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十二宫源流考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学溯源文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学溯源文原文地址: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学溯源(文:李守力)作者:荒山野庙里的沉思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学溯源(文:李守力)李守力按:因时间关系,这篇文字只是列了一个提纲。
本文暂时撇开古代神话传说,仅从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发展史角度分析。
文中提到的太阳历、太阴历、十二次、八方、含山玉版等都有文献和考古证明,从略。
可参考后边列出的相关文献。
1、先天八卦实为阴阳图,是立着的圆形挂图,它模拟的是天地日月的运行。
(注3:拙著《太极图与伏羲六十四卦演化之猜想》有详细说明。
只要在天文三衡图上按照上阳下阴、左阳右阴的简单法则画就得出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再画三层就得出伏羲六十四卦。
)先天八卦图最早应为先天挂图,只有四个卦(天地日月:乾坤离坎),韩国国旗真实地再现了先天挂图。
(《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
")太极图表示阴阳,故先天八卦与太极图有密切联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先天即道。
所以称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为体。
先天挂图只是表达了天地日月的一个表象,尚不能用来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所以称为挂,从手从圭。
圭,测日影的圭表。
2、后天八卦实为古代的大地坐标图,是平面的方形卦图,它模拟了季节与空间方位的关系。
五行,即表示季节又表示空间,故后天八卦与五行图有密切联系。
所以称为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为用。
后天八卦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所以称为卦,从圭从卜。
卜,占卜指导做事的方向。
1、2总结:天圆地方。
先天挂图为圆形,以描述天道;后天八卦图为方形,以描述地理。
地法天,后天八卦是因先天八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3、河图用十个数,是古代的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注6、7、8:陶寺观象台可以观测确定一个太阳回归年中的20个时节)。
太阳历已被文献和考古证明。
人长着两双手,十个指头,所以全世界都用十进制。
河图描述的是天文历法季节,按照十个指头自然会把一年分成十个月,两只手成双自然会把十个月分为五季。
古代文化常识十五、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

古代文化常识十五、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
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巧计天干地支与十二宫的对应关系

巧计天干地支与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对于天干地支与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很多八字命理爱好者往往容易混淆,今天,笔者介绍一下如何记住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1、掌握十天干的阴阳属性:五阳干甲丙戊庚壬五阴干乙丁已辛癸2、熟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记住地支三合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卯未三合木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3、十二宫的名称顺序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第二,熟练掌握以上基础知识后,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出来。
如上图所示,首先确定阳干甲,丙,戊,庚,壬的位置。
我们已经知道了地支三合的关系:亥卯未三合木局,木局的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在未。
甲寄生于亥。
寅午戌三合火局,火局的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在戌。
