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概念

合集下载

2016.4禁毒基础复习提纲

2016.4禁毒基础复习提纲

禁毒基础复习提纲2016.41、毒品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两个界定及其作用上述表述包含了毒品的医学界定和法律界定,对毒品(drug)做出了科学、准确的定义。

毒品的医学界定——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法律界定——国家规定管制的确定范围—在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划出管制的范围;区分作用—在管制的、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范围中区分合法与非法。

3、毒品最根本的特征:成瘾性自然界有三类物质具有成瘾性1、麻醉药品(Narcotics,Anaesthetic),如鸦片类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2、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substances,Psychotropic drug),如抑制剂(Depressant)、兴奋剂(Stimulants)和致幻剂(Hallucinogens)等。

3、其它类:包括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的有机溶剂等。

4、毒品的分类麻醉药品:大麻类、鸦片类、可卡因类精神药品:镇静类其他:烟草类、酒精类5、毒品的四大性质: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一●毒品的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即药物成瘾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使用某种药物所造成的生理上慢性中毒的现象,需继续使用该药物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的症状(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

●毒品的心理依赖性:是指人在反复多次用药后所产生的心理上、精神上对所用药物的主观渴求或强制性觅药的一种心理倾向。

心理依赖性的产生在不同的吸毒阶段有不同的动力:一是由以往用药所体验到的某种效果或感受驱使用药者为不断追求这种效果和感受而产生继续使用该药的强烈欲望。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吸毒初期;二是在吸毒成瘾之后,一旦停药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同时也会出现心理上的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吸毒者由此而渴望继续用药。

禁毒知识

禁毒知识

毒品的有关知识毒品的概念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制毒物品是指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

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获得的,如鸦片就是通过切割未成熟的罂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种天然制品,但绝大部分毒品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取得。

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医药和化工生产用的原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毒物品。

因此,制毒物品既是医药或化工原料,又是制造毒品的配剂。

中国古代毒品简史中国的鸦片与罂粟,都是在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贡献给中国皇帝而逐渐流传开来的,那时的中国,正是铁马金戈、国威远播的盛世。

在阿拉伯世界被视为圣品的"底也伽",到了物产丰富盛唐,似乎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它只作为治病救人的一味良药,仅此而已。

由唐至明的600余年间,罂粟与鸦片的药理与作用被历代名医日益认识并逐渐推广。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人人都有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迷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追求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神品",连皇帝也莫能例外。

从此,吃鸦片由贵族传到了民间、由宫廷传遍了全国,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吃鸦片的阶层。

清中叶后,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政策,也由于鸦片吸食法传到了中国,吸毒风气更加泛澜,吸食者增加到200万人。

中英之间关于鸦片与贸易的冲突,终于酿成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

随着中国的失败,鸦片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被称为"洋烟"的外国鸦片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了最高潮。

与此同时,罂粟种植与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而剧增猛长。

到了20世纪初叶,在多难的中国近代史上,又添上了几个苦涩的纪录:罂粟种植最广,鸦片产量最多,吸毒人口最多,尤其严重的是,鸦片与吸毒并非仅是一般的社会问题,它是西方与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结点,也是清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它深刻而全面地侵入社会的肌体,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

什么是毒品

什么是毒品

可卡因(Cocaine)
可卡因是从古柯叶中提取的 一种白色晶状的生物碱,是强效 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和局部麻醉剂。 能阻断人体神经传导,产生局部 麻醉作用,并可通过加强人体内 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 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 好动、健谈,有时还有攻击倾向, 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冰毒(methamphetamine)
冰毒 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
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 用,且毒性强烈。
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 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 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 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 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 发暴力行为。
精神依赖
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 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 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 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 依赖(心瘾),进而形成 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
身体依赖
毒品进入人体后, 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 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 的平衡状态,一旦停 止吸毒,就会感到不 适。只有不断地吸入 更大剂量的毒品,才 能保持新的平衡。
1 吗啡型药物
2 大麻
3 可卡因
4 、人工合成兴奋剂
5 安眠镇静剂
6 精神药物
常见毒品大科普:
罂粟( 鸦片【Opium】)
罂粟花
罂粟果


罂粟果
割浆、干燥凝固
鸦片
鸦片
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含鸦片生物碱约25种。
危害
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极难戒断。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发生强烈的戒断症状。过量使用会造成急
摇头丸(MDMA
) 摇头丸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一、常见毒品基本知识(一)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目前我国规定管制的这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237种,另外针对近几年来麻醉药品“氯胺酮”在我国的泛滥,已被列入管制药品的范畴。

