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

◎健CHIHES哼MEDIC妫INEMODEI。
骢D远UCAT黝IONOFC晨第7卷第11期总第79期二oo九年十~月・己丑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阮明河越南军医传统医学院关键词:中风;假性球麻痹;针灸疗法;综述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11.154文章编号:1672-2779(2009)一11-0218—02假性球麻痹即中枢性延髓麻痹,是中风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由于双侧大脑半球梗死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所致。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或不全瘫痪,软腭、咽喉、舌肌运动困难,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肌肉萎缩,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可出现强哭强笑及锥体束征。
假性球麻痹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取得了肯定理想的疗效,现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经验综述如下。
1体针治疗嵇强等【1]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35例,治疗组主穴取廉泉、天突、风府、天柱、扶突。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风池;风痰血瘀者加丰隆;痰热腑实者加支沟;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者加三阴交。
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留针20min,中间施手法1次。
对照组则采取西医传统疗法。
其中治疗组35例,第1疗程总有效率达60%,第2疗程总有效率达8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彭拥军【2】等针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30例,选用临床上较常见的风痰阻络证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主要采用目前治疗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常规药物,按常规用量静脉给药,主要治疗用药14日不变。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进行治疗。
主穴取风池、翳风、廉泉、舌下针穴点、三阴交、忠侧咽后壁穴点;配穴取中脘、丰隆、阴陵泉。
强调严格掌握针刺的方向和深度,针感的传导,主要使用提插手法。
电针夹廉泉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

电针夹廉泉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30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
结果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刺治疗可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并发症;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是由于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死等引起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症状,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目前,西医对于假性球麻痹的治疗主要采用短期静脉高能营养支持、胃管鼻饲、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经皮胃造瘘术等综合治疗,但费用昂贵、过程复杂,且易出现并发症。
针刺疗法操作简便、起效快、费用低廉、病人痛苦小,无不良反应,深受患者欢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笔者采用电针廉泉穴治疗假性球麻痹34例,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神经内科住院病例,年龄55~8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一年。
治疗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68.2岁;平均患病时间为89。
5,病程最短1天,最长175天,平均患病时间96。
7。
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69。
5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55天,平均患病时间为92。
3天,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颅CT 或MRI检查确诊,临床有发音障碍,饮水呛咳,进食吞咽困难,咽反射存在,下颚反射亢进,掌颌反射阳性等症状和体征者。
1.3排除标准(1)非脑卒中所致的真性球麻痹患者;(2)合并严重肝、肾、血液病变及内分泌系统原发病者;(3)精神失常,或智力及认知功能低下者;(4)急性期生命体征不稳定者;(5)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收集不全者。
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期 末 评 价远 期 疗 效 。 结果 : 疗 4周后 , 疗 组 的愈 显 效 率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 的 症状 与 体 征 积 分均 有 明 显 下 降 . 治疗 治 治 2组 且
