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的制备及研究样本
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锡纳米晶粉实验报告

S n O 2纳米微晶的溶胶—水热法合成2007级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 颜廷国 刘 峰一、 前言二氧化锡(2SnO )纳米晶粉是一种半导体氧化物,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害、有毒及可燃易爆气体报警的气敏材料和湿敏材料。
目前,制备超细二氧化锡(2SnO )微粉的方法很多,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沉降法、激光分解法和水热合成法等,其中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锡微晶有许多优点,如:a) 由于反应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因此有可能实现在常规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应。
b) 产物直接为晶态,使得晶粉粒度分布窄,晶体较完整;无须经过焙烧晶化过程,因此团聚较少,粒度均匀,形态比较规则。
c) 改变反应条件(温度、酸碱度、原料配比、矿化剂等)可能得到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组成、形貌和颗粒尺寸的产物。
本文初步探讨了反应温度、介质酸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纳米二氧化锡的形成、形貌和粒状尺寸的影响。
二、 实验部分1) 水热法制备纳米晶粉2SnO 的反应机理:首先是4SnCl 水解:HCl OH Sn O H SnCl S 4)(4)(424+⇔+形成无定形的4)(OH Sn 沉淀,接着发生4)(OH Sn 的脱水缩合和晶化作用:O nH SnO OH nSn 2242n )(+−−−−→−在一定温度下形成2SnO 纳米微晶。
2) 试剂:实验中所用的四氯化锡、醋酸铵、乙醇(95%)、冰醋酸、氢氧化钾均为分析纯(AR )试剂。
3)实验仪器:烧杯、容量瓶(50ml )、玻璃棒、酸度计(pHS-3C 型)、聚四氟乙稀衬里不锈钢压力釜、台式烘箱、离心机(附带离心管)、表面皿、电子天平、研钵、真空泵、抽滤装臵、PH 试纸。
4)实验试剂的准备:反应液的配制:分别配制浓度分别为0.5mol/L 、1.0mol/L 、2.0mol/L 的4SnCl 溶液。
缓冲液的配制:取77.08克醋酸铵固体与59ml 冰醋酸充分混合配制成PH 约为4.5的缓冲液。
二氧化锡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s h ow t h a t t he a s — p r e p a r e d p r o du c t s wi t h t e t r a g o na l p ha s e we r e mi c r os ph e r e s a nd t h e di a me
第 3 1卷
第5 期
陕 西 科 技 大 学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a n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 o1 .3 1 No .5
0c t .2 O1 3
关键 词 : 二 氧 化 锡 ;微 球 ;溶 剂 热
中图法分 类号 : TB 3 8 3
文献标 识码 : A
S y n t h e s i s ,c h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a nd pr o pe r t y o f S nO2 mi c r o s ph e r e s
v e nt r a t i o w e r e s t u d i e d .I t Wa S f ou nd t h a t t h e o pt i m um r e a c t i o n c o nd i t i o n w e r e t h a t t he
I . I U S hu l i ng, LI Ho ng — l i n, YA N Lu
( C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S h a a n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Xi a n 7 1 0 0 2 1,
纳米二氧化锡的多种方法制备、表征及其对比

学
工
程
师
C e i l ni e hm c E g er a n
2 1 年第 O 期 02 7
科
研i 与:
:
文章编 号 :0 2 2 ( 0 2 0 — 0 5 0 10 —1 4 2 1 )7 0 0 — 3 1
开;
发
纳米二氧化锡 的 多种方法制备 、 表征及其对 比
纳米 S O 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半导体材料 , n: 具有 比表面积大 , 活性高 , 发光性 , 导热性能好等优 良特点 , 其作 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 , 在气敏 、 压敏和 湿敏元件…、 1 电极材料 、 光学玻璃 、 催化剂载体 , 太 阳能 电池 , 功能 陶瓷等 领 域 展示 出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而所有的应用都建立在制备 出粒径小并分布均 匀, 分散性好的 S O 材料上 。 n: 制备纳米 SO 的物理 n
如锥形 , 棒状, 纳米线等 。本实验制得的颗粒是 近似 球状的晶体 ,这是由于 S O 晶体属于四方晶系 , n: 金 红石结构 , P 2 n 属 4/ m空间群 , 4 m D h点群 , 晶胞参数 分别为 a . 3n C . 8n c = . 3 每个 =0 7 7m,=0 15m,/ O 7 , 4 3 a 6 晶胞 内含 有两个 SO 分子 , 以 , n n 所 S O 晶胞具 有 对 称性较好 的非极性结构 , 其本身不具备各 向异性生 长 的习性 。要改变 晶体的形状 , 要通过掺杂不 同杂 离子物质。而本实验是用蒸馏水水热制得类似球状
高效制备纳米 SO 的方法。 n:
1 实验 部 分
1 试剂 、 . 1 材料 与仪器
S C4N 3H2 AR )无 水 乙 醇 ( R)正 丁 n 1 H ・ O( ..; ; A_.;
二氧化锡粉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m i rwm t a. h r ae o d r a encaatre atl aaye,pc csr c e n ye,E n a a ae 1T e e rdpw e sbe hr e zdb prce n zrsei f e a a zrS M ad n i r pp h ci y i l i f u a a al r
维普资讯
第4 0卷 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
20 0 8年 2 月
无 机 盐 工 业
I N0RGANI C CH EM I CALS I NDUS TRY 2 9
二 氧 化 锡 粉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及 表 征
韩凤 兰 。 孙 强 , 良学 , 李 任江 涛
