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测试题
陈经纶中学 2024-2025 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学科期中监测试卷及答案

陈经纶中学2024-2025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学科期中监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共15分)陈经纶中学要组织主题为“江山如此多娇”的研学活动。
对于研学地点的选择,学校向同学们征求建议。
同学们在准备推荐文案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研学活动的主题。
(1分)2.甲组同学推荐“天下第一山”——泰山泰山,风景壮丽。
①重峦叠嶂姿态各异,苍松巨石气势磅礴,烟云薄雾变幻莫测。
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在静穆..中透着神奇。
②为什么泰山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呢?这与泰山的历史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③在泰山脚下发现的距今六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五千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实证了泰山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④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慷慨地为华夏先民提供了生存的庇护..,更给他们带来了精神驰骋..的广阔领域。
(1)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安静而严肃”的意思,所以“静穆”一词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的意思,所以“发祥地”一词没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袒护、掩护”的意思,所以“庇护”一词没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的意思,所以“驰骋”一词有错字。
(2)推荐文案中的第①~④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3.乙组同学推荐“山城”——重庆重庆,地处华夏西南,长江、嘉陵江襟带而过,群山环围,丘陵广布,有“山城”之誉。
磁器口古镇,坐落在重庆沙坪坝区。
嘉陵江汤汤,自西向东蜿蜒穿行,它带走了无数的春花秋月,也积淀了无尽的精致与感动,镌刻..着悠久的历史印记与丰富的人文记忆。
磁器口以瓷煊赫,因瓷闻名。
明清时期,这里曾有过“白日千帆过,入夜万点明”的繁盛①民国时,更是西南举足轻重的商业名埠;即便是现在,洗尽铅华之后的它,仍不负“小重庆”的眷眷浓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箱箧.(qiè)恣.睢(zì)矫.揉造作(jiáo)B.冠冕.(miǎn)箴.言(zhēn)拮.据(jié)自惭形秽.(huì)C.旁骛.(wù)宽宥.(yòu)阔绰.(chuò)五行.缺土(háng)D.亵.渎(xiè)矗.立(zhù)眺.望(tiào)强聒.不舍(guō)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分岐赃物妇孺皆知重峦叠障B.告罄狼藉姗姗来迟拈轻怕重C.蓦然洁难自出心裁为富不人D.赢弱深霄轻歌慢舞形销骨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出门在外,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我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阜新是‘玛瑙之都’啊!”B.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懂得,读两三遍就懂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D.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满分,连老师都对他顶礼膜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置身江南,漫步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江南的柔情就在你的脚下。
B.在阴雨天里,雨滴落在青黑的瓦上,绽开了瓣儿,像是慢镜头,格外柔美。
C.独自醉眼看光景时明时暗,感觉自己就是泡在酒糟里,浑身没有一点点儿力气,轻盈得似要飘起来一般。
河北初三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北初三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苛(kè)求绰(chuò)号折(zhé)腰妄自菲(fēi)薄B.悄(qiǎo)然候(hóu)鸟胆怯(qiè)锐不可当(dǎnɡ)C.提(dī)防洞穴(xué)挑剔(tī)怏怏(yànɡ)不乐D.校(jiào)对肖(xiāo)像憎(zènɡ)恶伛偻(lǚ)提携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仰慕凛冽鞠躬尽瘁一代天娇B.阴诲嬉闹眼花潦乱夜色苍茫C.取缔笼罩重峦叠嶂抑扬顿挫D.迁徙羁拌脍炙人口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错误。
B.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C.资料显示,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或毁掉。
D.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要高度重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2分)A.桃花开了,粉得像霞,梨花开了,白得像雪。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分)①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②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
③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
④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跌宕起伏贪生怕死破釜沉舟B. 落英缤纷情不自禁气壮山河C. 震耳欲聋精疲力尽一泻千里D. 独树一帜雕梁画栋妙笔生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
B. 读书能增长知识,也能丰富情感,还能陶冶情操。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一马当先”意思相近的是()A. 一鼓作气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心一意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大公无私C. 井底之蛙D. 良辰美景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春天,喜欢那五彩斑斓的鲜花。
B. 他工作认真,学习努力,生活节俭。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体育特长突出。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春天B. 喜欢C. 学习D. 快乐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B. 太阳像一个火球,烤得大地滚烫。
C. 那朵白云像一只展翅的雄鹰。
D. 这座山巍峨壮丽,气势磅礴。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学习B. 喜欢C. 快乐D. 悲伤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文中描绘了洞庭湖的______景象。
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庐山的______景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金秋十月,北师大实验中学开展了“探寻中国大学足迹”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从“走进清华园”“走近北大红楼”“线上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三个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和考察。
下面几段文字是他们撰写的探究报告,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请用正楷字书写“探寻中国大学足迹”八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
(1 分)下面是同学们找的一则介绍清华园的材料,请阅读文字,完成第2-4 题。
人们经常把清华校园称为“清华园”,其实严格来说,“清华园”是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代园林①这组园林始建于十八世纪初的清代康熙年间,建成于乾隆年间,可谓历史悠久。
清华园曾经是康熙时期皇族的京郊别墅——熙春园的一部分。
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东部的熙春园及西部的近春园。
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招(zhì) 莘莘学子的青睐②东部的熙春园,即今之【举世瞩目】的清华园的前身。
