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7章 指针调整故障处理
C语言实验-第七章-第九章2

实验七:指针的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指针和指针变量,内存单元和地址、变量与地址、数组与地址的关系;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变量的引用方式;3.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实验内容】1.填空题输入一个字符串,将其中的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然后输出本程序主要是比较scanf()输入和gets()输入的区别#include <stdio.h>void main(){ char s[20];char *p=s;scanf(“%s”,p); /*注意用scanf()输入和gets()输入的区别*/while( 1 ){if( 2 ) *p=*p+ (‘a’-‘A’);p++ ;}puts ( 3 );}答案:1、*p!=’\0’2、(*p>='A')&&(*p<='Z')3、s运行结果:输入:Program输出:program输入:This is Program输出:this提示:scanf ()输入时遇到空格认为字符串结束,用gets()输入时只有遇到回车才认为字符串结束。
如键入any boy并回车,则2。
补充程序题输入15个整数存入一维数组,再按逆序重新调整该数组中元素的顺序然后再输出。
下面给出部分程序的内容,请将程序补充完整,然后上机调试。
部分程序清单如下:#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a[15],*p1,*p2,x;for(p1=a;p1<a+15;p1++)scanf("%d",p1);for(p1=a,p2=a+14;p1<a+7;p1++,p2--){ x=*p1;*p1=*p2;*p2=x;}……}答案:for(p1=a;p1!=a+15;p1++)printf("%d ",*p1); // %d后面有一个空格运行结果:输入: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输出: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提示:(1)在整型数组中,没有结束标志,必须依靠数组中数据元素的个数控制循环次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3.简答题 (1) 单片机与微处理器的联系与区别: 微型计算机技术形成了两大分支:微处理器(MPU)和微控制器(MCU,即单片机)。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 2 版)
M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质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通用型的计算机 已从早期的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发展到当今的人工智能阶段,它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字符、 图形、图像等信息,而且还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信息,并向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网络通信等方向发展。它的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高性能的32 位、64位微型计算机系统正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 MCU主要用于控制领域。由它构成的检测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实时的、快速的外部响应 的功能,应该能迅速采集到大量数据,并在做出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后实现对被控对象 参数的调整与控制。单片机直接利用了MPU 的发展成果,也发展了16 位、32 位、64 位 的机型,但它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低电压、低噪声和低成本。目前, 单片机仍然是以8 位机为主,16 位、32 位、64 位机并行发展的格局。单片机的发展主要 还是表现在其接口和性能不断满足多种多样检测对象的要求上,尤其突出表现在它的控制 功能上,用于构成各种专用的控制器和多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的联系与区别: 从组成方面,微型计算机(通用机)通常将 CPU、RAM、 I/O 口、ROM 等部件以芯 片形式安装在主板上; 单片机则将上述部件被集成到单芯片中。 从功能方面,通用计算机擅长于数据运算、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单片机的专长 则是测控,往往嵌入某个仪器/设备/系统中,使其达到智能化的效果。 (2) 集成度高、体积小;面向控制、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使用方便;性 能价格比高;容易产品化;等等。 (3) 单片机内部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输 入/输出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 中央处理器 CPU 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实现运算器、控制器的功能以及中断控制等; RAM 一般作为数据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暂存运行期间的数据、中间结果、堆栈、位 标志和数据缓冲等;ROM 一般作为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应用程序;并行 I/O 口,使用上 不仅可灵活地选择输入或输出,还可作为系统总线或控制信号线,从而为扩展外部存储器 和 I/O 接口提供了方便;串行 I/O 用于串行通信;定时器/计数器用于产生定时脉冲,以实 现单片机的定时控制。 (4) 由于单片机功能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 的领域。小到玩具、信用卡,大到航天器、机器人,从实现数据采集、过程控制、模糊控 制等智能系统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工业过 程控制、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化接口、家用电器等领域。 (5) MCS-51系列;AT89系列;PIC系列;M68HC11系列;MCS-96系列;8XC196KX 系列;MSP430系列;SPCE系列;M68300系列;SH系列;TX99/TX49系列单片机等。
SDH传输网故障处理

6.MS-RDI告警:
检测接收到的复用段开 销 字 节 K2 (b i t 6 、 7 、 8 ) =110 。 一 般 由 下 游 站 回 告上来,表示下游站接 收到的本站信号有故 障,说明本站至对端线
路板之间有问题。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管中心 -15-
设备常见告警分析
SDH接口板常见告警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管中心 -16-
设备常见告警分析
SDH接口板常见告警
9.AU-LOP告警:
检测到AU指针H1、H2字 节非法。常见业务时隙 冲突。
10.HP-TIM告警:
高阶通道追踪识别符失 配告警,一般由两端光 板的追踪识别符不一致 引起。该告警不一定影 响业务。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管中心 -17-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管中心 -10-
目录
第1章 SDH设备告警信号流 第2章 OptiX设备常见告警及关系 第3章 故障处理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4章 故障处理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管中心 -11-
告警信号之间关系
主要告警的产生流程图
R-LOS
R-LOF
MS-EXC
MS-AIS
AU-LOP
AU-AIS
K2 MS-RDI
信号传递点 (下插全“ 1” 信号)
告警终结点 (上报主控)
指针处理器和高阶通道开 销处理器(MSA、HPT)
"1"
AIS
H1,H2 AU-AIS H1,H2 AU-LOP
HP-TIM J1 C2 HP-UNEQ
C2 HP-SLM
"1" 交叉板
B3 Err. B3 G1 H
低阶信号流
高阶部分信号流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操作行为,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操作人员。
第二章仪器仪表操作管理要求第三条工作人员培训所有从事仪器仪表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知识,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仪器仪表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性,如有故障应立即报修。
2. 检查是否具备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准备好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第五条仪器仪表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吸烟、饮食等行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仪器仪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使用错误的仪器仪表。
5.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第六条仪器仪表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按钮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机。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先关电源再操作,先停机再关电源”的原则。
第三章常见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第七条温度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温度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确保温度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
3. 读取温度时,垂直观察液体的温度计刻度,避免视线产生误差。
4. 使用过程中,避免温度计的震动和撞击,防止打破温度计。
第八条电流表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电流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确保电流能通过电流表。
3. 调整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到所需的电流。
4. 读取电流时,注意电流表刻度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第九条频率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频率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SDH7

