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江苏株的分离与鉴定及其S基因序列分析

合集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症,导致猪崭泻、呕吐、消瘦,尤其是对幼猪的危害更为严重,经常造成大量的猪只死亡。

2013年至2014年PED在中国迅速传播,给我国畜牧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如何及早发现PED的感染情况,对于保障养猪业生产、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PED的诊断主要以病原学检测为基础,包括病毒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PCR、实时荧光PCR、细胞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被广泛用于PED的检测,但由于这些方法需要高昂的设备和专业人员,不利于现场快速诊断,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便、快速、经济、敏感和特异性较好的PED检测方法。

现有的研究表明,利用胶体金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结合,可以制备出一种简便、快速、经济、敏感和特异性较好的PED检测方法,包括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这种试纸条不需要显微镜观察,只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结果即可,能够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拟开发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以期提高PED的诊断水平,为养猪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PED病毒抗原的克隆和表达:通过PCR扩增PED病毒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利用大肠杆菌表达PED病毒N基因。

采用亲和层析和SDS-PAGE等方法提取纯化重组蛋白;2. 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将制备的PED病毒N蛋白标记在胶体金颗粒表面,制备PED胶体金。

将制备的PED胶体金涂覆在膜的测试线位,根据PED病毒N蛋白的特异性,将抗PED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在纸条的测试线位上。

同时,将抗鸡IgG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在控制线位上。

制备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3. 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测量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限、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实验比较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PCR、实时荧光PCR等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PED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准确度、去假阳性率和去假阴性率等。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因分析及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因分析及治疗
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能通过直接接 触传播,另外繁殖母猪的乳汁当中也会夹杂有大量的病 毒通过哺乳,将该种病毒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 呼吸道吸入病毒。由于患病猪排出的腹泻物当中会存在 大量的病毒,污染周围环境之后可经口腔、鼻腔传播感 染。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康复猪带毒能超过8周以上, 是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从当前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的发 生流行现状来看,该类疾病常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 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导致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的 临床症状逐渐加重,死亡率显著增高。不同养殖场疾病 发生流行率存在一定差异性,新疫区大多呈现爆发流行 态势,病毒传播速度较快,一周之内就可以传播到整个 年龄段的猪群当中,而老发病地区大多呈现地方性流行 或者间歇性发病流行,患病猪的数量不多,但由于养殖 场每年冬春季节会出生大量的仔猪,不断的补充新的易 感猪群,使得该种疾病在整个猪群中长时间存在。从发 生流行现状来看,该病的潜伏周期较短,一般在8~15 h,最长的在2~3 d,主要通过接触或者空气传播。
哺乳仔猪在养殖管理期间,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 响猪的抵抗能力,是造成像传染性肠胃炎这类病毒性疾 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寒冷季节圈舍的防 寒保暖性,一定程度上对腹泻类疾病有直接的影响。很 多养殖户在冬春季节采用封闭化、密闭化的养殖管理模 式,保证了猪舍温度适宜,但是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 圈舍中的空气质量很容易恶化,使空气当中蓄积大量有 毒有害气体,再加上圈舍当中的湿度相对较大,会使得 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从而造成传染性肠胃炎的传播。 部分养殖场在规划建造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 圈舍规模相对较小,冬春季节没有能力做好圈舍的防寒 保暖工作,圈舍通风透光不良,仔猪很容易受到寒冷空 气的刺激,引发感冒降低身体抵抗力,抗病毒病能力也 逐渐下降。还有不少的养殖场,卫生清洁不合理,消毒 不恰当,导致整个养殖环境恶劣。对生猪养殖业来说, 猪舍是否干燥整洁,通风是否良好,空气是否顺畅,这 些都会对猪的健康生长存在直接的影响。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p r o bi o l t c s t ai r n s仟 0 m t h e p or c i n e ga s t r o i n t e s U n a I t r a c t an d i d e n l t i f c a t i o n s p e c i es .Fu t r h e r s t u di e s wi l l
魏萍, 邓玲玲, 高长春。 等. 抗猪传染性 胃肠炎病毒益生菌 的分离 、筛选及鉴定[ J 】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 0 1 3 。 4 4 ( 3 ) : 3 5 - 3 8 .
We i Pi ng, Den g Li ng l i ng, Ga o Ch an g c hu n, e t a1 .I s o l a t i on, s cr ee ni n g an d i d e nt i i f c a t i on o f an t i - p or c i n e t r a n smi s s i b l e ga s  ̄o en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i m o f t h i s p a p e r wa s s c r e e n o f t h e a n t i - t r a n s mi s s i b l e g a s t r o e n t e r i l t s ( 1 _ GE ) c o r o n a v i r u s
抗 猪传 染性 胃肠炎病 毒益生菌 的分离 、筛选及鉴定
魏 萍 ,邓玲玲 ,高长春 ,尹 鑫 ,陈洪振
(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 5 0 0 3 0)

