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基础知识毒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禁毒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毒品认识及吸毒行为的表现特征

二、毒品的作用特点
(一)常见阿片类药物及作用特点
5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虽也可与阿 片受体结合,但其亲和力很弱。该药 由人工合成,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 统,对人体的作用类似吗啡和海洛因。
二、毒品的作用特点
(二)常见可卡因类药物及作用特点
1
2
3
可卡因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
谢谢观看!
一、吸毒行为
(二)吸毒行为的分类
二、吸毒行为的方式与表现
二、吸毒行为的方式与表现
(一)吸毒行为的方式
1. 吸入式
(1)烟吸 (2)烫吸 (3)鼻吸
二、吸毒行为的方式与表现
(一)吸毒行为的方式
过去曾有口服阿片酊、大 麻油。现在这种方式多为制剂, 如口服可卡因片剂、二氢埃托 啡片剂、含阿片的糖浆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
一、毒品定义及分类
(二)毒品的分类
依据毒品来源
依据毒品的医疗用途 依据毒品出现的时间顺序
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合成毒品 抑制剂、兴奋剂、致幻剂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传统毒品、新型毒品
二、毒品的作用特点
1、常见阿片类药物及作用特点 2、常见的可卡因类药物及作用特点 3、常见大麻类药物及作用特点 4、常见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及作用特点
(1)经人体生物样本检测证明其体内含有毒品成分。 (2)有证据证明其有使用毒品行为。 (3)有戒断症状或者有证据证明吸毒史,包括曾经因使用 毒品被公安机关查处或者曾经进行自愿戒毒等情形。
二、吸毒成瘾者处遇
二、吸毒成瘾者处遇
(一)社区戒毒
二、吸毒成
(二)强制隔离戒毒
一、吸毒行为
(一)吸毒行为的内涵 吸毒行为的特点
禁毒知识摘抄内容

禁毒知识摘抄内容禁毒是指禁止、打击和限制非法制毒、贩毒和吸毒等行为,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的一项基本任务。
而要做好禁毒工作,就需要对禁毒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禁毒知识进行摘抄,并进行详细阐述。
一、毒品的分类毒品是指可以使人产生精神、身体依赖和成瘾性的物质。
按照毒品成分和毒性差异,毒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鸦片类鸦片类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芬太尼等,这些物质都有很强的麻痹作用,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抑制,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幸福感,但长期使用则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下降,影响身心健康。
2. 大麻类大麻类毒品包括大麻、大麻提取物等,这些物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幻觉、嗜睡、心情波动等现象。
长期使用还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影响记忆力和智力发育。
3. 精神类精神类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等,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兴奋和幻觉效果,但对身体危害非常大,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肺部疾病等问题。
二、毒品的危害上瘾和成瘾是毒品所具有的最大危害,而吸毒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具体表现为:1. 器官损伤毒品对身体的重要器官都会造成损伤,尤其是肝脏和肺部,可能导致肝炎、肺结核等重疾。
2. 心理问题吸毒会导致精神上的问题,可能诱发患者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3. 社交问题由于吸毒者大多数都是处于边缘人群,长期吸毒也可能导致与家庭、亲友断绝关系,使吸毒者在生活和社会方面受到巨大影响。
4. 法律问题毒品是严格禁止的,吸毒者获得的毒品可能是非法的,也容易遭受法律的惩罚和制裁。
三、进一步认识毒品除了了解毒品的基本分类和危害,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毒品的具体特征:1. 毒品的装配方式毒品流行的三种形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按不同形态装配的方式又有注射、燃吸、口服、吞食等多种。
2. 吸毒的危险性毒品的吸食方式也有其危险性,注射毒品一般招致的是伤寒、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流行疾病,吸食毒品可能产生口腔、鼻部等问题,从而加重疾病诱发。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禁毒知识宣传资料1、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肺颗粒性病变、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
(6)血管损害:局部动脉闭塞、坏死性血管炎、霉菌性动脉瘤。
(7)神经系统损害: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
性功能障碍:因神经损害,视力损害,细菌性脑膜炎,男性表现为阳痿、早泄、射精困难、射精不能,女性表现为闭经、痛经、停止排卵、性欲缺乏、不孕。
(8)精神病症状: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冲动,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症等。
(9)肾脏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
皮肤损害:皮肤斑点、溃疡,手部水肿,接触性皮炎、皮疹、紫斑、瘙痒等。
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刑法》规定怎样处罚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6、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禁毒的知识点总结

