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

合集下载

百家讲坛-金正昆讲礼仪之名片礼仪

百家讲坛-金正昆讲礼仪之名片礼仪

百家讲坛:金正昆讲礼仪之名片礼仪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名片的使用。

联系业务,结交朋友,互留名片似乎成为初次相识时不可缺少的程序。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这些小小的卡片却往往会使人们不知所措,名片上面究竟印什么比较得体?面对大人物,该如何索要名片?交换名片时,又该注意些什么?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解析这一小小卡片的魔力,使您了解名片中的礼仪。

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好,我们这一讲来和大家谈一谈交际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具体问题,有关名片的礼仪。

我常常喜欢讲一句话,名片是现代人的自我介绍信和社交的联谊卡。

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种自我介绍,那我在大庭广众之前跟你见面,我不好意思自卖自夸,我是教授,我是讨论礼仪的专家,我是什么主任什么这个那个的,你这不好意思说的,但是一张名片递过去,你姓甚名谁,何方神圣,所居何处,现位何位一清二楚,人家要不相信在互联网上或打电话验证一下就对了,所以名片它是个自我介绍信。

倒过来说,它也是一种社交的联谊卡,联谊之用。

是吧,我现在想联系一个酒店,我想联系购买一个电器,我想找人合伙做一笔生意,我找谁去,我总是要找一些熟人或者有过交往的人,这样比较可靠,那这样的话我就会从名片中进行检索,是这样的作用。

有一个专家说过两句话,这两句话有点刻薄,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这两句话把名片的重要性说出来了。

第一句话他说,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名片的人往往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

换而言之,你在日常交往中,尤其你的交际圈比较大的时候,名片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倒过来说,你在社交场合你要拿不出来名片,有的时候会损害自身形象,你交际圈窄。

第二句话他说,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不会使用名片的人是没有交际阅历的人。

第一句话它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名片,第二句话它提醒我们,我们要会用名片。

我注意到了,有相当数量的同志他其实是有名片不会用名片,譬如在比较重要的交往中,使用名片,我们一般有个三不准,尤其是在对外交往中,有三不准,哪三个不准?我这里讲的是公司企业的商务交往,国际商务礼仪,第一个不准,名片是不能随便进行涂改的。

《金正昆谈礼仪之礼品礼仪》

《金正昆谈礼仪之礼品礼仪》

《金正昆谈礼仪之礼品礼仪》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大节、小节年年过,迎来送往天天有,小小礼品不能少。

左看看,右瞅瞅,大小礼品堆成山。

可是,礼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过节就犯愁,亲戚、朋友、同事一个都不能少。

进商场、逛市场,左一包、右一包,满头大汗,腿发软。

满心欢喜,提着礼品又犯难,亲戚、朋友、同事送礼有别。

小小礼品,大难题。

不过不用愁,金教授为您支招,礼品礼仪娓娓道来,让礼品为您的社交生活锦上添花!(全文)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论交际礼仪的问题,本讲要跟同志们谈一谈关于礼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管你年龄大小,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我想礼品的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那么,谈到礼品大概有两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第一,在日常交往中,需要礼品吗?换而言之,就是礼品的定位。

我们有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礼多人不怪,和任何人打交道,空着手不合适,但是还有另外一些同志认为礼品是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甚至有虚伪、做作、腐败别人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谈到礼品第一个问题要讲到,需不需要礼品。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需要的话,马上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日常交往中,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礼品。

这两个问题恐怕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主要问题了。

第一,我想跟同志们讲一讲礼品的定位。

我记得在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礼仪专家,她叫伊丽莎白,她讲了一句话,她说:“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换而言之,她认为,在人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礼品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对她这个说法,我表示赞同。

当然,我想进一步来说,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选择礼品,要明白它的定位,就是你把礼品看作是做什么用的。

我注意到,有些同志定位不太准确,有一次我有一个学生,他联系到欧洲某国去读书,那个国家当时签证比较难下来,他首先请我写了一个推荐信,老师给学生写推荐信我写得也非常认真,完了以后聊天的时候他问我,到那个国家有什么注意事项,我就谈了一些注意事项,他顺嘴问了一个问题,他说那个国家的什么人你认识吗?我认识。