丙戊(火土同宫)寄生于寅。
巳酉丑三合金局,金局的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在丑。
庚金寄生于巳。
申子辰三合水局,水局的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在辰。
壬水寄生于申。
五阳干甲,丙,戊,庚,壬与地支亥,寅,巳,申的一一对应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十二宫的位置对应关系,按照阳干顺推的原则,从长生开始,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在图上与地支一一对应。
接着确定五阴干乙,丁,已,辛,癸的位置。
根据十二宫"阳生阴死,阴生阳死"的原则,五阳干十二宫死的位置,就是五阴干十二宫长生的位置。
具体如下:阳木甲死的位置是地支午,就是阴木乙长生的位置,即乙长生在午。
阳火丙死的位置是地支酉,就是阴火丁长生的位置,即丁长生在酉。
阳金庚死的位置是地支子,就是阴金辛长生的位置,即辛长生在子。
阳水壬死的位置是地支卯,就是阴水癸长生的位置,即癸长生在卯。
五阴干乙,丁,已,辛,癸与地支午,酉,子,卯的位置对应关系也确定下来了。
综合以上,十天干,十二地支,与十二宫的位置对应关系,就清清楚楚了。
只不过,十二宫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在排序的时候,一定遵循阳顺阴逆的原则,千万别弄错了。
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完整版)

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1(文/李守力)【提要】针对易学界对十天干生旺死绝表的应用存在严重分歧,本文从考古文献和古代文献出发,溯本追源,考证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并论证其在以命理学为主的象数学中的实用价值。
【正文】1、目前据考古文献记载,五行寄生十二宫最早的源头是战国时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
天水放马滩秦简的时期:战国秦昭王38 年(公元前267年)。
《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提到《日书》乙种第七类为《五行书》,原文如下:木生亥,牡卯者未。
乙63火生寅,牡午者戌。
乙229金生巳,牡酉者丑。
乙230水生申,牡子者长。
乙231这是关于五行与地支关系的一段重要材料。
可惜由于照片不清晰和释文有误,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现将此文与《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关系对照: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牡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放马滩秦简《日书》除了缺“土”一行以外,其余各行的地支排列与《淮南子》相同。
区别较大的是,放马滩秦简的生、牡、者,在《淮南子》中作生、壮、死。
其“牡”字,是“壮”字的误释或通假。
其“者”字,则是“老”字的误释或通假。
这样,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正文,我们可以将放马滩秦简《日书》的“五行书”改释如下:木生亥,壮卯,老未。
火生寅,壮午,老戌。
金生巳,壮酉,老丑。
水生申,壮子,老辰。
放马滩《日书》明文区分生、壮、老三个阶段,并且以代表生的亥、寅、巳、申居前,代表旺(壮)的卯、午、酉、子居中,代表墓(老)的未、戌、丑、辰列后。
这与后代五行家所使用的三合局完全一致。
由此证明先秦时代的确已有完整的三合局存在。
2、《淮南子》: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公元前143年),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进献于朝廷。
《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生、壮、死”关系是先秦的继续。
(12)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4

(12)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4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4-2(佛法对易学的渗透)(文/李守力)3、下面试析羯罗蓝如何演化为“绝”:名色,是十二因缘的名称,有两个词组成,名指精神,色指肉体。
五行寄生也是十二数。
羯罗兰,则是译音。
华语尚简(如“佛”是“佛陀耶”的简化),所以可简化为“羯”,与“绝”谐音。
“羯”字生僻,以“绝”代之。
羯罗兰,意译为胞胎,所以梁元帝称“系包”。
而且,“绝”,从系从色。
与“名色”近同。
此“绝”,必非“絕”字,“絕”:斷絲也。
