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催化剂
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而纳米催化剂是指其粒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催化剂。
由于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因此,制备高效纳米催化剂并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已成为当今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溶液法制备: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金属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还原、沉淀、水热合成等过程生成纳米尺度的催化剂。
溶液法具有制备简便、可控性好的优点,可以制备出各种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纳米催化剂。
2. 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来合成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卤素化物作为前驱体,通过热解反应将金属沉积在载体上。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粒径分布窄,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3. 等离子体法制备:等离子体法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在气相或液相中形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激发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物种,将金属前驱体转化为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分散性能。
二、纳米催化剂的应用方法1. 催化剂载体的选取:催化剂载体是纳米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包括氧化物、硅胶、活性炭、纳米碳管等。
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和催化剂特性,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并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提高催化效果。
2. 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对于纳米催化剂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可以优化催化反应过程,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同时,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催化反应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变化,为催化反应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3. 表面修饰的方法: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表面吸附和反应物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或者结合其他助剂、共催化剂等,可以改变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化学与纳米催化剂

化学与纳米催化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其中纳米催化剂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纳米催化剂的定义、应用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一、纳米催化剂的定义及特性纳米催化剂是指具有纳米级尺寸的催化剂材料,通常由纳米颗粒组成。
纳米催化剂的尺寸范围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
与传统催化剂相比,纳米催化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较大的比表面积: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小,纳米催化剂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了与反应物接触的机会,提高了催化效率。
2. 量子尺度效应:纳米材料由于其尺寸接近分子尺度,因此具有量子尺度效应。
这种效应使得纳米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传统催化剂有所不同,从而展现出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3. 可调控性:纳米催化剂的性能可以通过调节其尺寸、形状和组成来实现。
通过这种可调控性,可以优化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高催化反应的效果。
二、纳米催化剂的应用领域纳米催化剂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纳米催化剂可用于化学反应中,加速反应速率。
纳米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和可调控性使其在催化剂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例如,纳米金和纳米银作为催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 能源领域:纳米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和储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纳米铂催化剂可用于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提高电池的效率。
此外,纳米催化剂还可用于催化剂脱硫、催化剂裂化等能源领域的重要工艺。
3. 环境保护:纳米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纳米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环境清洁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纳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纳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1. 提高反应速率:纳米催化剂的较大比表面积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机会,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一、引言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医药、电子、能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纳米催化剂的研究和制备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纳米催化剂具有比传统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环保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二、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沉淀剂,使物质析出,然后通过控制pH值、温度等条件进行沉淀物的洗涤、干燥等处理,制备出纳米催化剂。
该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等优点,且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布的纳米催化剂。
2.气相合成法气相合成法是一种将气态前体物分解或反应而生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前体物通过载气输送到高温反应室中,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产生气态分解反应,生成纳米催化剂。
该方法可以制备出高度纯净、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催化剂。
3.微乳法微乳法是一种使用表面活性剂将水溶液和油相混合而形成稳定胶体体系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将前体物在水相或油相中分散,并通过控制温度、pH值等因素制备出均匀分布的纳米催化剂。
该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温和、可控性强,且可以制备出粒径较小,高度分散的纳米催化剂。
三、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1. 催化活性的研究纳米催化剂相较于传统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因而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通过研究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以评估其催化效果和应用前景。
例如,针对催化剂在合成苯乙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载铂纳米颗粒在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因其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
2. 催化选择性的研究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选择性是指其在特定反应中所产生的所需产物与副产物的比例。