禁毒的知识点总结一、毒品的危害1.毒品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精神和身体的影响,包括受到国际公约管制的麻醉品、精神药品和麻醉品。
根据其不同的成分和作用方式,毒品可以分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合成毒品、毒品溶剂和大麻类等。
2.毒品的危害(1)毒品对身体的危害:长期滥用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毒品对心理的影响:毒品会导致人对现实丧失判断力、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长期滥用还会导致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疾病。
(3)毒品对社会的影响:毒品会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环境恶化,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影响,破坏家庭和社会和谐。
二、禁毒的意义1.禁毒的意义(1)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禁毒能够有效预防毒品滥用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危害。
(2)维护社会安定和治安:禁毒能够减少毒品所引发的犯罪和社会动荡,维护社会安定。
(3)促进经济发展:禁毒可以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禁毒的手段和措施1.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禁毒工作的基础,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抵制毒品跨国犯罪活动。
2.法律和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定毒品的非法性和禁止生产、贩卖、使用等行为,严加打击毒品犯罪行为。
3.教育宣传加强毒品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增强民众对毒品的警惕意识和抵制意识。
4.禁毒宣传加强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禁毒知识,提高民众对毒品的了解和认识。
5.社会监管加强对毒品的禁止生产、贩卖以及毒品滥用者的社会监管,对违法行为严格打击、严厉处罚。
6.社会心理辅导对吸毒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戒毒戒瘾,重新融入社会。
四、禁毒的挑战和问题1.毒品的新变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毒品的新变种和新型毒品不断出现,给禁毒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2.缺乏国际合作一些国家对毒品问题缺乏重视,对毒品的管控不力,导致毒品跨国犯罪活动难以解决。
禁毒知识点总结大全

禁毒知识点总结大全禁毒,是指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以法律、政策、教育、宣传等综合手段禁止和打击毒品的生产、贩卖、传播和使用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的一项综合性社会活动。
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禁毒工作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任务。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禁毒知识,下面将对禁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毒品的定义和种类1. 毒品的定义毒品是指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各种致瘾物质和致瘾药物,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
2. 毒品的种类(1)鸦片类:如海洛因、鸦片等;(2)可卡因类:如可卡因、可卡因盐酸盐、大麻碱等;(3)大麻类:如大麻、大麻籽、马利哈纳等;(4)合成类:如甲基苯丙胺(冰毒)、安非他明(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5)其他类:如酒精、尼古丁等。
二、毒品的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1)毒品对大脑的伤害:毒品能够直接损害大脑神经,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问题;(2)毒品对身体的危害:毒品长期使用会导致身体器官损伤,如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3)毒品对心理的危害:毒品会引起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和精神失常等问题;(4)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毒品使用者行为不法,可能会犯罪、危害社会稳定。
2. 对社会的危害(1)犯罪率提高:毒品使用者为了获取毒资可能会实施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导致社会犯罪率上升;(2)社会治安恶化:毒品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家庭破裂、青少年犯罪增多等;(3)影响社会发展:长期使用毒品会导致个人消极、社会不稳定,对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禁毒的重要性1. 保护社会安全禁毒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全、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禁毒工作是保护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社会公共文明水准的必要措施。
3. 促进社会稳定禁毒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
四、禁毒的基本原则和措施1. 禁毒的基本原则(1)持续扫毒:坚持持续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2)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禁毒方针;(3)综合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多部门联防联控的禁毒工作机制。
毒品种类

2007-6-17 14:47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有的可闻到特殊性气味,有的则没有。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
作者:长风小小侠
2007-6-17 14:48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可卡因可卡因英文原名为Cocaine,是1860年从前南美洲称为古柯(COCA)的植物叶片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其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它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毒贩贩卖的是呈块状的可卡因,称为"滚石"。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感及视、听、症状;精神逐渐衰退,可导致偏执呼吸衰竭而死亡。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70千克的人当场丧命。
作者:长风小小侠
2007-6-17 14:47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毒品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大麻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作麻醉剂注射,有毒性。大麻草可单独吸食,将其卷成香烟,被称为"爆竹";或将它捣碎,混入烟叶中,做成烟卷卖给吸毒者,这就是大麻烟。这种毒品在当今世界吸食最多,范围最广,因其价格便宜,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穷人的毒品"。初吸或注射大麻有兴奋感,但很快转变为恐惧,长期使用会出现人格障碍、双重人格、人格解体,记忆力衰退、迟钝、抑郁、头痛、心悸、瞳孔缩小和痴呆,偶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禁毒知识快问快答

