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分离鉴定
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狗类感染疾病,主要包括CIV-H3N8和CIV-H3N2两种亚型。
近年来,犬流感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给犬只健康和养殖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对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分离鉴定是对犬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鉴定结果的确认三个步骤。
病毒的分离是首要任务,通常采用病毒感染犬只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清或组织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鉴定则主要通过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原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的确认则可以通过PCR、RT-PCR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病毒的分离鉴定需要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避免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二、基因序列分析基因序列分析是对犬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组测序、序列比对和变异分析三个步骤。
通过PCR或RT-PCR技术对病毒样本进行基因组的扩增和测序,获取病毒基因序列信息;然后,通过序列比对将测定到的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犬流感病毒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其相同点和变异位点;通过变异分析对病毒亚型、毒株的演化关系进行推断和分析。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犬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和演化规律,为疫苗研发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针对犬流感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分析,以下以CIV-H3N8亚型为例进行分析。
1. 基因组测序从临床样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技术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扩增和测序。
通过比对已知的CIV-H3N8基因组序列,确定扩增的基因片段在全基因组中的位置,并获取完整的基因序列信息。
2. 序列比对和变异分析将测定到的CIV-H3N8基因序列与已知的CIV-H3N8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其相同点和变异位点。
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研究护理课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有 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
06
流感病毒研究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1 2 3
基因组学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获取流感病毒的全基 因组序列,为病毒变异和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研究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结 构和功能,为药物设计和病毒抑制机制研究提供 支持。
疫苗接种策略优化
根据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和疫苗接种情况,优化疫苗接种策略,提 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享研究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享流感病毒研究资源 和数据,促进全球范围 内的流感防控工作。
联合开展研究
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开 展大规模的流感病毒研 究项目,提高研究水平 和成果质量。
性。
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实施隔离措施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流感病毒感染者,应采取严格 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密切监测病情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 呼吸、心率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提供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
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研究护理课件
目 录
• 流感病毒概述 • 流感病毒分离技术 • 流感病毒鉴定技术 • 护理措施在流感病毒防控中的重要性 • 流感病毒防控策略 • 流感病毒研究展望
contents
01
流感病毒概述
流感病毒的特性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一种有 包膜的RNA病毒。