微波加热功率及反应时间都对粒径产生影响 。在 二水合 二氯 化锡 用量 0 8 、 波加热 功率 4 0W 、 液 p , 4g 微 0 溶 H为
19~ . 、 . 30 反应时间 2 i、 0mn 反应物浓度 为 3 5m o . m VL时 , 可以制备 出二 氧化锡粉体 。从 电镜照片 可以看 出, 可以 制备 出部分的纳米级二氧化锡粉体 。 关键词 : 微波法 ; 纳米粉体 ; 二氧化锡
目前 制备纳 米 S O n 的方 法 主 要 有溶 胶 一凝 胶 法 、 学沉 积法 、 化 醇盐 水解 法 、 柠檬 酸 燃烧法 、 乳液 微 法 、 体凝 聚法 、 气 室温 固相 化学反 应 法和柠 檬 酸微波 加热 法等 ¨ 。微波 加热 可 以使 反应 物 瞬 间产 生大 J
1 9~3 0;e cin t 0 mi a d c n e tain o t e r a tn . L L h c u d b e n fo S M h tg a h h t . . r a t i 2 n; n o c n rto f h e ca t3 5 mo / . o l e s e r m E p oo r p s t a o me
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路线设计页PPT文档

一维Sn0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电沉积法 熟分解法 金属氧化法 热液法 纳米颗粒固相转化法 化学气相沉积(CVO)
Sn02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 微乳液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将沉淀剂加入到包含一种或 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中,使溶液发生 水解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水合 氧化物或盐类从溶液中析出;
然后,将溶剂和溶液中原有的阴离子洗去, 并经过热分解或脱水处理,就可以得到纳 米尺度的粉体材料。如果在含多种阳离子 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后所有离子完全沉淀, 则称之为共沉淀法
具体操作
SnO粉末放入水平石英管,加热到1223 K,实验过程中通入300 ml/min的高温Ar气。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SnO 高温 Sn+SnO2, SnO2随着气流沉积在下游的Si基底上,为了形成
Si基底周围紊乱的气流环境,在基底与SnO源之 间放入一个直径约3 mm高度约30mm的陶瓷圆 柱,反应30分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Si基底上得到 灰色产物,分析得V形Sn02。
Sn02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纳米薄膜是一种在一维方向尺寸较小(1.100nm)、另二维 方向尺寸较大的二维纳米材料。纳米薄膜有纳米微粒膜与 膜厚为纳米级的多层膜、纳米晶态薄膜与纳米非晶态薄膜 以及纳米复合薄膜之分。纳米复合薄膜是指由特征维度尺 寸为纳米数量级的组元镶嵌于不同的基体里所形成的复合 薄膜材料。
目前,化学气相淀积已成为无机合成化学的一个 新领域。化学气相淀积是利用气态物质在固体表 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淀积物的过程。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与表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院(部)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题目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与表征年级2014级专业材料化学班级材料化学班学号1409404007姓名陆柏松指导老师王作山职称副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5月20日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与表征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前言 (3)1.1纳米材料 (3)1.1.1纳米材料定义 (3)1.1.2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进展 (3)1.1.3纳米材料的应用 (4)1.1.4纳米材料的制备 (5)1.2纳米SnO2 (6)1.2.1纳米SnO2 (6)1.2.2锑掺杂纳米SnO2 (6)1.2.3锑掺杂纳米SnO2的电性能 (7)1.2.4锑掺杂纳米SnO2的制备方法 (8)1.3纳米粉体的表征手段 (12)1.3.1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12)1.3.2能量弥散X射线谱 (12)1.3.3X射线衍射 (12)1.4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方案 (13)1.4.1研究目的 (13)1.4.2研究方案 (13)第二章实验部分 (14)2.1实验药品与仪器 (14)2.2实验步骤 (14)2.3实验结果表征 (15)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16)3.1纯纳米SnO2与锑掺杂纳米SnO2对比表征与分析. 163.2不同锑掺杂浓度得到的实验结果的表征与分析 . 173.3不同煅烧温度得到的实验结果的表征与分析 (18)3.4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得到的实验结果的表征 (21)3.5锑掺杂纳米SnO2电性能测试分析 (22)第四章全文总结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8)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与表征中文摘要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在吸波以及抗静电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得到形貌、性能俱佳的ATO 纳米粉体,本文以均相沉淀法为主要制备方法,用五水氯化锡、三氯化锑为原料,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在蒸馏水中制备锑掺杂纳米SnO2粉体,探讨了在不同Sb掺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扩展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扩展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扩展方法,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制备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方面,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溶液法。
