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训练1-3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课后分层训练(三)百合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课后分层训练(三)百合花一、语用小题夯基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阅读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
这是一个宝贵的观察角度,可以为城市建设者、治理者提供________的思路。
每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都应该具有独特的定位,都应该涵养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
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滩之上,更不是臆想的________,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
通过对市民阅读偏好的画像和精描,有助于厘清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过去40年,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________的成就。
但这一城市化的进程,更多还是被放在经济的维度上去考查。
然而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视角里,城市化的成绩相对偏弱。
我们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事实上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概括。
( )。
但当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格充分发育之后,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提炼自然________。
市民的阅读生活,无疑是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海市蜃楼举世瞩目迎刃而解B.另辟蹊径海市蜃楼令人侧目迎刃而解C.另辟蹊径空中楼阁举世瞩目水到渠成D.独树一帜空中楼阁令人侧目水到渠成解析:选C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
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颖,自成一家,多用于观点、风格等。
空中楼阁:指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幻的事物。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形容影响很大。
令人侧目:会让人斜着眼睛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
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课后分层训练(六)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课后分层训练(六)*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语用小题夯基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立着一尊雕像。
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
张秉贵生前______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________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苦练工作技能,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
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________的服务。
他这种爱岗敬业,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
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_________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长期想方设法周到惊天动地B.长期挖空心思周密翻天覆地C.长久想方设法周到翻天覆地D.长久挖空心思周密惊天动地解析:选A①长期:长时期;长时间。
长久:时间很长;长远。
文中说的是张秉贵长时间担任售货员,应选用“长期”。
②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
想方设法:想尽办法。
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想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应选用“想方设法”。
③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
周密:周到而细密。
这里说的是张秉贵服务细致,照顾全面,没有“细密”的意思,应选用“周到”。
④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形容闹得很凶。
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没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应选用“惊天动地”。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台前排起长队解析:选D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所以选D。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分层训练: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选题测控导航表1.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B.脂质都是良好的储能物质C.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应形成D.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应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2.在人和动物皮下结缔组织中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C )A.糖原B.胆固醇C.脂肪D.蛋白质解析: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内;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储存在皮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要功能不是储存能量。
3.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蔗糖和乳糖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C.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分子构成D.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解析:磷脂属于脂质,它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因而都有脂质;蔗糖和乳糖的元素组成都是C、H、O;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分子构成;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都可以水解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4.细胞中的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单糖不能被水解B.蔗糖、麦芽糖、半乳糖都属于二糖C.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构成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解析:单糖不能被水解;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半乳糖属于单糖;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构成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5.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元素组成相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解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并且元素组成均为C、H、O;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人教英语七上【话题阅读分层训练】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Hello, boys and girls! I 1 Alice Green. Alice is my 2 name.Green is my 3name. Look at my room. This is my schoolbag. 4black. Oh, that is 5 eraser. It's 6 . But it's not 7 . I found it8 the classroom. Is it 9 eraser? Please 10 me at 687-5926.() 1.A. is B. are C. am D. be() 2. A. last B. family C. full D. first() 3. A. first B. middle C. last D. given() 4. A. It B. It's C. Its D. I' m() 5. А. А B. an C. the D. /() 6. A. white B. white color C. a white D. the white() 7. А. I B. me C. mine D. my() 8. A. in B. to C. of D. at() 9. A. your B. you C. yours D. my() 10. A. meet B. call C. thank D. look阅读理解体裁:说明文词数:69+32 难度:★☆☆建议用时:4分钟正确率:__/5 AHu Haokang is a Chinese boy. He is eight. He is in Grade Two. This is his dog. I don't know its name. I think①it is three. That is his schoolbag. You cansee a pencil box, an English textbook(课本), two Chinese textbooks, someexercise②books and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英汉词典)in it, His good friend is Peter. Peter is an English boy. He is eight, too.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正(T)误(F)。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分层训练:Module 3 Unit 1 There are thirty students in my class【含答案】