组 的 下 降程 度 明 显 大 于对 照 组 : 月期 末 随 访 . 组 的症 状 与体 征 积 分 均 有 下 降 .但 2组 下 降的 程 度 无 显 著性 差异 结 3个 2 论: 总体 看 来 . 三针 疗法 治 疗 中风 性 假 性 球麻 痹 的 疗 效优 于常 规针 刺 法。 靳
治 疗组 主穴 取 : 三针 ( 户 、 侧 脑 脑 双 ( 常规 针刺组 ) 。治疗组 4 0例 中 , 2 男 8例 , 1 女 2例 : 脑空 )舌 三针 ( 、 上廉 泉 、 上廉泉 左右各 旁 开 1寸 ) 配 , 年龄 5 8岁 , 均 年 龄 (78 _ .9 岁 ; 程 1 穴 : 阳暴 亢型 配足 临泣 、 冲 ; 27 平 6 .8 83 ) 病 + 3 肝 太 风痰 阻络 型配 风市 、 3 d 平均病 程 (66 + . )。对照组 4 6, 2 . 73 d 5 6 0例 中 , 3 丰 隆 ; 热 腑实 型 配 曲池 、 隆 ; 男 1 痰 丰 气虚 血 瘀 型配 足三 例 , 9例 : 龄 5 ~ 0岁 , 均 年 龄 ( 8 0 6 9 里 、 阴交 : 女 年 48 平 6. ±. ) 3 7 三 阴虚风动 型配 复溜 、 溪 对照 组主穴取 太 岁: 病程 1 - 4 . 均病程 (73 ± .1 d 14d 平 2 .2 7 ) 。2组患 者 哑 门、 9 风池 、 骨 、 泉 , 完 廉 配穴 同治疗 组 。 般资料 经统 计学 处理 , 异无 显著 性 ( > .5 , 差 P O0 ) 具 22 针刺 方 法 选 用环球 牌一 次性无 菌针灸 针 f . 苏
早期针刺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1例

假 性 球 麻 痹 吞 咽 障碍 是 脑 血 管 病 的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严 重 影 响 患者 营养 维持 、 病 康 复 以及 生 活 质 量 。 者 对 假 性 球麻 痹 疾 笔
吞 咽 障碍 早 期 应 用 针 刺 综 合 治疗 , 效 显 著 。 现 报 告 如 下 。 疗
穴 , 治 口 、 肿 、 痛 、 关 紧 闭之 证 ; 池 为 足 少 阳 胆 经 之 穴 , 主 颊 齿 牙 风
主 治 侧 头 、 、 、 喉 病 和 中风 病 症 ; 里 为 手 少 阴 心 经 之 络 目 耳 咽 通
穴 , 肺 、 、 与 咽 目发 生 直 接 关 系 , 经 脉 循 行 挟 咽 喉 上 行 , 治 疗 其 为 暴 暗 、 强 不 语 的 要 穴 。 过 以上 腧 穴 的 局 部 和 远 端 刺 激 疏 通 经 舌 通
后 进 行 针 刺 。 取廉 泉 、 车 ( 颊 双侧 )风池 ( 侧 )通 里 ( 侧 ) 口 、 双 、 双 ; 角歪 斜 配 地仓 、 语 配 哑 门 。患 者 仰 面 平 卧 , 精 棉 球 消 毒 针 刺 失 酒
穴 位 , 用 2寸 毫 针 , 选 定 的 穴 位 上 快 速 进 针 , 者 有 酸 、 、 选 在 患 胀
清醒 , 配 合 检 查 和 治 疗 。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各 4 例 。 可 随 1 两 组 资 料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5 , 有 可 比性 。 P 00 ) 具 1 . 治疗 方法 2 脑梗 死者采用扩管 , 出血者采用脱水 、 压 、 脑 降 抗 感 染 及 对症 支持 疗 法 综 合 治疗 ,5d为 1 程 。 察 组 在 此 基 1 疗 观 础 上 实施 早期 针 刺 治疗 . 梗 死 者 人 院 即可 针 刺 . 出 血 者 苏 醒 脑 脑
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谱研究

★毛强健1 迟振海2* 贺新兰1 王洪辉1大学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要: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略,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四大数据库,将年度分布、留针时间、对照模式、选穴频次、腧穴归经、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廉泉穴、经脉为足少阳胆经。
结论:(31,64.6%)、金津玉液(23,47.9%)、翳风(23,47.9% 12.3%),特定穴中络穴应用最广,3条经脉均经过头颈部,关键词:针灸;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腧穴谱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中风后假性球麻痹(post-stroke pseudobulbar paralysis简称PSPBP)又称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
它是由于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在脑出血或脑梗死诱发下产生病损,致使来源于神经中枢部的神经核团失去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支配而发生中枢性瘫痪,继而出现“三个困难,一个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1]。
据流行病学统计,中风病是造成PBP的主要病因,每年中风引起PBP的患者约以10.2%的速度递增,未来患病人数还会持续的增加[2]。
目前的临床医学,多采用以西药为主的综合疗法,其副反应大、疗程长、反复率高。
近年来,针灸治疗PBP的文献报道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针灸临床证据进一步指出,与西药相比,针刺治疗该病有巨大优势,也证实了其可行性大和安全系数高[3-4]。
随着文献的报告质量备受关注,随机对照试验(RCT)报道日益攀升。