(二)毒品的特性。

毒品之所以与其它药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于毒品。

四个属性(特性)即毒品具有毒害性、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性和被管制性,这四个属性缺一不可,缺一而不能成为毒品,而毒品的依赖性是基础,它决定了毒品的其它三个属性。

(三)毒品的分类。

毒品有很多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等129种。

2、精神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三唑仑等;中枢兴奋剂,如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摇头丸”)等和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LSD),苯环利啶(PCP)等。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两大类: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是自然界动、植物中本身就存在的,可直接吸食或经提炼、精制后被滥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这些毒品包括大麻、鸦片、吗啡、可卡因等;合成毒品是指人们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品(毒前体)经过化学反应而制造出来的,包括海洛因、安非他命类如冰毒、LSD、PCP等。

不管怎么分类,不管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是天然毒品还是合成毒品,他们的提炼和合成均与易制毒化学品有关,是易制毒化学品的产物。

(四)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安全。

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吸毒遗害后代、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吸毒诱发贪污、吸毒盗窃抢劫、吸毒加速死亡、吸毒纵火杀人、吸毒杀人抢劫、吸毒为害社会、吸毒败坏社会风气、吸毒导致自伤自残自杀。

毒品的概念

毒品的概念

毒品的概念(一)毒品定义关于毒品的定义与概念国内外是不统一的,在英语中并不存在与汉语意义上完全相对应的“毒品”一词。

在国外,“毒品”一般被称为“Illicit Drug”或“Illegal Drug”,翻译成中文就是“违禁药品”,通常直接简称为“Drugs”。

在我国,毒品的定义是按照《刑法》和《禁毒法》来确定的。

我国刑法第357条第1款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禁毒法》第2条第1款也有相同的表述。

一般来说,毒品通常是指由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

实际上,毒品和医用药品很难从他们本身的概念上进行严格区分,同一种物质若以治病为目的,合法使用它就是药品;而出于非医疗目的滥用它就是毒品。

(二)毒品的范围联合国于1961年3月在美国纽约签订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共约》,后于1972年3月进行修正;联合国又于1971年在维也纳签订了《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这两个公约所列出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都是受到国际管制的药品,也就是我国通常认为的毒品。

这两个公约将麻醉品和精神药物按医疗价值、滥用危害程度和管制严格程度,分为四类。

公约管制的药品内容是动态的,随着毒品滥用的范围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发展,公约管制的药品内容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国际上通过各国采取开列和定期公布毒品清单的方法,确认毒品的范围。

联合国药物管制公约规定,所列的麻醉药品、精神药物清单需依照缔约国和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的提议,经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决定,可随时修订。

目前两个公约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共200多种。

在美国,毒品按滥用危害程度和管制程度被分为五类,管制严格程度从五类至一类依次递增。

第一类是管制最为严格的,除用于科研外不能用于任何用途,如海洛因;第二类是极易被滥用但可允许作为医药用的毒品,如鸦片、吗啡等;第三、四、五类毒品的依赖程度和管制程度依次降低。

毒品知识介绍

毒品知识介绍

毒品知识介绍一、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毒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毒品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天然类和合成类、软性的和硬性的、传统的和新型的。

★、传统毒品。

传统意义上的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大麻等。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鸦片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吗啡”是从鸦片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其主要药用价值是镇痛、镇静、和镇咳,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多为白色、无色、浅灰褐色和褐色粉末。

海洛因比吗啡、鸦片更具毒性,只要偶尔吸食几次就会上瘾,而且极难戒除,长期服用海洛因者,会产生嗜睡、涕泪交加、疼痛、发痒、忽冷忽热、出汗、恶心和腹泻等症状,并极易感染病毒性肝炎等一系列疾病,严重时还会引起昏迷、呼吸减弱、血压过低,并伴随肺水肿,甚至导致呼吸困难而死。

★、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由人工化学合成的冰毒、摇头丸等。

“冰毒”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

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

“麻谷”实际就是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同样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摇头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会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

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服用者会出现时间概念和认知的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毒品种类