从糸从刀从卩(说文解字)。
而“绝”从系从色,色:从人从卪(说文解字)。
所以“绝”字应该有两种写法:絶、絕。
“绝”应是“絶”,而非“絕”。
4、李虚中的旁证:《李虚中命书》(卷下:衰旺取时)引文:死兮无物,墓藏为造化之终,绝煞有鼎新之气,气尽后成胞胎凝结始分形状。
此长生之气,言五行至绝受气而成形,十二支位之经乃代谢自然。
李守力按:李虚中明确把“绝”与“受气”连用。
并说“绝”有鼎新之气。
5、《三命提要》的旁证:《三命通会》卷二:論五行旺相休囚死並寄生十二宮五行寄生十二宮: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絶、胎、飬,循環無端,週而復始,造物大體與人相似,循環十二宫亦若人世輪迴也。
《三命提要》云:五行寄生十二宫,一曰受氣,又曰絶,曰胞,以萬物在地中未有其象,如母腹空,未有物也;二曰受胎,天地氣交,氤氲造物,其物在地中萌芽,始有其氣,如人受父母之氣也;三曰成形,萬物在地中成形,如人在母腹成形也;四曰長生,萬物發生向榮,如人始生而向長也;五曰沐浴,又曰敗,以萬物始生,形體柔脆,易為所損,如人生後三日以沐浴之,几至困絶也;六曰冠帶,萬物漸榮秀,如人具衣冠也;七曰臨官,萬物既秀實,如人之臨官也;八曰帝旺,萬物成熟,如人之興旺也;九曰衰,萬物形衰,如人之氣衰也;十曰病,萬物病,如人之病也;十一曰死,萬物死,如人之死也;十二曰墓,又曰庫,以萬物成功而藏之庫,如人之終而歸墓也。
十二地支资料(古)

云梦秦简《日书》公布后,引起学界的浓厚兴趣。
《日书》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史、风俗史、思想史资料,至今已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等专著更是反映了目前《日书》研究的最高水平,秦人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思想信仰等状况在学者的笔下日渐廓清。
作为宝贵而内容丰富的出土文献资料,《日书》无疑将长期吸引学者的注意力,这方面的成果也将继续不断涌现。
笔者不揣简陋,试图在时贤研究之基础上,就《日书》中的《盗者》篇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希望批评指正!一《盗者》的内容和性质《盗者》篇全文如下:子,鼠也。
盗者兑(锐)口,希(稀)须(鬚),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臧于垣内中粪蔡下。
·多〈名〉鼠鼷孔午郢。
丑,牛也。
盗者大鼻,长颈,大辟(臂)臑而偻,疵在目,臧(藏)牛中草木下。
·多〈名〉徐善以未。
寅,虎也。
盗者壮,希(稀)须(鬚),面有黑焉,不全于身,从以上辟(臂)臑梗,大疵在辟(臂),臧(藏)于瓦器间,旦闭夕启西方。
·多〈名〉虎豹申。
卯,兔也。
盗者大面,头(),疵在鼻,臧(藏)于草中,旦闭夕启北方。
·多〈名〉兔竃突垣义酉。
辰,盗者男子,青赤色,为人不毂(榖),要(腰)有疵,臧(藏)东南反(坂)下。
车人,亲也。
勿言已。
·多〈名〉不图射亥戌。
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黄色,疵在足,臧(藏)于瓦器下。
·名西茞亥旦。
午,鹿也。
盗者长颈,小,其身不全,长耳而操蔡,疵在肩,臧(藏)于草木下,必依阪险,旦启夕闭东方。
·名达鹿得获错。
未,马也。
盗者长须(鬚)耳,为人我我然好歌(舞),疵在肩,臧(藏)于芻,阪险,必得。
·名建章丑吉。
申,环也。
盗者园(圆)面,其为人也鞞鞞然,夙得莫(暮)不得。
·名责环貉豺干都寅。
(七七背)酉,水也。
盗者而黄色,疵在面,臧(藏)于园中草下,旦启夕闭。
十二支精讲

十二支之间的关系地支十二支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
这些关系,比喻成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
先把地支区分一次:十二支,把正北,正南,正东,正西所代表的四个支,称作为四正桃花。
子,午,卯,酉为四正桃花。
可能有些人,不明白,为何把以上四个支称作为桃花?因为居于地球的四个正主方位。
故而其气最纯,另一原因,是因地支的藏干决定。
地支藏干纯净,所以气息单一,所以表现在外,单纯,单一,惹人注目,出类拔萃!例如:子中,独藏癸水,与其自身之气相投,故单一。
卯中独藏乙木,与其自身之气相投,故单一。
酉中独藏辛金,与其自身之气相投,故单一。
命局,带桃花者,极为引人注目,受人观注!风水中,立向,或是占线占得桃花时,其气最纯。
十二支再细分一次,寅,申,巳,亥为四驿马,何为驿马,古时指传送书信,骑快马奔跑之人。
在现实中,代表了何意思呢?驿马,指爱动,坐不住,好四处跑动。
喜欢做中间商的生意。
工作,多数是流动性很强的职业。
命局,带驿马者,最适合在外发展,或是四方求财,发展,不适合呆在一处求财,或是开商店,静等客户上门类生意。
十二支里,另外四个支,是指库。
指墓藏之意。
辰,戌,丑,未,为四库。
也称作为华盖。
库,是指收藏之意,积纳之意。
命局带库者,一生中,逆来顺去。
喜欢积赞钱财。
为人表现在外,不爱表现,随和,性格适中,喜欢结伴交友。
为何又称作为华盖呢?华盖,原是指帝王头上的顶篷,在四柱学中,喜好佛学,宗教类文化。
一般命局,带库者,多数是富翁类命造,容易积赞财钱。
喜欢宗教信仰。