为此,本研究全面系统的搜集国内针灸治疗PSPBP的随机对照试验,深层次挖掘针灸选穴和配穴规律,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出选穴频次、腧穴归经等,进一步规范临1.1 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符合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诊断标准;(2)临床研究类文献;(3)但凡文中出现“随机”或“随机化”等字符的文章;(4)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针灸疗法或针灸与其他疗法结合,对照组主要以西药为主,或西药配合其他疗法。
1.2 排除标准 (1)文献属于综合叙述、个案经验、理论研讨、动物基础实验等不属于临床试验;(2)非随机对照试验;(3)试验组为非针灸干预或对照组非西药治疗。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78例疗效观察论文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7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针刺廉泉合外金津、玉液为主在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治疗中的作用。
结论经针刺治疗后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的预后。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51-01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假性球麻痹又是脑卒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假性球麻痹是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大脑皮质及皮质脑干束)病损而出现的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
笔者通过采用针刺廉泉合外金津、玉液为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7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全部为住院病人,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延髓运动神经核以上部位的梗死或出血病变,且伴有假性球麻痹吞咽症状。
其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8岁,平均58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3个月。
脑出血25例,脑梗塞53例,2次以上中风史30例。
12 诊断标准①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构音障碍。
②软腭反射消失,吞咽反射减弱,无舌肌萎缩及震颤,舌体歪斜及卷舌,咀嚼肌正常或无力。
③情感障碍,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或强哭强笑,病理性反射阳性(如掌颌反射、吸吮发射等)。
④有2次或2次以上中风病史,特别是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伤,且上述病状超过20天以上。
2 治疗方法21 取穴主穴:廉泉、外金津、玉液。
配穴:百会、合谷、太溪。
外金津、玉液为笔者多年总结之经验穴。
取穴:廉泉旁开一寸,左为外金津,右为外玉液,因针刺金津、玉液时,需取消毒纱布1块,拽住患者舌体,方可点刺出血。
具有操作不便,患者痛苦大,不易接受的特点。
以上两穴既具有针刺金津、玉液的功效,又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的特点,故取名为外金津、玉液。
针刺舌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37例临床研究

中风 假 性球麻 痹 3 7例 临床 研 究
彭君 华 于海 渡 曹雪梅 刘永锋
摘要 : 目的: 讨针刺舌三针 结合康复训 练治疗 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 探 中风假性球麻痹 3 7例在常规 中西 医
治疗的基础上 , 以针刺舌三针和康复训练, 施 每天治疗 1次, 日休 息 , 周 总疗程 l 5天 。疗程 结束后 以床边吞 咽功 能评 价量表 评定疗效。结果 : 治愈 8例 , 有效 2 , 3例 无效 6例 , 总有 效率 8. 8 (5 C =7 .0 一9 .6 ) 3 7 % 9 % I 19 % 5 6 % 。结论 : 刺舌三针 结合 针
维普资讯
・
3 8・பைடு நூலகம்
山 西 中医
20 08年 6月第 2 4卷第 6期
S A X FT M Jn.20 0.4N . H N I O C J ue 0 8V 1 o 6 2
・
针 灸推 拿 ・
针 刺 舌 三 针 结 合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fc v.T et a e et ert w s8 . % ( 5 C :7 。 0 一9 . 6 ) o c s n Ti o g e—a u et e h t f c v a a 3 7 i o l f i e 9 % I 19 % 5 6 % .C n l i : r —t u uo n cs
c mb n d wi e b ltto r ii g c n i r v fe tv l u c in it r a c fs p a u l a a ay i fe o i e t rha ii in tan n a mp o e e c ie y f n t a dsu b h a ol n e o u r n c e r p l ssa tr r a o lx . p p e y Ke or s: e d i g,ti o g e—a u yW d n e ln r —t n u c s,r h b l ai n tan n e a i tto r ii g,s p a u la a ay i i u r n c e rp r ss l
针刺及综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

关 ,而舌 为心之苗 ,咽为诸 经上注头面之要枢。通过针刺舌体 肾穴。刘 明 采用局部取穴方法治疗假性球麻痹 9 6例 ,收穴 : 金津 、玉液、廉泉 快钳’ 点刺 ,翳风 穴 向喉结 针刺 15—2寸 , .