据考证,康熙时期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东部的熙春园编辑、印刷的。
咸丰即位后,又将东园更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
现在我们所说的清华园,是指清华大学所在的本部校园,包括了最早的熙春园的全部,常被用来代指清华大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第1 页(共 12 页)清华园的秋景,千般旖旎,万种风情,令人【趋之若鹜】。
一位诗人曾有 过这样的描述:“清华园的秋,炽.烈又缠绵……秋风所至,翻覆纤手,摇落满树金辉。
”名园美景如斯,但更令人【拍手称快】的是其蕴含的“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清华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百年,在清华结出了累累..硕果,培养了 一批又一批在国人眼中【炙手可热】的学术大师、经世之才。
这种精神还将(rú) 养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招 zhì ”此处的意思是“指招来;引起 ”,应写成“招致 ”。
2023-2024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学期九年语文期中考试题

2023-2024学年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20分)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
第1—6小题为“积累及运用”,第7—24小题为“阅读”,第25 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 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积累及运用(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小题。
我们赞美土地,不仅是因为她对众生灵的无私给予,更体现在当肆意的践踏让她形销骨立,当贪婪的掠夺让她不堪重负,当暴戾恣睢(suī)亵渎着她的神圣时,她总是以宽广的襟怀宽宥着无知。
在土地面前,渺小的我们不禁自惭形秽,她是包容与伟岸的代名词!中国人对土地的敬仰与眷恋之情始终在血液中汹恿澎湃。
一代又一代人在广袤(m ào)而粗犷(guǎng)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历困厄,交织血泪,始终恪(gè)守着对土地的誓言。
这种对土地的深情是不由分说的,它不仅渗透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里,更体现在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中。
洛阳秋风,巴山夜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总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1.小语同学在试读时,给文中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恣睢(suī)B.广袤(mào)C.粗犷(guǎng)D.恪守(gè)2.文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形销骨立B.亵渎C.宽宥D汹恿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自惭形秽B.不由分说C.根深蒂固D.魂牵梦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作为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黄河三角洲每年都会迎来鸟类繁殖季。
在黄蓝交汇处,几十万只鸟儿同框出现,大河之洲热闹非凡。
B.黄河三角洲能否走出一条具有黄河口特色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提升“依法治区”水平,真正将发展与管护有效结合起来。
C.通过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的举措,恢复了滨海湿地的往日生机,提高了生态旅游业、休闲渔业产值,拓宽了湿地发展空间。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B. 他学习十分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使他非常高兴。
D.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地球将会变成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繁忙碌碌C. 繁荣昌盛D. 繁华喧嚣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讲解生动形象,让人如痴如醉。
B. 他勇敢地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C. 她每天起早贪黑,终于完成了学业。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欺哄B. 欺哄C. 欺哄D. 欺哄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个流星。
B. 她问我:“你去哪儿?”我说:“我去图书馆。
”C. 他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放风筝。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两颗星星。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西城初三期中考试卷子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稳健(wěn jiàn)拘泥(jū nì)质疑(zhì yí)B. 繁荣(fán róng)挫败(cuò bài)堕落(duò luò)C. 惊悚(jīng sǒng)恍惚(huǎng hū)疲惫(pí bèi)D. 拥戴(yōng dài)蹉跎(cuō tuó)沉湎(chén mi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B. 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C.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
D. 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那个女孩长得很漂亮,美如画。
C. 那个男子醉心于赌博,无法自拔。
D. 那个孩子非常顽皮,经常捉弄同学。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她来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心里感到很欣慰。
B.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
C.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D.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5.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舒服(shū fú)舒展(shū zhǎn)舒缓(shū huǎn)B. 舒适(shū shì)舒心(shū xīn)舒畅(shū chàng)C. 舒张(shū zhāng)舒缓(shū huǎn)舒适(shū shì)D. 舒心(shū xīn)舒缓(shū huǎn)舒适(shū shì)6.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是()A. 他学习成绩好,不仅因为勤奋,还因为聪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四语文阶段性测试题一.书写与卷面(5分)1.书写。
(3分)2.卷面。
(2分)二.积累与运用(27分)3.默写。
(8分)⑴,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⑵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⑶至于夏水襄陵,。
(《三峡》)⑷,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⑸见人善,,纵去远,。
(《弟子规》)⑹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
4.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5分)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⑴给加点字注音。
(2分)弥.()漫顷.()刻⑵请你描写一下夏天狂风暴雨的景色,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3分)5.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是我已经老得成了“文盲”还是他们写的是“天书”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此句的主干是:苏州园林着眼在画意。
D.“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够恰当。
6.请说出下面选段出自哪部名著。
(4分)⑴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
我可够了。
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作品:《》⑵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
