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第一篇: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2分)♣♣♣♣ A、神灵崇拜B、自然崇拜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2/20)、中元节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拜祭亡灵B、拜祭佛祖 C、拜祭孤魂野鬼 D、拜祭水官(3/20)、生菜会的会期是()。

(2分)♣♣♣♣ A、正月十八至二十四B、正月十三至十六 C、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D、正月二十六至二十八(4/20)、鲤鱼放生是()的一项风俗。

(2分)♣♣♣♣ A、拜祭北帝 B、拜祭龙母C、拜祭海神D、拜祭妈祖(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

这个堂号其实就是()。

(2分)♣♣♣♣ A、籍贯标志 B、姓氏标志 C、行业标志 D、家族标志(6/20)、七夕节最早起于()。

(2分)♣♣♣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D、明代(7/20)、岭南的“岭”,是指()。

(2分)♣♣♣♣ A、骑田岭 B、大庾岭 C、都庞岭 D、南岭(8/20)、在春节习俗里,“人日”是指()。

(2分)♣♣♣♣ A、年初三 B、年初一 C、年初五 D、年初七(9/20)、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2分)♣♣♣♣ A、客家话 B、潮汕话 C、广府话 D、壮侗语系(10/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属于()。

(2分)♣♣♣♣ A、神灵崇拜 B、自然崇拜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11/20)、在潮汕地区,人们认为()是他们的福神。

(2分)♣♣♣♣ A、三山国王 B、龙母 C、妈祖 D、月亮娘(12/20)、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2分)♣♣♣♣ A、任嚣B、赵佗 C、冼夫人 D、赵眛(13/20)、()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

(2分)♣♣♣♣ A、南音 B、广东汉乐 C、咸水歌 D、木鱼(14/20)、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第一章 总论)(整理)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第一章 总论)(整理)

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

2、江苏省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六年即_1667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组成。

3、南京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块人类头骨化石,是距今约_30万年的“南京猿人”。

4、明清_时期,宜兴以紫砂陶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

5、唐代,苏州成为江南运河的交通枢纽,人口稠密,百工兴旺。

6、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南京丝织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7、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8、宋代时,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苏州的繁荣程度。

9、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因此而名为“彭城”。

10、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江南储才学堂,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11、每年正月十六南京人都有和家人或三五好友登上城头览胜的习俗。

12、徐海风味,指徐州、连云港一带的地方风味。

二、名词解释1、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又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2、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3、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4、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5、苏东海洋文化:江苏东部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沿海的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三地主体的文化圈。

6、书院: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的地理特征。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江苏地域文化△ > 单元一:江苏地域文化总论第一次形考作业(占课程总成绩 20 %)1.江苏历史悠久,得名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__B____年。

A 368B 1667C 1949D 19122.纵贯江苏八个省辖设区市的京杭___B__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为一体。

A 黄河B 大运河C 淮河 D长江3.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_C_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A苏北 B 苏南 C 苏中淮河两岸4.得利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种植__B__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A棉花 B 水稻 C 小麦 D五谷杂粮5.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B___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A太湖、骆马湖 B 太湖、洪泽湖 C 太湖、高邮湖 D洪泽湖、太湖6.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___C___的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 苏州 B杭州 C南京 D扬州7.____B__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他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A刘邦 B 张道陵 C张果老D泰伯8.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B_____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A 淮安B 扬州C 镇江 D无锡9.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A__时就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 清朝B明朝C宋朝D 元朝10.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C____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公里。

A780 B 1235 C 954 D 152911.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区,属于金陵八大家。

“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14.以今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文化的标志,属于楚汉文个符号。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四次作业参考(第五章 徐淮文化 第六章 苏东海洋文化)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四次作业参考(第五章 徐淮文化  第六章 苏东海洋文化)

第四次作业(第五章徐淮文化第六章苏东海洋文化)一、填空题1、徐州是我国东夷族的发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徐州一带就有了人类活动。

2、宿迁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

3、在淮安青莲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学术界称之为青莲岗_文化。

4、泗洪县被原国家农渔业部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

5、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初年,屹立在喧闹的淮安市区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象征。

6、刘邦创建汉朝,中原民族称为汉族,外国人称中国人为汉人,都是因汉朝而得名的。

7、盐城市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海岸线为全省最长。

8、南通市处于江海交汇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9、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沿海各市中独有。

10、江苏梆子戏主要流行于徐州一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1、盐城曾是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有“苏北延安”之誉。

12、“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和“中国近代第一城”是对南通美誉。

二、名词解释1、马陵山:系沂蒙山支脉,形似奔马,故名。

北起山东沂源,南至宿迁,绵延800余里。

五座秀峰组成的马陵盛景,好似亭亭玉立的绿装少女;群山环抱的五莲池,宛如一串晶莹的珍珠项链;三洞池又像一面天然的菱花宝镜。

2、洪泽湖水下城: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水下,掩埋着一座巍巍宏伟的城池,那就是在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泗州城。

