: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和生活中是否能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

(3) 创新思维: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如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4) 社会责任:学生是否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一员,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评分条目旨在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业、品德、行为规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表现。

希望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在中学生涯中拥有全面的成长和进步。

德育积分评比标准

德育积分评比标准

德育量化评分标准:
加分:
1.每月全勤加5分(早读\课间\无病假事假情况)
2.干部工作认真工作,每月加5分
3.期中\期末考试中, 全优加10分;期中\期末考试中,一科优秀加5分
4.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期末加10分
5.积极分子参加团支部组织的活动,每次加2分
6.参加“阳光体育节”的同学上场每人加3分,获奖另外加分。

(学校比赛三等奖加2
分;二等奖加2分;一等奖加5分)拉拉队加1分
7.区级比赛三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3分;一等奖加6分
8.市级及以上比赛三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5分;一等奖加8分
9.课堂表现良好,受到老师表扬的加1-2分
10.按时上交饭费加1分
11.校级仪表检查中受到学校领导表扬的加2分
12.其他表扬以班主任老师口头宣布为准。

减分:
13.迟到一次减2分;在校门口留名减3分(三次迟到记一次旷课)
14.缺勤(每天)减1分
15.旷课每节减3分(6节旷课给予警告处分)
16.仪表不合要求(发型:不烫、不染、不怪)减1分,被学校批评每次减2分
17.上课、班校会不经允许随便说话减1分;
上操等全校性集体活动扰乱秩序随便说话被老师批评减2分;
18.上课与同学发生冲突减3分;与老师发生冲突减10分
19.不做值日减2分
20.无故不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每次减2分
21.受到学校填写违纪单减5分
22.吸烟扣除德育积分10分(受到其他学校处分减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团干、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2分
校社会活动积极分子、校级最佳寝室长等荣誉称号
1分
校级最佳值周生等荣誉称号
0.5分
德育评分标准
德育综合表现。对经过校级及以上组织联评后获得的党、团等系列个人荣誉称号的研究生适当加分。此项加分占5%,可累积加分,最高加5分,具体获奖加分评分标准如下:
国家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5分
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4分
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标兵、校优秀团员(团干)标兵、校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