要 :试 验从 健康 仔猪 肠道 内容物 内分 离筛选具 有抗 猪传 染性 胃肠 炎病毒 ( T r a n s mi s s i b l e g a s t r o e n t e r i t i s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相 似之 处 , 仅 仅根 据 临 床 不 能确 诊 , 必
须 与流 行 性 腹 泻 、 猪痢 疾 、 猪 轮 状 病 毒
猪 流行 性 腹 泻 与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的流行特点 、 临床症状 、 病 理 变 化 及 病
毒 粒 子形 态都 十分 相 近 , 很 难 区分 。 只 有 通 过 血 清 学 方 法 才 能 将 两 者 区 分 开, 如采用直接免疫荧光 、 中 和 试 验 和 间 接 酶联 免疫 吸 附试 验 等 检 测 .方 能 鉴别。
肠绒 无萎缩或 有局部 萎缩性病 变 .
能 分 离 出 致病 性 大肠 杆 菌 。 如及 时 治 疗 有 较好 疗 效 。
2 _ 5 仔 猪 红 痢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8 . 2 8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4 1 4 ( 2 0 1 3 ) 0 1 - 0 0 7 0 - - 0 1
成年 猪 、 后备 猪较 易感 , 常 发 生 于 6 ~ 2 0 周 龄 的 生 长育 成猪 , 2 月 龄 以 内 的
猪 一 般 不 易 发 病 .有 时 也 发 生 于 成 年 公 母 猪 。 急性 型病 猪 表 现 为 排 血 色 水 样粪便 ; 病 程 稍长 时 , 排 黑 色煤 焦 油样 稀粪 , 并 可 发 生 突 然 死 亡 。 慢 性 型 病
久 的仔 猪 最 易 感 ,成 年 猪 及 哺 乳 仔 猪
很 少发 病 , 无 明 显季 节性 , 呈 散 发 性 和
感 ,但 是 哺 乳 仔 猪 和 断 奶 仔 猪 发 病 率
和 死亡 率 都 很 高 , 育肥猪 、 后 备母猪 、
基 础 母 猪 及 公 猪 临 床 症 状 轻 微 ,死 亡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研究进展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TGE首次由Doyle和Hutchingsl946年在美国报道,日本(1956年)和英国(1957年)先后报道该病,这之后欧洲、北美、亚洲等多个国家相继报道发生了TGE,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猪的疾病。

我国从60年代起就有TGE的报道,近些年来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尤其是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

在1984年和1986年间,欧洲北美等地又报道了一种特别的TGEV自然缺失变异株-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orcinerespiratorycoronavirus,PRCV),我国目前仍未见有该病毒的报道。

TGEV仍是现今引起仔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2年美国猪场TGE血清阳性率为36%,大多欧洲国家猪场阳性率几乎为100%(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PRCV引起),我国台湾地区1993年仔猪TGE的阳性率高达65%。

本文就TGEV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形态学特征TGEV属于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多形性有囊膜的病毒。

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90-160nm,外膜上覆有花瓣状纤突,纤突长(约18~24nm)而稀疏,末端呈球状,直径10nm左右。

某些病毒粒子在以磷钨酸负染后,可见到一个电子透明中心或没有特征的核心,其内部具有一个呈串珠样的丝状物。

2理化学特性TGEV在冻存状态下很稳定,肠组织内病毒在-20℃下保存6~18个月滴度无明显下降,但病毒不耐热,加热65℃10min或56C45min即全部灭活。

粪尿中病毒粒子在5℃下存放8周、20℃下2周和35℃下24h仍具有感染性。

病毒在光、紫外线照射下迅速灭活,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钠敏感,而在胆汁中相当稳定。