金 正 昆

金 正 昆

金正昆教授金正昆:1959年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兼任:政府多部门、北京礼仪学院顾问研究领域:外交学、礼仪学、传播学主要经历:1989年任教于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教研室1995年任教于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传播教研室1998年任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外交学教研室副主任2000年任人民大学国家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2001年兼任人民大学国家关系学院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个人专著10本:《现代外交学概论》、《涉外礼仪教程》、《政务礼仪教程》、《商务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企业家礼仪》、《外事礼仪》、《大学生礼仪》主编7部:《文官礼仪》、《涉外交际礼仪》、《现代礼仪丛书》、《基层公务员礼仪修养》曾获奖项: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十大教学标兵”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传播学一、传播学概述1.什么是传播2.传播的作用3.传播与信息的关系4.信息革命5.交际与传播6.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及内容二、传播的类型1.个体传播2.集体传播3.大众传播三、大众传播研究1.大众传播的基本途径2.各种大众传媒的利弊(1)电视(2)报纸(3)广播(4)杂志(5)网络(6)其他3.大众传媒的利用(1)双边关系的建立(2)双边合作的可能四、人际关系研究1.人际关系与传播2.人际关系的类型3.人际关系的规律4.人际关系的结构5.人际关系的本质6.成功的人际交往五、人际传播分析1.人际传播的动机(1)合群倾向(2)态度一致2.发送者心态3.接受者心态4.人际传播说服模式(1)亚里士多德模式(2)卡特赖特模式(3)霍夫兰模式5.人际交往基本理论(1)米德理论(2)康波理论(3)戈夫曼理论六、双向沟通1.什么是沟通2.沟通的必要性3.沟通的基本形式4.沟通的基本理论5.沟通障碍的克服七、跨文化沟通1.跨文化沟通的内涵与外延2.跨文化沟通的动因3.跨文化沟通的可能4.跨文化沟通的难题与障碍5.跨文化沟通的个案分析(1)个体(2)群众(3)组织(4)民族(5)社会(6)国家或集团八、两种特殊传播研究(一)语言传播1.规范2.不规范(二)第二语言(副语言)传播1.第二语言的界定2.第二语言传播的形式《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内涵1.公关是塑造形象的艺术2.公关是双向沟通的技巧3.公关是现代企业的桥梁二、公共关系的外延1.内求团结:人的自立2.外求发展:企业造势三、企业常用公关模式1.公关模式概论2.公关模式常规类型(1)宣传型(2)交际型(3)服务型(4)征询型(5)公益型四、企业形象的塑造1.什么是企业形象(1)人的因素(2)物的因素2.企业形象的功能3.企业形象可识别系统(1)视觉识别(2)理念识别(3)行为识别4.塑造企业形象的手段五、公关活动常规形式(一)1.新闻发布会2.新年茶话会3.产品展示会4.周末聚餐会5.文艺联欢会六、公关活动常规形式(二)1.礼品2.宴请3.舞会4.拜访七、公关人员的自我包装1.仪表2.举止3.谈吐4.服饰5.待人接物八、公关人员的基本能力1.品德2.智慧3.性格4.情趣5.知识6.阅历7.交际8.应变九、公关宣传(一)公关宣传的时机1.主动宣传2.被动宣传(二)广告1.三B2.类别(三)舆论1.传媒作用2.传媒分类3.传媒选择4.传媒利用十、公关基本理论1.公关三要素2.首轮效应3.末轮效应4.布吉林理论5.角色定位理论6.避雷针理论高级商务礼仪一、礼仪概述1.商务礼仪的内涵(1)商界人士的沟通技巧(2)商界人士的行为规范(3)商界人士的通告证书2.商务礼仪的功能(1)内强个人素质(2)外塑企业形象3.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1)初次交往(2)公务交往(3)涉外交往二、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1.商务礼仪的操作(1)操作重点(2)操作难点2.商务礼仪的应用规则(1)双向沟通(2)角色定位(3)首轮效应三、商务人员形象设计1.服饰基本要求(1)符合身份(2)扬长避短(3)区分场合(4)恪守成规2.服饰搭配“三要素”3.西装着装“三个三”(1)三色原则(2)三一定律(3)三大禁忌4.职场正装“六大禁忌”5.饰物的选用6.女职员的化妆(1)化妆的作用(2)化妆的守则(3)化妆的禁忌7.仪表与仪态四、商务交际技巧1.商界的称谓(1)宜用;(2)忌用2.介绍(1)介绍本人;(2)介绍他人;(3)介绍集体;(4)介绍业务:“零干扰”3.会面礼节(1)握手;(2)常用的涉外礼节4.交谈(1)三A规则(2)话题选择(3)“说什么”与“如何说”:交谈训练5.电话(1)电话形象(2)两个“三”原则(3)手机与呼机的使用6.座次的排列(1)待客;(2)谈判;(3)开会;(4)签约;(5)宴请;(6)旗帜;(7)乘车;(8)行进与引导、陪同五、商务人员的社交应酬1.名片(1)制作格式(2)索取、递交与接受2.礼品(1)五W原则(2)职场宜送与忌送之物3.宴会(1)五W原则(2)宴请形式(3)菜单确定的技巧与忌讳(4)中餐礼仪(5)西餐礼仪(6)自助餐礼仪。

