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各点简介

合集下载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摘要:根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低干扰、可调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等措施,满足保护、展示、建设、使用、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引言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

汉长安城遗址其城垣内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的大遗址。

2006 年列入中国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西安市启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特区”建设工程。

2012年3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进入申报程序,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这项系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展示工程的主体,是在古代路网(包含考古探明及推测)的基础上展示汉代道路格局,同时要平衡展示、保护、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满足现代展示、游览的需求,又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1设计思路针对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殊性,设计人员积极与考古部门对接,充分交流,确定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思路:①尊重遗产;②安全使用:满足遗址区范围内的保护、展示、观光、游览、建设、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使用需要;③绿色可持续:设计均应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合理地融入到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中;④科技支撑:恰当且合理地使现代技术服务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⑤持续保障:以新理念构建的基础设施系统与遗址公园之间具有良好的共生依存关系;⑥突出特色:深刻理解遗产价值,明确遗产价值特征,区别于其它工程;⑦多重兼顾:注意各专业协调配合,兼顾考虑绿化景观、监测安防、后期管理的各项需求。

丝绸之路遗产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丝绸之路遗产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心,见证了西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重要历
史事件,是丝绸之路开通时期文化遗产的 重要载体。

出自年月
日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陕西七处遗产点正式列入丝绸之路世
界文化遗产有关情况的报告内容
申遗状况
• 年月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汉长 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 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 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未央宫有重要的政治职能:未央宫是丝绸之路起 点, 是西汉二百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是在西汉以 后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 多个朝代的行政枢纽和理政之地。

历史意义
• 未央宫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是汉 帝国的权力中心,是汉长安城的核心组成
部分,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决策
地和发生地,是汉通西域的决策和指挥中
高一一班 张萍
内容概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长安城概况 未央宫的概况 未央宫的特点 未央宫的历史作用 未央宫的申遗现况及建设状况
No Image
未央宫特点
未央宫特点
• 未央宫建筑群的形式美,不言而喻。而它恢弘的 建筑风格,也为后代宫城和都城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 未央宫历史悠久,使用时间长达年,经历了三次 毁坏,九次修复,但不幸的是,由于唐末,政治 中心东移,未央宫也沦为废墟。
建设状况
• 年月,《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 方案》通过,从年到年,分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 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年至年月为第一 阶段,启动、完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 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就 成为特区建设的启动项目。这次建设将把未央宫 打造成一个具有“真实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区,将未央宫遗址建成 最能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大遗址保护特区。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简介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简介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简介
门票:
电话咨询
汉长安城遗址简介:
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千米。

在西汉200多年中,这个城市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位。

长安城历经三个时期,90多年建成。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将秦兴乐宫重修,改名为长乐宫,由栎阳迁都于此处理朝政。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建成未央宫。

惠帝元年(前194年)开始修筑长安城,惠帝五年(前190年)九月城墙修筑完工。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兴建了城内的北宫、桂宫、明光宫和城西的建章宫,并在城西修建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

至此,长安城全部建成,规模齐备。

周长25.7千米,面积36平方千米。

为了把先修的宫殿建筑都包罗在内,城垣只得顺地势修筑,因此汉城成为不规则的方形。

城南像南斗星,城北像北斗星,因此又称“斗城”。

城内街道布局整齐,有8条大街,160个巷里,9个市区。

街道宽平,可以并列12个车轨,道旁栽植槐、榆、松、柏,茂密丛荫。

最盛时城内人口近30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

汉城公园景点介绍

汉城公园景点介绍

汉城公园景点介绍
汉城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原为团结水库(古漕运明渠),现在是一个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公园。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
封禅天下:这个景区的主要景观有标志性四连汉阙、上山若水景石、八水绕长安地雕、汉武大帝塑像、音乐喷泉和汉城湖展厅。

霸城溢彩:霸城门是汉长安城东城墙最南端的一个门,门内为长乐宫,霸城溢彩因霸城门而规划。

汉桥水镇:这个景区是以展示水文化、汉文化为主题,形成了“一心、三线”的格局。

角楼叠翠:这个景区的园林景观、音乐喷泉、码头平台、水车水磨和大型秦岭山水微缩景观,使市民感受碧波荡漾的水域文化魅力。

御景覆盎:这个景区以水为韵,以汉为魂,文化成就了汉城湖发展的厚重底色。

流光伴晚:这个景区不仅有多样的水文化景观,更有生动的汉文化活动,开笔礼、成人礼、婚礼、龙舟赛等汉式礼仪活动,再现了中华传统礼仪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门盛世:这个景区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展示汉文化、水文化的重要窗口。

