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过对道路所在区域进行详细勘测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为道路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的过程。

它包括道路线路测量、地形测量、交通流量测量、地质勘探、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二、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1. 道路线路测量:通过测量道路线路的长度、宽度、坡度、曲线等参数,确定道路的几何形状和布局,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性。

2. 地形测量:通过测量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包括高程、地势、水文等信息,为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交通流量测量:通过测量道路上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了解道路的交通负荷,为道路设计提供合理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方案。

4.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壤、岩石、地下水等信息,为道路的地基设计和路基处理提供依据。

5.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噪音、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方面,为道路建设的环保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水准测量等,通过测量角度、距离、高程等参数获取道路相关数据。

2.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为道路勘测设计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

3.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道路勘测设计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提高勘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4. 数字测图技术:利用数字化测图仪等设备,实现对道路线路和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测量和绘制,提高测绘效率和准确性。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它通过详细测量和勘测获取各类数据和信息,为道路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绪论(一)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章绪论(一)道路勘测设计
由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至福州。 由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至珠海。
由于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西安、成都、内 江、昆明至河口。
由重庆经贵阳、南宁至湛江。


由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州里。 由丹东经沈阳、唐山、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 州、西宁、格尔木至拉萨。 由青岛经济南、石家庄、太原至银川。 由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至 霍尔果斯。 由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 由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至瑞丽, 全长4000公里。 由衡阳经南宁至昆明。
行政等级 国 省 县 乡 道 道 道 道


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国家干线公路,包 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联结首都与各省和自治 区的首府及直辖市的公路,以及联结各大经济中心、港 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的省级干 线公路,包括联结省会与其卫星城市、中心城市、经济 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国际公路和省际间的重要 公路。 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联结县城和 县内主要乡(镇)、主要生产与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 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 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公路,以及 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村与外部联络的 公路。 专线或主要供厂矿、林区、油田、农(牧)场、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高速公路现状
1989年: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 为271km(不包括台湾从1970-1978.10修建 的一条从高雄到台北基隆的373.4KM的高速 公路)。 1999年突破1万公里。 200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近过5.5 万公 里,居世界第二。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进行道路建设前,对所建造的道路进行现场勘测、设计和规划,以确定道路建设的具体方案及技术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它对于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包括了地形测量、地下管线调查、土壤力学试验、原材料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流程。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第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信息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信息。

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正投影法、三角剖分法和电子地图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形测量方法进行勘测。

在地形测量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地面坡度、地貌形态、土质特征等,这些参数对于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下管线调查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地下管线调查是对于道路所在区域内的各类管线进行调查和记录,以确定道路建设时所需避开的管线位置以及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地下管线调查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排水管、污水排放管、通讯光缆、电缆线路、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等的位置、深度、规格等。

这些管线的存在和管线的布局位置将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方案选择和方向规划。

三、土壤力学试验土壤力学试验是道路勘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主要目的是对于道路建设所需使用的土壤材料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压缩性、弹性、剪切性、稳定性等。

土壤力学试验对于道路的设计和建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试验可以确定道路所需的土壤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不同材料间的协调性,从而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来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四、原材料取样原材料取样是指在道路勘测设计中根据所需施工材料的特点确定取样点位,采集需要施工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方便后续的实验和检测。

原材料取样包括石头、砂石、水泥,混凝土等,我们在进行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道路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地形测量、地下管线调查、土壤力学试验、原材料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来确定道路建设方案和技术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 》课件

《道路勘测设计 》课件
说明勘测的精度要求以及如何控制误差。
道路设计要点
1 道路设计流程
解释道路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3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介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要素。
2 道路设计标准和规范
讲解符合道路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4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
说明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要点。
勘设计案例分析
1 案例1: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
列出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 相关勘测设计案例及论文
提供一些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案例和论文。
《道路勘测设计 》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勘测技术及工具、道路 设计要点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设计。
背景介绍
1 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对规划和建设道路的重要 性。
2 相关政策法规
介绍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政概念和目的。
2 勘测的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勘测,如地面勘测和地下勘测。
3 勘测的基本流程
阐述勘测的步骤和流程。
勘测技术及工具
1 勘测技术的分类
概述常用的勘测技术,如全站仪和GPS技术。
2 勘测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介绍用于道路勘测的各种工具,如测距仪和地形仪。
3 勘测精度及误差控制
分享某市城市交通干线勘测设计的实际案例。
2 案例2:某县农村公路改建勘测设计
讨论某县农村公路改建的勘测设计案例。
总结与展望
1 勘测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对当前勘测设计的状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 来的发展趋势。
2 勘测设计的重要意义
强调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相关勘测设计标准与规范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6.1 概述1.选线的目的与任务(1)目的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相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路中线平面位置。