第七章定时与同步3目标掌握数字网的同步方式掌握主从同步方式中节点从时钟的三种工作模式的特点了解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知道SDH网主从同步时钟的类型数字网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网同步问题因为要保证发端在发送数字脉冲信号时将脉冲放在特定时间位置上即特定的时隙中而收端要能在特定的时间位置处将该脉冲提取解读以保证收发两端的正常通信而这种保证收/发两端能正确的在某一特定时间位置上提取/发送信息的功能则是由收/发两端的定时时钟来实现的因此网同步的目的是使网中各节点的时钟频率和相位都限制在预先确定的容差范围内以免由于数字传输系统中收/发定位的不准确导致传输性能的劣化误码抖动7.1 同步方式解决数字网同步有两种方法伪同步和主从同步伪同步是指数字交换网中各数字交换局在时钟上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各数字交换局的时钟都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一般用铯原子钟由于时钟精度高网内各局的时钟虽不完全相同频率和相位但误差很小接近同步于是称之为伪同步主从同步指网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受控于该全局即跟踪主局时钟以主局时钟为定时基准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中的末端网元终端局一般伪同步方式用于国际数字网中也就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数字网之间采取这样的同步方式例如中国和美国的国际局均各有一个铯时钟二者采用伪同步方式主从同步方式一般用于一个国家地区内部的数字网它的特点是国家或地区只有一个主局时钟网上其它网元均以此主局时钟为基准来进行本网元的定时主从同步和伪同步的原理如图7-1所示图7-1 伪同步和主从同步原理图为了增加主从定时系统的可靠性可在网内设一个副时钟采用等级主从控制方式两个时钟均采用铯时钟在正常时主时钟起网络定时基准作用副时钟亦以主时钟的时钟为基准当主时钟发生故障时改由副时钟给网络提供定时基准当主时钟恢复后再切换回由主时钟提供网络基准定时我国采用的同步方式是等级主从同步方式其中主时钟在北京副时钟在武汉在采用主从同步时上一级网元的定时信号通过一定的路由同步链路或附在线路信号上从线路传输到下一级网元该级网元提取此时钟信号通过本身的锁相振荡器跟踪锁定此时钟并产生以此时钟为基准的本网元所用的本地时钟信号同时通过同步链路或通过传输线路即将时钟信息附在线路信号中传输向下级网元传输供其跟踪锁定若本站收不到从上一级网元传来的基准时钟那么本网元通过本身的内置锁相振荡器提供本网元使用的本地时钟并向下一级网元传送时钟信号数字网的同步方式除伪同步和主从同步外还有相互同步外基准注入异步同步即低精度的准同步等下面讲一下外基准注入同步方式外基准注入方式起备份网络上重要节点的时钟的作用以避免当网络重要结点主时钟基准丢失而本身内置时钟的质量又不够高以至大范围影响网元正常工作的情况外基准注入方法是利用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在网元重要节点局安装GPS接收机提供高精度定时形成地区级基准时钟LPR该地区其它的下级网元在主时钟基准丢失后仍采用主从同步方式跟踪这个GPS提供的基准时钟7.2 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主从同步的数字网中从站下级站的时钟通常有三种工作模式正常工作模式跟踪锁定上级时钟模式此时从站跟踪锁定的时钟基准是从上一级站传来的可能是网中的主时钟也可能是上一级网元内置时钟源下发的时钟也可是本地区的GPS时钟与从时钟工作的其它两种模式相比较此种从时钟的工作模式精度最高保持模式当所有定时基准丢失后从时钟进入保持模式此时从站时钟源利用定时基准信号丢失前所存储的最后频率信息作为其定时基准而工作也就是说从时钟有记忆功能通过记忆功能提供与原定时基准较相符的定时信号以保证从时钟频率在长时间内与基准时钟频只有很小的频率偏差但是由于振荡器的固有振荡频率会慢慢地漂移故此种工作方式提供的较高精度时钟不能持续很久此种工作模式的时钟精度仅次于正常工作模式的时钟精度自由运行模式自由振荡模式当从时钟丢失所有外部基准定时也失去了定时基准记忆或处于保持模式太长从时钟内部振荡器就会工作于自由振荡方式此种模式的时钟精度最低实属万不得已而为之7.3 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数字网的同步性能对网络能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SDH网的引入对网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网络工作在正常模式时各网元同步于一个基准时钟网元节点时钟间只存在相位差而不会出现频率差因此只会出现偶然的指针调整事件网同步时指针调整不常发生当某网元节点丢失同步基准时钟而进入保持模式或自由振荡模式时该网元节点本地时钟与网络时钟将会出现频率差而导致指针连续调整影响网络业务的正常传输SDH网与PDH网会长期共存SDH/PDH边界出现的抖动和漂移主要来自指针调整和净负荷映射过程在SDH/PDH边界节点上指针调整的频度与这种网关节点的同步性能密切相关如果执行异步映射功能的SDH输入网关丢失同步则该节点时钟的频偏和频移将会导致整个SDH网络的指针持续调整恶化同步性能如果丢失同步的网络节点是SDH网络连接的最后一个网络单元则SDH网络输出仍有指针调整会影响同步性能如果丢失同步的是中间的网络节点只要输入网关仍然处于与基准时钟PRC的同步状态则紧随故障节点的仍处于同步状态的网络单元或输出网关可以校正中间网络节点的指针移动因而不会在最后的输出网关产生净指针移动从而不会影响同步性能7.4 SDH网的同步方式7.4.1 SDH网同步原则我国数字同步网采用分级的主从同步方式即用单一基准时钟经同步分配网的同步链路控制全网同步网中使用一系列分级时钟每一级时钟都与上一级时钟或同一级时钟同步SDH网的主从同步时钟可按精度分为四个类型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范围作为全网定时基准的主时钟作为转接局的从时钟作为端局本地局的从时钟作为SDH设备的时钟即SDH设备的内置时钟ITU-T将各级别时钟进行规范对各级时钟精度进行了规范时钟质量级别由高到低分列于下基准主时钟满足G.811规范转接局时钟满足G.812规范中间局转接时钟端局时钟满足G.812规范本地局时钟SDH网络单元时钟满足G.813 