其实,我们总结下:从十二地支图里,发现问题,四驿马,是居于四正桃花,和四库之间,起到了传动的作用。
结下来,我们再学习几个概念。
六合局,十二支中,把每两个支,相合,称作为六合。
表示为情投意合。
子与丑合。
寅与亥合。
卯与戌合。
巳与申合。
午与未合。
辰与酉合。
合,就是合好的意思,喜欢在一起,有情感。
命局中,带合者,一般多情。
喜欢建立关系。
有合,就有冲,十二支,又是把每两个支相冲,意为相见如仇。
十二地支的空间分布

⼗⼆地⽀的空间分布地⽀在空间上的分布上有三个模式,⼀个是九宫分布,⼀个是周天分布。
这两个是⼗⼆地⽀⾃⾝的空间分布。
第三个是地⽀与天⼲和⼋卦共同组成的⼆⼗四⼭向图。
九宫分布我们先来看⼗⼆地⽀在九宫图中的分布。
在九宫分布中,⼦午卯⾣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对应⼋卦中的坎、震、离、兑这四个正卦。
在四隅中,每个宫格内有两个地⽀,东北⽅是丑和寅,对应⾉卦;东南⽅是⾠和巳,对应巽卦;西南⽅是未和申,对应坤卦;西北⽅是戌和亥,对应乾卦。
由此建⽴起了⼗⼆地⽀与⼋卦和⼋⽅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的九宫分布周天分布在周天分布中,我们是将360度圆周分为⼗⼆等分,⼗⼆个地⽀按照顺序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地⽀占据30度⾓的空间。
其中⼦在北⽅、丑在北偏东⽅向、寅在东偏北⽅向、卯在东⽅、⾠在东偏南⽅向、巳在南偏东⽅向,午在南⽅,未在南偏西⽅向、申在西偏南⽅向、⾣在西⽅、戌在西偏北⽅向、亥在北偏西⽅向。
地⽀的周天分布可见周天分布图与九宫分布图基本相似,不过是⽤⼗⼆个宫格来代替洛书九宫中的外部⼋个宫格,每个地⽀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在这两个分布图中,⼦午卯⾣都居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上。
我们前⾯讲过的⼗⼆地⽀之间的相⽣、相克、相合、相冲、相刑、相害这些关系,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上来完成的。
⽐如相冲关系,在周天分布图上,我们将⼗⼆地⽀两两⼀组,共分为六组,每组内的两个地⽀通过圆⼼两两相对,如⼦午相对、丑未相对、寅申相对、卯⾣相对、⾠戌相对、巳亥相对,这就是六冲关系。
我们再来看六合关系,将圆周上⼦和丑的中点以及午和未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连接起来,⼦丑相连、寅亥相连、卯戌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就是⼗⼆地⽀中的六合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丑午未这条分割线。
我们再将圆周上卯和⾠的中点以及⾣和戌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连接起来,卯⾠相连、寅巳相连、丑午相连、⼦未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就是⼗⼆地⽀中的六害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卯⾠⾣戌这条分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地支十二宫源流考(文/李守力)西方占星术起源于巴比伦(其中掺进埃及的成分),与中国古代同时使用着黄道十二宫。
这说明两者应该是同源的。
东西方很早就已经存在着文化上的交流,最晚在商代就开始了。
甚至还要早一些。
以十二宫为例,如果我们把东西方的十二宫的文字符号发音等做一个对比,会发现令人惊奇的事情。
十二次月将节气西历星座星座符号甲骨文金文太岁28星宿英语拉丁语巴比伦降娄戌春分白羊座牡羊座阉茂yan mao奎娄胃Arieshunga埃及白羊宫阿蒙神(Amun)大梁酉谷雨金牛座作噩昴毕Taurus昴星团巴比伦语:zappu毕星团巴比伦语:Gu,an-na公牛Gud.anna实沈申小满双子座涒滩tūn tan觜参Geminimastabba-galgal猎户座巴比伦语:Sib-zi-an-na鹑首未夏至巨蟹座协洽井鬼 Cancer鬼星团巴比伦语:la,lul鹑火午大暑狮子座敦牂dūnzāng柳星张Leo ur-gul-la鹑尾巳处暑处女座室女座双女座大荒落翼轸 Virgoab-sin寿星辰秋分天秤座执徐角亢氐Librazibanitu大火卯霜降天蝎座单阏dān è房心 Scorpiogir-tabtab是埃及语女蝎神Ta-Bitjiet的缩写析木寅小雪射手座人马座摄提格尾箕 SagittariusPA-BIL-SAG星纪丑冬至摩羯座山羊座赤奋若斗牛女Capricornsuhur-mas玄枵子大寒水瓶座宝瓶座困敦虚危 AquariusGu,an-na諏訾亥雨水双鱼座大渊献室壁 Pisces zibbati1、文字符号几处惊奇的相似:金牛座对应十二地支酉,金牛座符号与甲骨文酉字几乎一样。
双子座对应十二地支申,双子座符号与甲骨文申字相似。
天秤座对应十二地支辰,天秤座符号与甲骨文辰字相似。
天蝎座对应十二地支卯,天蝎座符号与甲骨文卯字十分相似。
