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

合集下载

国家文物局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307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307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307号)陕西省文物局:你局《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工程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3]2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应按照有关时间进度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便于操作的原则,确保在维护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二、原则同意所报方案中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和标识系统部分,并提出修改意见如下:(一)关于保护展示部分1. 所报方案对地面遗存进行标示展示的数量过多,应按照有关时间进度要求,根据前期考古工作成果,选择考古工作较充分、形制清晰、可视性较强的少量遗存进行展示。

应注意区分、标示出不同时期的遗址,并对标示展示台面进行适当处理,避免过于规整、生硬。

对于前期工作尚不充分的遗址,暂不实施展示工程。

2. 在依据充分的情况下,可考虑对少府、中央官署或椒房殿遗址汉代建筑的局部结构进行模拟展示,便于观众理解遗址。

相关展示设施应具可逆性,不得损害遗址本体。

考虑到遗址保护的要求,土遗址不宜进行视窗展示,可对保存状况较好的砖石质遗存进行视窗展示;视窗设计应满足后期维护的需要,安装可开启窗扇,并确保质量。

3. 天禄阁遗址南侧窑洞应回填,并尽可能缩小外侧土坯加固体体量,满足遗址结构稳定性要求即可。

4. 在考古依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宜对南城壕遗址进行大规模复原展示,可在遗址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做出标识说明。

5. 进一步核准南城垣、西城垣的保护措施。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经验总结摘要:根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低干扰、可调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等措施,满足保护、展示、建设、使用、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仿汉代大孔隙透水混凝土道路封边与生态边沟的综合设计”引言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

汉长安城遗址其城垣内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的大遗址。

2006 年列入中国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西安市启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特区”建设工程。

2012年3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进入申报程序,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这项系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区展示工程的主体,是在古代路网(包含考古探明及推测)的基础上展示汉代道路格局,同时要平衡展示、保护、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满足现代展示、游览的需求,又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1设计思路针对汉代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特殊性,设计人员积极与考古部门对接,充分交流,确定道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思路:①尊重遗产;②安全使用:满足遗址区范围内的保护、展示、观光、游览、建设、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使用需要;③绿色可持续:设计均应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合理地融入到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中;④科技支撑:恰当且合理地使现代技术服务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⑤持续保障:以新理念构建的基础设施系统与遗址公园之间具有良好的共生依存关系;⑥突出特色:深刻理解遗产价值,明确遗产价值特征,区别于其它工程;⑦多重兼顾:注意各专业协调配合,兼顾考虑绿化景观、监测安防、后期管理的各项需求。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宫内主要建筑有前殿、宣室、温室、清凉、麒麟、金华、 承明、高门、白虎、玉堂、宣德、椒房、昭阳、柏梁等 殿和天禄、石渠两阁等,共40余座。前殿是未央宫最重 要的主体建筑,居全宫正中,其它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 周。
前殿西北400米处是西汉皇室的少府或其所属的官署遗址 ,是执掌皇室钱财物品收入、开支的管理机构。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位于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西南 部的西安门里,又称西宫,刘邦称帝后七年(前 200年)始建。未央宫在西汉以后是新莽、西晋、 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理政 之地,唐代也被划归为禁苑的一部分,使用时间达 360多年。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汉长安城未 央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 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价汉 值长 安 城 未 央 宫 遗 址 具 有 很 高 的 科 考
政同 治时 也 是 展 现 我 国 古 代 经 济 、 文 化 及
繁 荣 昌 盛 的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 遗产大会上,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 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作文

游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作文

游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作文
《游汉长安城遗址公园》
哎呀呀,今天可算是去了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啦!一进那大门,哇塞,感觉就像穿越了一样。

我沿着一条小路慢悠悠地走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嘿,你猜怎么着,那石头上刻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字,我凑近了仔细瞧,也没太看懂是啥意思,估计是古代的啥玩意儿吧。

接着走啊走,我看到了一片草地,那草长得可茂盛啦,绿油油的,就像一大块绿色的地毯。

我心想,这要是在上面打个滚儿肯定特好玩,不过我可没好意思,怕别人笑话我呢。

再往前走,有一条小河,河水还算清澈,能看到水底的小石头。

我就站在河边,看着河水缓缓地流着,突然,我发现河里有几条小鱼在游来游去,嘿,它们可真自在呀!我就那么盯着它们看了好久,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条小鱼啦。