用0.05%甲醛溶液37℃处理20min即能使病毒灭活。

TGEV在pH4~8时稳定,对胰酶有抵抗力,能耐0.5%胰蛋白酶1h,但强、弱毒株对胰酶和蛋白分解酶的敏感性不同,毒株的毒力越弱,其对胰酶的敏感性越高。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Ab ta t sr c :Th e eo me t fmo o ln l n io y Mc ) g is ed v lp n n co a t d ( Ab a an tTGEV sp ro me yi o a b wa efr db mmu iig t eBAL cmie nzn h B/ c
w ih p iid r c m bian pr en o GEV ,Ce l f i n c e ni y t nd r e h s T h ee td e l we e s b— t urfe e o n tS ot i fT ls uson a d s r e ng b s a a d m t od . e s l c e c ls r u con d t e i e i ii g d l in, T wo hy i o a c l i ss c e i g m o con la iody s e ii gans pr en we e l e hr e tm s by lm tn iuto brd m e llne e r tn no l a ntb p cfca i tS ot i r
杂 交 瘤 细 胞 上 清 与 猪 流行 性 腹 泻 病 毒 ( E V)猪 轮 状 病 毒 ( R 、 伪 狂 犬 病 病 毒 ( r 均 无 交 叉 反 应 , T V 感 染 细 胞 PD 、 P V) 猪 P V) 与 GE 经 间 接 免 疫荧 光 检 测 均 呈 黄 绿 色荧 光 。 关 键 词 :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病 毒 ;单克 隆抗 体 ; 交 瘤 ;重 组 s蛋 白 猪 杂
ZHANG n S O,LIYi ig Yu — U —n j
( le e o i l e ii e No t — a tAg iu t r l Co lg fAn ma d cn r h e s r lu a i e st M c Un v r i y,Ha b n 1 0 3 r i 0 0,Ch n ) 5 ia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构建及鉴定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构建及鉴定