规范SDH网元内置时钟在正常工作模式下传到相应局的各类时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同步传输链路的性能和定时提取电路的性能在网元工作于保护模式或自由运行模式时网元所使用的各类时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产生各类时钟的时钟源的性能时钟源相应的位于不同的网元节点处因此高级别的时钟须采用高性能的时钟源在数字网中传送时钟基准应注意几个问题1在同步时钟传送时不应存在环路例如图7-2所示图7-2 网络图若NE2跟踪NE1的时钟NE3跟踪NE2NE1跟踪NE3的时钟这时同步时钟的传送链路组成了一个环路这时若某一网元时钟劣化就会使整个环路上网元的同步性能连锁性的劣化2尽量减少定时传递链路的长度避免由于链路太长影响传输的时钟信号的质量3从站时钟要从高一级设备或同一级设备获得基准4应从分散路由获得主备用时钟基准以防止当主用时钟传递链路中断后导致时钟基准丢失的情况5选择可用性高的传输系统来传递时钟基准7.4.2 SDH网元时钟源的种类y外部时钟源由SETPI功能块提供输入接口y线路时钟源由SPI功能块从STM-N线路信号中提取y支路时钟源由PPI功能块从PDH支路信号中提取不过该时钟一般不用因为SDH/PDH网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质量y设备内置时钟源由SETS功能块提供同时SDH网元通过SETPI功能块向外提供时钟源输出接口7.4.3 SDH网络常见的定时方式SDH网络是整个数字网的一部分它的定时基准应是这个数字网的统一的定时基准通常某一地区的SDH网络以该地区高级别局的转接时钟为基准定时源这个基准时钟可能是该局跟踪的网络主时钟GPS提供的地区时钟基准LPR或干脆是本局的内置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保持模式或自由运行模式那么这个SDH网是怎样跟踪这个基准时钟保持网络同步呢首先在该SDH网中要有一个SDH网元时钟主站这里所谓的时钟主站是指该SDH网络中的时钟主站网上其它网元的时钟以此网元时钟为基准也就是说其它网元跟踪该主站网元的时钟那么这个主站的时钟是何处而来因为SDH网是数字网的一部分网上同步时钟应为该地区的时钟基准时该SDH网上的主站一般设在本地区时钟级别较高的局SDH主站所用的时钟就是该转接局时钟我们在讲设备逻辑组成时讲过设备有SETPI功能块该功能块的作用就是提供设备时钟的输入/输出口主站SDH网元的SETS功能块通过该时钟输入口提取转接局时钟以此作为本站和SDH网络的定时基准若局时钟不从SETPI功能块提供的时钟输入口输入SDH主站网元那么此SDH网元可从本局上/下的PDH业务中提取时钟信息依靠PPI功能块的功能作为本SDH网络的定时基准注意后一种方法不常用因为SDH/PDH网络边界处也即是PDH⇔SDH处指针调整较多信号抖动较大影响时钟信号的质量此SDH网上其它SDH网元是如何跟踪这个主站SDH网时钟呢可通过两种方法一是通过SETPI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它SDH网元因为SETPI提供的接口是PDH接口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指针调整事件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本SDH主站的时钟放于SDH网上传输的STM-N信号中其它SDH网元通过设备的SPI功能块来提取STM-N信号中的时钟信息并进行跟踪锁定这与主从同步方式相一致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此种时钟跟踪方式见图7-3图7-3 网络图上图是一个链网的拓扑B站为此SDH网的时钟主站B网元的外时钟局时钟作为本站和此SDH网的定时基准在B网元将业务复用进STM-N帧时时钟信息也就自然而然的附在STM-N信号上了这时A网元的定时时钟可从线路w侧端口的接收信号STM-N中提取通过SPI以此作为本网元的本地时钟同理网元C可从西向线路端口的接收信号提取B网元的时钟信息以此作为本网元的本地时钟同时将时钟信息附在STM-N信号上往下级网元传输D网元通过从西向线路端口的接收信号STM-N中提取的时钟信息完成与主站网元B的同步这样就通过一级一级的主从同步方式实现了此SDH网的所有网元的同步当从站网元A C D丢失从上级网元来的时钟基准后进入保持工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自由运行模式此时网络上网元的时钟性能劣化注意A网元同步性能劣化不会影响到网元C和网元D而C网元同步性能劣化会影响到网元D因为网元C是网元D的时钟跟踪的上一级网元即对网元D来说网元C是它的主站不管上一级网元处于什么工作模式下一级网元一般仍处于正常工作模式跟踪上一级网元附在STM-N信号中的时钟所以若网元B时钟性能劣化会使整个SDH网络时钟性能连锁反应所有网上网元的同步性能均劣化对应于整个数字网而言因为此时本SDH网上的从站网元还是处于时钟跟踪状态当链很长时主站网元的时钟传到从站网元可能要转接多次和传输较长距离这时为了保证从站接收时钟信号的质量可在此SDH网上设两个主站在网上提供两个定时基准每个基准分别由网上一部分网元跟踪减少了时钟信号传输距离和转移次数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时钟基准要保持同步及相同的质量等级技术细节为防止SDH 主站的外部基准时钟源丢失可将多路基准时钟源输入SDH 主站这多个基准时钟源可按其质量划分为不同级别SDH 主站在正常时跟踪外部高级别时钟在高级别基准时钟丢失后转向跟踪较低级别的外部基准时钟这样提高了系统同步性能的可靠性那么环网的时钟是如何跟踪的呢如图7-4所示图7-4 环形网网络图环中NE1为时钟主站它以外部时钟源为本站和此SDH 网的时钟基准其它网元跟踪这个时钟基准以此作为本地时钟的基准在从站时钟的跟踪方式上与链网基本类似只不过此时从站可以从两个线路端口西向/东向ADM 有两个线路端口的接收信号STM-N 中提取出时钟信息不过考虑到转接次数和传输距离对时钟信号的影响从站网元最好从最短的路由和最少的转接次数的端口方向提取例如NE5网元跟踪西向线路端口的时钟NE3跟踪东向线路端口的时钟较适合再看图7-5图7-5 网络图图中NE5为时钟主站它以外部时钟源局时钟作为本网元和SDH网上所有其它网元的定时基准NE5是环带的一个链这个链带在网元NE4的低速支路上NE1NE2和NE3通过东/西向的线路端口跟踪锁定网元NE4的时钟而网元NE4的时钟是跟踪主站NE5传来的时钟放在STM-M 