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3

合集下载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儿语》,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儿语》的内容,学会欣赏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小儿语》的内容。

2. 学会欣赏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儿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小儿语》的韵律美。

2. 讲解法:对《小儿语》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儿语》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小儿语》文本。

2. 课件:制作与《小儿语》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小儿语》的诵读音频。

4. 分组讨论材料: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儿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儿语》的文本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每句话的意义。

3. 诵读指导:播放《小儿语》的诵读音频,让学生跟随诵读,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4. 内容讲解:对《小儿语》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儿语》的理解和感悟。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小儿语》的主题。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小儿语》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3. 请学生分析《小儿语》中的道德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阐述。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熟读《小儿语》,并背诵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2. 请学生收集其他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 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小儿语》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写下自己的想法。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堂练习评价: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五、板书设计:《笠翁对韵》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六、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检查节选一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讲解重点点拨:奇对偶、吹竹对弹丝、雨伯、雷公、薄浓、河、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小学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育全册教案

小学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育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周:第1课《弟子规》(节选)第二周:第2课《小儿语》(节选)第三周: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第四周:第4课大林寺桃花第五周:第5课山居秋暝(节选)第六周:国庆节放假第七周:第6课柳谯晚眺第八周:第7课衣冠服饰第九周:第8课言语应对第十周:第9课读书写字第十一周:第10课洒扫清洁第十二周:第11课年画第十三周:第12课剪纸第十四周:第13课风筝第十五周:第14课泥塑第十六周:第15课孔子(上)第十七周:第16课孔子(下)第十八周:第17课孟子第十九至二十一周:复习考试全册备课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

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4、大林寺桃花 一、教学 1、对照解析理解欣赏领会诗意。
目标: 2、正确熟练背诵古诗 二、重点 1、重点:正确熟练背诵本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2、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备:
一)、创设情境解诗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
二、重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四、课前 准备:
五、教学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11 / 54
过程: 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 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 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 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 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 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1、简明了解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 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 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 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

《小儿语》

《小儿语》

《小儿语》原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自家过失不须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须好认错休要说慌教人识破谁肯作养要成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当面破人惹祸最大是与不是尽他说罢造言生事谁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我打人还自打几下我骂人还换口自骂既做生人便有生理个个安贤谁养活你世间艺业要会一件有时贫穷救你患难饱食足衣乱说闲耍终日昏昏不如牛马担头车尾穷汉营生日求升合休与相争强取巧图只嫌不够横来之物要你承受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残忍刻薄惹人恨怨手下奴仆从容调理他若有才不服侍你一不积财二不结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爷娘别人性情与我一般时时体悉件件从宽卑幼不才瞒避尊长外人笑骂父母夸奖从小为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贪财之人至死不止不义得来付与败子都要便宜我得人不亏人是祸亏己是福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恶他他肯饶你今日用度前日积下今日用尽来日乞化无可奈何只要安命怨叹躁急又增一病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休喜怒多横语喜多狂言一时偏急过后羞惭人生在世守身实难一味小心方保百年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口耳之学梦中吃饭后世影响: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

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得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教学目标:1、使孩子受到教育,养成良好品德。

2、能够背诵节选部分。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达到当堂背诵。

2、能够通过理解使有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下意识的去改正缺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内容:一、导入:(课件1)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儿语》。

(课件2)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小儿语》,明代的吕得胜所撰。

吕得胜,是河南宁陵人,字近溪,生活在嘉靖时。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小儿语》片段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儿语》片段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儿语》片段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方法;朗读、合作、练习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教案(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喜欢经典文章,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能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儿语》教案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

3.师领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6.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