泗州城建于唐朝初年,建于洪泽湖畔、淮汴二水交汇处,地势低洼。

清康熙19年(1680)夏秋之交,暴雨连降5日,黄淮并涨,洪泽湖水陡涨,破堤而出,泗州城内水深数丈,千年古城从此沉入湖底。

3、项王故里:位于宿迁市区南部,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而建的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是一组仿汉式建筑群,阁、亭、室皆为宫殿式结构,与院内松、桐、柏、槐相映衬,显得古色古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4、明祖陵:号称明代第一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的陵寝,位于盱眙县城西北15公里的淮河之滨、洪泽湖西岸。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的文化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和组成。

2、江苏省的名称取和二府的首字组成。

3、六朝指、、、齐、梁、陈。

4、东晋“二王”指建康人和父子。

5、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和。

6、明以后,“官话”是以为基础语言、以为标准音、以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7、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

8、梁文帝时编辑的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

9、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教育和教育的著作。

10、清代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2、金陵文化3、吴越文化4、秦淮5、两江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2、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3、简单江苏洋务教育对江苏教育的促进4、简述江苏园林的基本特点五、论述题举例说明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综合练习(一)答案一、填空题1、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2、江宁苏州3、东吴东晋宋4、王羲之王献之5、扬州成都6、江淮方言南京语音白话小说7、30 晓庄学校8、《千字文》9、家庭教育儿童教育10、顾炎武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是以扬州和泰州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明代曾经设立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2、或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婿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脑筋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这段时间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4、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5、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形考(大作业)(占课程总成绩30 %)1苏中文化主要以平原水文化为基础,广陵__B____文化为补充。

A 大运河B 山C 平原D 湖泊2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为江淮地区__C____氏族社会繁荣阶段文化的典型代表。

A 农业B 古黄河C 母系D 父系3江苏泰兴市取___B_____,五业兴旺之意命名。

A 泰州B 国泰民安C 泰县D 泰然兴起4南通博物苑为晚清状元___C___于1905年创办。

A 冒辟疆B 胡长龄C 张謇D 胡瑗5泗洪县__B____镇发现的“下草湾遗址”,表明距今约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逐水而居。

A 太平B 双沟C 临淮D 上塘6宿迁市为全国唯一拥有___D___两大天然淡水湖的省辖设区市。

A 骆马湖、邵伯湖B 洪泽湖、高邮湖C 骆马湖、云龙湖D 洪泽湖、骆马湖7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__A____石刻。

A 佛像B 摩崖C 雕像D 造像8连云港的___B___被誉为“江苏的张家界”、“连云港的九寨沟”。

A 云台山B 渔湾C 东海D 连岛9江苏柳琴戏,是流行于省辖设区市__C____及周边地区的江苏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

A 宿迁B 盐城C 徐州D 连云港10江苏__C____市沿海滩涂上建有野生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

A 连云港B 南通C 盐城D 淮安11苏北文化,指以项羽建立西楚王国和刘邦建立西汉帝国所体现的巍巍楚汉雄风为基础,盐城海洋文化为补充的地域文化。

连云港、正确答案:盐城12用扬州方言演讲,流行于以扬州为核心的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的的一种曲扬州评话艺形式被称为正确答案:扬州评话泰州白马庙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

江苏省13正确答案:泰州南14淮阴区为淮安市最早的行政建制,因地处淮河岸而得名。

正确答案:南南通15宋代,因狼山上岩石多呈紫红色,遂又称之紫琅山,后紫琅成了的雅称。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形考(大作业)(占课程总成绩30 %)1苏中文化主要以平原水文化为基础,广陵__B____文化为补充。

A大运河B山C平原D湖泊2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为江淮地区__C____氏族社会繁荣阶段文化的典型代表。

A农业B古黄河C母系D父系3江苏泰兴市取___B_____,五业兴旺之意命名。

A泰州BXXX泰县D泰然兴起4南通博物苑为晚清状元___C___于1905年创办。

A冒辟疆BXXXCXXXDXXX5泗洪县__B____镇发现的“下草湾遗址”,表明距今约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逐水而居。

A太平B双沟C临淮D上塘6宿迁市为全国唯一拥有___D___两大天然淡水湖的省辖设区市。

A骆马湖、邵伯湖B洪泽湖、高邮湖C骆马湖、云龙湖D洪泽湖、骆马湖7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__A____石刻。

A佛像B摩崖C雕像D造像8连云港的___B___被誉为“江苏的张家界”、“连云港的九寨沟”。

A云台山B渔湾C东海D连岛9江苏柳琴戏,是流行于省辖设区市__C____及周边地区的江苏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

A宿迁B盐城C徐州D连云港10江苏__C____市沿海滩涂上建有野生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

AXXX淮安11苏北文化,指以XXX建立西楚王国和XXX建立西汉帝国所体现的巍巍楚汉雄风为基础,连云港、盐城海洋文化为补充的地域文化。

精确谜底:盐城12用扬州方言演讲,流行于以扬州为中心的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的的一种曲艺形式被称为扬州评话精确谜底:扬州评话13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