Module 3My schoolUnit 1 There are thirtystudents in my class.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完成单词1.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墙).2.Many(许多) students are in the classroom.3.The old man is eighty(八十) years old.4.There isn’t any(任何) milk in the glass.5.I really(真正地) love my school.1.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2.You can see some furniture in the room,for example a table and a bed.3.There is a television in Tom’s room,and he often watches it after school.4.My computer doesn’t work.Can you help me?Ⅲ.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我的房间里有三把新椅子。
There are three new chairs in my room.2.导学号25794058我们教室的墙上有一张中国地图。
There is a map of China on the wall of our classroom.3.贝蒂和露西星期六有许多作业要做。
Betty and Lucy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on Saturday.4.你们学校有多少女教师?How many women teacher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5.导学号25794059你的新外套是什么样子?What’s your new coat like?Ⅰ.单项选择1.—A is the science lab?—It’s in front of the office.A.WhereB.WhatC.HowD.What’s2.—Are there B women in the theatre?—Yes,and there are men too.A.some;anyB.any;someC.some;someD.any;any3.—What’s your classroom C?—Oh,it isn’t very big,but very clean and bright.A.aboutB.fromC.likeD.of4.导学号25794060There are C people in the room.A.a lots ofB.a lotC.a lot ofD.lot of5.—A classe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Thirty.A.How manyB.How oldC.HowD.WhatⅡ.按要求完成句子1.There are sixty desks in the classroom.(对画线部分提问)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2.There are some oranges in the basket under the tree.(对画线部分提问)What is in the basket under the tree?3.There are some pens in the box.(改为一般疑问句)Are there any pens in the box?4.I drink much water every day.(改为同义句)I drink lots of water every day.5.Our classroom is very big.(对画线部分提问)What’s your classroom like?Ⅲ.短文填空Hello,everyone! I’m Bill.This is my brother,Tony.We are both thirteen.We are twin brothers.We’re students.We’re in the 1.s ame school.Look at this nice 2.p icture.It’s our room.There are two beds,two desks and two chairs in it.There are 3.s ome books on the desks.Thereare two bags 4.b ehind/beside the chairs.There is also(也) a 5.p hoto on the wall.It’s very big and clean.We like our room very much.。
2022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Units 1-3

教材词汇分层训练
熟词生义
名师考点精讲
安徽中考真题精选
-4-
八年级(上)Units 1-3
21.hardly adv.几乎不;几乎没有 22.ever adv.在任何时候;从来;曾经 23.once adv.一次;曾经 24.twice adv.两次;两倍 25.Internet n.(国际)互联网;因特网 26.program/programme n.节目 27.full adj.忙的;满的;充满的 28.maybe adv.大概;或许;可能
八年级(上)Units 1-3
八年级(上)Units 1-3
教材词汇分层训练
1.anywhere adv.在任何地方 2.most adj.,adv.& pron.最多;大多数 3.myself pron.我自己;我本人 4.hen n.母鸡 5.pig n.猪 6.seem v.好像;似乎;看来
教材词汇分层训练
熟词生义
名师考点精讲
安徽中考真题精选
-7-
八年级(上)Units 1-3
45.both adj.& pron.两个;两个都 46.loudly adv.喧闹地;大声地;响亮地 47.hard⁃working adj.工作努力的;辛勤的 48.fantastic adj.极好的;了不起的 49.which pron.& adj.哪一个;哪一些 50.though adv.不过;可是;然而 conj.虽然;尽管;不过 51.kid n.小孩;年轻人 52.necessary adj.必需的;必要的
教材词汇分层训练
熟词生义
名师考点精讲
安徽中考真题精选
-9-
八年级(上)Units 1-3
StarterUnits13( 提升能力)【单元测试】七年级英语分层训练 (人教版)(解析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班级姓名学号分数Starter Units 1-3B卷·提升能力(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Ⅰ.单项选择(15分)1. 在字母表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个字母可以单独成词. ( )A. I;uB. a;uC. I;YD. I;a【分析】略【解答】I可以作人称代词,表示"我",a可以作冠词,表示"一个"。
故选:D。
2. What's ________ this ________ English?It's ________ apple. ( )A. /;in;anB. /;/;anC. in;in;aD. /;on/an【分析】—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它是一个苹果.【解答】根据题干可知此处询问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常用What's this in English?该句型. 其次由题干可知它是一个苹果,表示泛指,且apple首字母发元音音素,则应用an. 故选:A.3. —What's that?—It's_____orange. ____orange is orange. ( )A. a;TheB. an;TheC. a;AnD. an;A【分析】—那是什么?—它是一个橘子. 橘子是橙色的.【解答】a,an,the三者都是冠词,a,an 是不定冠词,放在单数可数名词前面,表示某类人或事物中的"一个,一名",表泛指,a用于以辅音音素开头单词前,an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the 是定冠词,表特指,为"这、那、这些、那些". 放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 in the zoo "在动物园里". 由题干"——那是什么?——它是一个橘子. 橘子是橙色的. "可知,"一个句子",表泛指,"一个"用不定冠词,因orange 是以元音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因此第一个空格用an;因第二次提到的人或物,前用定冠词the,因此第二个空格用The ,因此答案应是an;The. 故选:B.4. This is ____ ruler. ____ ruler is yellow. ( )A. the;AB. a;AC. an;theD. a;The【分析】这是一把尺子. 这把尺子是黄色的.【解答】a,an,the三者都是冠词,a,an 是不定冠词,放在单数可数名词前面,表示某类人或事物中的"一个、一名",表泛指,a用于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字母或单词前、an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或单词前. the 是定冠词,表特指,意为"这、那、这些、那些". 放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 由题干"这是一把尺子. 这把尺子是黄色的. "可知,因"一把尺子",表泛指,"一把"用不定词,因ruler 是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因此第一个空格是a,因第二次提到的人或物前用定冠词the ,因此第二个空格用The,所以答案应是an;The. 故选:D。