流感病毒具有快速变异的能力,导致 其抗原性不断改变,从而引起流感的 爆发。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影响禽类,但也有可能感染人类,并且一旦发生大规模爆发,将对畜牧业、禽类养殖业以及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针对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至关重要。
分离方法禽流感病毒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病毒分离法和传代病毒分离法。
直接病毒分离法是将采集来的样品(充气囊液、肠道、气管、内脏等)进行磨碎、过筛后,加入细胞培养基中,通过激活剂或其他手段激发细胞后将病毒从培养基中筛选出来。
传代病毒分离法是将直接病毒分离法筛选出来的病毒,在细胞培养基中通过不断传代,逐渐升高病毒浓度,获得目标病毒菌株。
鉴定方法病毒鉴定是确定所分离的病毒种类的一系列实验。
鉴定方法包括:病理学观察、抗原鉴定和核酸检测。
病理学观察法通常采用组织学、细胞学等方法观察病毒的组织病变和病变情况,以及确定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能力损失情况。
抗原鉴定法通过病毒对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酶的反应来鉴定病毒的类型。
常用的抗原鉴定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核酸检测法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方法来鉴定病毒。
其中,PCR扩增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PCR扩增技术可以选择病毒特异性的保守区域,扩增出目标片段,用于比对成果,确认病毒的种类和亚型。
研究进展目前,针对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对H9N2亚型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比对,揭示了其与其他亚型的基因组演化关系;同时,也研制出了多种疫苗和抗体,为禽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但是,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病毒分离效率低、鉴定方法繁琐、检测灵敏度低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病毒分离和鉴定的精度和效率,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总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
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深入推进。
〖医学〗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2)取尿囊液0.1mL,作1:10稀释。
(3)取10支小试管,按给各管参加生理盐水。
(4)取1:10稀释的尿囊液0.2mL,加人第1个试管 中,混匀后,再吸出0.2mL参加第2个试管中; 混匀后,从第2个试管吸出0.2mL参加第3个试 管……依次作倍比稀释至第九管,混匀后自第9 个试管中取出0.2mL弃掉。这样各管液体量均 为0.2mL,从第1-9个试管的尿囊液稀释度为 1:20,1:40,…,1:5120,第10个试管为生理 盐水对照管。
+-
-
-
→→ → → → → → →→
㈠ ㈡ ㈢ ㈣ ㈤㈥ ㈦ ㈧ ㈨㈩
试管号 10
12 3 4 5
67
8
9
生理盐水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病毒液 (1:10)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弃0.2
病毒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对照
不 管 是 中 医学 还是西 医学, 从二者 现有的 思维方 式的开 展趋势 来看, 均是走 向现代 系统论 思维, 中医药 学理论 与现代 科学体 系之间 具有系 统同型 性,属 于本质 相同而 描述表 达方式 不同的 两种科 学形式 。可望 在现代 系统论 思维上 实现交 融或统 一,成 为中西 医在新 的开展 水平上 实现交 融或统 一的支 撑点, 希冀籍 此能给 中医学 以至生 命科学 带来良 好的开 展机遇 ,进而 对医学 理论带 来新的 革命。 编 辑 本 段 现 代中医 史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SOP

1.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和鉴定。
2. MDCK细胞培养程序2.1 生物安全要求MDCK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2 ,所有操作必须在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里进行。
2.2 材料2.2.1 生长成片的MDCK细胞2.2.2 无菌的T25细胞培养瓶2.2.3 D-MEM培养液(含有L-谷氨酰胺)2.2.4 青、链霉素母液(10000 U/mL青霉素G;10000µg/mL硫酸链霉素),分装后保存于-20℃2.2.5 HEPES缓冲液,1M母液2.2.6 胎牛血清2.2.7 EDTA-胰酶(0.05%胰酶,0.53mM EDTA-4Na),分装后保存于-20℃2.2.8 7.5%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2.2.9 1mL、10mL无菌移液管2.2.10 70%~75%的酒精注意事项:经常检查试剂使用的有效期。
2.3 实验步骤这里以T75细胞瓶的单层细胞培养为例,叙述MDCK细胞的培养程序。
如果细胞瓶的规格有变,MDCK细胞悬液的量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2.3.1 D-MEM培养液的准备500mL D-MEM液中加入:a)青、链霉素母液5mL(终浓度达:100U/mL青霉素;100µg/mL链霉素)。
b)7.5%牛血清白蛋白组分Ⅴ12.5mL(终浓度:0.2%)。
c)HEPES缓冲液12.5mL(终浓度:25mM)。