(2)任务道路选线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走向和总体布局;具体确定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或实地选线,把路线的平面位置确定下来。

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1)一般方法1)实地选线实地选线是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

这是我国传统的选线方法。

其特点是简便、切合实际;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但是,这种方法野外工作且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同时,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地形、地貌、地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实地选线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

2)纸上选线是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方法。

其特点是野外工作量较小,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理。

但纸上定线必须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图的测设需花费较大的工作量和具备一定设备。

纸上选线的地形图若用航空摄影图可大大缩短成图时间。

纸上选线的一般步骤是:①实地敷设导线;②实测地形图(可用人工或航测法);③纸上选定路线;④实地放线。

随着航测技术的发展,纸上选线方法开始广泛运用;特别对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杂的公路更为适用。

3)自动化选线随着航测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将航测和电算相结合的自动化选线方法已研制成功。

自动化选线的基本作法是:先用航测方法测得航测图片,再根据地形信息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即数字化的地形资料),把选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则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较、优化,最后通过自动绘图仪和打印机将全部设计图表输出。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全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旨在确定道路的线路、断面和纵、横坡等参数,为道路的建设提供准确、详尽的设计数据。

本文将从勘测设计的步骤、内容、注意事项等角度,全面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步骤道路勘测设计包括勘测前的准备工作、现场实地勘测、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步骤。

1. 勘测前准备工作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勘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获取相关的基础资料等。

此外,还需要编制勘测设计方案,明确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现场实地勘测现场实地勘测是道路勘测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路线勘测和纵、横断面勘测两个方面。

路线勘测主要是确定道路的线路,包括起点、终点、过渡线路等。

在路线勘测过程中,需要实地考察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并确定路线的位置和走向。

纵、横断面勘测是为了确定道路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包括坡度、曲线半径、超高、房屋、水利设施等,以及与路线相关的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

3. 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编制。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计算、归纳和绘制等。

4. 设计编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根据道路的勘测数据,进行设计编制工作。

设计编制包括道路线形设计、断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排水设计等,最终形成道路勘测设计成果。

二、勘测设计内容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路线勘测结果、纵、横断面信息、地形图、地物图、标志标线图、排水设计等。

1. 路线勘测结果路线勘测结果包括道路的起点、终点、里程桩号、路线的走向、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信息。

2. 纵、横断面信息纵、横断面信息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地面线、纵断面线、辅助线等,以及相关的道路标高、房屋、水利设施等数据。

3. 地形图道路勘测设计需要制作地形图,以直观展示道路所经过的地形情况。

地形图需要准确表达地势、高程和地面特征等信息。

4. 地物图地物图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绘制的道路周边地物的分布图,包括建筑物、树木、水域等。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经济性。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测设计方案对于保障道路建设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道路勘测设计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勘测设计原则。

1. 依据地形地貌,合理选取勘测线路,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结合道路设计要求,确定勘测内容和方式,确保勘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勘测设计,确保勘测数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勘测方案,确保勘测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勘测设计步骤。

1. 确定勘测范围,根据道路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勘测范围,包括道路线路、路基、桥梁、隧道等相关区域。

2. 勘测前准备,收集相关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础数据,编制勘测方案和计划。

3. 勘测测量,采用现代化的勘测测量技术,进行道路线路、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

4. 数据处理,对勘测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勘测报告和设计图纸。

5. 勘测评审,对勘测报告和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和符合设计要求。

6. 勘测成果归档,将勘测成果进行归档管理,为后续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四、勘测设计技术要求。

1. 测量精度要求高,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确保勘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技术先进,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对勘测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3. 设计图纸规范化,编制设计图纸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 勘测报告完整性,编制勘测报告时,应包括勘测范围、勘测方法、勘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等完整内容。

五、勘测设计质量控制。

1. 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测设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强化勘测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1.目的任务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