然后我又逛到了一个亭子那儿,坐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

这亭子还挺有特色的,古色古香的,我坐在那儿,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哎呀,那感觉,可真是惬意极了。

不知不觉就逛了好久,等我回过神来,发现太阳都快落山啦。

我看着这公园,心里想着,下次我还得来,好好再逛逛,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东西呢!这次的游玩可真是让我开心呀,汉长安城遗址公园,等着我哦!。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范围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范围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范围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范围那些事儿。

你说这汉长安城遗址啊,那可真是个宝贝!就好像是咱老祖宗留给咱的一个超级大宝藏。

想象一下,那古老的城墙、宫殿的遗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呢。

这保护范围呢,可重要得很呐!它就像是给这个宝藏画了个圈圈,把那些珍贵的历史痕迹都好好地保护起来。

要是没有这个范围,那还不乱了套啦?人人都可以随便去破坏、去折腾,那咱以后还怎么去感受那历史的韵味呀!咱得知道,这可不是随便划出来的一个地儿。

这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那都是有意义的呀!你要是不小心破坏了一点,那可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上划了一道口子,多让人心疼啊!所以啊,咱都得自觉点,别没事儿就往里面乱闯。

走在这保护范围内,你得轻手轻脚的,就跟呵护小婴儿似的。

别乱丢垃圾,别乱涂乱画,这些基本的咱得做到吧!这就好比你去别人家做客,总不能乱打乱闹吧?而且啊,这保护范围还得靠大家一起守护。

不是说光靠那些工作人员就行啦,咱每个人都有责任呢!看见有人破坏,咱就得勇敢地站出来制止。

这就像看见有人在大街上欺负人,咱能不管吗?咱可不能小瞧了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那这保护范围就能一直好好的。

那以后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能看到这伟大的历史遗迹,这多棒啊!你说要是大家都不重视,都不去保护,那过不了多久,这汉长安城遗址不就面目全非啦?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这可不行,绝对不行!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好好守护这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范围。

让我们把这份历史的馈赠好好地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别不当回事儿,这可是关乎我们历史文化的大事儿呢!。

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大风起兮尘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自刎乌江,英雄末路,千秋悲凉。

得到天下的刘邦豪气勃发,击筑高歌,造就了荣辉万世的一代伟业。

公元前202年,取得胜利的刘邦,在汜水称帝。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建长乐宫。

高帝七年,又兴建了未央宫,刘邦从关中东部的栎阳迁都长安。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开始筑长安城墙,历时五载完成;六年建西市。

汉武帝时,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和明光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至此一代帝都长安城建成。

作为统一的大帝国的首都,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张骞通西域后,它又成为著名的国际都会,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称帝,实行托古改制倒行逆施的政策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争战中长安城宫室市里被大火焚烧,长安城成为一片废墟。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基于它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6年开始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古勘察和重点考古发掘工作。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主要勘察了汉长安城城墙、城门、城内主要道路和长乐宫、未央宫、桂宫的地望与范围。

80年代后期进一步勘察了未央宫、长乐宫和桂宫的结构和布局,究明了东市和西市的位置与基本形制,确定了高庙遗址的地望。

90年代以来,勘察了汉长安城中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分布和北宫的地望、范围。

在考古勘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主要有城门遗址,礼制建筑遗址,武库遗址,长乐宫宫殿建筑遗址,未央宫宫殿、官署和角楼建筑遗址,桂宫宫殿遗址,制陶、冶铸和铸币等手工业作坊遗址等。

汉长安城平面近方形,东城墙长6000米,南城墙长7600米,西城墙长4900米,北城墙长7200米,全城周长25,700米。

城墙夯筑,夯层一般厚6~8厘米。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近年来,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实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将对该遗址公园的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其在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

规划设计方面,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包括确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游客中心和配套设施等。

同时,它也有着独特之处,如在规划中兼顾了考古研究与旅游功能的统一。

规划目标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专业机构、旅游企业等。

在文化保护方面,该遗址公园的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核心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落实为遗址的保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公园内的文物陈列和展示也得到了有效的呈现,游客可以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到历史悠久的汉代文化遗产。