2.3.2 细胞生长液的准备胎牛血清10mL加到90mL的上述(1)的液体中,使胎牛血清的终浓度为10%。
2.3.3 首先将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弃去,加入5mL在37℃水浴中预热的EDTA-胰酶。
2.3.4 温和地摇动细胞瓶1min,使EDTA-胰酶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薄层。
然后用移液管吸去EDTA胰酶。
2.3.5 重新加入5mL在37℃水浴中预热的EDTA-胰酶重复上述步骤。
2.3.6 加入1mLEDTA-胰酶使其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薄层,37℃孵育细胞瓶直至细胞从塑料细胞瓶的表面分离(约5~10min)。
4 流感病毒标本采集、运输、分离检测及注意事项

在采样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做好标记用塑料袋密封。同时填 写“流感/人禽流感监测病例标本原始登记表”,用另一 塑料袋密封;
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专用运输箱内,放入冰排,然后以 柔软物质填充,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材料。同一患者 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再次做密 封。所有容器必须有生物危险标识。
感病毒对热很敏感 • 标本管标识明确:医院名称,标本号,患者姓名,性别,
采样日期 • 标本采集后尽量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
24小时内未能进行病毒分离的标本应放-70 ℃或以下
血清学标本注意事项
• 血清学最好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塑料管里, 拧紧;
膜与鸡胚胎的另一面形成明显的界限 标记出鸡胚的气室与尿囊的界限、胚胎头部
的位置 如果鸡胚是死胚、没有受精、有裂痕、发育
不全、或表面有好多渗水孔,应弃掉
流感病毒操作要求生物安全规程
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未知临床 标本和已知标准病毒
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采自不同 动物的标本
国家流感中心 张烨
标本种类
临床标本
鼻拭子、咽拭子、鼻咽吸取物、漱口液等
血清标本
病人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双份血清
临床样本的选择
采样对象:流感样病例(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 )、人禽流感待 查病例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而缺乏其它的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采集时间:病人发病后的头三天
RT-PCR 组成成分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94 温 度 72 (℃)
流感病毒分离标准操作规程

流感病毒分离标准操作规程(SOP)病毒分离分离病毒是诊断病毒性疾病最常用,并且高度敏感的方法之一。
分离出的病毒须经免疫学、基因分析或电子显微镜等进一步鉴定确诊。
病毒可长期保存,亦可用来作抗原性、基因特性或药物敏感性等分析。
病毒分离亦受一定限制。
目前用于分离病毒的组织细胞种类有限,每种细胞只能用来分离培养一或数种病毒。
MDCK(狗肾细胞)是目前用于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最常用的细胞系。
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的活体是鸡胚,目前有些实验室用MDCK细胞代替鸡胚分离培养流感病毒。
由于MDCK细胞属肿瘤细胞系,故用该细胞分离的病毒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各实验室应同时采用鸡胚和MDCK两种方法分离病毒,不应放弃用鸡胚分离病毒的方法。
流感病毒细胞分离标准操作规程材料:1、细胞瓶或细胞管培养成片的MDCK细胞2、TPCK处理胰酶(牛胰腺来源XIII型)Sigma Cat. # T-86423、HEPES 缓冲液, 1 M 母液GIBCO BRL Cat. # 15630-0234、D-MEM培养基,GIBCO BRL Cat. # 11965-0925、青、链霉素母液(10,000 U/ml 青霉素G; 10,000 μg/ml 硫酸链霉素) ,GIBCO BRL Cat. # 15140-0236、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 7.5%溶液,GIBCO BRL Cat. # 15260-0117、放置于2ml wheaton 小瓶中的临床样品8、T-25培养瓶用于病毒培养,(组织培养管也可被应用,若样本量大的话应选用培养瓶,细胞数量按规定调整。
)9、1ml 滴管10、10ml 滴管培养基和试剂的准备:(建议:要求经常检查试剂使用的有效期)500 ml D-MEM液中加入:青、链霉素母液5 ml (终浓度达: 100 U/ml 青霉素and 100 μg/ml 链霉素) 牛血清白蛋白12.5 ml (终浓度: 0.2 %)HEPES缓冲液12.5 ml (终浓度: 25 mM)病毒生长液:每500毫升不含血清的D-MEM液之中加0.5 ml of TPCK-胰酶(母液浓度为2mg/ml )使TPCK-胰酶的浓度为2 μg/ml。
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是一种由犬流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下的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宠物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犬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也逐渐受到重视。