汉朝文化景点

汉朝文化景点

汉朝文化景点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留下了许多文化景点。

以下是一些汉朝文化景点的介绍:
1.汉长安城遗址:汉长安城是汉朝的都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

遗址内有许多宫殿、城墙、街道等遗迹,是研究汉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2.未央宫遗址:未央宫是汉朝皇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

遗址内有许多宫殿、殿堂、门阙等建筑遗迹,是研究汉朝皇宫建筑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3.汉阳陵:汉阳陵是汉朝景帝刘启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陵附近。

陵墓内有大量的陪葬坑和陪葬墓,是研究汉朝丧葬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4.茂陵:茂陵是汉朝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陵附近。

陵墓内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是研究汉朝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5.霍去病墓:霍去病墓是汉朝将军霍去病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陵附近。

墓地内有大量的石刻和文物,是研究汉朝军事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6.褒斜道:褒斜道是汉朝时期的一条重要通道,位于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道路沿线有许多古代建筑和遗址,是研究汉朝交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7.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
洛阳市龙门山。

石窟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以上仅是一些汉朝文化景点的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和文化遗产值得探索和研究。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概况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概况

谢 谢!
2.6展示道路建设前、后
2.7监测设备
2.8安防设施
2.9标识系统
2.10 申遗专题陈列室
2.11 申遗档案室
申遗区保护展示后鸟瞰图
3.申遗成功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3.2项目验收
3.3遗址保护
3.4公众教育
3.5方案探讨
4.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
4.1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 4.2加强对文化遗产法规体系的学习。 4.3持续进行遗产宣传。 4.4不断充实遗产档案。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保护管理概况
目录
• 1.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概况 • 2.申遗期间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 3.申遗成功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 4. 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 • 5. 面临的问题 • 6. 几点建议
1.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概况
汉长安城遗址 平面示意图
未央宫遗址 平面示意图
2.申遗期间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遗址公园建设前航拍图
遗址公园建设前高空图
2.1考古勘探
2.2拆迁动员
2.3城壕遗址绿化
2.4遗产区围栏
2.5遗址本体保护前、后
未央宫前殿遗址保护前、后
未央宫椒房殿遗址保护前、后
未央宫少府遗址保护前、后
未央宫中央官署遗址保护前、后
西安门遗址保护展示前、后
未央宫内其他有 编号遗址保护展 示后
5.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5.1维护费用高。 5.2遗产的服务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 5.3管理机构的职能需要理顺。 5.4工作人员短缺。 5.5标识系统损坏较快。
5.5标识系统损坏维修前后
6.几点建议
6.1加大融资渠Βιβλιοθήκη 。 6.2加快服务设施建设。 6.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4坚持国际理念和原则对遗产保护。 6.5拓展后续项目申报。

西安未央宫

西安未央宫

昨日,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一期工程完工,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展示区包括相当于7个故宫面积大小的汉代皇宫——未央宫,以及汉长安城西南角的城墙、城壕区域,共计6.11平方公里。

恢复汉代两横一纵道路格局未央宫始建于公元前200年,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兴建,由萧何监造。

如今2200多年过去了,原先地面上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1956年,考古专家开始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

先后大致确定了城墙、道路、宫殿的主要位置。

由于历史原因,未央宫遗址区域先后形成9个村落,有1.5万常住人口。

搬迁完成后,在遗址区内栽植各类树木5万余株,播撒草籽260万平方米,使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昨日,记者从西安门出入口进入展示区,看到西安门南侧的碎石子路是土黄色的,而西安门以北则是灰褐色的。

据了解,土黄色的路是已探明的汉代道路,并根据当时的长宽而铺设。

灰褐色道路则是未完全探明、据推测应该是道路的区域。

这些道路都进行了覆土保护,在铺了一层30厘米至80厘米的黄土后再铺上一层石子。

未央宫区域内恢复了“两横一纵”的汉代道路格局。

可看2000多年前的排水管在展示区内,许多区域根据文物本体的遗存特征,采取原状保护、覆土保护,地面模拟展示,地面砾石标识展示,考古现场展示,视窗展示等方式进行保护展示。

