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掌握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布局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使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使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路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布局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起落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设计5.1深化设想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庞大膜布局施工技术5.9模块式钢布局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毗连技术6.3变风量空调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施工过程水收受接管使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使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伤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布局平安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近程主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使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十项新技术应用管理总结

十项新技术应用管理总结新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十项新技术的应用管理总结:1. 人工智能(AI):在企业管理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自动化决策、分析和预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AI 系统可以自动筛选简历,提高招聘效率。
2. 云计算: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访问和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 物联网(IoT):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
4.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篡改和欺诈。
企业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5. 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预测需求和优化运营。
6. 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例如为客户提供虚拟试衣间或虚拟展览。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用户体验,吸引和留住客户。
7. 增强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现实世界中,例如通过手机或头戴设备显示虚拟导航或产品信息。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8.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如物流、农业和安防。
无人机可以提供快速和高效的交付服务,监测农作物的生长和病害,以及巡逻和监控。
9.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供安全和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10.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制造和定制。
企业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原型和小批量产品,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以上是十项新技术的应用管理总结,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和创新产品和服务。
建筑工程10项新技术2023年最新版

建筑工程10项新技术2023年最新版1. 3D打印技术介绍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可以将数字模型直接转化为实体建筑,减少了传统建筑施工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建筑元件,如墙壁、柱子等,以及制造整体建筑结构。
优势•减少施工时间: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建筑工程的完成时间。
•减少人力成本:3D打印技术可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了建筑工程的人力成本。
应用案例•用于建造小型住宅区•用于制造建筑元件,如墙壁和楼梯2. 智能建筑系统介绍智能建筑系统利用先进的科技和传感器,以优化建筑物的功能、资源使用和能源效率。
这种系统可以连接和控制建筑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自动化的操作和管理。
优势•节约能源:智能建筑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照明、空调和能源管理等功能来节约能源并减少能源浪费。
•提高安全性:智能建筑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的安全状态,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和采取措施。
应用案例•用于办公楼和商业建筑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控制系统3. 建筑信息模型(BIM)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法。
它通过创建一个虚拟的、精确的建筑模型,将设计、建造和维护过程整合在一起。
优势•提高效率:BIM可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高度的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方便:BIM可以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帮助管理和维护建筑物,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使用价值。
应用案例•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模型协作•用于建筑物维护和设备管理4. 轻质建筑材料介绍轻质建筑材料是一种具有低密度和高强度的材料,可以用于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
这种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重量和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
优势•减少建筑重量:轻质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自重,降低了建筑物对地基和结构的要求。
•提高施工效率:轻质建筑材料可以更容易地加工和安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建设部十项新技术

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一、坑支护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
由排桩或排桩加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组成的档土结构和按基坑平面设计的内支撑体系,是软土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形成。
根据基坑周围土质、开挖深度可设置成单层或多层的支护结构,一般用工具式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形成对撑、角撑、水平桁架或拱圈等,以保持深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并还可一步发展成利用地下结构楼层作内支撑的逆作施工技术(2)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能将桩、墙等档土结构所承受的荷载通过拉杆(索、管、栓)传递到稳定土(岩)层上,形成错拉体系。
锚杆可带扩大体或采用二次高压灌浆以提高与土体的锚固力,并可采用可拆式锚杆。
该法适应土质范围广(当土质过软时应慎用),在采用多层锚杆情况下,基坑的开挖深度不受限制。
(3)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和加筋水泥土挡墙。
山喷浆型深层搅拌桩组成的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可为实体式或格栅式。
该挡墙具有挡土和止水双重功能,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6m的软土地区基坑支护。
当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在水泥土中插入加筋杆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
必要时还可辅以内支撑或锚杆支护加筋水泥土挡墙,以加大基坑的支护深度。
(4)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上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
它是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的原位土体三部份组成。
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粘性土或密实性较好的砂土地层,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15m。
(5)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基坑工程变化因素多,在目前设计中尚难做到全面、准确、合理。
对于开挖深度较大、坑壁土质较差、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挡土结构位移、支撑锚拉系统应力、基坑周围环境变化的严密监测,以反馈的数据信息调整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2、目标与措施基坑工程技术复杂,在推广应用中除必须遵循现行规范标准外,尚应遵照地方的相关标准。
十项新技术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十项新技术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 水平定向钻技术,利用水平定向钻机进行管道铺设,可以避
免地表破坏,适用于需要穿越障碍物或者地下交通干道的情况。
2. 液压冲击钻孔技术,通过高压水流进行地下管道的穿孔,避
免了传统开挖方式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3. 管道拆除与更换技术,利用管道拆除机械和无开挖更换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对老旧管道进行更换。
4. 水下管道铺设技术,适用于河流、湖泊等水下环境的管道铺设,通过专业设备在水下进行施工,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和破坏。
5. 管道横穿技术,利用微型隧道掘进机进行管道横穿,可以避
免对地表交通和建筑物的干扰。
6. 管道定位与检测技术,利用先进的地下管道定位和检测设备,可以精准地确定管道位置和状况,为非开挖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7. 管道修复与加固技术,采用新型的管道修复材料和加固工艺,可以在不挖掘地表的情况下对老化或损坏的管道进行修复和加固。
8. 管道水平定向钻孔技术,通过水平定向钻孔设备进行管道铺设,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管道的铺设。
9. 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磁粉探伤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地下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修复。
10. 管道翻新技术,采用新型的管道内衬材料和翻新工艺,可
以在不破坏原有管道的情况下对老化管道进行翻新,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在管道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前景,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还能提高施工
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地下管道的安全运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创新,相信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和发展。
2023年建筑业施工十项新技术