信号中怎样跟踪呢网元NE4通过支路光板的SPI模块提取NE5通过链传来的STM-N信号的时钟信息并以此同步环上的下级网元从站7.5 S1字节和SDH网络时钟保护倒换原理1. S1字节工作原理随着SDH光同步传输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对ITU-T定义的有关同步时钟S1字节的原理及其应用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这里介绍S1字节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S1字节实现同步时钟保护倒换的控制协议并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S1字节的应用在SDH网中各个网元通过一定的时钟同步路径一级一级地跟踪到同一个时钟基准源从而实现整个网的同步通常一个网元获得同步时钟源的路径并非只有一条也就是说一个网元同时可能有多个时钟基准源可用这些时钟基准源可能来自于同一个主时钟源也可能来自于不同质量的时钟基准源在同步网中保持各个网元的时钟尽量同步是极其重要的为避免由于一条时钟同步路径的中断导致整个同步网的失步有必要考虑同步时钟的自动保护倒换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网元所跟踪的某路同步时钟基准源发生丢失的时候要求它能自动地倒换到另一路时钟基准源上这一路时钟基准源可能与网元先前跟踪的时钟基准源是同一个时钟源也可能是一个质量稍差的时钟源显然为了完成以上功能需要知道各个时钟基准源的质量信息ITU-T 定义的S1字节正是用来传递时钟源的质量信息的它利用段开销字节S1字节的高四位来表示16种同步源质量信息表7-1是ITU-T 已定义的同步状态信息编码利用这一信息遵循一定的倒换协议就可实现同步网中同步时钟的自动保护倒换功能表7-1 同步状态信息编码不应用作同步0x0F1111保留0x0E 1110保留0x0D 1101保留0x0C 1100同步设备定时源SETS 信号0x0B 1011保留0x0A 1010保留0x091001G.812本地局时钟信号0x081000保留0x070111保留0x060110保留0x040101G.812转接局时钟信号0x040100保留0x030011G.811时钟信号0x020010保留0x010001同步质量不可知现存同步网0x000000SDH 同步质量等级描述S1字节S1b5-b8在SDH 光同步传输系统中时钟的自动保护倒换遵循以下协议规定一同步时钟源的质量阈值网元首先从满足质量阈值的时钟基准源中选择一个级别最高的时钟源作为同步源 并将此同步源的质量信息即S1字节传递给下游网元若没有满足质量阈值的时钟基准源则从当前可用的时钟源中选择一个级别最高的时钟源作为同步源 并将此同步源的质量信息即S1字节传递给下游网元若网元B 当前跟踪的时钟同步源是网元A 的时钟则网元B 的时钟对于网元A 来说为不可用同步源2. 工作实例下面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同步时钟自动保护倒换的实现如图7-6所示的传输网中BITS 时钟信号通过网元1和网元4的外时钟接入口接入这两个外接BITS 时钟互为主备满足G812本地时钟基准源质量要求正常工作的时候整个传输网的时钟同步于网元1的外接BITS 时钟基准源图7-6 正常状态下的时钟跟踪设置同步源时钟质量阈值不劣于G812本地时钟各个网元的同步源及时钟源级别配置如表7-2所示表7-2 各网元同步源及时钟源级别配置东向时钟源西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东向时钟源NE6东向时钟源西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东向时钟源NE5西向时钟源东向时钟源外部时钟源内置时钟源西向时钟源NE4西向时钟源东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西向时钟源NE3西向时钟源东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西向时钟源NE2外部时钟源西向时钟源东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外部时钟源NE1时钟源级别同步源网元另外对于网元1和网元4还需设置外接BITS 时钟S1字节所在的时隙由BITS提供者给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网元2和网元3间的光纤发生中断时将发生同步时钟的自动保护倒换遵循上述的倒换协议由于网元4跟踪的是网元3的时钟因此网元4发送给网元3的时钟质量信息为时钟源不可用即S1字节为0XFF所以当网元3检测到西向同步时钟源丢失时网元3不能使用东向的时钟源作为本站的同步源而只能使用本板的内置时钟源作为时钟基准源并通过S1字节将这一信息传递给网元4即网元3传给网元4 的S1字节为0X0B表示同步设备定时源SETS时钟信号网元4接收到这一信息后发现所跟踪的同步源质量降低了原来为G812本地局时钟即S1字节为0X08不满足所设定的同步源质量阈值的要求则网元4需要重新选取符合质量要求的时钟基准源网元4可用的时钟源有4个西向时钟源东向时钟源内置时钟源和外接BITS 时钟源显然此时只有东向时钟源和外接BITS 时钟源满足质量阈值的要求由于网元4中配置东向时钟源的级别比外接BITS 时钟源的级别高所以网元4最终选取东向时钟源作为本站的同步源网元4跟踪的同步源由西向倒换到东向后网元3东向的时钟源变为可用显然此时网元3可用的时钟源中东向时钟源的质量满足质量阈值的要求且级别也是最高的因此网元3将选取东向时钟源作为本站的同步源最终整个传输网的时钟跟踪情况将如图7-7所示图7-7 网元23间光纤损坏下的时钟跟踪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网元1的外接BITS 时钟出现了故障则依据倒换协议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可知传输网最终的时钟跟踪情况将如图7-8所示图7-8 网元1外接BITS失效下的时钟跟踪若网元1和网元4的外接BITS 时钟都出现了故障则此时每个网元所有可用的时钟源均不满足基准源的质量阈值根据倒换协议各网元将从可用的时钟源中选择级别最高的一个时钟源作为同步源假设所有BITS 出故障前网中的各个网元的时钟同步于网元4的时钟则所有BITS 出故障后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网中各个网元的时钟仍将同步于网元4的时钟如图7-9所示只不过此时整个传输网的同步源时钟质量由原来的G812本地时钟降为同步设备的定时源时钟但整个网仍同步于同一个基准时钟源图7-9 两个外接BITS 均失效下的时钟跟踪由此可见采用了时钟的自动保护倒换后同步网的可靠性和同步性能都大大提高了想一想想想看本节都讲了些什么1. 网的同步方式主从同步伪同步2. 同步网中节点时钟的三种工作模式3. SDH网对网同步的要求及SDH 网主从同步时钟的质量级别划分4. H 网中主从同步的实现方法其中4. 是重点你掌握了吗小结本节主要讲述了SDH同步网的常用同步方式针对设备讲了时钟的常见跟踪方式习题1. 数字网的常见同步方式是2. 一个SDH网元可选的时钟来源。