常规对症 治疗 ,针 刺组 在此基础 上进行 针刺治 疗。方法 ,主 穴 :风池 ( ) 双 、哑 门、天柱 ( ) 双 、风府 、翳 风 ( ) 双 、完 骨 ( ) 双 、廉 泉、外 金 津 玉液 、舌 中 ( 聚泉 ) 、内关 ( ) 双 、
月后对主要症状 、体征进行 系统 的比较和评估 。结果 :观察组
等 观察针刺颈 项部 穴位 为 主治疗 假 性球 麻痹 的 临床 疗效 ,
将 10例 确 诊 为假 性 球 麻 痹 患 者 随 机分 为 观 察 组 和对 照 组 ,每 2
组各 6 0例 ,分 别 给 予 颈 项 针 刺 法 和 舌 三 针 针 刺 法 治 疗 ,1个
对照组总有效率 7 . %。陈育科 将 14例 中风假性 延髓麻 66 2 痹患者分为针刺组及 对照组 ,每组各 6 2例 ,两组 均给予西 医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 ,为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
总有效率 9 . % ,对照组为 5 . % 。曹新萍 认为针 刺风池 、 51 48
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声音I 嘶
哑、言语不清、流涎 ,甚至强哭强笑 等 ,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目的 :对比观察针刺加灸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所致假性球麻痹疗效 。方法 :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30例 (针刺同时加灸 ) ,对照组 30例 (单纯针刺治疗 ) 。以治疗前后患者的吞咽 、语言功能症状积分进 行对比观察 。结果 :治疗后 ,针刺组和针刺加灸组患者吞咽 、语言功能症状积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 P
吐字欠清 ,音嘶声重 ,可发出 词 ,不成句
5分 屡屡呛咳 ,全量咽下困难 吐字不清 ,或不能发音
3. 2 针刺加灸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吞咽和构音功能积分 比较 见表 2。由表 2可见 ,治疗前两组吞咽 、语言功能症
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 05) ;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
治疗前明显降低 ( P < 0. 01) ,针刺加灸组较针刺组治疗后
机为本虚标实 ,本为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 ,标为风火相煽 、痰 浊壅阻经络 ,致咽喉失用 ,气血失常 ,脏腑功能失和 。中风
致此阶段 ,均已病程绵长 ,精气大耗 ,气不充则不利 ,导致气 滞血瘀 ,经络阻遏而语蹇不畅 ;气不相顺 ,上逆则为呛咳 。
现代医学在治疗假性球麻痹上 ,除脱水治疗以减轻局
部水肿外 ,一般采用药物营养脑细胞的方法及吞咽 、发音和
神志 、利咽窍之功 。
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为三焦元气所出 ,联系
命门真阳 ,其为生气之源 、命门真火所在 。艾灸关元则具有
补肾气 、壮肾阳 ,可治“脏腑虚惫 ,诸虚百损 ”,为培补先天
之本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脾胃为人
体气血生化之源 ,乃人身后天之本 ,灸足三里则具有补益气
< 0. 01) ,与单纯针刺组相比 ,针刺加灸组疗效更明显 ( P < 0. 05) 。结论 :针刺加灸组在改善缺血性中风致假性 球麻痹患者的吞咽 、语言功能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关键词 :脑梗塞 ;假性球麻痹 ;针灸疗法 ;艾灸 ;针刺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246.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9 - 5276 (2006) 05 - 0948 - 02
吞咽功能和语音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 P < 0. 05) 。 表 2 两组治疗缺血性中风致假性球麻痹前后评分比较
n
治疗前
治疗后
针刺加灸 30
针刺组
30
7. 78 ±1. 02 7. 90 ±1. 90
3. 86 ±0. 91△▲ 4. 93 ±1. 01△
注 :经 t检验 , △与治疗前比较 , P < 0. 01; ▲与针刺组治疗后 比较 , P < 0. 05。