金正昆教授涉外礼仪案例分析

金正昆教授涉外礼仪案例分析

金正昆教授涉外礼仪案例分析篇一:金正昆涉外礼仪观后感(一)看了金正昆教授讲授的涉外交往礼仪教程后,感慨颇深,受益匪浅。

在现代生活中,是否懂得交往礼仪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关键,关系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

懂得交往礼仪,能够体现自己的人文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交往中为自己加分添彩。

对于以后出国留学、与外国人交往、在外企工作等都十分重要。

面对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首先要学习一些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交往礼仪,这既是尊重他人,以人为本,也是在提升国人形象。

尊重他国文化传统,例如女士优先、遵守秩序等,以及对于颜色、数字等的禁忌喜好等。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差异,应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相互理解和包容,在越来越多的涉外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文化水平和交往能力。

在国际交往中,应该时刻注意维护本国形象。

首先要符合干净整洁、遵守秩序、充满自信三个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国人良好形象。

例如不能过分谦虚,在接待客人、求职应聘、初次交往中要充分自信,善于肯定自己,这是十分必要的。

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以维护祖国利益为先,这也是我们对外交往的基本要求。

涉外礼仪是多方面的,包含服饰、语言、宴会、礼品、接待等许多方面,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水平。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因文化多样而精彩,只要以人为本,自信大方,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交到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多机会,让人生出彩。

篇二:金正昆:涉外礼仪金正昆:涉外礼仪内容简介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由于地区和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对于礼仪的认识各有差异。

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叫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外事交往增多。

《百家讲坛》金正昆 介绍礼仪

《百家讲坛》金正昆 介绍礼仪

介绍礼仪央视国际(2005年06月13日10:14)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现代生活,人们交往范围日益广泛,似乎每天都在认识新的面孔,结交新的朋友。

初次认识,总少不了介绍。

介绍自己,介绍别人。

得体的介绍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人们又把介绍称为交际之桥。

在人际交往中,介绍有很多技巧。

谁先介绍?谁后介绍?什么时候介绍最为恰当?介绍的内容又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通常决定着介绍的成功与否。

(全文)在社交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说,人际交往始自介绍,换而言之,你跟任何外人打交道,把介绍这个程序去掉了,恐怕就非常地麻烦。

所以我经常喜欢说一句话,我说介绍是交际之桥,人和人打交道,介绍是一个桥梁,另外我还喜欢说一句话,交际意在说明情况。

既然是说明情况,自我介绍也好,为别人介绍也好,介绍业务也好,介绍就不能缺少的。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里去串门,大家坐在一块儿吹牛,过年过节大家在一块儿吹牛,男主人女主人当时忙着给我们造饭造菜,就顾不上张罗照顾我们这些客人了,而我们这些客人来自不是一个单位不是一个部门,大家在那儿自己吹,吹着吹着就说到职业的问题了,考大学报专业的问题了,有一个女同志,年龄跟我差不多,四、五十岁样子,在那儿发感慨,说现在当爹妈不好当,就这一个宝贝马上考大学了,这选什么专业不好说,边上有一个同志他认识我,刚才说话这女同志说孩子报什么专业的女同志她不认识我,但是边上有个同志他认识我,他就把话往我这儿引,因为我在大学当老师,他说我觉得你们家那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男孩女孩报专业不太一样的,那女同志就讲说我家是姑娘,他说那你家姑娘要可能的话报个师范专业或者报个能够当大学老师的这种专业这个好,说当大学老师既有社会地位而且有教养,而且作为女同志来讲还不累,收入还可以,诸如此类讲了很多老师的好话,没想到那个女同志听了半天之后就讲什么,说我们家孩子当什么都行,就是不当老师,老师多辛苦啊,你看那教授,教授教授,越教越瘦的,说完了之后才问我,您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越教越瘦,它这是个什么问题?它这是个问题就是说说话比较唐突,缺少介绍,但是这个实际上在我这个专业的讲法来讲,叫做介绍人不到位,假如我们到你家去,男主人女主人,你碰到人家不认识的客人,你得引见一下,否则他们两边大眼瞪小眼都很尴尬,所以这是第一种情况,这是介绍的一个缺位。

金教授讲礼仪(百家讲台)

金教授讲礼仪(百家讲台)

主讲人简介:金正昆,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孔老夫子两千年前念念有词,以礼治国、以礼服人,打造谦谦君子之国。

古人云:“礼兴人和”,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义。

如何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如何成为社交场的焦点人物?如何成就你的君子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教授为您解除礼仪困惑、塑造和谐人生。