第七章第三节 冷却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七章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
冷却液温度过高(发动机过热) 冷却液温度过低 冷却液升温缓慢 冷却液消耗过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七章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2
一、冷却液温度过高(发动机过热)
1.故障现象: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液温度表 指针经常指在100℃以上(冷却液报警指示灯闪 亮或发出警报),并伴有散热器“开锅”现象, 且发动机过热,容易产生爆燃。 2.故障原因: (1)节温器故障,冷却系不能进行大循环, (节温器损坏在关闭状态无法打开,冷却水只 进行小循环,或由于安装不当引起的节温器装 反致使节温器阀门不能打开,冷却液只能进行 小循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七章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12
三、冷却液消耗过多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直观检查机体、水泵、散热器及各水管连 接处有无冷却液渗出,必要时可对冷却系统进 行加压检查。或用荧光检漏仪检测,若有渗漏, 应进行维修。 (2)拔出机油尺,观察是否有冷却液泄漏到机 油中。若有,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 (3)如果发动机行驶无力,且排气管排白烟, 则应检查发动机气缸垫是否已被冲坏。若有, 应检修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七章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10
二、冷却液温度过低
(3)若水温表指示温度偏低,而用手触试散热 器时感觉很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却正常,说 明水温传感器或水温表有故障。 (4)冷车起动发动机。此时电动风扇不应运转 (装用电动风扇的车辆)。若此时电动风扇运转, 说明温控开关失灵,应予以更换。
6
一、冷却液温度过高(发动机过热)
(4)检查机油油量及粘度。若油量过少,应及 时添加;若机油粘度过大,应更换机油。 (5)由怠速开始加速,同时用手握住水管,感 觉水管中水的流动速度是否能随转速的提高而 迅速加快。若不是,说明冷却系统有堵塞或水 垢过多影响流速,应对冷却水道进行除垢。 (6)分别在怠速、中、高速条件下观察排气烟 色。若排出的是黑烟,说明混合气过浓,应进 行调整或维修。怠速时急加速,如果发动机转 速有短时失速或回火现象,说明发动机混合气 过稀。
常见仪表故障分析处理及方法

目录第一章自动化仪表故障综合分析1.1 工业仪表故障分析判断方法1.2 仪表故障的一般规律1.3 应用万用表分析和解决仪表故障1.4 电动、气动仪表的故障判断及维修第二章流量监测仪表故障处理2.1 电磁流量计2.2 超声波流量计2.3 涡轮流量计2.4 强力巴流量计第三章物位检测仪表故障处理3.1 雷达物位计3.2 超声波物位计3.3 液位计第四章压力检测仪表故障处理4.1 智能压力变送器或智能差压变送器4.2 压力开关4.3 压力表第五章温度检测仪表故障处理5.1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5.2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第六章气动薄膜调节阀故障处理6.1 气动薄膜调节阀第七章电动执行机构故障处理7.1 电动执行机构第八章电子秤故障处理8.1 电子料斗秤8.2 电子皮带秤8.3 电子转子秤8.4 电子地磅/汽车衡第九章分析仪故障处理9.1 HLA-M105C(O2 CO)在线气体分析系统9.2 SCS-900C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烟气分析仪) 9.3 GXH-904D型气体分析系统9.4 CEMS-2000型烟气分析系统常见仪表故障分析处理及方法第一章自动化仪表故障综合分析1.1 工业仪表故障分析判断方法仪表故障分析是一线维护人员经常遇到的工作,根据多年仪表维修经验,整理了工业仪表故障分析判断的十种方法,比较原则地介绍如下:1.1.1调查法通过对故障现象和它产生发展过程的调查了解,分析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故障发生前的使用情况和有无什么先兆;⑵故障发生时有无打火、冒烟、异常气味等现象;⑶供电电压变化情况;⑷过热、雷电、潮湿、碰撞等外界情况;⑸有无受到外界强电场、磁场的干扰;⑹是否有使用不当或误操作情况;⑺在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还是在修理更换元器件后出现的故障;⑻以前发生过哪些故障及修理情况等。
采用调查法检修故障,调查了解要深入仔细,特别对现场使用人员的反映要核实,不要急于拆开检修。
维修经验表明,使用人员的反映有许多是不正确或不完整的,通过核实可以发现许多不需要维修的问题。
单片机讲义第七章

一、中断的起因
什么可以引起中断? 生活中很多事件可以引起中断:有人 按了门铃了,电话铃响了,你的闹钟闹响 了,你烧的水开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 我们把可以引起中断的称之为中断源,单 片机中也有一些可以引起中断的事件, 8051中一共有5个:两个外部中断,两个 计数/定时器中断,一个串行口中断。