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资料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三.路线平面设计(1)公路选线(2)方案比选(3)公路定线四.道路纵断面设计(1)准备工作(2)纵坡设计(3)纵断面设计成果五.道路横断面设计(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2)资料收集(3)横断面设计计算(4)横断面设计成果六.土石方调配(1)计算横断面面积(2)土石方数量计算二级公路路线设计一、基本资料1.道路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地形条件为平原微丘,地形起伏不大,为发展农村开放杨道庄村交通而建此公路。

秦皇岛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一月平均气温为-5℃,七月平均气温为24℃。

气温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八九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2q,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交通量资料(见表1)表1 交通量调查表3.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张(比例1:1000)路段起点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0671.0156,4402307.32366,32.5),终点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74985.5693,4818852.8961,02.006)。

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根据《标准》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确定现有交通量的折算数,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交通量预测:根据本公路预测年末平均交通量为3000辆,查《标准》中公路的分级标准,确定此公路为二级公路,并确定此公路的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采用10m ,路面宽采用7.5m 两侧采用硬路肩,其设计宽度为1.5m ,土路肩,其设计宽度为0.75m 。

三、路线平面设计 1.公路选线(1)路线方案选择(全面布局)该公路为一条二级公路,起点连接旧路,终点连接杨道庄村并与旧路衔接。

期间要保证路线线型合理。

按照公路的起始点及控制点要求,路线有方案一和方案二两个方案可以选择。

dpcu N N dpcu N N N N N N N n d /3423)096.01(1500)096.01(/150042505.11500.13000.21505.12500.18004.15.10.10.25.10.1910拖拉机大中客小客大货中货小货0=+=+==⨯+⨯+⨯+⨯+⨯+⨯=⨯+⨯+⨯+⨯+⨯+⨯=-①方案一路线的起点与原有的公路连接,位于平坦处,从起点拉直线到达转点1,在路线中部设置控制点A,之后通过一个大半径曲线转向南方,通过直线上坡,到达高处平坦处后设置转点2,在高处平坦处设置控制点B,之后引直线与旧路相接,到达终点②方案二起点与方案一起点相同,该方案从路的南侧山后用大半径曲线绕行到高地上之后拉直线与旧路相交,以后的路段与方案一相同。

(2)方案比选方案一:该方案起点A出来之后直接向北,用一个曲线绕过较陡的山坡,没有明显的地形起伏变化,满足了需要,通过了两个控制点,并且线型美观,此路线共设交点2处,每个交点处均可设置大半径曲线,全长1559.176m,是本次设计的推荐方案。

方案二:该方案从路的南侧山后用大半径曲线绕行到高地上之后拉直线与旧路相交,由于纵坡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土石方运量,全长1820.41m,故该方案为本次的比较方案。

2.公路定线(1)平曲线线型要素确定①平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为250m,一般最小半径为400m,为满足两曲线间最短直线的要求,经试算取半径为270m。

②平曲线缓和曲线长:缓和曲线极限最小长度为70m ,一般最小长度为100m ,由于两交点距离比较短,为满足两曲线间最短直线的要求,缓和曲线长度取70m 。

③曲线间直线长:相邻两反向曲线间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2v ,即160m 。

(2)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交点坐标、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可按前述坐标法进行计算。

也可采用正切法求出各转角点处的转角值,按地形图比例用直尺测量计算出交点的间距。

(3)平面线形要素组合及计算 A .计算曲线要素JD1偏角=左α64°23′14.4″;拟定R=280m ;Ls=0m,交点桩号为K0+866.211。

求曲线要素如下:切线长:mq R R T 14.1772tan )(=+∆+=α圆曲线长:mL RL s 12.3162)2(1800=+-=βαπ外距:mR R R E 026.512sec)(=-∆+=α切线差:m L T D 02.3812.31614.17722=-⨯=-=B.计算曲线基本桩桩号此计算交点桩号与已知桩号相同,说明计算无误。

JD0~JD3曲线要素计算见表。

(4)平曲线细部点坐标确定(采用切线支距法) ①采用公式191.84701582191.100500191.1005012.316071.68900071.689014.177866.2110y +-+++++++-+K QZLK HZL K YHL K HY L K ZH T K JD SS 201.866001.192++K JDD圆曲线部分:)2(6479.28)cos 1(sin RL l R R y R q x Sm m m m +=-+∆=+=ϕϕϕ②JD1处个桩点的坐标计算交点桩号:K0+287.029;偏角:左49º19′10.2″;圆曲线半径:280m ;以ZY 点作为立镜点时, 在K0+866处,l=29.255m ,mC l C l y mC l l x 225.018900336255.39189006255.39336623.25189004255.29255.2943733732525=⨯-⨯=-==⨯-=-=在K0+873.745处,l=81.207m ,mR R y mR q x R L l m m Sm m 191.20)362924cos 1(280)cos 1(56.32362924sin 28023.25sin 362924)280207.812(6479.28)2(6479.28'''。