将锡粉溶解在适量的盐酸盐酸中,得到锡的乙二醇溶液。
然后,将一定量的硝酸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使锡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锡纳米粒子。
通过离心分离和洗涤干燥得到纯度较高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在扩展方法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方法。
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地改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性能。
例如,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添加到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中,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学性能,使其在光催化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改变制备条件也是一种有效的扩展方式。
例如,通过调控制备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参数,可以调节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尽管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其制备过程有时可能涉及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成本较高。
关于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仍需进一步拓展。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优化制备工艺、发掘新的应用领域以及探究其潜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制备与扩展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不断地优化制备工艺、发掘新的应用领域以及探究其潜在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纳米二氧化铈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无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
本文将概述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还原法、气相法等。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溶液的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合成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二氧化铈粒子。
二氧化锡的功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氧化锡的功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二氧化锡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是由锡与氧元素结合而成,化学式为SnO2。
二氧化锡具有高度晶体结构、高度透明性、优异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等特点,使其在传感器、光伏材料、催化剂、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二氧化锡的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旨在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物质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二氧化锡的基本信息和重要性;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框架和组织方式;在目的部分,将阐明写作该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二氧化锡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将详细介绍二氧化锡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领域和各种制备方法,以便读者深入了解二氧化锡的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含总结、展望和结束语。
总结部分将对本文进行回顾和总结;展望部分将展望二氧化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结束语将为本文画上完美的句点,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且系统地探讨二氧化锡的相关内容,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二氧化锡的功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二氧化锡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具体应用的论述,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并认识二氧化锡在化工、材料科学、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同时也旨在向读者展示二氧化锡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促进其在工业生产与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二氧化锡的兴趣,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2.正文2.1 二氧化锡的性质: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物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首先,二氧化锡是一种无色的晶体,在纯净形态下呈透明状态,具有高度的光学透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式(Formula): SnO2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50.69
CAS No.: 18282-10-5