犬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它能够在犬群中快速传播,给犬只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犬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序列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犬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期为犬流感病毒的监测、检测和疫苗研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样本采集及病毒分离本研究采集了大量患有疑似犬流感病毒感染的犬只鼻拭子样本,利用细胞培养和离心法等技术对样本中的病毒进行分离纯化。
经过多次传代培养,最终获得了一株病毒纯化物,其形态观察显示为典型的流感病毒颗粒。
二、病毒鉴定及鉴定结果对病毒的鉴定主要采用了免疫荧光染色、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技术。
结果显示,病毒在MDCK细胞中呈现出明显的弱毒病变,且其核酸序列与公开数据库中的犬流感病毒序列高度一致,符合犬流感病毒的特征。
三、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通过对病毒全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我们获得了犬流感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信息,包括HA(血凝素)、NA(神经氨酸酶)和M(衬套膜)基因等。
我们对这些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病毒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且在不同分离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异。
这些基因序列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对犬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抗原性和毒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成功地分离鉴定了一株犬流感病毒,并对其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究犬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遗传变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犬流感病毒的疫苗研制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按表加入材料和试剂
试管
1 待测 2 待测 3 血清对照 4 抗原对照 5 红细胞对照
生理盐水 -
-
0.2
1:5血清 0.2 0.2
0.2
4u病毒液 0.2 0.2
-
0.5%鸡红 0.2 0.2
0.2
细胞
0.2
0.4
-
-
0.2
-
0.2
0.2
结果观察 先观察3支对照管,如抗原对照管出现完全凝集,血清对照和红 细胞对照不发生凝集,再观察试验管。 血凝抑制效价: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即该 血清的抑制效价。 鉴定病毒时,效价应与原免疫血清效价相等或相似,血凝抑制 试验亦可用已知病毒抗原,测定病人血清抗体以进行血清学诊 断,恢复期比初期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才有小镊子在无大血管处 撕破卵膜,以无菌毛细管吸取尿囊液,放入无菌试管 中。
(2)取尿囊液0.1mL,作1:10稀释。
(3)取10支小试管,按给各管加入生理盐水0.2mL。
(4)取1:10稀释的尿囊液0.2mL,加人第1个试管 中,混匀后,再吸出0.2mL加入第2个试管中; 混匀后,从第2个试管吸出0.2mL加入第3个试 管……依次作倍比稀释至第九管,混匀后自第9 个试管中取出0.2mL弃掉。这样各管液体量均 为0.2mL,从第1-9个试管的尿囊液稀释度为 1:20,1:40,…,1:5120,第10个试管为生理 盐水对照管。
边缘不整齐。
“+++”:大部分红细胞凝集,在管底铺成薄膜状,但尚有少数红细胞不
凝,在管底中心形成小红点。
“++”:约有半数红细胞凝集,在管底铺成薄膜,面积较小,不
凝集的红细胞在管底中心聚成小圆点。
“+”:只有少数红细胞凝集,不凝集的红细胞在管底中心聚成小
圆点,凝集的红细胞在小圆点的周围。
“—”:不凝集,红细胞沉于管底,呈一边缘整齐的致密圆点。
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1、血细胞凝集实验 2、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 目的:熟悉病毒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及其应用。
▪ 原理:流感病毒颗粒表面有血凝素,具有使鸡、豚鼠 等血细胞凝集的能力。把一定浓度的鸡红细胞加到待 检的鸡胚尿囊液或羊水中,如出现血细胞凝集现象, 即表示有病毒存在;如血凝阳性,则可进一步用血凝 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流感病毒的血凝性,可被免 疫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使其失去凝集作用, 借此可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病毒及病毒的型、亚型。
+-
-
-
→→ → → → → → →→
㈠ ㈡ ㈢ ㈣ ㈤㈥ ㈦ ㈧ ㈨㈩
试管号 10
12 3 4 5
67
8
9
生理盐水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病毒液 (1:10)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弃0.2
病毒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对照
(5)稀释完毕后加人体积分数为0.5%的压积鸡红 细胞悬液,每管0.2mL,室温放置30~60mn。
流感病毒血凝试验
试管号
12 3 4 5
67
8
9
10