d i 1 .9 9 . s.0 80 8 .0 0 1 .3 o: 03 6 /i n 10 —5 92 1 . 0 js 0
猪传 染性 胃肠 炎病毒 S基 因转 基 因玉米植株 的构 建及鉴 定
王 龙 涛 ,葛晨 霞 ,高 雯 雯 ,付 永 平 z ,徐 凤 宇 ,王 丕 武 , 胡桂 学 -
e r o e i al s f maz ib e ie d n 5 8 a d H9 a e e t r mae il.T e GEV g n s co e n o n mb y g n c c l o ie n r d l s a 9 n 9 s r c p o t r s h T u n a S e e wa ln d i t a
( . olg f nma SineadT cn lg ,inA r utrl nv ri , hn cu 3 18 C ia 1 C l eo A i l cec n eh oo y J i gi l a U iesy C agh n 10 1 , hn ; e l c u t
2 B o eh oo y C ne , in Ag i l rl iesy, a g h n 1 0 8 C ia . itc n lg e tr J i r ut a Unv ri Ch n c u 3 1 , hn ) l c u t 1
A sr c:T a s e i mazs x rs n rn m si e at —neis vr s ( G V) S e e ee etbi e s g b t t rn g n i e p es g t s i b g s oe tr i i a c e i a sl r t u T E g n w r s l h d u i a s n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高传庆;王可;黄庆华;韩虹【摘要】以TGE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组序列为基础,运用Gamier-Robson、Chou-Fasman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其S蛋白的二级结构,运用Kyte-Doolittle方法对S蛋白的亲水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运用Jameson-wolf方法和Kmlrd方法预测了其抗原指数和表面可及性,最后结合吴玉章的方法综合分析预测了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显示,а螺旋数量少且分散,p折叠占据面积较大,柔性区域主要集中在N端第22~30、45~76、100~172、239~301、348~419、451~519、541~633、645~720、746~796、822~887、921~986、1052~1201、1239~1384、1434~1445区段.S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位点是N端第20~32、44~54、69~78、97~106、635~655、781~803、949~994、1307~1 328、1 346~1 362、1 432~1 448区段,这些区段内部或附近都有柔性区域存在,可作为S蛋白的抗原优势表位.【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作者】高传庆;王可;黄庆华;韩虹【作者单位】滨州市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8.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1],可导致 7~10日龄以内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 10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i n t e s t i n a l c o n t e n t s o f d i e d pi g l e t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 d i a r r h e a s y mp t o m. T hi s v i r us wa s pr o v e d t o b e TGEV by
郭容 利 , 倪 艳秀 , 温立斌 , 李 彬 , 王小敏 , 俞 正玉 , 何 孔 旺
( 江 苏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兽 医研 究 所 , 农 业部 兽 用 生 物 制 品 工 程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1 4 )
摘要: 应用 s T细 胞 , 从 临 床 上 表 现 为 腹 泻 症 状 的 病 死 仔 猪 肠 内容 物 中 分 离 得 到 一 株 病 毒 , 并 对 该病毒 进行 R T — P C R, 直接免疫荧光 与动物回归等试验 , 证 实 该 病 毒 为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病 毒 ( T G E V) , 命 名为 J S 2 0 1 2株 。 应 用 P C R 方 法 克隆出其初代( P 1 T s ) 与5 O代 ( P 5 O T S ) 的 s基 因 片 段 , 进行序 列测定 , 并 将 该 基 因 序 列 与 已发 表 的 1 8个 不 同 来 源 的
T G E V 毒 株 进 行 同源 性 和 亲 缘 关 系 的 比 较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各 毒 株 间 核 苷 酸 同源 性 为 9 6 . 0 % ~ 9 9 . 9 %, 氨 基 酸 的 同 源
性为9 6 . 5 %~ 9 9 . 9 % 。T G E V J S 2 0 1 P I T S株 与 中 国江 苏 省 H N 2 0 0 2株 和 美 国 Mi l l e r M 6亲缘 较 近 , 表 明不 同地 区 分 离 毒
YU Zh e n g — y u, HE Ko n g — wa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V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J i a n g s u Ac a d e m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S c i e n c e s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RT・ PCR, d i r e c t i mmu n o lu f o r e s c e n c e a n d a n i ma l r e g r e s s i o n t e s t . T h e S g e n e o f TGEV J S 2 01 2 s t r a i n p r i ma r y a a s s a g e s
S t r a i n a n d Cl o n e a nd Se q ue n c e An a l y s i s o f I t s S Co m pl e t e Ge n o me
GUO Ro n g — l i , NI Ya h — x i u, W EN L i — b i n, L I Bi n, W ANG Xi a o — ai r n,
中图分类号 : ¥ 8 5 8 . 2 8 5 . 3; ¥ 8 5 2 . 6 5 9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7 0 9 1 ( 2 0 1 3 ) 0 5—0 0 7 4—0 6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o f P o r c i n e Tr a n s mi s s i b l e Ga s t r o e n t e r i t i s Vi r u s J S 2 0 1 2
o f An i ma l D i s e a s e s D i a g n o s t i c a n d I mmu n o l o g y , Mi n i s t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Na n j i n g 2 1 0 0 1 4,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 y s e r i a l p a s s a g i n g o n S T c e l l s , a t r a n s mi s s i b l e g a s t r o e n t e r i t i s v i r u s ( T GE V) s t r a i n ( T GE V J S 2 0 1 2 ) wa s
株 的 s基 因 差 异 不 大 , 而与 P 1 T s相 比 , P 5 O T S的 s基 因 在 l 1 2 4~1 1 2 9位 置 有 6个 碱 基 的 缺 失 , 对 比发 现 , 这 种 变 异
接 近于弱毒株 P u r d u e P 1 1 5株 所 发 生 的 变 异 , 提 示 所 发 生 的缺 失 可 能 与病 毒 毒 力 的 减 弱 相 关 。 关键词 : T G E V; 分离鉴定 ; S 基因; 序列分析 ; 缺 失
且 C T ^
I I B R I C UL T U R A E 华 北 农 学 报 ・ 2 01 3, 2 8( 5): 7 4 . 7 9 _ ● _ 鞠L I - | Mi C a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病 毒 江 苏 株 的分 离 与 鉴 定 及 其 S基 因 序 列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