分层训练技巧

分层训练技巧
1. 分解难度层次
将复杂的技能分解为多个层次,从简单的基础技能开始训练。
每一层次都要彻底掌握,再进入下一层次。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助于建立扎实的基础,避免跳跃性学习带来的困难。
2. 设置阶段性目标
根据每个层次的难度,设置合理的阶段性目标。
实现每个小目标后给予适当奖励,以增强信心和动力。
同时也要及时调整目标,防止目标过高导致挫折感。
3. 重复训练巩固
新技能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
在每个层次反复操练,直到完全掌握且能熟练运用。
避免操之过急,草草进入下一阶段。
4. 及时纠正错误
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或理解偏差。
错误习惯一旦形成,将极难除。
建议采用多种方式反馈,如视频分析、专业指导等。
5. 注重整体联系
虽然采取分层训练,但也要注重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培养良好的动作连贯性和认知迁移能力,使所学技能可以灵活运用。
6. 营造良好环境
营造安全、支持的训练环境,有利于专注学习。
控制好训练强度,避免
身心过度疲劳。
创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形成正向的学习文化。
分层训练技巧旨在通过合理分解、循序渐进、反复练习等方式,高效掌握复杂技能。
同时要注重整体把控和优化环境,为技能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基础过关】
1.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答案 D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提高,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从小到大的历史时期顺序是: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2.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答案 B
解析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得知,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并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虽然世界各地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但在一定时期,可以直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经济B.地形
C.生产技术D.生物资源
4.按图中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沙漠气候
答案 3.D 4.C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与气候资源密切相关的是生物资源。
第4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密度和人口合理容量远高于表格中的其他气候区,但现实状况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少,所以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5~6题。
5.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
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5.D 6.B
解析第5题,青藏高原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内,热量充足。
第6题,青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环境承载力非常小,但是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增加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环境人口承载力可以增加。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7~8题。
ⅠⅡⅢ
7.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8.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答案7.C8.A
解析第7题,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第8题,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远不超过环境容量,如图Ⅰ所示,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发展下去。
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如图Ⅲ所示。
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622
(2)不断增长不断减少
(3)承载量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0.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表2
亿,进入人口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
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但是在这种
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001 3 km2/人0.001 2 km2/人8 234 m3/人
(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合理开发宜农荒
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解析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
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因素。
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能力提升】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A.云南B.广东
C.广西D.福建
1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答案11.B12.D
解析图示广东省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比最小,而广东实际人口数量并不少,故其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主要是因为广东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广东省矿产不丰富,消费水平高。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1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
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13.B14.B
解析第13题,“活得舒服”是指人口合理容量,该指标只与消费水平成负相关,与其他因素成正相关,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第14题,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这种说法错误,因为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过度索取资源会破坏生态,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下降;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加快人口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说法
错误,这只会使广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正式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材料二人口与资源漫画和三种生产的关系图。
(1)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C.国内人口迁移规模过大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2)材料二漫画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据三种生产的关系图解释其
产生的原因。
(3)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C
(2)人口过多导致资源压力过大人口数量多,所需生活、生产资源多,为满足需要,就要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对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出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3)人口普查资料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及其他各项政策的依据和前提。
解析第(1)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规模不断加大,给人口普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第(2)题,由漫画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由第二幅图可看出,人口增加,导致所需资源增加,进而会加大从环境中对资源的开发,从而造成资源压力加大。
第(3)题,只有经过人口普查,才能掌握当前第一手人口资料,才能为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及其他各项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