作品:《》⑶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
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作品:《》⑷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作品:《》7.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答题。
(4分)近年来,北京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2012年2月,在北京市政府专题会议中,《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获得原则通过,方案提出将重点控制污染。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
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成果和思路。
1998年2011年二氧化硫12027二氧化氮7456可吸入颗粒物(PM10)188114(数据来源:《京华时报》2011年12月18日)【材料二】据市环保局统计,2011年北京达标天数即蓝天数(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286天,占全年天数%,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51%。
其中1月是北京2011年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空气质量天天达标,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
在达标天中,一级天比例大幅增加。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北京市致力于污染减排。
例如,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措施,严格定期检测汽车排放,促进达标。
另外,为进一步净化空气,北京市计划用5年时间,增加平原林地100万亩,到2015年林木绿化率达到57%。
到2020年再增加林地100万亩,平原森林覆盖率达到35%,明显增加环境自净能力。
(1)成果:①②(2)思路: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3分)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举行。
11月29日,山东省筹委会正式启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宣传口号、宣传画征集。
宣传口号和宣传画的应征作品要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体现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要体现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和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1)请在文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分)a. b.(2)文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后写在下面。
(2分)三.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9.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5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或异二者之为.(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 )(5)佳木秀.而繁阴 (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主人日再食.归而形诸.梦A.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投诸.渤海之尾以.衾拥覆烨然.若神人C.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非独书为然.12.翻译下面句子。
(2分)(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3. 【乙】文以黄生借书为话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的观点,运用和的论证方法。
(3分)14.甲文作者借到书后“手自笔录”,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归而形诸梦”,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二)现代文阅读Ⅰ(10分)追随春天的脚步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气候确定的。
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比如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二十四节气中却有“小雪”“大雪”。
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时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2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前后到达长沙,3月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3月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前后,就抵达北京了。
从华南到北京,春天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前后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
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
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
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春天从没有在那里驻足,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
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度。
一般在对流层(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
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
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1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春天的秘密。
(1分)16.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17.请说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18.阅读第⑦段,分析加点词语“流连忘返”的表达效果。
(2分)19.阅读⑥⑦段,选出对这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A.春天从来不到高山驻足,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较晚,这是高山和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根本原因。
B.热空气上升,高空高太阳又近,所以气温应该随地势升高而增高。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C.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而是先把地面烤热,所以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的高度。
D.春天迟到海边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海水温度变化较慢;二是海风吹来吹去,影响气温。
(二)现代文阅读Ⅱ( 11 分)给春天让条道①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②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③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
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
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
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
④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⑤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
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
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
⑥跟在后面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地,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⑦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