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医学体系,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健康问题。

在中医行业工作中,中医心理学及心理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中的中医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它们的定义、功能以及如何应用于中医实践当中。

一、中医心理学的定义与功能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人的心理与中医的关系,探索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中医方法对心理治疗的效果。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五行心理学:五行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将人体与自然界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相联系。

中医心理学运用五行理论解析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问题,并根据五行互相制约的关系,推断出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情志学说:情志学说认为人的情绪状况与健康密切相关。

中医心理学通过运用情志学说,深入研究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调理方法。

3. 脏腑心理学:中医将心理活动与脏腑联系起来,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会引起心理问题,反之亦然。

中医心理学探索了脏腑与心理的关系,并通过相应的调理方法,实现脏腑与心理的协调。

中医心理学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心理状况:中医心理学通过采用心理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情绪、性格、认知等方面的特点,为制定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心理干预:中医心理学通过运用中医的方法,如针灸、草药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

3. 预防与健康教育:中医心理学通过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中医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应用中医心理治疗是中医心理学的具体实践应用,旨在通过中医方法调理身心,改善心理健康问题。

中医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1. 针灸:针灸是中医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心理问题。

2. 草药疗法:中草药在中医心理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药的药性作用,调节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了解中医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了解中医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特点
中医心理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心身并治;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采用 多种中医特色疗法调节情志,促进身心健康。
与现代医学心理学关系及互补性
关系
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心理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 ,具有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与策略
情志相胜法治疗原理及实践案例
情志相胜法治疗原理
基于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通过特定的情绪或行为来克 制或调节过度的情绪反应,达到平衡心理状态的目的。
实践案例
对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患者,医生可采用情志相胜法, 如引导患者回忆愉快经历、进行放松训练等,以缓解不良情 绪。
五行养生法调整身心健康平衡
05
中医心理康复与预防保健措施
康复期患者中医心理康复计划制定
01
个体化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状 态、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 的中医心理康复计划。
02
情志调养
运用中医情志理论,通过心理 疏导、情志相胜等方法,调节 患者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03
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 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以改善 患者的身心状态。
高压力人群
针对高压力人群,提供减压、放松的中医心 理保健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音乐疗法 等。
季节性情感障碍预防及调理方法
冬季养肾防寒
春季养肝调情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可通过 食疗、运动等方式调节情志, 如食用疏肝解郁的食物,进行 户外活动等。
夏季养心安神
夏季炎热易导致心神不宁,应 注重养心安神,如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劳累、食用清心 降火的食物等。

浅谈中医心理治疗学

浅谈中医心理治疗学

浅谈中医心理治疗学浅谈中医心理治疗学一、中医心理学概述中医心理学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认识,研究和论治临床心理障碍。

二、中医心理学的特点1整体观念:把人看成为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间的内在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反之,脏腑的状态亦会对人的情绪有一定影响。

2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脾属土,五脏如五行般相生相克。

3七情学说三、中医心理病机1 情志因素导致疾病发生发展2 疾病导致情志的异常变化3 情志与疾病的转归:一指情志反应疾病的好恶,二指保持良好的情感活动有利于病情好转,三开展情志疗法可达到治愈疾病目的4 情志致病的条件:与情志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与个体反应的差异有关。

5 致病机理:气机失调损伤脏腑耗伤精血神志异常四、中医心理治疗常用方法:以情胜清疗法、激怒疗法、喜悦疗法、惊恐疗法、悲哀疗法、移情易性疗法、顺情从欲疗法、澄心静志疗法、抑情顺理疗法、激情刺激疗法等。

中医心理治疗,在中医学中又称之为意疗。

中医学历来重视意疗在治疗中的意义,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的论述,把“治神”摆到了防治疾病的首位。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华佗、张子和、朱丹溪、徐迪、汪石山、张景岳、程杏轩等,都是善于运用意疗方法以治病,并取得显著疗效的医学大师。

在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医案中,记载了许多设计巧妙而行之有效的意疗方法,运用了(心晴部落整理发布)“心病还须心药医”的道理,古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

这些方法不仅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而且也为中医心理治疗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东医宝鉴》引太白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心理学1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

而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早在远古时期的巫医祝由术就是人类最古老、最早的疾病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现代心理疗法的源头。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中医重视以治神为本。

这里所谈的神,就是心神,神是与形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形神合一,所以治形必须配合治神,二者不是孤立的。

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支配形,神是更重要的,所以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就是指的心神,可见心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治病要先调神?既然心神对生命对人的生理病理如此重要,那么对一切疾病的治疗当然都应该先调治心神,如果属于心身疾病,就更应该重点调神,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等。

中医的神有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广义指大自然的力量。

就是说,由于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转,产生阴阳变化,四季寒温、昼夜变化,从而赋予大地生机,同时也赋予了人的生命。

狭义指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的总称,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这里的神指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