三、中断的响应过程
当有事件产生,进入中断之前我们必须先记住现 在看书的第几页了,或拿一个书签放在当前页的位置, 然后去处理不同的事情(因为处理完了,我们还要回 来继续看书):电话铃响我们要到放电话的地方去, 门铃响我们要到门那边去,也说是不同的中断,我们 要在不同的地点处理,而这个地点通常还是固定的。 89C51中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五个中断源,每个 中断产生后都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去找处理这个中断的 程序,当然在去之前首先要保存下面将执行的指令的 地址,以便处理完中断后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往下执 行程序。
二、中断的嵌套与优先级处理
设想一下,我们正在看书,电话铃响了,同时又 有人按了门铃,你该先做那样呢?如果你正是在等一 个很重要的电话,你一般不会去理会门铃的,而反之, 你正在等一个重要的客人,则可能就不会去理会电话 了。如果不是这两者(即不等电话,也不是等人上 门),你可能会按你通常的习惯去处理。总之这里存 在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单片机中也是如此,也有优先级的问题。优先级 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两个中断同时产生的情况,也发 生在一个中断已产生,又有一个中断产生的情况,比 如你正接电话,有人按门铃的情况,或你正开门与人 交谈,又有电话响了情况。考虑一下我们会怎么办吧。
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的清除
对于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CPU响应中断后, 虽然也是由硬件清除了相应的标志位,但是不 能对外部引脚上的电平进行处理,也就是说, 这时如果外部引脚上的低电平依然存在,会造 成重复中断,因此我们应该在电路上增加对外 部引起中断的信号进行处理。P148图7-5是一 个可行的方案之一。通过I/O口输出一个信号, 使得外部引脚上的中断请求信号变为高电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7章指针调整故障处理........................................................................................................ 7-17.1 背景知识............................................................................................................................ 7-17.1.1 指针调整的机理 ...................................................................................................... 7-17.1.2 指针调整的检测上报............................................................................................... 7-27.1.3 指针调整的性能事件............................................................................................... 7-37.2 常见故障原因..................................................................................................................... 7-47.3 故障定位方法与步骤.......................................................................................................... 7-57.3.1 常用定位方法.......................................................................................................... 7-57.3.2 故障定位步骤.......................................................................................................... 7-57.4 分类故障定位与排除.......................................................................................................... 7-97.4.1 检查时钟配置数据................................................................................................... 7-97.4.2 检查环境温度.......................................................................................................... 7-97.4.3 检查设备对接的同步情况........................................................................................ 7-97.4.4 检查光纤连接........................................................................................................ 7-107.4.5 检查外部时钟质量................................................................................................. 