正确答案:泰州14淮阴区为淮安市最早的行政建制,因地处淮河精确谜底:南南岸而得名。

南通的雅称。

15宋代,因狼山上岩石多呈紫红色,遂又称之紫琅山,后紫琅成了精确谜底:南通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国内兮归田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XXX的诗。

江苏地域文化概论第四次形成性考核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概论第四次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占25%)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泰州素有“鱼米之乡”、“生猪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_”之称。

2、明代泰州人___王艮____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最著名的哲学流派。

3、黄桥烧饼,本为___泰兴____市黄桥一带挑夫的快餐,因《黄桥烧饼歌》而传名大江南北,并入选开国大典国宴。

4、帝尧封黄帝后裔篯铿于今徐州市区建大彭氏国,因此徐州已有_5000_多年文明史。

5、徐州的汉__画像__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_石雕__,并称“江苏文物三宝”。

6、早在_五六千_年前,淮安境内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_青莲岗文化”遗址。

7、淮安_茶馓__,制作始于唐,成名于清,选用面粉、麻油、精盐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8、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改___宿豫____县为宿迁县,沿用至今。

9、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后院有__项王_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10、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__张謇__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1、南通__狼山_____火把节,每年元宵夜举行,是汉族唯一的火把节。

12、南通仿真绣,创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_沈寿______。

13、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___盐渎____县,为盐城置县之始。

14、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___大丰市_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

15、民国时的江苏省于连云港埠设__连云_____市,为建制最早的省辖市之一。

16、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___东汉_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2、项羽戏马台遗址: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南山上构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业答案
讨论主题1:从老字号文化来讨论江苏地域的经济特征。

提示:
1、明确“老字号”的定义。

答:"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即在人们心中存在了多年,并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商号,它是商品好,服务好,信誉好等的象征。

2、举例身边的老字号,并认识与地域经济的联系。

溧阳老字号有:汪德隆;太白酒楼;上黄黄田保酱鹅。

老字号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伴生的产物。

它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3、举例近期影视作品中的老字号,认识江苏地域经济的特征。

“同仁堂”(药店)、“胡庆余堂” (药店)、“全聚德”(烤鸭店)、“瑞蚨祥”(绸布店)、“狗不理”(包子铺)等;“中华书局”、“金华火腿”、“龙井茶叶”、“青岛啤酒”等。

江苏地域经济特征是:
第一,均衡发展,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三大经沆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充满活力。

第三,文化含量高,儒工商同道,江苏商人亦儒亦商,重利也重义。

讨论主题2:我国的传统文学与江苏地域文化的联系
提示:
1、我国古典文学中有哪些名著与江苏有关,举例说明。

(1)、西汉枚乘(淮阴人)《七发》启汉大赋;刘安(沛县人)首先发现了《楚辞》的价值。

(2)、明初高启(苏州人)。

(3)、清李渔(如皋人),小说《无声戏》、《十二楼》,戏剧《笠翁传奇十种》,理论《闲情偶记》。

(4)、金圣叹(苏州人),评点《水浒传》、《西厢记》;毛伦、毛宗岗父子(苏州人),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2、江苏地域文化对古典名著有什么样的影响?举例说明。

(1)水文化、智者文化。

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声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2)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富有活力,心理开放。

(3)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

(4)善于“变通”,富有“日新其业”的创造精神。

(5)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有三部作品与江苏有关,施耐庵吴承恩是江苏人,曹雪芹生于江苏。

3、江苏地域文化对当今江苏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吗?举例说明。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俊才辈出。

江苏文学在文坛的风云变幻之中,始终能坚守自己的阵地,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创新,行进在文学的广袤大地上。

新时期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镇,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江苏文学继续演绎着自己的传统,在江南士族文化的底色上形成了新的审美风格。

应该说,江苏文学是多彩多姿的,既有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也有现代主义的实验性作品。

从总体上讲,在文学创作上,在体现出个体风格差异的同时,又都具有审美取向的某种共性,这个共性就是惟美、文人化、重感性、重视汉语言文学传统特别是江南文化传统。

老一辈的作家如艾煊、陆文夫、高晓声、顾尔镡、方之、忆明珠、沙白等,表面上看好像是重写实、喜欢针砭时弊,其实,骨子里是文人化、惟美的。

中青年作家一方面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锐意创新,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相当影响
的作家,从赵本夫、范小青、朱苏进、黄蓓佳、赵恺、苏童、叶兆言、周梅森、储福金、毕飞宇,到夏坚勇、韩东、荆歌、罗望子、朱辉、鲁羊、吴晨骏、顾前、朱文颖、叶弥,到更年轻的魏微、庞余亮、庞培、姚鄂梅、鲁敏等,虽然存在个性差异,文学理想也不尽相同,但落实到具体创作上,那种艺术态度、对至美的追求、对意境的营造、形式感的把握、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处理等等,都表现出浓重的地域特征,文学创作队伍也呈现出“四世同堂”的整体格局,中青年作家逐渐成为江苏文学的主力军,基本上完成了人才上的新老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