射手座对应十二地支寅,射手座符号与甲骨文寅字惊人形似,符号取了寅字的上半部。
摩羯座对应十二地支丑,摩羯座符号与甲骨文丑字相似。
不知道在古巴比伦古文字里有没有这些星座符号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
但有一点应该很清楚:十二地支文字最早的起源是星座图案。
古人发明文字最早就是画画,所以子丑寅卯十二地支古文字最早的含义就是指十二星座,其字形就是对应星座组成的图案。
2、发音相似(与巴比伦、埃及、拉丁语对比):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白羊座,太岁在戌曰阉茂。
埃及白羊宫的神:Amun阿蒙。
与阉茂发音十分相近。
拉丁语Aries第一音节与阉茂第一字阉发音相近。
金牛座,太岁在酉曰作噩。
昴宿毕宿对应于酉。
昴星团巴比伦语zappu第一音节与作噩第一字作发音相近。
天秤座,太岁在辰曰执徐。
巴比伦语:zibanitu第一音节与执徐第一字执发音接近。
天蝎座,太岁在卯曰单阏(dan,e)。
巴比伦语gir-tab,tab是埃及Ta-Bitjiet的略写。
tab与单阏第一字单发音接近。
射手座,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拉丁语Sagittarius,前三个音节Sagitta(瑟即他)发音与摄提格接近。
摩羯座,太岁在丑曰赤奋若。
拉丁语Capricorn,前两个音节Capri(可普若,c近ch,p近f,ri近ruo)接近。
宝瓶座,太岁在子曰困敦。
巴比伦语Gu,an-na,第一个音节Gu与困敦第一字困发音接近。
如此也能证明十二宫文化的同源性。
到底谁是最早发明的,尚无法得到证据。
这种奇怪的多音节中国古文字很像是外来语。
但也不能武断我们远古祖先说话没有多音节的可能。
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一文,试图证明在殷商时期黄道12宫天文体系从两河流域的传入中华文明并且变为中国的12辰。
郭沫若大胆地推测汉代出现的与12辰的对应木星轨道的“摄提格”等12个岁名为外来词,其发音源于巴比伦文明的苏美尔(文作“酥美”)语或阿卡德语(“亚加德”)星座的发音(但12个岁名并不是上图表的对应星座)。
“然而,从公元前1800年起,苏美尔语已成为死亡语言,所有的苏美尔词符都被读成阿卡德语(如日文中的汉字被读成日语而不是汉语),他使用的苏美尔星名符号(一些符号读音有多个)可能已经被当地人读成阿卡德语星名。
因此,他用的苏美尔星名对应中国的摄提格等12个岁名的方法很不可靠。
实际上,他在文中(254-282页)给出的中文12岁名和楔文(多为苏美尔语)12星名对照读音、以及《尔雅》中12月名对应苏美尔12个月名的对照读音(303页)十分勉强或相差甚远,这些读音很难成为他所谓的这些中文岁名和月名术语来自两河流域文明的证据。
”(吴宇虹:巴比伦天文学的黄道十二宫和中华天文学的十二辰之各自起源)所以郭老试图证明在殷商时期,黄道12宫天文体系从两河流域的传入中华文明并且变为中国的12辰是不成功的。
亚述学专家吴宇虹认为:“根据目前的证据,我们知道两河流域将周天分成12区并对应一年12个月的实践不会早于公元前1200年,而中国的使用10干和12支(辰)的60记日系统的殷商甲骨文写于公元前1500-1100年期间;而且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华文明两地之间的空间跨度甚大且语言很难沟通。
因此从时间、空间和语言来看,这种可能性是不太的。
考虑到中华12辰和西方12宫的旋转方向不同,巴比伦白道17星宿和对应12理想月的黄道12星宿和中国的黄道28星宿的不同,巴比伦天文学没有用木星12年周期记年而中华天文学将木星运行当作五星之核心和太阳年之校正标志,12星宫在西方只对应月不记日和使用29-30数记日法而中华人文初始时12辰(地支)和10干搭配形成独有的60数系统不记月只记日,中华天文学利用北斗星的转动来校正太阳年而目前尚没发现两河流域有这方面的记载,等等,总之考虑到上述这些两大文明天文学具有的不同特点,我们认为中华文明的殷商人由观测木星轨道而独立发明了12辰划分周天法、28宿标志黄道法和10干12支配合60计日法是完全可能的和非常合理的。
”4、但是,如何解释1和2出现的现象呢可能西方占星术十二星座符号本来就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其时间或在商朝亡国以后,商朝部分贵族沦为商人或有远征到西部边疆者。
安东尼奥·阿马萨里在《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一书中认为,公元前一千年东西方已经存在文化交流。
此观点得到了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考古学家张光直的赞同。
两河流域与中国的天文学星占术文化相互渗透是可能的,所以十二星座符号既然不存在于巴比伦楔形文字中,那么必然是中国十二地支文字传入了西方。
“摄提格”等12个岁名的多音节发音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2010年2月16日字数:19652013年7月18日 07:03:57字数:5758本文是《十二地支十二宫源流考》续集。
【提要】:十二地支文字的起源是太阳过宫十二星座图案。
