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A2课程设计-2017
机械电子工程课程安排一览表

010111012 机械设计A2 6.0 4.0-0.0 考试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5 无方向 未修 01-12
010111013 机械设计A2实验 1.0 2.0-0.0 考查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5 无方向 未修 12-15
010142062 现代传感器技术 2.0 4.0-0.0 考查 专业课 选修课 7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1-20
010142063 CAD/CAM 2.0 4.0-0.0 考查 专业课 选修课 7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1-20
01015109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2.0 0.0-1.0 考查 专业课 必修课 7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18-18
010131020 机电传动控制 5.0 4.0-0.0 考试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5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1-10
01013102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0 4.0-0.0 考试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5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1-10
010142058 工业机器人 2.5 4.0-0.0 考查 专业课 选修课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9-13
010142059 单片机接口技术 2.0 4.0-0.0 考查 专业课 选修课 7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5-08
98001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8.0 4.0-0.0 考试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4 无方向 未修 01-16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三上)
010132026 公差与互换性国际标准S 2.0 2.0-0.0 考查 专业基础选修 选修课 5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01-08
010151021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2.0 0.0-1.0 考查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5 机械电子工程 未修 16-16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I.课程概述本教学大纲旨在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设计和完成一个机械工程项目。
该课程覆盖了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技术、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II.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悉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机械工程设计的能力;3.能够利用实验和测试手段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项目;5.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工程项目的计划、分析、评估和报告的能力。
III.课程内容1.学习和应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3.学习和应用实验和测试技术,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4.学习和应用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5.学习并实践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项目;6.进行独立的机械工程项目设计,包括项目计划、分析、评估和报告。
IV.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2.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实验和测试,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和测试手段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3.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实践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培养学生进行机械工程设计的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机械工程项目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团队项目:通过组队完成复杂的机械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V.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积极参与讨论、完成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表现;2.设计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个独立的机械工程项目设计,并撰写详细的设计报告;3.实验和测试: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和测试,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并提交实验和测试报告;4.团队项目评估:学生需要参与团队项目,并对团队合作和沟通进行评估;5.成绩分配:课堂表现占20%;设计报告占40%;实验和测试报告占20%;团队项目评估占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机械 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出现了 许多新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推动了 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毛坯选择与加工余量确定
毛坯选择
毛坯是机械零件的初始形态,其选择应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常见的毛 坯类型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和型材等。
04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方案概述
机械系统的基本概念
机械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整体, 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能。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机械 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和制造周期。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步骤
明确设计任务、进行方案构思、方案评价与决策、技术设计等。
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设计
涵盖齿轮、轴承、联轴器、带传动等 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流程与方法
介绍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包括需求 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优化改 进等阶段。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可 靠性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提高设计 效率和质量。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课程作业
培养跨学科思维
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学习其他相关学 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跨学科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课程要求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 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同时需要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教学内容
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 步骤、机械系统的设计方 案等。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ON MECHANISM DESIGN授课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学时数: 48学分数: 3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 考查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后继课程: 《暖通空调》《建筑施工》开课教研室: 施工与机械教研室执笔人: 刘朝英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任务和地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理论、机械材料、机械加工工艺和简单机械运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2 .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冷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和常用机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选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学习后继相关专业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制图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3 .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分析简单机械的运动和结构,以及设计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能力,同时对有关机械问题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基本技能和适应性.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机械基础概论1)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2)机械工程材料1)金属的机械性能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3)铁碳合金相图4)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5)钢的热处理6)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3)公差与配合1)互换性的基本概念2)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3)形状与位置公差4)表面粗糙度(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平面机构的组成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5)平面连杆机构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性质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6)螺纹连接1)螺纹参数及常用螺纹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元件3)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4)螺纹连接的拧紧和防松5)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7)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1)键连接2)花键和销连接(8)带传动1)带传动的类型、应用和特点2)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3)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4)V带带轮的结构(9)齿轮传动1)齿轮传动类型的原理2)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齿轮传动条件4)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5)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6)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7)热处理和许用应力8)精度等级和结构设计9)润滑和效率(10)轮系和减速器1)轮系的分类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1)轴的类型和结构2)轴的强度计算3)联轴器类型、特点和应用(12)滑动轴承1)滑动轴承的种类、特点和应用2)轴承的结构和材料3)润滑剂和润滑装置4)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13)滚动轴承1)结构类型及代号2)类型选择3)滚动轴承的计算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2.