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化心理病机中医自古就十分强调情志内伤这一病机,中医认为,七情过激,如喜、怒、忧、思、悲、惊、恐过度,可以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衡,既可直接产生新病,如可以发生厥证(中风、脑溢血)、呕血(胃出血),也可间接诱发旧病,如怒可损伤肝,思可损伤脾,悲可损伤肺,喜则伤心,恐则伤肾。

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既可引起心神病患,也可诱发形体疾患。

如癫狂、失眠(不寐)梦多、心悸、郁证(抑郁症)等。

中医强调,七情内伤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而且七情内伤往往是许多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如头痛、眩晕(高血压病)、胸痹(冠心病)、消渴(糖尿病)、胃脘痛(胃溃疡)、呃逆等。

中医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中医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辨证施治理论
辨证
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疾病的 性质和类型。在妇科中,辨证主要涉及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等常见疾病的证型 分类。
施治
施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妇科中,施治方法包括中药治疗、 针灸、推拿等,旨在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同时,中医强 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生活习惯和饮食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未来
未来,中医妇科将继续发挥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和特 色,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中医妇科 也将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 平,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02
中医妇科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例如,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诊断标准不统一
中医妇科的诊断标准不够统一,导致临床实践中 的疗效评价存在一定难度。
治疗方法差异
由于中医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不同医师的治疗方 案可能存在差异,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缺乏现代医学支持
部分患者和医师对中医治疗持怀疑态度,需要更 多的现代医学研究支持。
中医妇科的未来发展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中医妇科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和 可重复性。
妊娠病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妊娠病以安胎、调理气血为主,注重预防和早期治疗。
详细描述
妊娠期间,孕妇容易出现胎动不安、妊娠呕吐、下肢水肿等症状。中医通过补益气血、固肾安胎等方 法进行治疗,同时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起居的改善。对于高危妊娠,中医结合现代医学进行综合治疗 ,以保障母婴健康。

了解中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了解中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辅助中药治疗的 策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 疗方案,以辅助中药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运用中药和心理治疗的优势互补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结合中药和心理治疗的优势,制定全面、个性化的综 合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的优化
通过综合运用中药和心理治疗,可以相互补充、相互 促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量表、问卷等工具,对中药 辅助心理治疗的效果进行客观评 估。
心理治疗辅助中药治疗策略分析
心理治疗对中药疗效的促 进作用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自己的病情,从而更积极地配合中药治疗。
心理治疗对中药副作用的缓 解
针对中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 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对副作用的感知和反应 。
心理咨询辅助
在中药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 压力。
02
常见具有心理效应的中药
安神类中药
01
02
03
酸枣仁
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失眠、多 梦、心悸等症状。
柏子仁
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悸 失眠、肠燥便秘等症状。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激素等途径,改善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02 提高认知能力
某些中药成分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 流量,从而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
03 缓解压力
中药具有镇静、安神等作用,可以缓解紧张、压 力等不良心理状态。
心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01 药效评价
心理学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中药对心理行为的改善 作用,为中药药效提供客观依据。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浅谈心理咨询在中医妇科不孕症诊疗的应用

浅谈心理咨询在中医妇科不孕症诊疗的应用

心理 咨询是 指心 理咨 询工作 者针 对来 寻求 帮助 的
人 的不 同 的心理 问题 , 用语 言 的交 谈 和 作 为专 业 人 利 员 的特 殊身 份与形 象 , 以及许 多专 业 的技巧 , 给予 解答
作 者 单 位 :.南 京 中 医 药 大学 ( 京 2 0 4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第 1 南 10 6 2
[ ] 薛 慧 . 同 温 度 的饮 食 对 大 鼠 自主 活 动 和 免 疫能 力 的影 响 [ ] 现 3 不 J.
代 预 防 医 学 ,0 8 3 ( 5 :6 —6 . 2 0 ,5 0 ) 8 8 8 9
[ ] 薛 慧 . 物 温 度 对雌 性 大 鼠 糖 脂 代 谢 、 激 素 及 血 液 流 变 学 的 影 4 食 性 响 [ ] 中 国应 用 生 理 学 杂 志 ,0 9 (2 :0 -0 ,6 . J. 2 0 ,0 ) 2 12 2 2 7
者方 能 自己清 楚 的 “ 诉 ” 生诊 断是 什 么 。③ 倾 听 告 医
是缓解 紧 张气氛 的润 滑剂 。医 患关 系 是 否 融 洽 , 心 耐 倾 听其意 见 , 帮助患 者 放 松 自己 , 除防 范 心理 , 以 消 可
缓解 紧张 气氛 , 进 医患 关 系更 好 的交 流 。④倾 听是 促 治疗 中很 重 要 的一 部 分 。诉 说 是 一 种 最 好 的发 泄 方 式 , 听 就 是 鼓 励 对 方 诉 说 , 以 起 到 很 好 的 治 疗 倾 可
继 续接受 心理 治疗 , 消除 怀孕 后 的高 度精 神 紧张 和对
分 娩 的恐 惧 , 直至 分娩 。
3 2 倾 听 .
和 身体 健康 状 况 , 而且 同时 还 影 响 了不 孕 症 常 规 治疗

