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章第4节 温度的测量教案 浙教版
科学1.4七年级上册《温度的测量》教案浙教版

1.4 温度的测量教案
[设计意图]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而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最想了解的问题入手,把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两块:
1.学生自主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课前学生对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猜想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制作一个温度计模型,课上交流制作温度计模型的经验,利用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2.学生自主学习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温度计使用的教学中,学生先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再亲自动手尝试测量,最后相互交流,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整堂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评析]
本节课围绕温度的测量,展开了探究、应用的过程。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及探究动手能力的培养。
对温度计工作原理的知识接受,通过学生自制温度计模型来体会其工作原理;对温度计的使用也是通过学生在操作中得出正反两方面的结论和教训。
改变了知识接受是“灌输”的途径,不但使学生接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知识来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重结论更重过程的理念。
教师在本节课注意了课程首尾呼应以及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开始授课时提出:“对于温度计,大家最想了解什么呢?”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提出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感觉最准?”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带着兴趣学,学后更感兴趣,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科学测量 教学课件

思考:如何测球的直径? 如何测金属丝的直径?
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新课讲解
生活中也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
例如:量一下自己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并记录
数据,这就是你的指距,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自己的指距
来粗略测量某些长度,如课本长、课桌宽等等。
量杯上刻度上密下疏
思考:你觉得如果量杯的刻度是均匀的,
刻度值应该如何标?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新课讲解
量筒使用注意:
仰视偏小;俯视偏大
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 3.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 内呈凹形 4.读数时,应当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对 自己,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
用 刻 度 尺 测 量 一 下 , 《 科 学 》 教 科 书 的 长 是 ______ , 宽 是
______。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 厘米和18.4 厘米
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
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
新课讲解
思考: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先数出50张或100张纸, 后测这50或100张纸的厚度,
0 oC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
新课讲解
D、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1.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2.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 氏度”。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六页。
新课讲解
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最小。刻因度此,必须估计被测物
体的温度。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 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4温度的测量

体 冬天的中午晒着太阳觉得如何?在夏天的中午呢? 庭 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温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
,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实 验 用
计 气 温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二、放:手要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1、在相同温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和棉布的感觉一样吗?
这些都是我们对冷热的感觉。
• 今天你觉得热吗? • 冬天冲冷水澡会有怎样的感觉? • 冬天的中午晒着太阳觉得如何?
在夏天的中午呢? • 喝热汤、吃冰棒又有何感觉?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什么量
物体来的表冷示热物程体的度冷和-热-呢-? 温度
科学入门
第四节
°C
科学测量
三、 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的意义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比较
体温计 常用温度计
测量范围
能否测量开水 温度
35 ~ 42°C
不能
0 ~ 100°C
能
一般能否测量
室温
不能
能
最小刻度
玻璃泡与玻璃 管之间有无细
小的弯曲
0.1°C 有
一般为1°C 没有
读数时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 不能离开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 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 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操作 中有哪些错误?
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
温
度
计
计
(二)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1、原理:
浙教版科学七上《温度的测量》word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温度的测量》word学案年级:七年级学科:科学执笔:内容:1.4温度的测量课型:新授讲学时刻:【学习目标】1、明白温度的高低是表示物体实际的冷热程度。
2、通过体验,能明白准确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
3、能明白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及其刻度方法,了解常见液体温度计的种类,学会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4、了解一些其他温度计。
5、通过对温度计的观看、分析活动,培养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科学探究”的教学打好前站。
6、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原理的爱好。
【重点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使用、读数、自己制作温度计的方法【课前预备】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常用的温度的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
3、明白一些专门的温度:水结冰______;人体正常温度_________;水沸腾温度________。
4、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
5、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新型的温度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1、阅读书本p15,了解人的感受是否能正确反应实际的温度变化和高低。
2、观看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量程____________;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的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的分度值___________;体温计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的使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七年级上册 1.4温度的测量学案 浙教版

第六节时间的测量内容:1.4温度的测量课型:新授讲学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时间的单位,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2)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2、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计时的原理(周期性)。
(2)探究除了钟、表等常用的计时器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和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不断进步的计时仪器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教育【课前准备】1、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_______________,其他的计时工具或者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的计时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计时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时=______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秒3、简单了解授时系统【学习过程】一、填入适当的单位1、一节课时间是40 ,2、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 ,3、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的时间约1____单位换算1.5小时10分30秒= 秒= 分720秒= 分= 小时二、时间测量实验室常用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常用工具:钟表读出下图中秒表指示的时间【课堂练习】1、以下测量工具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手表B 摆钟C 天平D 打点计时器3、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中最接近1秒的是()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呵欠4、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
相互测量每分钟的脉博(1)先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臂腕部,找到搏动着的桡动脉,先估计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比1秒长还是短,再用秒表实测一分钟,记录下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计算出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与别的同学比一比,每个人的脉搏是否相同.(2)估计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_______秒(填“<”“>”或“=”)(3)用停表实测1 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为______次,(4)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5)每个人的脉搏是否相同:____________.【自我检测】作业本。
科学:1.4《温度的测量》教案(浙教版七年级)