【正文】1.十二地支文字集解:子:《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称。
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
人承阳,故以为称。
又《广韵》息也。
《增韵》嗣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
《律书》:“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
《律历志》:“孽萌于子”。
子为阳气初生之所,万物滋之,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
象形,象物滋生之形,又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
子在正北方,其卦为坎卦,坎为耳,聆听黄钟萌动之声。
其时冬至,亦主夜半子时。
古之君王,坐北向南,向明而治。
丑:《说文》曰:“丑,纽也。
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日加丑,亦举手时也。
”注云:“十二月阴气之固结已渐解,故曰纽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
《淮南子·时则训》招摇指丑。
《前汉·律历志》孳萌于子,纽牙于丑。
又神名。
《山海经》女丑之尸。
《六书正譌》手械也。
从又,手也,有物以絷之。
象形。
因声借为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举手。
《后汉书·陈宠传》:“十二月阳气上通,雉句、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
其字象人举手有为。
又者,手也。
”但是,其时寒气正盛,未可未也,然人心万物思奋之际,不可不察。
丑为东北,于时大寒,于卦为艮卦,艮为手,成终成始、运筹帷幄,可不慎乎!寅:《说文》“寅,髌也。
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象不达髌寅于下也”。
《徐曰》髌,摈斥之意。
正月阳气上锐,而出阂于宀也。
臼,所摈也,象形。
今作寅,东方之辰,一曰孟陬。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又《玉篇》演也,敬也,强也。
《书·尧典》寅宾出日。
《注》寅,敬也,以宾礼接之。
出日,方出之日。
盖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识其初出之景也。
又《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
《律书》:“寅言万物始能焙虫寅然也”。
《前汉·律历志》引达于寅。
《淮南子·天文训》:“斗指寅,则万物虫寅”。
《晋书·乐志》:“正月之辰谓之寅,寅,津也,谓物之津途”。
注云:“正月阳气欲上出,如水泉欲上行也。
虫寅之为物,诘诎于黄泉而能上出,故其字从寅”。
正月之时,阴气尚强,阳气不能径,故寅字上覆,象阴上强,更象阳气离黄泉欲上出。
正月立春,其卦为艮卦,乃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丑为止,寅则欲行,三阳开泰,行之必矣,然不可操之过急。
卯:《说文》冒也。
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
《徐曰》二月,阴不能制,阳冒而出也。
天门,万物毕出也。
又《广韵》辰名。
《尔雅•释天》岁在卯曰单阏。
《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卯”。
《淮南子·天文训》曰:“卯者茂,茂然”。
《释名》曰:“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盖阳气至是始出地”。
《晋书•乐志》卯,茂也,谓阳气生而孳茂也。
《韵会》俗作夘,非。
(戼)《说文》卯本字。
与丣字上画连者有别。
丣音酉。
《六书正譌》戼,辟户也。
从二户,象门两辟形。
因声借为寅卯字,为日出物生之象。
段玉裁云:“十干十二支之字皆系古文字,非后人所能造。
”确为精审。
段氏进而指出:“卯为春门,酉为秋门,尤显明”。
丑寅为止,卯则行也,阳气行。
辰:《说文》辰,震也。
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释名》辰,伸也。
物皆伸舒而出也。
又时也。
《书·皋陶谟》抚于五辰。
《注》谓五行之时也。
又日也。
《左传·成九年》浃辰之闲。
《注》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又岁名。
《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
又三辰,日月星也。
《左传·桓二年》三辰旂旗。
《疏》日照昼,月照夜,星运行于天,昏明递匝,民得取其时节,故三者皆为辰也。
又日月合宿谓之辰。
《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注》辰,日月所交会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