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共40页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1-2-1 构成从萌芽到成型
一、绘画艺术中的构成派
1、康定斯基 ——画家,艺术理论家 俄国抽象构成主义的代表
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
《康定斯基Leabharlann 点线面》康定斯基将绘画与音乐类比后,绘 画可以通过色彩、空间、和运动表 现一样的精神,而不需要参照可见 自然的任何东西进行
2、蒙德里安 ——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
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
荷兰的风格派的主要代表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一、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马斯创建了“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bahous),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就是包豪斯学院成立),也是现代教育史上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充分展现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设计的新形态。

包豪斯设计学院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建筑设计为中心,以艺术设计综合化为手段,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在不断深入实践的教案中寻求现代工业相适应的教育途径,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是其核心内容,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

b5E2RGbCAP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领袖温·杜斯伯格来到魏玛,驱散了迷困包豪斯的神秘主义烟蒂,反对神秘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旧教案理论,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在理论上两者的追求目标不谋而合,均倡导致力于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相结合的自然形态构成观,从而促使包豪斯学院的主导地位,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正式引入教案,这种基础设计教案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一度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典范。

p1EanqFDPw二、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我国构成教育较晚,当时受到日本和香港的影响。

日本学者水谷武焱先生曾留学德国魏玛Bahaus学院,回国后在东京国立建筑大学执教,他将Bahaus的基础造型教育应用于日本艺术设计教育当中,称之为“造型法”或“构成”,由此构成课程在日本国立大学落地生根。

DXDiTa9E3d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交流成为现实,教育的落后与实际状况,亟待改变,“请进来”<国外学者讲学),走出去<出国研习)的办法使得构成教育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

80年代初,出国学者纷纷出国,主要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请来的学者在无锡轻工业大学<学院)<江南大学)讲授了从平面到立体,从色彩到空间,从动构到光构等知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受益匪浅,感触至深,引起诸多学者,从此构成设计在我国开始普及。

平面构成ppt

平面构成ppt

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 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 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 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 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 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 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 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效果
3.6矛盾空间 3.6.1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一 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立体空间,对于 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 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平面构 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是就人的视觉感 觉而言的,它具有平面性、幻觉性、矛盾 性。平面构成中空间感只是一种假象,三 维空间是二维空间的错觉和延伸,其本质 还是平面。 3.6.2平面上形式成空间的因素 3.6.3矛盾空间
3.3发射构成
3.3.1发射的概念 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 本形和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 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例如: 自然界的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 都是发射的形式。 3.3.2发射构成的形式 3.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3.4特异构成 3.4.1特异的概念 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 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 特征,以突破,即为特异构成。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它有两方面的特 点:
它是以知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地模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一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 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 世界所具有的运动规律。 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反应、 视觉效果,对形象进行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 图形效果。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⑴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 正方形,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 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成的 几何性质的面。
⑶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 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 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 表。
平面构成的发展史略
20世纪初,主张建筑形式应受到功能的制约,追求 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新型材料相统一的风格。设 计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构成主义运动中,创造出 与罗曼式、哥特式两种完全不同建筑中的“国际风 格”。 构成课程引入到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期。
1919年,德国著名的 建筑家、设计理论家 沃尔特· 格罗佩斯在德 国魏玛市建立了“国 立包豪斯学院”,这 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 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 立的学院。是欧洲现 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和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 地。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形态。 具有其它形态形的面
偶然形的面
点线面综合练习
• 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骨格关系 1、骨骼的概念 任何一幅平面设计,都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将基本形 组合起来的,这种管辖编排形象的方式称为骨骼。 2、基本格式: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 弧线 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十、对比构成
概念:是比较自由的一 种构成。
(它是依据单形自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形状、肌理等 对比因素进行构成的。 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可以作为 对比的因素。)
十一、空间构成
概念:平面构成所涉及到 的所谓空间,主要是指平 面中的形给人视觉上造成 各种不同的空间感觉。
(空间的表现可以使用线、点 的渐变的形式来完成,也可以 用形与形的重叠来实现…)

平面构成的来源

平面构成的来源

(一)构成主义作品:第三国际塔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包豪斯展览会的招贴画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无论从他的深度还是从探索的广度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这种前卫的探索在1925年就遭到斯大林的反对,因此没有能够象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成立了世界上帝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十月革命的胜利遭到各国列强的干预,但是革命的信条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他们希望能够协助、参与共产党的革命,为建立一个繁荣、富强、平等的新俄国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俄国的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在这红艰难困苦中开始为革命的设计探索,利用各种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俄国的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具有极大的突破,并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直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时期,与西方的联系受到鼓励,尤其是俄国的一批构成主义设计家到西方旅行和交流,把俄国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带到西方,俄国的构成主义探索才开始被西方所认识,产生了很大震动,特别是对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历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中国艺术教育界被统称为“三大构成”课程,它们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