通过研究纳米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可以评估其应用效果和可行性。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近年来,纳米催化剂在化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催化剂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催化活性,因此在环境保护、能源转换、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讨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第一部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
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具有纳米尺寸的颗粒。
例如,通过溶液中的还原反应,可以制备出纳米金属催化剂。
此外,溶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也对催化剂的形貌和尺寸具有重要影响。
2. 真空沉积法真空沉积法是一种采用真空蒸发和沉积技术制备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通过在真空环境下使金属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底上,可以得到具有纳米结构的催化剂。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催化剂的尺寸和形貌,并且还可以通过调控沉积温度和时间来进一步改变催化剂的性能。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热解反应,在高温下将金属颗粒沉积在基底上。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控制催化剂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第二部分: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评价其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催化性能研究方法。
1. 催化活性测试催化活性测试是评估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实验。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特定的反应进行测试,可以评价催化剂对于反应物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常见的催化活性测试方法包括气相反应、液相反应和固相反应等。
2. 表征性能测试表征性能测试是评估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可以观察催化剂的颗粒形貌和尺寸分布。
此外,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应用介绍

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应用介绍引言:纳米材料作为近年来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在逐渐展现出其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许多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纳米催化剂的优势纳米材料催化剂相比传统微米级催化剂具有如下优势:1. 巨大的比表面积:纳米颗粒由于其小尺寸,使得表面积大大增加,提供了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增加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2. 尺寸效应: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使得其具有不同于传统材料的性质。
例如,纳米金属颗粒可以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3. 催化性能可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可以通过控制合成方法和条件进行调控,从而调节催化性能。
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和晶格结构等参数,可以优化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二、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1. 纳米金属催化剂纳米金属颗粒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位点,被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加氢反应、氧还原反应等催化反应中。
例如,纳米铜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高的选择性和活性使得它成为CO氧化反应的理想催化剂。
2.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纳米颗粒也是一类重要的纳米催化剂,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纳米铁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其高的催化活性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 纳米氧化物催化剂氧化物纳米颗粒由于其较高的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氧物种,被广泛用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
例如,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在有机废气催化处理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4. 纳米合金催化剂纳米合金催化剂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组成,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通过调节合金组分和比例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纳米白金合金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领域,其高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使得燃料电池能够更高效地转化化学能。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活性研究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活性研究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而纳米催化剂则是具有纳米尺度级别的颗粒大小的催化剂。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和优越的催化性能,纳米催化剂在能源转换、环境保护和化学合成等领域中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活性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常用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纳米颗粒并沉积到固体表面。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化学成分,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生产中大规模制备纳米催化剂。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反应沉积到固体基材表面,从而形成纳米颗粒。
气相沉积法能够控制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可以在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功能性基团,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
3.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利用溶液中的凝胶生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凝胶的组成,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纳米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具有高度可控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特点,适用于制备高效的纳米催化剂。
二、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是了解其催化性能和机制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其应用于实际工业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优化改进。
1. 催化剂表征:催化剂表征是催化活性研究的基础。
通过使用各种表征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获得催化剂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等信息。
2. 反应机理研究:反应机理研究是理解纳米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关键。
通过红外光谱、在线质谱等技术,可以分析反应中产物和中间体的形成过程,推测反应机理,并验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心。
3. 催化活性评估:催化活性评估是衡量纳米催化剂催化性能的重要手段。