心理学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心理学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而判 断 患者 的心 理 品质及其 水平 、引起 心理变化 的刺
激 因素及其 对 患者心 身的影 响等 , 以便对 疾病本质 作
出准 确地判 断 。心理 品质包 括感 觉 、知觉 、思维 意识 、
射 而反 映的 。
中医传 统理论 中有许 多关 于在诊 断和 治疗 中运 用 现 代心理 学的朴 素阐述 ,但是 需要运 用现代 心理学 理 论 予 以充 实和完善 。考虑 到心理 或者 心身疾病 的中医 诊断 与治疗 已经多 有研究或 者著述 ,2 L 本文基 于人 体 4
是一个 生态系 统的整 体观 思想 ,这 里讨论 的主要 是现 代 心理学 理论在 中医 临床 中对 心理 或者心 身 以外疾 病
诊断和 治疗 的应 用 。
也就 是传统 中医 中所说 的望神 。《 黄帝 内经 》中 《 问 素
走到 中医 的道 路上来 。每 个人 都是一 个复杂 的生态 系
统 。…每 个人都 具有 一定 的心理现 象 ,进行 一 定的心 理 活动 ;心理现 象和 心理活动 是人 这一 生态系统 不可
或缺 的组 成部分 。因此 ,要发 展 中医 ,就 必须将 现代
感情 是 一个人 一定 的刺 激 下所产 生 的心理 上 的体验和
学而合 理地确 定 治疗方案 ,提 高治 疗效果 。 【 关键情绪;诊 断 ;治疗
1 中医和心理 学 中医是一 门基于 “ 整体 观、辨 证施 治 ”核心 哲学 思想 ,关 于预 防和治疗 人类疾 病 的科 学 知识 。其 发展 在 中医诊断 中应用心 理学理 论 ,是指在 四诊过程 中 ,注 意考 察患者 所 患疾 病这一 结 果在形 成过程 中的 心理 因素 。 这既包 括导致 疾病发 生 的初 始性 心理 因素, 也包括 患病后 由于 患者 因疾病而 心理状 况不佳 而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作用于妇科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以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对其中医心理学的应用过程进行评价。

结果中医妇科临床中的中医心理学问题有较高的发生率,接近半数的患者在心理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超过90%的患者在心理问题出现后不知道如何解决。

经中医心理学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规范中医心理学在妇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标签:中医;心理学;妇科;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TCM Psychology 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psychology and its effect on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5 treated 200 cases of gynecolog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 way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CM psychology. Results Of TCM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n clinical psychology problems had higher incidence,nearly half of the patients don’t know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sycholo gical,more than 90% of the patients don’t know how to solve aft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fter treatment with TCM psychology,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P 85分,满意:75~85分,比较满意:60~74分,不满意:总分55岁的患者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最低,所有妇女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都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

3.2 效果比较
经中医心理学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4 讨论
中医学是包含了儿科、外科、内科、皮肤科、药学科、妇科等多学科的体系,而中医心理学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

中医心理学主要分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两种。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经文献是《内经》[6],此文献中具有对生理、心理、诊断、病理等方面的精辟论述。

女性与男性天赋不同,性格迥异,通常情况下,女性易在紧张状态下产生抑郁、消沉等不良情绪,久之易患病。

心理可对生理产生影响,而七情可引起疾病。

有关七情的论述为: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等。

女性以血为主,血赖气生,赖气行,若七情过于激烈,则引起气机逆乱,对血分造成影响。

若气逆会引起血上,气乱引起
血乱,气滞引起血瘀,气虚会引起血脱,最终导致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白带、难产等妇科疾病[7]。

根据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妇女心理学问题会对其家庭和婚姻生活的质量产生影响,这对于妇女本身身心健康发展也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妇女心理健康的产生往往并不是一些触及底线的大问题,而是一些比较小的事情,由于长时间的不良状态,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阴影[8]。

所以,我们认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的信任和包容是应对妇女心理问题的关键。

此外,研究中我们发现,降低妇女心理疾病的发生,教会妇女如何做自身情绪的主人,避免一味感情用事,正确地宣泄压抑在内心的情绪对于解决妇女心理问题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中医心理学解决妇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妇女养成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将注意力放在对妇女心理问题的定期观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妇女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能间接地帮助妇女更好地与家庭成员进行相处。

[参考文献]
[1] 邱鸿钟,梁瑞琼. 当代中医临床心理学发展述评[J]. 新中医,2012,9(11):111-113.
[2] 刘瑞芬,陈三才. 浅谈心理学在中医妇科临床的应用[J]. 陕西中医,2012,15(11):477-478.
[3] 马晖,张伟,李志钢. 中医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10(6):68-70.
[4] 龚长根. 浅谈中医心理学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民间疗法,2011(3):170-171.
[5] 邹毅. 试述中医心理学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J]. 大理医学院学报,2013,3(12):142-144.
[6] 刘维超.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7] 汪卫东.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3,8(4):361-364.
[8] 吴嫣.论中医心理在中医妇科临床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9):439,266.
(收稿日期:2015-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