'''。

'''。

=-=-+∆==⨯+=+==+⨯=+=ϕϕϕ 3.路线平面设计成果 (1)绘制平面图根据《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逐桩坐标表》在地形图上绘制线路平面图,具体见附图。

(2)编制相关表格①根据计算所得结果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见附表。

②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逐桩坐标表,见附表2。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1.准备工作(1)纵断面要素确定①纵坡坡度:对于二级公路纵坡坡度不应大于5%。

②纵坡坡长: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的二级公路纵坡坡度为5%时最大坡长为700m,当坡度为3%时最大坡长为1100m,可见坡度越小,纵坡长度可以越长。

③竖曲线半径: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凸型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500m,极限值为3000m;凹型竖曲线径一般值为3000m,极限值为2000m。

④竖曲线曲线长度: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凸型竖曲线曲线长度一般值为120m,极限值为50m。

⑤竖曲线合成坡度: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竖曲线合成坡度不得大于9%,同时为了满足排水的需要,最小合成坡度为0.5%。

(2)确定纵断面地面高程在线路平面图上依次截取各中桩桩号点,并内插地形图得到对应的地面标高,纵断面地面高程见图附图2。

(3)点绘纵断面地面线①按A3号图纸尺寸,在图纸下方,自下而上绘出超离、直线与曲线、里程桩号、坡度与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和地质状况;②填绘直线与平曲线栏、里程桩号栏; ③在图纸左侧绘制相应高程标尺;④接高程1: 200,水平1: 2000的比例,点绘地面线。

(4)标出控制点本设计中路线起、终点的设计标高的高程不可变,为标高控制点。

2.纵坡设计(拉坡)根据控制点的情况,在经过试坡、调整并核对后,进行定坡。

在图上把各段直线坡的坡度值、坡长、变坡点的桩号、标高确定下来,见附图2。

纵断面共设置2处变坡点,其中:最大纵坡3.96/300/1(%/m/处);最短纵坡长:250m ;竖曲线计算以变坡点1为例,进行竖曲线计算。

(1)竖曲线要素计算变坡点1处,i 1=+0.02%,i 2=+4.21%,拟定R=4000m ;ω=i 2-i 1=4.19%,为凹型竖曲线。

mL T mR L 8.83216.167216.167%19.44000====⨯==ω m R T E 879.0400028.83222=⨯==竖曲线起点桩号:K0+689.386终点桩号:K0+847.164 (2)计算各竖曲线上个点高程竖距:Rx h 22=切线高程:)"","(")(10号根据实际图形确定切-+-±=i x T H H 设计高程:)"","("号根据实际图形确定切-+±=h H H 变坡点1处各桩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H 0=3.71m 起点K0+689.386处,0,0==h xmh H H mi x T H H 02.48776.3%02.08.8371.3)(切10切=±==⨯+=-±=变坡点1处竖曲线高程见表。

4.纵断面设计成果(1)纵断面设计图,见附图。

(2)纵坡及竖曲线表,见附表。

(3)路基设计表,见附表。

五、横断面设计1.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根据《标准》,由公路等级(二级)及设计行车速度(60km/h),确定路基横断面为双车道,行车道宽为3. 75m ,行车道外侧设置宽度为1.75m 的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0m ,见附图3。

2.资料收集(1)平曲线起、终点桩号,平曲线半径和转角在平面设计中读取。

(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在纵断面设计中读取。

(3)路基宽度为10.0m 在路线平面图上的各中桩横断面范围内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选取若干点,量取各点的地面标高,得到各桩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表(本处略)。

(4)根据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结合地形条件选用梯形边沟,边沟内边坡为1:1,外边坡为1:1,深度0.6m ,底宽0.6m 。

(5)根据线路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查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第3.3、3.4条规定,取填方路堤边坡为1:1.1;取路堑边坡为1:0.5。

3.横断面设计计算 (1)加宽按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二级公路(60km/h)采用第三类加宽值,即汽车轴距加前悬总长为5.2+8.8m 时的加宽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