包豪斯学院(Dasstatiiches Bauhaus)是世界著名建筑师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城创立的第一所设计学校,时年35岁的格罗佩斯大胆地在包豪斯学院进行了教学改革,而在当时其他的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仍是19世纪的传统与唯美的艺术古典主义。

包豪斯设计学院以鲜明的功能主义,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口号。

开创并设计了整套崭新的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将新的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艺术视觉感知度达到了理性的水平。

包豪斯学院也以崭新的教育方法和一流的教授群体为世人所敬佩。

如:康定斯基、伊顿、克利费宁格、蒙克、莫霍利等一流艺术家都在此校任教,他们也是其崭新的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改革者和实践者。

其中的瑞士画家、美术理论家和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包豪斯学院开设了基础课程,他的《设计与形态》和《色彩艺术》著作开拓了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

包豪斯学院最终确立了20世纪的艺术设计理念,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

包豪斯学院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研究既有严格的理论体系,也强调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教学里融合了各国前卫艺术的精华,打破了旧有的艺术教学模式,提倡运用不同材质进行概念表现,鼓励学生对色彩的形式想象力进行理性分析和实验,使学生超越旧的经验约束与视觉习惯,培养了崭新的、敏锐的视觉认知能力。

由于战争,“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说包豪斯设计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诞生的摇篮。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从构成的角度分析理解作品,训练对视觉元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把构成的分析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能够理解和感受寻常事物中的形 式美,培养新的审美趣味,为进入新的设计状态做准备。

.构成课的弹性特点是整个学习和研究过程不必考虑设计具体应用和 功能,仅集中注意于形式的创新体验,其结果可以为设计做“资源 储备”。 .终极目标:通过设计语言(点线面)和设计思维两方面的综合训练, 了解和掌握设计流程。

包豪斯的教学目标 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 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 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 形式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构成的由来、分类、应用 .什么是平面构成 .为什么要学习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内容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统称为构成,是出自 现代哲学流派之一“结构主义”的其中一个专题,最初 萌芽于1914年的构成派绘画,不久后衰败。 其后,被包豪斯设计学院采纳,并通过教学体系的 改革,作为设计入门的基础训练课程。
2.点的视觉强度与面积关系

3.点依靠环境确认其位置和特征

点的靠近能形成线的感觉
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
作业欣赏
作业要求: 1.点的线化2张 2.点的面画2张 3.线的面画2张(12*12) 4.点、线、面的综合3张 (20*20)

平面构成(新)

平面构成(新)

有机曲线面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多种手法的应用
文字或光影等组成的面
作业范例:
自由点线面练习
作业范例:
点线面延伸变化练习
作业范例:
多种手法进行构成练习
作业:① 点的练习:虚点练习(两张);
点的面化练习(两张); 点的线化练习(两张) ② 线的练习:线的面化练习(三张); ③ 点、线、面的综合练习(六张)
1. 点
在几何学中,点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但在造型上来说,点如果没 有形,便无法作视觉的表现,所以点必须具有大小的要素,当然具有面 积,具有形态。
基本形 点
扩展形
1. 点
1)点的视觉变化






黑白 单


彩色 聚
几何 有机
光滑 粗糙
1. 点
2)点的视觉强度与面积的关系



1. 点
一. 平面构成的材料
由于造型表现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颜料在纸上来进行,所以暂且将平面构 成的材料分成着色材料及被着色材料(纸张):
色料
颜 料-广告颜料、水彩颜料、 油画颜料、印刷油墨等
染 料-奇异笔、马克笔、染料等 涂 料-调和漆、透明漆等 剪贴材料-色纸等
纸张
画 纸-画用纸、厚纸板等 其他
印刷用纸-铜板纸等
由于一条线方向的变化, 表现了复杂的曲面。
放射的线具有透视效果, 表现了具有明显远近感的空
利用斜向的直线,来表现空 间。
间知觉。
③ 线的点化和点的线化
把线彻底分化以后,便有点的感觉,这种点如果排成一列,则有线的感觉。点线的 构成很适于创作柔美、轻快的精巧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