以上是二氧化锡的主要参数。中国生产二氧化锡已有较长历史,但均采用传统的硝酸法生产工艺。即将锡溶于硝酸,生成偏锡酸,经多次水洗、 干燥、 煅烧、 粉碎,得到黄色的二氧化锡,该法硝酸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锡消耗高,产品纯度低,色泽达不到高档用品要求。因此,尽管中国是锡出口国,却要高价进口二氧化锡。
二氧化锡的制备及研究
一、二氧化锡
二氧化锡别名氧化锡, 化学式SnO₂。主要用途: 本产品用作电子元器件生产、 搪瓷色料、锡盐造、大理石及玻璃的磨光剂;制造不透明玻璃、 防冻玻璃和高强度玻璃等, 还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1基本内容
二氧化锡 tin oxide ; stannic oxide:stannic anhydride;
制备
1.天然产的是锡石.可由锡在空气中灼烧而制得.锡在空气中灼烧或将Sn(OH)4加热分解可制得。
2.金属锡硝酸氧化法:将洗刷净的锡锭熔化,然后用铁勺缓缓倒入冷水中爆成锡花。再将锡花缓缓加到稀释至20°Bé的硝酸中进行反应,待作用至无氧化氮逸出,同时没有锡剩余,反应液经澄清,将上部清液吸出重复使用,生成的β-锡酸用沸水漂洗,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铁及重金属分析合格,经脱水在120℃烘干,在1250℃煅烧,粉碎,过筛制得二氧化锡。
7.制动块
8.催化作用和气体探测的的高级表面活性材料。( SnO₂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
4安全性
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扎紧袋口,再密封在铁桶中,每桶净重25kg。贮存在通风、 干燥的库房中。禁止与强酸、 强碱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防止受潮和雨淋。失火时,可用水扑救。毒性及防护:长期(15~20年)受二氧化锡作用的人会患尘埃沉着症,即尘肺。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为10mg/m3(换算成金属锡计)。粉尘多时使用防毒口罩,并注意保护皮肤。应注意防尘和除尘。
当前制备纳米氧化锡的方法主要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大类。常见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电弧气化合成法, 交替化学法, 低温等离子化学法, 共沉淀法,微乳液法等等。现叙述几种方法。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因其产品的均一性, 高纯度和低合成温度而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该方法在制备制备纳米氧化锡方面应用也较多。如文献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锡的工艺参数, 反应浓度, 干燥的时间, 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 成功的合成了制备纳米氧化锡。陆凡等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颗粒小, 孔径大, 比表面高的氧化锡超细粉。溶胶——凝胶法所制的粉体具有颗粒尺寸均一, 比表面高的, 活性高, 烧制温度低等优点, 但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受表面张力的影响, 纳米粒子极易团聚在一起。为克服其缺点, 最近在溶胶——凝胶法的凝胶干燥过程中有发展出真空干燥, 冷冻干燥和超临界流体干燥等方 法, 其中超临界流体干燥法最引人注目, 它能除去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张力和毛细, 管作用。
3用途
1.用于制造不透明玻璃,瓷铀和玻璃擦光剂;
2.用于制锡盐、催化剂、 媒染剂, 配制涂料, 玻璃、 搪瓷工业用作抛光剂。
3.用作搪瓷色料、锡盐制造、 大理石及玻璃的磨光剂;
4.制造不透明玻璃、防冻玻璃和高强度玻璃等。
5.新型环保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原料。( 替代有毒的银氧化镉材料)
6.制备熔炼玻璃的二氧化锡电极。
白色四角晶体,密度7,熔点1127摄氏度.不溶于水稀酸和碱液.溶于浓硫酸.与碱共溶形成锡酸盐.用于制造不透明玻璃,瓷铀和玻璃擦光剂.天然产的是锡石.可由锡在空气中灼烧而制得.
又名氧化锡, 式量150.7。白色, 四方、 六方或正交晶体, 密度为6.95克/厘米3, 熔点1630℃, 于1800~1900℃升华。难溶于水、 醇、 稀酸和碱液。缓溶于热浓强碱溶液并分解, 与强碱共熔可生成锡酸盐。能溶于浓硫酸或浓盐酸。用于制锡盐、 催化剂、 媒染剂, 配制涂料, 玻璃、 搪瓷工业用作抛光剂。锡在空气中灼烧或将Sn(OH)4加热分解可制得。
别名氧化锡
化学式SnO₂
分子式(Formula): SnO2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50.69
CAS No.:18282-10-5
2性质
二氧化锡结构 白色四角晶体,密度7,熔点1127摄氏度.不溶于水,稀酸和碱液.溶于浓 硫酸.与碱共溶形成锡酸盐.用于制造不透明玻璃,瓷铀和玻璃擦光剂.天然产的是锡石.可由锡在空气中灼烧而制得.
用在电工方面的二氧化锡无论从纯度还是粒径控制都对质量要求较高。可是由于国内企业没有英国进口二氧化锡的途径以及成本的诸多问题,环保电触头材料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突破, 国内大多企业更愿意直接够买诸如韩国喜星与日本三井的的高质量半成品。 , 随着欧盟正式出台环保银氧化锡替代有毒银氧化镉材料的政策之后, 在氧化锡高端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国凯琳沃克( Keeling&Walker) 二氧化锡也顺势来到了中国, 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办事处, 解决了之前国内厂家的二氧化锡进口途径问题。这对国内以云锡为主的二氧化锡生产厂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对国内所有使用二氧化锡的企业在二次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中船重工725因此其强大的科研实力研发了银氧化锡触头材料用二氧化锡、 复合二氧化锡等系列高端产品, 当前已在国内电工行业中的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产品性能优越, 性价比高。
5国内外产品比较
国内大多以云锡为主, 纯度98%到99%不等, 根据不同领域的需要有不同纯度的二氧化锡。
国内小作坊式的陶瓷釉料行业所用二氧化锡对质量要求不高, 大多用到云锡为主的国内二氧化锡。可是诸如意大利著名品牌卡罗比亚、福禄等走高端路线的陶瓷生产商, 则更多地选择在质量上保证产品稳定性的英国凯琳沃克( Keeling&Waiker) 的二氧化锡。
电子陶瓷所用的二氧化锡对纯度要求非常高, 多余的金属杂质对产品的一致性有较大的影响。国内以云锡和725研究所为主, 凯琳沃克的电子陶瓷类用氧化锡在国外直接供给西门子电子及其它高端企业, 纯度在99.85%以上, 粒径0.2μ左右。可是由于成本问题, 在中国的应用不比国外。
二、二氧化锡的制备及应用
化学式:S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