总结: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用直觉去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如:冬天感觉井水热,夏天感觉井水冷……(相对论)
三、温度计
我们一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
1、温度计有哪几种呢?——体温计,家庭气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等
2、温度计的构造原理:(课件)书P15
四、正确使用温度计
看书后,叫学生说明为什么不能这样或一定要这样操作
总结:(课件) (练习)
体温计:(课件简单介绍)
正确的读数方法
五、其他温度计
我们一般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现代科技中,我们还用到其他很多测温度的工具。
1、色带温度计(婴儿)
2、卫星的遥感(拉登,卫星观测)
3、天文学(课件)
不同温度计原理是不一样的
课 题
1.4 温度的测量
日 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凭感觉判断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规定和测量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安全教育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读数
自己制作温度计的方法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水,冰块,各种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等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引入
1、让学生回答以前用到过的实验测量仪器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测量?(亮度、硬度、温度、时间长短等等)
3、总结,引出温度的测量
二、感觉温度实验
在两个大烧杯里分别倒有冷水、温水,另一个烧杯里放常温水。叫8个同学上来,分成两组,先分别在冷水和温水里浸一下手,然后叫学生把手放入常温的水里,并告诉大家常温水是冷是热。
七年级科学教案 温度的测量(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教案总序号: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创设情境】村里的老人说,这里有一口井,井水在冬天比较暖(温度高),夏天却比较凉快(温度低),你是怎样认为的?【活动】右手指浸入热水中,左手指浸入冰水中,然后两个手指同时浸入中间杯子的温水中。
请问有何感受?生:右手指感觉冷,左手指感觉热。
师:单凭感觉去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
【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温度呢?生:温度计。
【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师:温度计都由哪些结构组成?生:玻璃泡、玻璃外壳、水银柱(酒精柱)、刻度、单位。
师: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生:摄氏度,用℃表示。
【活动】1.用手握住温度计的上部,管内液面出现了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这时管内液面出现了什么变化?3.松开手,这时出现什么现象?生:握住时,水银柱上升;松开时,水银柱下降。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生: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师:这也就是温度计工作原理。
【提问】普通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生:0-100℃。
师:0℃和100℃是怎么规定的?生: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师:我们再把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多少度?生:1℃。
师:这就表示这只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1℃【练习】温度计读数【讲解】零摄氏度以下,应该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师:液体温度计的种类很多,你都知道哪些?生: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体温计、气温计等等。
(三)温度计的使用【提问】你会使用温度计吗?答:使用方法:①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手握上端,使玻璃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注:若测液体,要让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底。
)③测量时,要待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读数;(注:读数时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体。
)④读数时,眼睛平视,要与液面相平;⑤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练习】测气温或水温❖ 自学:对比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两者在构造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答:①量程是35-42℃,最小刻度为0.1℃,更精确;②形状是三棱型,起到放大的作用;③玻璃泡后有一段弯弯的细管师:正是因为这段弯弯的细管存在,可以防止液体倒流回玻璃泡,因此我们可以拿出来读数。
1.4.3温度的测量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1】

过关检测
5.小丽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
她想了一个办法: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
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
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用
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然后她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
新知讲解
一、温度
1.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物体较热,表示温度高;物体较冷,表示温度低。
2.温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开尔文(符号K)
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注 生活中,我们普遍都使用摄氏度作为温度单位,这是为了纪念瑞典科学家 意 摄尔修斯对热学所作的贡献。
讨论交流
生活中,我们常用感觉器官直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这方法的优缺点 是什么? 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情况: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但这种直接感知的方法不一定准确。如,在相同的温度下,用手去摸 大理石桌面,感觉有点凉;去摸毛衣和棉被,会感觉到温暖。冬天和 夏天的气温相差很大,深井里的水温变化不大, 但我们会感到冬天的井水比较暖和,夏天里的 井水比较凉快。
本节内容结束
” 号。
×
√
16℃
×
即学即练
试着读一读、写一写:
A温度计示数: 19℃ , 读作: 十九摄氏度 ;
B温度计示数: -7℃ , 读作:零下七摄氏度 。
新知讲解
7.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估: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 (3)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 或容器壁。 (4)读: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 中拿出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4节温度的测量1教案浙
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准备:
学生: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只、体温计、煤油温度计二人一只、自带温度计。
教师:水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口表、肛表各一支,烧杯两只、水槽三只、冰水若干、热水、自来水若干。
四、教学过程:
《温度的测量》教学反思:
前测和反思学生都做过,从学生的反馈中感觉:学生对这堂课还比较满意,只有一个学生认为不满意,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学生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并能与时代接轨,介绍一些高科技信息。
我对这堂课的认识:课件比较简单、实用。
上课思路清晰、流畅。
学生表现积极、活跃。
师生互动较为和谐。
不足:指导学生看书不够、课前的演示《温度的感觉》实验做得不够充分、有说服力,原计划的下一节实验课因故搁浅,也不知如何去准备空白温度计,所以多少有些遗憾。
29507 7343 獃@L 27721 6C49 汉Y~=25935 654F 敏r32186 7DBA
綺37097 90E9 郩24149 5E55 幕
22725 58C5 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