2023年建筑业施工十项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预计在2023年,建筑业将迎来十项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施工过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
以下是2023年建筑业施工十项新技术的介绍。
1.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将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3D 打印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打印建筑构件,大大缩短施工时间。
此外,3D打印还能够实现建筑物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
2.智能施工机器人:智能施工机器人将成为建筑工地的常见景象。
这些机器人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完成各种施工任务,如搬运材料、砌砖、涂料施工等。
智能施工机器人的应用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3.无人机应用:无人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
无人机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勘测和测量,提供精确的数据和图像。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巡查工地安全,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建筑设计和展示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逼真的建筑模型,并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展示。
这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效果。
6.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技术将在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7.智能玻璃:智能玻璃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和需求自动调节透光度和隔热性能。
这种玻璃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和采光,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8.建筑物传感网络:建筑物传感网络将实现建筑物内部各个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通过传感网络,可以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9.可再生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将在建筑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2)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2)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3)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4)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5)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7)1.9逆作法施工技术 (8)※※※※※ (11)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4)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7)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9)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20)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21)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2)2混凝土技术 (26)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6)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8)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0)2.4轻骨料混凝土 (31)2.5纤维混凝土 (33)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5)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8)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40)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46)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46)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7)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47)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48)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49)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50)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52)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2)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56)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56)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57)4.3塑料模板技术 (59)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61)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63)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64)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66)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67)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69)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71)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74)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76)※※※※※ (76)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78)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80)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82)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85)5钢结构技术 (88)5.1深化设计技术 (88)5.2厚钢板焊接技术 (89)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90)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90)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92)5.6住宅钢结构技术 (93)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94)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95)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95)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97)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97)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98)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99)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101)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102)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103)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107)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108)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10)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111)※※※※※ (114)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114)7绿色施工技术 (129)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129)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130)7.3预拌砂浆技术 (132)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133)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134)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36)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140)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142)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143)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141)7.11供热计量技术 (141)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144)7.13植生混凝土 (141)7.14透水混凝土 (144)8防水技术 (148)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48)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52)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56)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157)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61)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163)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168)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171)9.1消能减震技术 (171)9.2建筑隔震技术 (172)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174)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175)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77)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177)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 (177)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177)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 (177)10.信息化应用技术 (181)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81)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82)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83)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83)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85)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86)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87)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188)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1.10 爆破挤淤法技术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 混凝土技术2.1 高耐久性混凝土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 轻骨料混凝土2.5 纤维混凝土2.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 塑料模板技术4.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 钢结构设计5.1 深化设计技术5.2 厚钢板焊接技术5.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7 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 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9 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 变风量空调技术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 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 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 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 供热计量技术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7.13 植生混凝土7.14 透水混凝土8 防水技术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 消能减震技术9.2 建筑隔震技术9.3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 结构无损伤拆除技术9.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 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 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 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 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10.1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10项新技术是住建部2018年工作要点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指的是什么?
2018-04-03建筑情报站建筑情报站
住建部于2018年3月底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继续开展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强建筑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那么,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你是否清楚指的是什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源起于原建设部于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这个文件是我国政府要求建筑行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第一个正式文件。
此后,每隔数年都会对此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目前最新版本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其编写背景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修订。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包括的技术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2.10 预应力技术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模板脚手架技术
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3.10 管廊模板技术
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钢结构技术
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
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7.2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8.10 一体化遮阳窗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9.1 消能减震技术
9.2 建筑隔震技术
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9.4 建筑移位技术
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信息化技术
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
关于举办后特级资质时代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介绍暨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发展和综合应用专题培训班
2018年4月26日—28日(26日全天报到)地点:北京市
报名详情致电杨主任:(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