市民可看到未央宫前殿遗址、椒房殿遗址、中央官署遗址和少府遗址等61处重点文物。

记者看到,在中央官署遗址内,覆土保护后,用夯土墙和不同颜色的石子区分着区域,白色石子铺设的区域是原有的“天井”、“庭院”的位置,蓝色石子则是房址,灰色石子则是走廊。

里面一个蓝色的“玻璃房”格外醒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视窗展示能让市民直接看到文物,下面的地漏里有一个陶制排水管。

这个原物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

在这里市民还能看到2000多年前砖头砌成的水井。

二期工程还有很多谜待解接下来未央宫遗址区将进入二期工程,继续完善路网、恢复水系、提升绿化,完善服务,待所有工程完成以后,遗址区概貌将更加清晰。

汉都故里的景点介绍

汉都故里的景点介绍

汉都故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这个景点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特色,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1. 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是汉长安城的核心部分,曾经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城垣建筑群所在地,也是现在汉族的发源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厚重。

2. 世界遗产:未央宫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世界遗产名录,这足以证明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3. 美丽的建筑和景观:未央宫内的建筑和景观非常华丽,如雕玉填以居楹,裁金壁以饰铛,发五色之泥彩,光焰朗以景彰。

宫内列钟虚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

处处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宫似环。

此外,还有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等宫馆,数不胜数。

4. 丰富的历史文化活动:汉都故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展览,还有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如汉服秀、传统音乐演奏、古代礼仪展示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汉代的文化和历史。

5. 美食体验:在汉都故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西安美食,如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等,感受西安独特的美食文化。

6. 互动体验项目: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汉代文化,汉都故里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汉服租赁、陶艺制作、书法临摹等,让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汉代文化的魅力。

7. 特色纪念品:在汉都故里的特色商店,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具有汉代特色的纪念品,如陶器、玉器、书画复制品等,作为留念的同时,也能将汉代的文化和历史带回家。

综上所述,汉都故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美食体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喜欢美食和艺术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网> 新闻频道>中国新闻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各点简介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17:02 |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西安门老照片
汉长安城遗址简介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方向,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按照国家批准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总保护面积为75.02平方公里。

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汉长安城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兴建长乐宫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等建筑结束,历时近百年。

在这里,汉王朝沿袭了秦以来的郡县制架构和法律、政治、文字“大一统” 的局面,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建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并通过北击匈奴确立了后来中国疆域的主要轮廓。

随着汉文化的发扬光大,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合到华夏民族中,最终演变成为汉族,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最终被称为汉语、汉字。

未央宫遗址简介
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始建于公元前200年,面积4.8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正方形。

其宫墙周长8800米,四面各开一门,分别有道路通往未央宫前殿。

宫内的主要道路将宫城大致分为中部朝寝区、西南部皇家池苑区和西北部的官署区。

未央宫前殿遗址老照片
未央宫前殿遗址
未央宫前殿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分前、中、后三大殿,其中中殿是正殿,皇帝登基、重要朝会、皇家婚丧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现前殿遗址所存夯土台基残高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约200米。

椒房殿遗址
椒房殿为皇后所住宫殿,位于前殿之北。

因宫殿墙壁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粉末进行粉刷而得名,同时因椒者多籽,亦取其“多子”之意。

初步探明的遗址有正殿、配殿、厢房及宫内通道等。

天禄阁遗址老照片
天禄阁遗址
天禄阁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

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司马迁参考这些图书,写成了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石渠阁遗址老照片
石渠阁遗址
石渠阁位于天禄阁以西520米,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档案馆。

因其周围砌石成渠,以水环绕而得名,汉武帝以后由单一的档案典籍收藏机构发展为兼有学术讨论性质的场所。

著名的“石渠阁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石渠阁会议”确立了皇帝的最高经学权威地位。

直城门遗址
直城门是汉长安城西城墙中间的一个门。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在这里为其送行。

门宽32米、进深20米,分为3个门道,相邻两个门道之间筑有4米左右宽的夯土隔墙。

中门道为皇帝专用的御道,其地面以草泥抹平,部分至今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