纳米结构催化剂

纳米结构催化剂导言纳米结构催化剂是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定义、制备方法、性质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该主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什么是纳米结构催化剂?纳米结构催化剂是指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催化剂材料。
纳米结构是指材料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内,并且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选择性或降低反应温度的物质。
纳米结构催化剂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在催化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固相法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结构催化剂制备方法:1.溶液法制备纳米结构催化剂:–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解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胶体溶胶,经过凝胶、干燥、热处理等步骤得到纳米催化剂。
–界面反应法:通过利用界面活性剂、模板剂或微乳液等方式,控制纳米颗粒的形态和大小。
–沉积-沉淀法:利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还原剂之间的反应,使纳米颗粒沉淀出来。
2.气相法制备纳米结构催化剂:–热蒸发法:将固体材料加热至其蒸发温度,然后通过在冷凝器中冷却,使蒸发物沉积在基片上得到纳米催化剂。
–气相凝聚法:在高温、高真空的条件下,通过气相反应使纳米颗粒形成,然后在基片上沉积。
3.固相法制备纳米结构催化剂:–机械法: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材料粉末分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分离出纳米颗粒。
–电化学法:在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流和电解物质作用,使纳米颗粒在电极上沉积。
纳米结构催化剂的性质特点纳米结构催化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性质特点:1.尺寸效应: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催化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粒径缩小到纳米级别时,表面积增加,表面活性位点增多,因而催化活性得到提高。
2.表面效应:纳米结构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点更多,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和更高的表面化学反应速率。
3.形态效应: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形态特征可以对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反应速率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家庭供暖、电力供应等领域。
然而,燃料电池的发展受到催化剂的限制,传统的催化剂存在着催化活性低、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
因此,纳米催化剂成为了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稳定性、低成本等优势,被广泛关注和应用。
纳米催化剂是指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催化剂,其具有比传统催化剂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分散性。
由于其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作用,纳米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催化活性,降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
同时,纳米催化剂还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中毒性能,能够有效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两个方面。
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铑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价格昂贵,且资源稀缺。
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少量贵金属制备高效的纳米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非贵金属催化剂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具有低成本、丰富资源等优势,但催化活性较低。
因此,如何通过改变其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提高其催化活性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
例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利用纳米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制备出了一种高效的铂基纳米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是传统铂基催化剂的数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改变氮掺杂碳纳米管的结构和表面性质,成功制备出了一种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总体来说,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1)进一步提高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探索新型的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3)开发新型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4)研究纳米催化剂在不同类型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纳米催化剂将会为燃料电池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摘要:纳米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高表面能、高度的光学非线性、特异催化性和光催化性等特性,在一些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特性,讨论了纳米催化在化工中的应用,对今后纳米催化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制备在化工中的应用发展近年来,纳米催化剂(Nanometer catalyst--NCs)的相关研究蓬勃发展。
NCs 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显示出许多传统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此外,NCs还表现出优良的电催化、磁催化等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涂料、生物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
目前,纳米技术的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进行:一是通过新技术减少目前使用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的用量;二是进行新材料的开发,如复合氧化物纳米晶。
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所以是一种极好的催化材料。
将普通的铁、钴、镍、钯、铂等金属催化剂制成纳米微粒,可大大改善催化效果。
在石油化工工业采用纳米催化材料,可提高反应器的效率,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产率和质量。
目前已经将纳米粉材如铂黑、银、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直接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氧化、还原和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反应温度从600e降至常温。
随着世界对环境和能源问题认识的深入,纳米材料在处理污染、降解有毒物质方面有良好光解效果[1]。
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可显著提高其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减少添加剂的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对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到其结构、粒径分布和形态,从而影响其催化性能。
文献中报道的制备方法多达数10种,本文主要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
1.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胶-凝胶化和热处理形成氧化物或其他固体化合物的方法。
其过程是:用液体化学试剂(或粉状试剂溶于溶剂中)或溶胶为原料,而不是传统的粉状物为反应物,在液体中混合均匀并进行反应,生成稳定无沉淀的溶胶体系,放置一定时间形成凝胶,经脱水处理得产品。