毒品种类
作者:长风小小侠
2007-6-17 14:47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
作者:长风小小侠
2007-6-17 14:48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可卡因可卡因英文原名为Cocaine,是1860年从前南美洲称为古柯(COCA)的植物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其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它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毒贩贩卖的是呈块状的可卡因,称为"滚石"。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感及视、听、症状;精神逐渐衰退,可导致偏执呼吸衰竭而死亡。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70千克的人当场丧命。
作者:长风小小侠
2007-6-17 14:47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大麻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作麻醉剂注射,有毒性。大麻草可单独吸食,将其卷成香烟,被称为"爆竹";或将它捣碎,混入烟叶中,做成烟卷卖给吸毒者,这就是大麻烟。这种毒品在当今世界吸食最多,范围最广,因其价格便宜,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穷人的毒品"。初吸或注射大麻有兴奋感,但很快转变为恐惧,长期使用会出现人格障碍、双重人格、人格解体,记忆力衰退、迟钝、抑郁、头痛、心悸、瞳孔缩小和痴呆,偶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毒品基础知识毒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毒品基础知识毒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这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依赖性是毒品 的物质特征,危害性是毒品的后果特征, 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征。
毒品因存在依赖性会导致滥用,并引起危 害性,所以受到法律的禁止。
刑事技术系
(一)毒品的依赖性 毒品的依赖性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1.生理依赖。生理依赖又称身体依赖,是毒品成 瘾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戒断症状:
2.心理依赖。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俗称“心 瘾”,是毒品成瘾的病理心理学特征。
耐受性:
刑事技术系
毒品的依赖性
毒品的依赖性是一种综合症,是由于长期 反复服用毒品,毒品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刑事技术系
生理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指的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毒 品,建立了机体内毒品存在下的平衡,使 机体处于适应状态,中断打破了这种平衡 便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强 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造成的一种人体生 理、生化过程异常或紊乱的状态。
刑事技术系
毒品与药品及毒物 药品(drug)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 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 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效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毒物(toxica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 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 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品(drug abuse)通常是指能使人成瘾 的物质。
刑事技术系
耐受性
耐受性是机体对毒品反应的一种适应性状态 的结果。当长期反复使用某种毒品时,机体对 该毒品的反应敏感性降低,药效随之减弱,为 了达到与原来相同的反应和药效,就要逐步增 加剂量,这种现象就是毒品的耐受性。
刑事技术系
不同种类的毒品产生耐受性的快慢不同, 鸦片类毒品产生耐受性快,镇静催眠类毒 品较慢,致幻剂则多不产生耐受性。 某些毒品还产生交叉耐受性,即机体对某 种毒品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毒品的敏 感性降低。如对鸦片类毒品产生耐受的个 体,对其它鸦片类毒品的耐受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
毒品的概念
对于毒品的定义,不同的人出自不同的立场和职业角度,有不同的解释①。

从医学的角度看,毒品是一种药品,是用来防病、维护健康、治病或缓解病痛的物质之一。

它能够使病人恢复和维护一定程度的生理功能,减缓某些疾病的恶化过程;可以延长生命,或使人安乐死,或起到助产、节育等作用。

在这项定义中,毒品等同药品,前提是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正确的使用。

如果不正确的使用或者滥用,那末,这种可以作为“药品”的物质便失去了医学上的含义和作用,遂被人们认为是“毒品”。

从法学的观点来看,毒品被理解为对个人和社会有严重危害的一种特殊物质,是违禁品,是受法律程序严格管理和控制使用的东西。

一位名叫莫德尔的西方学者于1967年曾给毒品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毒品是由其化学特性改变现存生物体的结构或功能的任何物质。

这项定义的中心是强调它有活跃的化学成分,能影响人类的肉体或精神行为。

按照这一定义,不但把非法的物质(如海洛因、大麻等)而且也把酒精、烟草、咖啡、茶叶,甚至食品都看成了毒品,因为每一种物质都包含有活跃的化学成分,而且每一种物质在其使用中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后果。

这一定义未免有些过于苛刻,“打击面过宽”。

但是,它倒告诉了人们一种概念,即对任何一种物质的滥用都会走向反面。

在我国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有关毒品问题的书刊中,有的学者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毒品是以各种方式吸进人体的并且最终能给人带来危害的各种非食物的自然物品或化学合成物品。

也有的学者干脆把毒品称之为“国家依法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等。

我们同意这样的看法:毒品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

无论从医学角度去认识还是从法学角度去认识,或是从社会学角度去认识,“毒品”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应该说,“毒品”首先是一种“药品”,但有强烈的毒副作用。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发展程度的限制,毒品与药品之间是没有严格界线的。

使用适当,毒品就是药品;失控滥用,所谓药品也就是毒品。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个定义语言简洁、通俗,反映了现今社会中人们所理解的“毒品”的本质。

欢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