时间分配和进度:(1)机械基础概论----------------------------2学时;(2)机械工程材料----------------------------5学时;(3)公差与配合------------------------------5学时;(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学时;(5)平面连杆机构----------------------------2学时;(6)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2学时;(7)螺纹连接--------------------------------5学时;(8)带传动----------------------------------4学时;(9)齿轮传动--------------------------------5学时;(10)齿轮参数测定实验-----------------------2学时;(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4学时;(12)轮系、减速器---------------------------3学时;(13)综合设计实验---------------------------2学时;(14)轴承-----------------------------------4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钢的热处理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公差配合和选用平面机构的的结构分析和平面连杆机构螺纹连接的类型和强度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齿轮的强度计算(2)难点:铁碳合金状态图钢的热处理机理公差配合的选用计算螺旋副的受力分析和自锁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渐开线齿轮传动原理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应具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基本知识.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液体机械、热工仪表、锅炉及空调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机械基础》-------刘泽深等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0《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的掌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应具有独立设计和初步加工技能.2.配合相应内容应有习题练习,并结合难点进行讲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Elements Machine Design)1、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3、适用专业:近机类和非机类各专业4、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的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5、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课程内容:(1)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4)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5)机械调速,刚性回转件平衡。
(6)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7)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用原则。
(8)各种联接件的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等。
(9)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10)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设计一般知识,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结构工艺性。
(2)掌握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
(4)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5)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掌握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其工作图的绘制。
7、实验内容和要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2学时),齿轮范成实验或齿轮参数测量(2学时),轴系结构实验(2学时,课外完成)。
8、作业要求:随各章布置9、说明(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黄平朱文坚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0、参考文献: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黄华梁,彭文生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朱文坚,黄平主编.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余俊,全永日斤等主编.机械设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彭文生,黄华梁等主编.机械设计(第二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习题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华南工学院等九校合编,机械设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黄平,刘建素,陈扬枝,朱文坚.常用机械零件及机构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六版)(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001华南工学院,机械设计基础,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79赴少汴.抗疲劳设计(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何国伟.可靠性设计(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刘惟信.机械可靠性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黄平、陈扬枝、朱文坚等.弹性啮合与摩擦耦合传动理论及实验研究,机械传动,1999,23(2), 7-10陈扬枝、黄平.弹性啮合与摩擦耦合带传动动力试验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0(8):901-902吴宗泽主编.机械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戚昌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章日晋、张立乃、尚凤武.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吴宗泽主编.高等机械零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Robert L. Mott, Machine Elements in Mechanical Design, Prentice Hall, 1999M. F. Spotts, Design of Machine Elements, Prentice Hall, 1998Shigley, Theory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McGraw, 1995Homer, Kinematic Design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McGraw Hill, 1998Joseph E. Shile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McGraw Hill, 20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
课程设置1.机械制图与CAD技术: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和CAD技术,学生将掌握绘制和修改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
2.机械设计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受力分析、零件选用、设计计算等内容。
3.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机械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常见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
4.数控技术与应用:介绍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和操作能力。
5.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
6.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介绍自动化仪表和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仪表检测能力。
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
2.技术能力:学生应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通过工程实践,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包括受力分析、设计计算和工艺优化等方面。
4.创新精神: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工程项目中的挑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理论课讲授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和实习:设置实验和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或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学术讲座: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介绍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
机械工程 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门全面的课程,涵盖机械工程的核心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效地设计和制造机械系统。