1.2浸渍法浸渍法通常将载体放入含活性组分的溶液中,待浸渍达平衡后分离出载体,对其进行干燥、焙烧后即得到催化剂,但该方法仅适用于载体上含少量纳米颗粒的情况。
刘渝等将自制的纳米级C-Al2O3先后浸渍H2PtCl6和Ce(NO3)3溶液中,待浸渍达平衡后取出,经高温煅烧后得到负载型Pt-C-Al2O3-CeO2催化剂。
刘晓红等合成了一系列的二氧化锆水溶胶,再用浸渍法担载0.5wt%的Pd,制得的Pd/ZrO2NCs可用于由丙酮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二异丁基酮(DIBK)的还原缩合反应;通过调节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可以选择所需要的产物(MIBK或DIBK)。
1.3沉淀法沉淀法是在液相中将化学成分不同的物质混合,再加入沉淀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对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或煅烧制得纳米催化剂。
沉淀法包括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配位沉淀法等,其共同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纪红兵等采用共沉淀法,通过Ru对MnFe2O4的同晶取代制得了纳米催化剂,经改性后,可有效地将烯丙醇类化合物氧化成醛酮类化合物。
1.4微乳液法微乳液法首先需要配制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体系,然后将反应物溶于微乳液中,使其在水核内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产物在水核中成核、生长,去除表面活性剂,将得到的固体粗产物在一定温度下干燥、焙烧,即可得到粉体NCs。
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比例即可达到控制产物颗粒尺寸的目的,可用于制备金属NCs、金属氧化物NCs 和复合氧化物NCs等。
该方法所采用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粒径小、单分散性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郭林等采用微乳液法制得的纳米钴氧化物催化剂在催化分解N2O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1.5水解法首先,在高温下将金属盐溶液水解,生成水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再将沉淀产物加热分解得到纳米颗粒。
该方法可分为无机水解法、金属醇盐水解法和喷雾水解法等。
水解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化学组成可精确控制、粉体性能重复性好、收率高等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
2纳米催化剂在化工中的应用2.1化学反应和催化方面应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产业盛行用纳米技术来改进催化剂性能。
纳米多孔材料中的沸石在原油炼制中的应用已有很长历史,纳米多孔结构新型催化剂的发展,为许多化学合成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机会,或者使化学反应能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大幅度地降低工艺成本。
例如用此类催化剂可以将甲烷有效地转化为液体燃料,作为柴油代用品,而现用的方法比较昂贵[2]。
纳米粒子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取决于它的容积比表面率很高,同时,负载催化剂的基质对催化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也由具有纳米结构材料组成,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效率。
如将Si02纳米粒子作催化剂的基质,可以提高催化剂性能10倍。
在某些情况下,用Si02纳米粒子作催化剂载体会因SiO2材料本身的脆性而受影响。
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将SiO2纳米粒子通过聚合而形成交联,将交联的纳米粒子用作催化剂载体。
2.2过滤和分离方面应用在过滤工业中,纳米过滤广泛应用于水和空气纯化以及其它工业过程中,包括药物和酶的提纯,油水分离和废料清除等。
还可以从氮分子中去掉氧(氧与氮分子大小差别仅0.02nm)。
应用此方法生产纯氧可不需要采用深冷工艺,因而可以降低成本。
纳米多孔材料的吸收和吸附性能也提供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如去除重金属(如砷和汞等)。
使用其他纳米材料的过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例如入rgomide纳米材料公司开发的用直径为2nm纤维制成的高产率系统,可以过滤病毒、砷和其它污染物[3]。
一些聚合物—无机化合物复合材料也可用作气体过滤系统,而且效率也很高。
如有一种用排列成行的碳纳米管制成的膜,由于纳米管与气体分子间互不作用,可以高产率地分离出气体。
此种材料可满足高流速低压气体的分离需要。
此种膜可以从气流中去除CO2,或从CO中分离H2。
这种技术可应用于新一代发电厂、煤液化工厂或气体液化厂。
由精密控制尺寸的纳米管组成的膜在分离生物化学品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
2.3复合材料方面应用在复合材料中使用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材料强度,降低材料的重量,提高耐化学品、耐热和耐磨耗能力,而且还可赋于材料一些新的性能,诸如导电性,在光照和其他幅照下改变其反应性能等。
以粘土为基础的纳米复合材料在不久将来会有很大的市场。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新型结构复合材料的开发也为期不远,它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较贵,要用好的填料(单壁纳米管)。
大规模应用较大而不太完善的碳纳米纤维可望在2004年实现,此发展可能会给纳米粘土复合材料的应用形成冲击。
2.4涂料方面应用在涂料行业,纳米粒子已经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类似于能生成抗刮痕和不粘表面的涂层的溶胶—凝胶单层(solgcl monlolaycr)还在研究。
用树状聚合物可以弥补不足,并且可与纳米粒子技术结合应用。
以纳米粒子为基础的涂料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能,比如:强度、耐磨耗、透明和导电。
拜耳公司与Nanogntc公司合作开发导电和透明的涂层。
纳米粉体是难以储运的,美国海洋部门采用微型凝聚方法,即在应用时用等离子(一种热的离子化气体)技术或热喷涂技术,使粉体被融熔,形成涂层。
Inframat公司用纳米涂料作为船壳防污涂料。
以防止海藻、贝类附着生长。
此种涂料很坚硬。
但并不发脆。
该公司的纳米氧化铅-氧化饮基陶瓷涂料已获得美海军部门400万美元订货,主要用于涂装潜水艇的潜望镜。
应用纳米粒子技术可以制造氧化铝纳米粒子,用于地砖的抗划痕涂层。
Nanogate公司为西班牙地砖制造商提供纳米粒子涂料,使之容易清洗,并还为眼镜工业提供抗划痕涂料。
2.5燃料电池方面应用随着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电能需求不断增加。
要求降低供电元器件的重量和尺寸,由此而开辟广纳米粒子的新市场。
Altar公司最近宣布该公司高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列示范试验获得成功,包括联结器、电解质、阴极和阳极等都是由微米和纳米级材料构成。
而且,还开发了纳米锂基电池电极材料,其充电和发电率都比当前所用锂离子电池材料快l倍。
甲醇基燃料电池,在2004年前后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这类电池中,所用催化剂是处在淤浆状态的铂纳米粒子[4]。
纳米管和纳米角也在进行研究,主要是探索其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用于储存氢和烃类。
根据美国能源部计划,氢基燃料电池要在车辆上实际使用,氢含量(重量比)应达到6.5%,而目前只达到1.5%。
预测到2005~2015年,氢基燃料电池可能在车辆上获得广泛应用。
结束语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对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材料、润滑油添加剂及石油化工工艺助剂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1)用纳米粒子做催化剂如何提高反应速率和催化效率,优化反应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将是未来催化科学的研究重点。
(2)纳米粒子催化剂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上要求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因此催化剂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纳米金属离子催化剂目前还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如何避免纳米金属离子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颗粒长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 李洪芳,刘雪松,郭存霞,等.载体对负载型金催化剂上甲醛催化氧化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9,30(10):1001.[2] 许平昌,柳阳,魏建红.溶剂热法制备Ag/TiOz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0,26(8):2261.[3] 陈淑海,徐耀,吕宝亮,等.Ag负载TiQ纳米管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2):2933.[4] 王昭文,陈明树,万惠霖.高分散负载Pd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