邪正相搏而发病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足三里为足
阳明胃经穴位 ,主治隐疹等疾 [3 ] 。取穴曲池 、合谷 、足三里
同属阳明经 ,善于疏风清热 ;血海 、三阴交属足太阴经 ,主血
分病 ,调营活血 。诸穴共奏疏风和营之功 。现代医学研究
认为 ,各型荨麻疹风团中组胺水平的增高及其与风团时间
过程的相关证明组胺参与荨麻疹的发生 [1 ] 。由补体介导
口舌功能的康复训练 ,但收效不甚理想 。中药在治疗假性
球麻痹上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患者有吞咽障碍 、饮水呛咳等
限制 ,故中药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较少 。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 ,督脉循行背脊 ,至项后风府穴入脑
内 ,联络脑 ,督脉为阳脉之海 ,有督领人体阳气的作用 。治
取督脉穴位人中 、哑门 ,可以通过激发督脉经气 ,来疏通脑
3. 3 针刺组和针刺加灸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 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按照上述标准 ,针刺加灸组 :
痊愈 13例 ,有效 16例 ,无效 1例 ;针刺组痊愈 8例 ,有效 20
例 ,无效 2例 。经 R idit分析 P < 0. 05,表明针刺加灸组疗
法优于针刺组 。
4 讨 论
假性球麻痹以发音困难 、吞咽障碍为主 ,多见于两次以 上中风的双侧延髓束受损 ,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 ,影响了双
侧皮质延髓束 ,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的疑核及支配舌
肌的舌下运动神经核上损害 ,表现为舌 、软腭 、咽喉 、颜面和 咀嚼肌的中枢性麻痹 。中医无假性球麻痹之称 ,本病中医
称为中风舌本病 、舌 (蹇 )謇 、喑痱 、喉痹 。中医认为本病病
中 的免疫机制或非免疫机制 (如某些因素激活补体而引发组
医 药
胺释放 ) 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4 西药组对照 。因此 ,患者
948 经针灸治疗后 ,改变了机体的免疫调控机制 ,故疗效持续平
学
刊
收稿日期 : 2005 - 11 - 23
作者简介 :丁德光 (1972 - ) ,男 ,湖北京山人 ,主治医师 , 2003 级博
表 1 假性球麻痹患者各项指标评价标准
评分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0分 吞咽功能完全正常
1分 基本能 1次咽下
2分
分成 2次以上 ,能不呛 地咽下
语言正常
基本可以交谈 ,吐字欠连贯
简单交谈 ,吐字欠清晰 ,声音 略嘶哑
3分 能 1次咽下 ,但有呛咳
几个单字式的联系 , 吐字 欠 清
4分 分 2次以上咽下 ,有呛咳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 、多发病 ,病死率 、致残率极高 ,缺血 性脑血管病约占 75% ,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假性球麻痹 又占相当大比例 ,假性球麻痹所致构音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针灸本身的特点 ,在治疗本病方 面有一定的优势且疗效明显 [1、2 ] ,笔者自 2003年 3月以来 运用针刺加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取得较好的疗 效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1. 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均选自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门诊及住院病人 ( 2003年 3 月 —2005年 8月 ) 。收集符合 诊断标准的病例 60 例 ,按初次诊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针刺和加灸组 )和对照组 (针刺组 ) 。所有研究 对象均符合以下中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 CT 或头颅 MR I检查确诊 。 1. 2 一般资料 针刺加灸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 龄最小 36 岁 ,最大 70 岁 , 55 岁以上 26 例 ; 经头颅 CT或 MR I检查 ,属多发性脑梗死者 20例 ,大面积脑梗死者 6例 , 脑干梗死者 4 例 ;针刺组 30 例 ,男 17 例 ,女 13例 ;年龄最 小 40岁 ,最大 69岁 , 55岁以上 24例 ;经头颅 CT或 MR I检 查 ,属多发性脑梗死者 22例 ,大面积脑梗死者 3例 ,脑干梗