同时,专门设立的考古研究区域也给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并取得了重要发现。

因此,可以说在文化保护方面,该公园的规划实施取得了积极的结果。

在旅游开发方面,该公园的规划实施为长安城地区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规划中设计的游客中心提供了全面的游客服务,并提供了丰富的参观体验。

游客可以通过导览、解说等方式了解到汉长安城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公园还设计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如文化活动、体验式游览等。

这些项目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并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说该公园的规划实施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增长方面,该公园的规划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公园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流量。

这些游客的到来为该地区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益。

此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

可以说,该公园的规划实施为地方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除了以上效果外,该公园的规划实施还带来了其他一些影响。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游记作文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游记作文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游记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游记作文】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西安旅游了。

西安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次我们去参观了著名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

一走进公园,就能看到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两旁种着许多绿树。

爸爸说,这条路就是当年汉代皇帝出行的大路。

我觉得太宽啦!两边的树木将道路遮挡,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沿着这条大道一直往里走,就来到了一座高大的建筑前。

这座建筑叫做未央宫遗址,是汉代皇宫的遗迹。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整个未央宫占地很大,里面曾经有很多房间和花园。

可惜经过漫长的岁月,大部分建筑已经被破坏了,只留下这个遗迹。

未央宫遗址周围有许多石牌坊,上面刻有汉朝时期的文字。

阿姨说这些都是记载当年历史的重要线索。

我觉得汉字写得真漂亮,一笔一画都很工整。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公园里的其他景点。

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里有很多锦鲤。

锦鲤身上的鳞片闪闪发亮,颜色非常漂亮。

我买了些鱼食,把它们喂饱了。

湖边有一片松树林,树上凉意阵阵。

林子里有一个亭子,我们在那里休息了一会儿。

妈妈给我们买了些小吃,我们就在这凉快的地方吃东西。

真是太棒了!最后,我们逛到一个展览馆,里面陈列了很多出土的文物。

有汉代的陶俑、青铜器皿和玉器等等。

我看到一个披着盔甲的陶俑士兵,表情威武雄壮。

阿姨说这些都是当年皇宫里用的东西,价值连城。

从展览馆出来,我们就离开了公园。

虽然只是看了未央宫的一些遗迹,但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和皇家的气派。

也希望长安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好地保护下去,让我们后人了解先人的聪明才智。

总之,这次游览未央宫遗址公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欣赏到了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色,还领略了珍贵的文化知识。

这次旅行收获很大,我以后还想再去别的历史名胜古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篇2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未央宫遗址公园了!爸爸妈妈上个周末带我去那里玩,真是太棒了!那里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皇宫遗址,在西安市区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长安城遗址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

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家级”大遗址。

其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加上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遗址保护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区全区262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概述基本信息汉长安城遗址地理位置:西汉都城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西安市。

年代:公元前2O2年~公元8年。

发掘年代:1956年至今。

简介汉长安城遗址是西汉时期的都城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北10公里处。

汉长安城的城墙均为板筑土墙,墙高8米,墙基宽16米。

东城墙长5940米,南墙长6250米,西墙长4550米,北墙长5950米,共有12个城门。

城内分为9个市区,街道宽阔平整,规划整齐。

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是汉长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宫殿群。

长乐宫位于城的东南部,周长约10公里。

未央宫位于城的西南部,周长约11公里。

仅长乐、未央两宫就占去汉长安城内一半面积。

建章宫在城外的上林苑,占地也十分广阔。

意义汉长安城遗址的发现,究明了汉代长安城的布局和结构,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详细介绍简介【汉长安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处未央区汉城乡。

面积36平方公里。

西汉都城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继以汉长安城为都,从汉初建城到隋文帝开皇二年(582)迁都大兴城,历时近800年。

汉高祖五年(前202),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为长乐宫,将都城从栎阳迁于此。

萧何又主持修建了太仓和武库。

汉惠帝元年(前194)开始修建长安城墙。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兴建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开凿昆明池和上林苑,前后历时90年。

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2米,宽12~16米;墙外有壕沟,宽8米,深3米。

因城墙建于长乐宫和未央宫建成之后,为迁就二宫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墙建成了不规则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墙南部和南墙西部向外折曲,过去称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或称为"斗城"。

全城共有12个城门,每门3个门道。

东面自北而南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自东而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北面自西而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西面自北而南为雍门、直城门、章城门。

