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第24课《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第1篇】一、谈话导入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检查学习情况:⑴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或儿);畜(亠)。

⑵正音。

⑶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

(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⑴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⑵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4 少年闰土-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4 少年闰土-教案

第八单元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以及习作《有你,真好》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与鲁迅先生有关,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对黑暗的旧社会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以想促悟,读中悟情的方法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习作紧扣单元目标: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习作要求是要把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掌握多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拟好自己的习作题目;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

24 少年闰土1.会写“郑、拜”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望无际、家景、郑重、供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重点1.关注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我”内心世界的变化。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学会仿写。

难点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12个生字,生字的学习,要结合词语教学进行。

“伶俐”中的两个字是形声字,由“人+令=伶、人+利=俐”的构字特点,从而明确“伶俐”的意思,指清楚明白,说明这个人很聪明机智,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

汉字的书写归类,指导好左右结构的字该如何写,如“郑、拜、租、撒、缚、猬、伶、俐”。

2.阅读理解关注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换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演练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画面。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识多广,感受“我”对闰土的喜爱之情,体会“我”内心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3.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仿照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5《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5《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整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闰土》,去领略我和闰土之间的友谊。

出示课题二、自主预习朗读课文:思考1.闰土讲诉了哪些有趣的故事?2.概括课文的主旨。

三、精读感悟(一)学习1自然段1.“我”记忆中的闰土是怎样的形象?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从闰土的这一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勇敢、机敏、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二)学习2-3自然段1.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1)文中的“我”是什么身份?闰土呢?“我”和闰土是主仆,他来“我”家帮忙,所以“我”和他认识了。

(2)“我”和闰土认识的原因是什么?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2.第3段写的是什么?“我”对闰土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三)学习第4-5自然段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毡帽颈上套着银项圈健康朴实(四)学习6-18自然段闰土给“我”讲了几件有趣的事情?(1)第一件事:雪地捕鸟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闰土》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闰土》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闰土》说课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闰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五段,其中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2、教材位置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从课后题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从朗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闰土所讲的四件事,感悟情感,从中领会继续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手法。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册后半学段,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还有,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查资料。

三、学习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10个生字、会认5个字,理解“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第24课《少年闰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4课《少年闰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见解。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进人际交往。
6.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感悟课文所传达的友谊、勇敢、善良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少年闰土》,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理解作者对闰土形象的塑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加强对课文难点和重点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引导他们欣赏课文中的美,如语言美、意境美等,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说明他们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很感兴趣。今后,我可以多尝试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谊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模拟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友谊的力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少年闰土》这一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课文通过描述闰土的形象,展示了纯真友谊的珍贵。这是理解整个课文的关键所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闰土与作者的友谊具体表现。这个案例展示了友谊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成长。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核心价值观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1.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现力,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回顾闰土的特点。

二、深入感悟闰土的形象。

1.出示课件6,思考:(1)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用小标题表示。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去体会)2.汇报,出示课件7:(1)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拟概括性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介绍了哪几件事。

(2)可以看出闰土是个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

3.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出示课件8: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预设:看瓜刺猹。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一、预学交流,引出线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学生结合预学单汇报。
4分钟
二、聚焦刺猹,体会情感
1. 闰土给我讲了几件新鲜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件新鲜事: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2.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瓜地刺猹。
2.学生讨论:静谧、安静的场景
10分钟
四、感情升华,回归目标
1.相聚总是短暂的,要和闰土分别了,我急得大哭。为什么?
再也看不到闰土,听不到那些有趣的事了,他只能生活在四角的天空下,闰土的生活是那么的向往、羡慕。
2.结合背景资料再谈。
3.小结引读,学生接读。
当闰土在雪地里抓各种各样的鸟雀玩时;
当闰土在瓜田帮爸爸看瓜刺猹时;
当闰土在蔚蓝色的大海边捡拾奇形怪状的的贝壳时;
当闰土在金色的沙地上看着奇怪的跳鱼儿的时候,我……
当闰土经历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
是啊,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笔,通过少年闰土这个儿时的玩伴,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描述。
1分钟
五、拓展延学,推荐阅读
鲁迅先生就是要借助他笔下的这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鲁迅先生的这些作品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就聚焦瓜地刺猹这件新鲜事,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请同学们默读,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思考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先在书中批注,然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共学单。
(二)聚焦刺猹,小组汇报
1.让我们聚焦瓜地刺猹这件新鲜事,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3.学生对比朗读
3分钟
三、聚焦刺猹,走进忆闰土

第24课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第24课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润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

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设计理念】六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初步具备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但由于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比较深刻。

所以,本设计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深思,在思中品味,并且创设情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利用对比阅读进行理解。

故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学情分析】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

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教学重难点】1、抓住闰土的语言、动作,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揣摩人物的特点。

2、学习写作的一些基本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月夜刺猹、雪地捕鸟、分别时的动画)。

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
第24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郑、拜、租、厨”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望无际、家景、郑重、供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郑重供品祭器厨房
项圈刺猬伶俐潮汛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个人的分别和友谊。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整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闰土》,去领略我和闰土之间的友谊。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1自然段
1.自主学习:
(1)自主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想一想:第1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们看你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2.探讨、交流、回答。

(1)第1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一幅怎样的画面?
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碧绿的西瓜、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2)我们看你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闰土是个勇敢、机敏、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二)学习2-5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第2自然段,交代了“我”和闰土的身份是怎样的?“我”和闰土认识的原因是什么?初见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2.探讨、交流、回答。

(1)第2自然段,交代了“我”和闰土的身份是怎样的?
“我”是一个少爷;闰土是来“我”家帮忙的。

(2)“我”和闰土认识的原因是什么?
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所以让闰土来管祭器的。

(3)初见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紫色的圆脸头戴毡帽颈上套着银项圈
健康朴实
(三)学习6-18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6-18 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闰土给“我”讲了几件有趣的事情?第18自然段中,“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什么? 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2.探讨、交流、回答。

(1)闰土给“我”讲了几件有趣的事情?
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四件事。

①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A.用了哪些动词写出了闰土聪明、能干、经验丰富?
扫、支、撒、拉、罩等动词写出了闰土聪明、能干、经验丰富。

B.“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省略了还有很多鸟。

说明了闰土知道的多,见多识广!
②第二件事:海边捡贝。

红的绿的指的是什么?
五颜六色
说明了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说明了闰土见过各种各样的贝壳,见识丰富。

③第三件事:看瓜刺猹
哪些词写出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刺、伶俐、来、胯下窜了写出了闰土的机智勇敢,也写猹的狡猾,反衬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2)第18自然段中,“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什么?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比喻生活单调,见识少,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

(3)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我”生活安逸和“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同时。

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指名朗读。

4.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19自然段
1.小组讨论: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感情?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这句话表达了“我”和闰土之间怎样的情感?
2.交流、回答。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感情?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里去。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2)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这句话表达了“我”和闰土
之间怎样的情感?
“我们”非常珍惜彼此的友谊。

我”对闰土的怀念。

(3)你认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机智勇敢知识丰富自由健康可爱……
(4)概括课文的主旨。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五)课文梳理
(六)拓展延伸
1.阅读《故乡》全文。

2.阅读《朝花夕拾》或其他鲁迅作品。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Jǐng xiàng shù fù zéi yǎn
()()()
2.按要求写句子。

闰土不一会儿就抓住了三只小麻雀。

改写“把”字句:_____________
改写“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文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表达了“我”对闰土的赞扬与羡慕之情。

五、布置作业
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

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看瓜刺猬淳朴善良
看跳鱼儿活泼可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