7-107.4.6 检查网元硬件故障................................................................................................. 7-10插图目录图7-1 AU指针的产生....................................................................................................... 7-2图7-2 组网示意图............................................................................................................ 7-2图7-3 指针调整故障处理流程图...................................................................................... 7-7表格目录表7-1 设备支持的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7-3表7-2 指针调整的常见原因 ............................................................................................. 7-4表7-3 与指针调整关的告警及告警产生的可能原因......................................................... 7-7第7章指针调整故障处理本章介绍OptiX OSN 1500设备指针调整的故障处理流程和故障处理方法,包括:●背景知识●常见故障原因●故障定位方法与步骤●分类故障定位与排除7.1 背景知识指针调整是SDH网络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当指针调整发生时,说明SDH网络中存在时钟不同步的网元。
通过对指针调整问题的及时处理,使得SDH网络各网元间时钟保持良好同步,以保障传输的信号质量。
7.1.1 指针调整的机理SDH中的指针有两种,管理单元指针(AU-PTR)和支路单元指针(TU-PTR);与之对应的指针调整也有两种,AU指针调整和TU指针调整。
两种指针调整产生的机理基本都是相同的,可以参见《OptiX OSN 1500 智能光传输系统维护手册告警及性能事件》中“第1章SDH业务告警及性能事件产生原理”。
1. AU指针调整产生机理在正常情况下,SDH网中的所有网元是良好同步的,一般不会产生指针调整。
产生AU指针调整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各网元的时钟不同步引起的。
如图7-1所示,NE1和NE6的E1业务在中间站点以VC-4进行穿通,NE1为时钟源,其它站点西向跟踪该站时钟。
若NE2和NE3间的时钟不同步,则NE2的东向光板和NE3的西向光板将进行AU指针调整;NE2、NE3的指针调整又导致NE1、NE4、NE5、NE6的西向光板也发生指针调整:●若NE2的时钟比NE3的时钟快,则NE2东向光板将进行AU指针正调整,NE3西向光板将进行AU指针负调整。
●若NE2的时钟比NE3的时钟慢,则NE2东向光板将进行AU指针负调整,NE3西向光板将进行AU指针正调整。
图7-1AU指针的产生2. TU指针调整产生机理对于TU指针来说,从E1信号适配成VC-12直至合成STM-1整个过程,并不会产生TU指针调整。
若交换机的E1信号与SDH时钟存在频偏,则通过适配过程完成同步。
因此,支路板检测到的TU指针调整都是AU指针调整转化过来的。
转化的条件就是配置VC-12的穿通或者上下。
需要注意的是,AU转化为TU指针后,AU指针调整就不会检测上报了。
如图7-2所示,E1业务从NE1上到传输设备,其中一部分业务下到NE2,而另外一部分业务则以VC-12的方式从NE2穿通到NE3,再下到支路。
若NE1和NE2时钟不同步,则NE1西向光板和NE2西向光板会产生AU指针调整,并直接转换成NE1、NE2的TU指针调整;NE2西向光板的AU指针调整将导致NE3西向光板也产生AU指针调整;在NE2西向和NE3西向发生的AU指针调整也都直接转化为NE3的TU指针调整。
因此,最终发现在NE1、NE2和NE3均有TU指针调整上报。
图7-2组网示意图7.1.2 指针调整的检测上报本站产生AU指针调整后,本站并不检测上报,而是通过H1、H2字节将指针调整的信息传递给远端站点,由远端站点通过解释H1、H2字节完成AU指针调整事件的上报。
因此对于远端检测方式来说,如果远端站上报AU指针调整事件,则说明本端站点产生了指针调整。
如图7-1例中,NE2、NE3时钟不同步,但NE2东向光板和NE3西向光板都不会检测到AU指针调整性能事件上报,而是NE3西向光板产生的指针调整,在NE4西向光板被检测出来并上报;NE2东向光板产生的指针调整,在NE1西向光板检测并上报。
注意:指针调整的产生和指针调整的检测上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指针调整在哪里产生并不一定就在那里检测上报。
对于AU指针来说,它一般在上游站产生,而在下游站检测上报;对于TU指针来说,它在AU指针转化成TU指针的站点产生,而在业务终结站点的支路板上检测上报。
7.1.3 指针调整的性能事件线路板复用段适配MSA中的AUPJCHIGH、AUPJCLOW参数,分别表示AU指针正调整计数和AU指针负调整计数;支路板高阶通道适配HPA中的TUPJCHIGH和TUPJCLOW参数,表示TU指针正调整计数和TU指针负调整计数。
OptiX OSN 1500 设备支持的指针调整性能事件如表7-1所示。
表7-1设备支持的指针调整性能事件7.2 常见故障原因指针调整的常见故障原因主要如表7-2所示,可分为外部原因、数据配置原因以及设备故障原因三大类。
指针调整可能是其中的某一故障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其中某些故障共同引起的。
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故障定位方法逐个分析。
表7-2指针调整的常见原因7.3 故障定位方法与步骤7.3.1 常用定位方法●告警、性能分析法●更改配置法●替换法7.3.2 故障定位步骤导致指针调整的根本原因就是时钟不同步,所以应当主要围绕时钟方面的问题进行故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