城内主要建筑群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武库等。

未央宫由前殿、椒房殿等40余个宫殿组成。

现存遗址主要有(1)城墙,周长25700米,基宽12~16米,最高处残高近10米;(2)未央宫前殿遗址,东西200米,南北350米;(3)椒房殿遗址,东西150米,南北200米;(4)官署遗址,东西150米,南北70米;(5)少府遗址,东西210米,南北80米;(6)天禄阁遗址,边长20米,高10米;(7)石渠阁遗址,东西80米,南北90米,高8米;(8)武库遗址,东西70米,南北350米;(9)桂宫鸿宁殿遗址,边长50米,高7米;(10)罗寨遗址,东西400米,南北500米;(11)樊寨遗址,东西100米,南北100米;(12)讲武殿遗址,边长25米,高17米;(13)楼阁遗址,东西700米,南北190米;(14)未央宫夯台遗址,东西10米,南北25米,高9米。

汉长安城及城内宫殿遗址,曾出土大量建筑材料、汉俑、简册、秦汉封泥等珍贵文物,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兴建与变迁城址选择西汉和隋、唐三个统一王朝,建都长安,在汉唐之间,还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五个地方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以及西汉末的新莽、两汉之际的更始帝刘玄、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赤眉军、黄巢、李自成等短暂立都于此。

隋唐长安城坐落在今西安市区,西汉至北周时期的长安城,位于其西北侧,位置相距很近。

这两处城址实际依托着同样的区域地理条件,即它的区域位置,处于关中腹心,农业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能够保证都城的基本需求,同时四面有险可依,易守难攻,便于居高临下,控制东部中原地区;城址正处在函谷关东西交通大干道的渭河渡口与关中东南通往长江中游地区的武关道的交叉点上,这两条道路严格受制于自然地形,因而这一交通中心位置,成为制约城址选择的关键因素。

在西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这两处城址中间,间隔有一块微微隆起的高坡,名为龙首原,西起今西安三桥一带,东至浐河岸边。

西汉以前,秦朝都城咸阳,位于渭河北岸,由于渭河的阻隔,不便向东、向南发展,所以秦朝将城区向渭河南岸扩展,陆续在渭河南岸修建一批宫殿,其中包括有著名的阿房宫,还有一座兴乐宫,即坐落在龙首原上。

汉都长安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灭楚后,最初计划建都洛阳,后来听从娄敬、张良等人建议,认识到关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决定定都关中。

当时秦朝宫室已经多遭项羽焚毁,只能暂时居住在秦朝旧都栎阳。

同年后九月,刘邦决定首先修复兴乐宫,并改名为长乐宫,以此为基础,兴建都城,取用当地一个乡聚的名称,名为长安城。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二月,长乐宫建成,朝廷百官由栎阳徙入长安。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又在长乐宫西侧兴建未央宫。

未央宫和长乐宫东西并立在龙首原上,是汉长安城中的两座主要宫室,汉朝帝后的生活和主要政治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

以后城中修筑的其他宫室都在这两座宫室北面的平地上,建造这两座宫室,显然是有意利用龙首原的地势以显现帝王的威仪;同时也控制了全城的制高点,有利于城市和帝王自身的安全。

长乐宫由一系列建筑构成,整座宫室规模很大,宫内的主要建筑是长乐宫前殿,东西近50丈,进深约12丈;另一所重要建筑为长信宫。

西汉诸帝仅刘邦常居长乐宫,从惠帝开始直到平帝,以后历朝皇帝均常居未央宫,而将长乐宫作为太后的寝宫。

长信宫即皇太后在长乐宫中的常住殿宇。

未央宫的主体建筑也是前殿,其规模与长乐宫前殿大体相当,东西50丈,进深15丈,高35丈,是皇帝朝会诸侯群臣的场所。

汉武帝时重新整修未央宫,增建有柏梁台等建筑,并改造原有宫殿,将未央宫前殿改造成以木兰为栋,文杏为梁,金铺玉户,重轩镂槛。

长安城城垣长安城城垣,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正月开始兴建,前后进行几次,到惠帝五年(前190年)九月,基本完工。