血 ,健脾和胃 ,化痰祛湿之功 。故灸关元与足三里可以补肾
健脾 、益气温阳 ,固先天 、补后天 ,使中风诸虚得补 ,正气得
固 ,诸邪得去 ,则气血渐旺 ,经脉通利则疾病自愈 。现代研
究认为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一方面艾灸是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 ,激发调整神
经系统的机能并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另一方面艾灸通过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来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各种功
能 ,包括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血脂升高及高血脂症 ,从而减
少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 [5 ]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明显改
善老年及老年前期的全血黏度 、全血还原黏度 、红细胞聚集
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性质 [6 ] 。
本研究结果提示 ,针刺组和针刺加灸组患者的吞咽 、语
肤性病学分册 , 1998 , 24 (4) : 235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4 . 147 [ 3 ] 陈兴华 ,陈振虎 ,眭道顺.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荨麻
疹 32 例 [ J ]. 中医研究 , 2000 , 13 (5) : 39 [ 4 ] 王光超. 皮肤病及性病学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2 .
络瘀滞 ,通行脑内气血 ,振奋督脉阳气 ,以醒神开窍 。廉泉
与聚泉同用 ,具有清利咽喉 、通调舌脉 、清散壅滞之功 。风
池为足少阳胆经穴 ,为祛风要穴 ,针风池可以平肝熄风 、豁
痰利咽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 ,外邪侵袭于心 ,首先心包
络受病 ,且心与脑 、神志关系密切 ,针刺内关穴可通过调心
而荣脑醒神 。故以上诸穴合用 ,具有疏通气血 、调脏腑 、醒
死者 5例 。 1. 3 病例的入选 ①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诊断 疗效评定标准 》[3 ] ,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 ,其中主症饮水呛 咳 、言语蹇涩或不语及头颅 CT (或 MR I)不可缺 ;西医诊断 标准 :参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 诊断标准 [4 ] ,符合西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多 发性脑梗塞并符合假性球麻痹诊断者 。纳入标准 :具备上 述中医 、西医诊断标准 ,且符合以下情况者 :无神志昏迷并 能配合临床观察者 ;年龄 30~70岁 ,男女不限 ;治疗期间停 服以上述病症为主要适应症的中 、西药及其它治疗方法 。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针刺加灸组 ) 针刺选穴 :廉泉 、聚泉 、哑门 、 风池 、人中 、内关 ;针具 :苏州产华佗牌 0. 32mm ×25~40mm 不锈钢毫针 ;针刺操作 :皮肤用 75%酒精常规消毒 ,选准穴 位 ,以毫针刺入 ,先点刺哑门 、廉泉 、聚泉 ,有酸胀感不留针 , 再刺风池 、人中 、内关 ,得气后留针 30m in,内关行平补平泻 手法 ;艾灸取穴 :关元 、足三里 ,选用河南洛阳市时珍实业总 公司华佗针灸用品厂出品的清艾条 ,针刺同时 ,在上述穴位 施行温和灸 ,艾条距患者皮肤 2~3cm ,以有温热感而无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