生理盐水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病毒液 (1:10)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弃0.2
病毒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对
照
0.5%鸡红细胞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摇匀置室温60~90分钟
结果
++++ ++++ ++++ +++ ++ ++
0.5%鸡红细胞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摇匀置室温60~90分钟
结果
++++ ++++ ++++ +++ ++ ++
+-
-
-
(6)结果观察 观察时要轻拿、勿摇,首先观察对照管应无凝集,然 后再观察试验管,各管出现的凝集程度以“++++”、
“+++”、“++”、“+”、“—”表示,判断标准如下: “++++”:全部红细胞凝集,凝集的红细胞铺满管底,
凝集效价:能使红细胞呈“++”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
度为凝集效价,表示含有一个单位血凝抗原。 如表,第6个试管为“++”,且病毒稀释度最高,则该病 毒悬液效价为1:640,即该病毒悬液稀释到1:640时,每 0.2mL中含有一个血凝单位,配制4个血凝单位的病毒悬 液时,病毒液应稀释成(1:640)X4,即1:160。
) “和而不同”,多元发展。近年来 ,中医 药在防 治非典 、禽流 感和艾 滋病方 面发挥 的独特 作用也 证实了 二者的 有机结 合,具 有肯定 的临床 疗效。 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交融(df高血压958心脏 病983u6糖尿 病87fr)
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 的思维 方式的 发展趋 势来看 ,均是 走向现 代系统 论思维 ,中医 药学理 论与现 代科学 体系(45传染 病q566丙肝964jo乙肝 28jgsx甲肝gh)之间 具有系 统同型 性,属 于本质 相同而 描述表 达方式 不同的 两种科 学形式 。可望 在现代 系统论 思维上 实现交 融或统 一,成 为中西 医在新 的发展 水平上 实现交 融慢 性 胃 炎 分 类 慢性胃炎的命名很不统一。依据不同的 诊断方 法而有 慢性浅 表性胃 炎、慢 性糜烂 性胃炎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慢性胆 汁返流 性胃炎 、慢性 疣性胃 炎、药 物性胃 炎、乙 醇性胃 炎等等 。 . 慢性胃炎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肥 厚性胃 炎、慢 性浅表 性胃炎 以及慢 性萎缩 性胃炎 。慢性 肥厚性 胃炎在 临床上 较为少 见,一 般也不 会发生 癌变。 慢性浅 表性胃 炎主要 是指胃 粘膜的 浅表性 炎症, 这类炎 症主要 表现为 胃粘膜 的固有 膜宽度 增大并 伴有水 肿,被 炎症细 胞浸润 ,但胃 腺体多 属正常 .这类 胃炎在 临床上 较多见 ,一般 也不会 发生癌 变。只 要经过 恰当治 疗之后 ,炎症 可消退 ,但如 治疗不 当,往 往可发 展成萎 缩性慢 性胃炎 .慢性 萎缩性 胃炎是 指胃粘 膜除有 浅表性 胃炎病 变外, 胃腺体 明显减 少,脉 管间隙 扩大, 胃粘膜 层有全 层性细 胞浸润 ,常伴 有肠上 皮化生 ,即胃 型上皮 变为肠 型上皮 .这种 性质的 慢性胃 炎与胃 癌的关 系密切 ,特别 是有肠 上皮化 生者更 是如此 .或统 一的支 撑点, 希冀籍 此能给 (df高 血压958心脏病 983u6糖尿病87fr)中 医学以 至生命 科学带 来良好 的发展 机遇, 进而对 医学理 论带来 新的革 命。 在胃镜问世以前,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是依靠 临床症 状和上 消化道 钡餐检 查。随 着纤维 胃镜的 临床应 用,特 别是经 胃镜对 胃粘膜 的活组 织检查 ,对越 来越多 的胃炎 有了较 明确的 认识。1982年 ,国内 胃炎会 议上根 据国内 外经验 ,将慢 性胃炎 分为浅 表性和 萎缩性 两大类 。而在 浅表性 胃炎的 命名上 ,又常 常使用 病理、 部位、 形态等 含义的 词,如 “慢性 疣状胃 炎”、 “慢性 出血性 胃炎” 、“慢 性糜烂 性胃炎 ”、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等。1990年8月 ,在澳 大利亚 悉尼召 开的第 九届世 界胃肠 病学大 会上, 又提出 了新的 胃炎分 类法, 它由组 织学和 内镜两 部分组 成,组 织学以 病变部 位为核 心,确 定3种基 本诊断 :①急 性胃炎 ;②慢 性胃炎 ;③特 殊类型 胃炎。 加上前 缀病因 学诊断 和后缀 形态学 描述, 并对炎 症、活 动度、 萎缩、 肠化、 幽门螺 杆菌感 染分别 给予程 度分级 。内镜 部分以 肉眼所 见描述 为主, 分别区 分病变 程度。 1. 慢 性 糜 烂性 胃炎 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 疡。慢 性非糜 烂性胃 炎可为 特发性 ,也可 由药物( 特别是 阿司匹 林和非 甾体类 消炎药 ,参见 消化性 溃疡的 治疗部 分), 克罗恩 病或病 毒感染 所引起 。幽门 螺杆菌 可能在 此不发 挥重要 作用。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可包括恶心,呕 吐和上 腹部不 适。内 镜下显 示在增 厚的皱 襞隆起 边缘有 点状糜 烂,中 央有白 斑或凹 陷。组 织学变 化多样 。尚无 某种方 法具有 广泛疗 效或可 治愈。 治疗多为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制酸剂, H2拮抗 剂和质 子泵。 2. 慢 性 胃 炎的 癌变 对于胃溃疡发生癌变,人们比较容易理 解,但 对于有 些类型 的慢性 胃炎也 会发生 癌变, 许多人 会感到 不可思 议.然 而,慢 性萎缩 性胃炎 发生癌 变却是 事实 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df4肺炎88gdg青霉素d25f肝炎 df6) ④轴心 时代中 、西医 学的峰 巅之作 。雅斯 贝而斯 曾说: “如果 历史有 一个轴 心,那 么我们 就必须 将这轴 心作为 一系列 对全部 人类都 有意义 的事件 ,…… 发生于 公元前800至200年间 的这种 精神历 程似乎 构成了 这样一 个轴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