城垣周回60里左右(汉里),城高3丈5尺,四周各开三座城门,四面都有渠水或河水环绕。

南面由东向西依次为:覆盎门(杜门)、安门、西安门;西面由南向北依次为章门、直门、雍门;北面由西向东依次为:横门、洛门、利门;东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宣平门(东都门)、清明门、霸门。

由于是先建宫殿居宅后围城垣,里面有建筑物的限制,外面西侧又有泬水限制,当时的渭河河道也比现在要偏南许多,紧逼着汉长安城城区,在北侧也限制着城墙的修筑,所以汉长安城的城墙除东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

当时城中宫殿所占的面积还不到一半,有相当大一部分民居。

汉武帝时大兴土木,在未央宫北面增修高祖时草创的北宫,并新建有桂宫、明光宫等宫殿群,占去城中大部分空间,普通居民的居住区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布局汉长安城内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说法,详细情况,目前还无法复原,但可知街道布局与宫殿的平面布局一样,都不够规整。

文献记载汉长安城的一般居民区共划分为160个里,但流传下来的里名总共只有十几个,现已无法一一复原。

在长安城北面的横门东西两侧,设有九个市进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门外也设有市,城南还有专门交易书籍的“槐市”。

三个大的发展汉武帝时期长安城在城垣外面有三个大的发展。

即在城西和城南分别修筑建章宫和明堂,在城西南开凿昆明池,以及拓展上林苑。

建章宫建在未央宫西侧,周回30里,规模比长乐、未央两宫都大,高可俯视未央宫,有凌空阁道,跨越城墙,连通未央宫。

明堂是礼制建筑。

昆明池开凿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是一个大型人工湖泊,周回40里左右,占地300多顷。

开凿昆明池本是为训练水军,客观上却成为汉长安城的一座大型水库。

上林苑本是秦朝设在渭河南岸的苑囿,汉武帝三年(前138年)大幅度扩展上林苑后,其范围周袤300余里,苑内建有大量亭台楼阁,布满珍禽奇兽,名木异草,汉朝皇帝秋冬季节都要在苑中射猎。

日益凋敝汉武帝以后,长安城中再没有大规模的兴建,一直维持着原来的规模。

经过西汉末年、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无数次战争动乱,长安城日益凋敝残破。

虽然在北周时期,还沿用汉长安城作为都城,但由于历时过久,城中宫宇朽蠹,供水、排水严重不畅,不易修复,同时龙首原北侧,逼近渭河,范围狭促,难以扩大城区规模,而龙首原南侧,地形开阔高爽,从南山引水方便,于是隋文帝在统一全国后,便决定在龙首原南侧,另建新都。

大兴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六月,下诏兴建新都,左庶子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并组织施工,同年年底,基本完工。

隋文帝在北周时曾受封为大兴郡公,故命名新都为大兴城,宫城为大兴宫,宫城正殿为大兴殿,大兴殿正门为大兴门,新设禁苑为大兴苑。

开皇三年(583年)三月,迁入大兴城。

大兴城完全按照宇文恺的总体规划施工建造,平面布局规整,整个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构成。

外郭城形状近方形,东西宽度略大于南北长度,东西宽9000多米,南北长8000多米,城周长35·5公里。

由于城墙过长,修建时间仓促,大兴城初完工时城墙较低矮,以后陆续增筑过多次,见于记载者即有隋大业九年(613年)一次、大业末年一次、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两次、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一次,前后共5次。

大兴城外郭城南、东、西三面各开三门,至唐相承未改。

南面中间为明德门,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东面由北至南依次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西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

北面两门,都在宫城西侧,西为光化门,东为华林门,唐避武后祖讳改为芳林门。

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其南为皇城,其余部分共有14条东西向街道,11条南北向街道,把外郭城分成排列规整的坊市。

以全城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正对皇城正门朱雀门)为界,两侧相互对称。

全城共有109坊,朱雀街西为55坊,朱雀街东为因城东南角曲江池占去一坊地,比街西少一坊,为54坊。

此外,在朱雀街东西两侧,各用两坊地面积,修筑有都会市和利人市。

都会市在朱雀街东侧,唐代称为东市;西市在朱雀街西,唐代称为西市。

坊四面有围墙,通过固定的坊门出入,是相对封闭的居住区。

坊又称里,坊制是由秦汉在城乡普遍施行的闾里制沿承而来。

东、西两市是商肆集中的商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