禁毒知识快问快答
当谈到禁毒知识时,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普及知识点:
1. 毒品定义:毒品是指对人体产生精神、神经或身体上的依赖性,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
常见的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冰毒等。
2. 毒品的危害:毒品的滥用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它们会导致健康问题,影响个人的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甚至引发犯罪行为和社会不稳定。
3. 毒品的分类:毒品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作用方式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毒品分类包括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和大麻类等。
4. 毒品的预防:预防毒品滥用的最佳方法是教育和宣传。
提供准确的毒品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 青少年禁毒教育:青少年是毒品滥用的高风险群体。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开展积极的禁毒教育,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
6. 法律禁毒措施: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毒品犯罪和制止毒品滥用。
遵守并支持法律,积极参与社会禁毒行动,是每个人的责任。
这是一些关于禁毒的基本知识点。
如您有更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深入了解某个方面的知识,请随时提问。
禁毒宣传知识知识点总结

禁毒宣传知识知识点总结一、毒品的种类和危害1. 毒品的种类毒品是指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造成损害的物质,主要包括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冰毒、摇头丸等多种种类。
这些毒品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式。
2. 毒品的危害毒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对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毒品使用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生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死亡。
毒品滥用也会导致家庭破裂、社会治安问题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毒品的传播和滥用1. 毒品的传播毒品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贩运、制作和流通。
毒品贩运者通过各种管道将毒品带入国内,然后通过制作和流通的方式将毒品散布到各个地方。
毒品的传播不仅涉及到国际间的贩运,还包括国内的贩卖和传播。
2. 毒品的滥用毒品滥用是指个人对毒品的过度使用,包括吸食、注射、吞咽等多种方式。
毒品滥用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损害。
三、毒品的预防和救治1. 毒品的预防毒品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和学生的禁毒教育,提高其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需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毒品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还需要通过加大扫毒力度、打击毒品犯罪以及提供戒毒康复服务等多种方式来预防毒品的滥用和传播。
2. 毒品的救治对于已经成瘾的毒品使用者,需要提供相应的戒毒康复服务。
这包括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戒毒治疗、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逐步戒除对毒品的依赖。
四、禁毒立法和执法机构1. 禁毒立法为了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各国家都建立了一系列禁毒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禁毒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明确了毒品的种类、禁止生产和交易毒品的规定,以及对毒品犯罪行为的处罚措施。
2. 执法机构公安机关在禁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负责打击毒品犯罪行为,巡逻查缉毒品贩运者和制造者,侦办毒品案件,收缴毒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因存在依赖性会导致滥用,并引起危 害性,所以受到法律的禁止。
刑事技术系
(一)毒品的依赖性 毒品的依赖性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1.生理依赖。生理依赖又称身体依赖,是毒品成 瘾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戒断症状:
2.心理依赖。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俗称“心 瘾”,是毒品成瘾的病理心理学特征。
耐受性:
刑事技术系
毒品的依赖性
毒品的依赖性是一种综合症,是由于长期 反复服用毒品,毒品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刑事技术系
生理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指的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毒 品,建立了机体内毒品存在下的平衡,使 机体处于适应状态,中断打破了这种平衡 便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强 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造成的一种人体生 理、生化过程异常或紊乱的状态。
刑事技术系