二、研究目标1.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2.理解机械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实践;3.学会使用机械工程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4.培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景机械工程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方向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物理学和数学基础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础控制工程基础3.机械工程设计原理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4.机械工程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加工技术和装配技术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厂管理5.机械工程实际应用机械系统和机械装置的实际应用案例机械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四、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讲授 + 讨论 + 实验2.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3.实践项目:组织机械工程实践项目和实验4.研讨会和嘉宾讲座:邀请专家参与研讨会和嘉宾讲座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和实验,完成作业2.课堂测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测试3.课程设计:完成机械工程设计项目4.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参考教材1.《机械工程导论》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3.《机械工程设计原理》4.《机械工程制造技术》5.《机械工程实际应用案例》七、教学资料1.幻灯片和讲义2.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数据3.设计项目要求和案例分析八、参考评价标准1.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2.个人和团队项目完成质量3.考试表现和作业得分4.情景模拟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为《机械工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供参考使用。
机械工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教学大纲一、前言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工程设计、制造以及运用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丰富而广泛。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划和指导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2.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4.促进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继续深造和研究。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机械制图基础(2)机械设计基础(3)材料力学(4)热力学基础(5)流体力学基础2.专业课程(1)机械结构设计(2)机械传动与控制(3)机械制造工艺(4)机器人技术(5)汽车工程3.实践课程(1)工程实习(2)实验课程(3)毕业设计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实验教学组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搭建和测试,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五、评估方式1.考试评估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测试,检验学生对机械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课程作业布置课程作业和实践项目,评价学生对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团队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团队应包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并鼓励专业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
七、实践环节学校应提供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和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工程实践平台。
八、总结机械工程教学大纲旨在推动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探索,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优秀工程人才。
希望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能够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导,促进其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A2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The mechanical design curriculum design of A2)
课程编码: 010151011 周/学分: 3周/6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等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等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热加工工艺概论、机械设计A2等
2、后续课程
各专业课、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A2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论述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研究机械设计基本方法,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工程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设计在把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基础及相关课程知识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培养为实现具体要求的机械传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3)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4)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5)初步培养革新和创新的能力;
(6)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和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课程设计对学生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
(1)具有机构方案设计的能力;
(2)熟练掌握各种通用零件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失效形式、应用范围等基本知识的能力,各种零件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的能力,减速器方案设计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5)能正确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为:
1、设计题目类型:设计题目一般为通用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具体题目类型和数据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也可以为机械创新设计题目或学生自选题,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确定,其工作量相当于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或单级蜗杆减速器设计。
2、设计图纸:以减速器题目为例,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为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或A1图幅),
零件工作图若干张,通常为齿轮(或蜗轮)和轴零件工作图(A3或A4图幅若干张)。
其他题目的工作量与上述相当即可。
3、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是最重要的技术文档之一,每个参与课程设计的学生都必须按规定格式整理和编写一份《机械设计A2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以设计计算内容为主,包括:确定传动装置总体方案,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轴、轴承、键联接的校核计算,联轴器的选择等内容。
四、指导方式
每个自然班由1~2名教师指导,采用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机械设计A2课程设计成绩是独立的,单独记分。
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两手抓:一手抓平时,一手抓答辩。
可按下述原则作原则上的评定成绩:
1. 成绩“优秀”的条件:
(1)学习认真,设计整个过程中学习纪律好,态度端正,能按时出勤,平时每阶段都能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设计过程中表现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按老师的指导及指导书的内容自己独立完成设计;
(2)设计计算正确,参数选择合理,设计过程中没有原则性错误和较多的一般性错误(允许有个别小错误);
(3)图纸质量好,结构正确、投影准确、表达清楚;说明书内容完整,书写规范、工整;
(4)对所设计的内容非常清楚,答辩时回答问题正确。
2. 成绩“良好”的条件:
(1)学习认真,设计过程无旷课现象,平时每阶段基本上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表现独立工作能力一般,每阶段设计的独立思考不够,对教师或同学有一定的依赖性;
(2)设计计算基本正确,参数选择较合理,设计过程中没有非原则性错误,但有若干一般性错误;
(3)图纸质量较好,结构基本正确、投影准确、表达清楚。
说明书内容完整,但不够规范、工整;
(4)对所设计的内容比较清楚,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提问;虽有若干错误,但经提示对原则性问题皆能回答,但有个别非原则性错误。
3. 成绩“中”的条件:
(1)学习基本认真,设计过程偶有迟到、旷课现象,平时每阶段基本上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表现独立工作能力差,独立思考不够,对教师或同学有依赖性;
(2)设计计算基本正确,参数选择比较合理,设计过程中虽有非原则性错误,但原则性错误不多于两个,且能及时改正;
(3)图纸质量一般,结构基本正确、投影基本准确、表达较清楚。
说明书内容基本完整,但不够规范、工整;
(4)对所设计的内容比较清楚,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提问;虽有若干错误,但经提示对原则性问题基本上能回答,但有个别非原则性错误。
4. 成绩“及格”的条件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出勤,多次迟到,甚至有旷课现象,但最后还能基本上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
(2)设计计算出现错误,参数选择不合理,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但对指出的错误能改正;
(3)图纸质量较差,结构虽基本正确,但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
(4)对所设计的内容掌握一般,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非原则性错误。
5. 成绩“不及格”的条件:
(1)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不努力或因其他原因,平时进度长期跟不上或未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甚至有多次旷课现象;
(2)设计质量差,设计中有若干原则性错误和相当数量的一般性错误;
(3)图纸质量差,结构错误较多;表达不清楚,达不到基本要求;
(4)说明书内容不全,错误多,其中还有若干原则错误,书写也不认真;
(5)对所设计的内容根本不清楚,答辩时不能回答提问,错误相当多,还有若干原则性错误,虽经提示,还不能正确回答。
(6)发现设计内容为抄袭的,一律不及格。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李育锡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机械设计》,穆斯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