毒品与药品及毒物 药品(drug)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 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 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效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毒物(toxica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 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 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品(drug abuse)通常是指能使人成瘾 的物质。
刑事技术系
耐受性
耐受性是机体对毒品反应的一种适应性状态 的结果。当长期反复使用某种毒品时,机体对 该毒品的反应敏感性降低,药效随之减弱,为 了达到与原来相同的反应和药效,就要逐步增 加剂量,这种现象就是毒品的耐受性。
刑事技术系
不同种类的毒品产生耐受性的快慢不同, 鸦片类毒品产生耐受性快,镇静催眠类毒 品较慢,致幻剂则多不产生耐受性。 某些毒品还产生交叉耐受性,即机体对某 种毒品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毒品的敏 感性降低。如对鸦片类毒品产生耐受的个 体,对其它鸦片类毒品的耐受性提高。
刑事技术系
(二)毒品的危害性 1.个人危害 2.家庭危害 3.社会危害
(三)毒品的非法性
刑事技术系
二、毒品的危害性
(一)毒品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毒品,包括各种兴奋剂、抑制剂、致幻剂都会 损害人的健康,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 干扰、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导致体力、 智力明显下降,免疫力降低,精神颓废。而且 毒品会诱发肝炎、爱滋病、性病等严重传染性 疾病的蔓延。从长远看,会影响整个民族素质 的提高,直接威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刑事技术系
毒品与药品及毒物 毒品与毒物都具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对人体 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二者的显著区别 是毒品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滥用普遍;而毒 物一般不产生依赖性,很少滥用。
刑事技术系
毒品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依赖性 危害性 非法性
刑事技术系
一、毒品的特征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依赖性、危害 性和非法性,称为毒品的三大基本属性。
刑事技术系
戒断症状
主要表现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需要不断增 加用药量才能达到原有的药效(耐药性), 一旦停药,身体便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即戒 断综合症。
戒断症状通常出现在下一次给药之前的短 时间里。此时成瘾者主要表现为内心烦虑、 渴望得到药品。这些身体症状的反应程度 在距上一次给药之后的36~72小时内达到 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刑事技术系
毒品的心理依赖十分顽固长久,对用毒者 留下的心理烙印极难消除,是吸毒者在摆 脱生理依赖后重新复吸的重要原因。
心理依赖性是毒品的重要特征!
刑事技术系
毒品具有交叉依赖性,某种毒品能够减弱 或抑制另一种毒品不产生戒断症状,并能 维持其生理依赖的功能,称为交叉依赖性。 毒品的交叉依赖性是对某些依赖者进行脱 毒治疗的理论依据。如用与海洛因毒理性 能相近的美沙酮取代海洛因依赖、用中枢 神经镇静剂取代抗焦虑剂依赖等。
规定管制、 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 性、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 精神药品。
刑事技术系
毒品的范围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 目前大约有200多种麻醉品和精神药物被置 于国际公约规定的控制之下,受到国际管 制。 我国根据国际公约及本国实际使用的情况, 将270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纳入管制范围。
刑事技术系
耐受性产生的快慢与用药模式有关,停止用 药后,其耐受性即很快消失。医疗上有控制 地间断用药,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治疗剂量 的药物效能。毒品的耐受性也是可逆的,停 止使用毒品后耐受性逐渐消失,机体对毒品 的反应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一些鸦片 类毒品成瘾者戒毒后又复吸者,即使服用低 于平时所用的剂量,也会发生过量而中毒。
刑事技术系
戒断症状
戒断症状使人极端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 若无治疗,则这些症状最后减弱,其中大多 数在7~10天后消失。戒断症状具有稽延性, 中断毒品后稽延性戒断症状比较顽固,不易 消除。如鸦片类毒品的稽延性戒断症状为失 眠、焦虑和疼痛。
刑事技术系
心理依赖性
指多次用药,导致精神或心理上对药物 的一种主观渴求或继续使用该药的强 烈愿望,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避免 精神上的不适。
第二章 毒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 麻醉药品 第三节 精神药品 第四节 常见毒品检验方法
刑事技术系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毒品的概念 什么是毒品?你认识多少种毒品? 毒品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请把书翻到附录一 常见毒品图
刑事技术系
认识和了解毒品常识是禁毒工 作的第一步。本章所介绍的常 见毒品种类及识别、检验方法, 是禁毒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熟 练掌握相关内容,既是公安民 警必备的专业能力素质,也是 高等院校禁毒教育课程的基本 要求。
刑事技术系
戒断症状
距前次给药的8~12小时里出现的症状主要 是流泪、流鼻涕、打哈欠、出汗等。 此后,成瘾者进入不安稳的睡眠之中。随 着戒断综合症的加剧,成瘾者会坐立不安、 急躁、食欲消失、失眠、起鸡皮疙瘩和严 重的打喷嚏等。
刑事技术系
戒断症状
上述症状在42~78小时内达到高峰。 期间成瘾者虚弱、受恶心、呕吐的折磨,常 出现胃痉挛和腹泻、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身体忽冷忽热,大量出汗等典型症状。全身 骨骼和背部肌肉疼痛难忍,肌肉痉挛,好似 处于极度运动中,这就是通常说的“瘾发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