(全文)各位好,非常高兴地来和各位交流一下,交往礼仪和交往艺术的问题。

金教授我对“礼仪”这两个字有解释。

“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尊重。

“礼者敬人也”。

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

但是你光说尊重有时候没用。

心里想什么?你得善于表达,它需要形式。

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把这活儿做地道了,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

“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

你比如举个简单例子,刚才主持人介绍请金老师上场,那么因为我们这儿是一个礼仪讲堂,《百家讲坛》。

那金教授我就是老师,我给各位讲课,当然我们应该说说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

倘若你要是外人,到人民大学也好,到北京大学也好,如果你不是我学生,如果你不是我同事,游戏规则一般不叫我金老师,要叫我金教授。

为什么呀?人际交往你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使用尊称。

而且尊称的一般技巧就高不就低。

谁叫我金老师呢?主持人,我们这是个《百家讲坛》,她可以叫我金老师,我听说我们在座的有中学生、大学生,你也可以叫我金老师,因为我就是老师嘛。

但是外面的话,你要对外交往的话,跨行业、跨地区,不叫我金老师,要叫我金教授,就高不就低。

当然我也见过不在行的人,那天一个同志问我,他说我也想叫你教授,但是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

金正昆教授简介及各集内容介绍

金正昆教授简介及各集内容介绍
第一期:交往艺术的重要功能
第二期:尊重为本(上)
第三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尊重为本(下)
第四期:善于表达(上)
第五期:善于表达(下)
第六期:交往的规矩 第七期:形式规范
第八期:形式规范与沟通技巧 第九期:沟通技巧
金正昆教授简介及各集内容介绍
RM视频格式
老师简介 ◆资深、权威的国际商务礼仪专家、外交部礼宾司礼仪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某知名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金正昆教授。 ◆目前在某知名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国际礼仪》、《社交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课程。金老师是近年活跃在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讲台上的风云人物,不但受到人大学子拥戴,更经常为大型企业及政府部门进行礼仪及人际沟通技能的培训。 内容简介 本套商务礼仪共十一张VCD,二十二期,是由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和北京东方燕园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制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北京财经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金正昆教授讲授的。
第十期:形象设计 第十一期: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期:形象设计与适用范围 第十三期:适用范围
第十四期:3A原则 第十五期:适用范围
第十六期:商务着装基本规范 第十七期:商务着装基本规范与语言艺术
第十八期:语言艺术和电话形象 第十九期:会面礼仪 第二十期:名片的使用
第二十一期:商务交往的座次礼仪 第二十二期:礼品的礼仪问题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正昆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正昆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正昆
金正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博士生导师。

1977年4月参加工作。

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

1989年9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

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外交思想史》、《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有效沟通》、《交往艺术》、《现代商务礼仪》多门专业课、基础课。

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礼仪课程。

现招收外交学硕士研究生、外交学博士研究生。

已公开发表近百篇文章、论文。

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2部,主编教材6部,累计个人发表约580万字。

代表作为《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外事礼仪》、《公务员礼仪》、《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

其中《外交学》为国家教育部“十五”与“十一五”规划教材,《公务员礼仪》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开启礼仪百宝箱,送你一条人际交往的法则。

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成功的人际关系,点石成金,因此,被称为《白金法则》。

1987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德拉博士,和奥康纳博士发表论文,阐述《白金法则》:在人间交往中,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

亚历山大德拉博士,和奥康纳博士所讲的《白金法则》,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现代交往行为要合法,现代交往最重要的一个意识,就是法的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依法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要求法治,所以,行为要合法。

第二个要点是,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你要是没有这样的意识,有时候就非常麻烦。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单位去,朋友是我中学同学,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

中学同学,20多年没见了,一见面,非要请我吃饭。

我一般不大爱吃别人的请,肠胃不太好,但是,同学请,不好推辞,吃。

同学关系,是中国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董事长,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三个人陪着我去吃。

他们没跟我说什么,就把我拉进一家高档渔村。

金教授,跟你不客气,知道你时间比较紧,咱们来了就吃,菜已经点了。

那桌菜相当丰盛,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善于沟通的,我说这一桌得上千吧,我也不客气了,谢谢老同学!他挺实在,说咱们不是政府,不存在大吃大喝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钱。

说实话,这个渔村是我大舅哥的产业,想吃什么咱们都可以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敢吃,什么都敢吃。

我对董事长说:一方面我要感谢你,另一方面你是我同学,我也跟你不客气。

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这么隆重接待我,我吃你几千块钱的东西,不给你点回报,对不起你。

我就给你老兄提个建议吧,你好像不太会请客。

我问他:你请谁?我当然请你啊!我说你既然是请我,为什么不问我:金教授,您不吃什么?您想吃什么?想吃海鲜,还是吃农家菜?即便是吃海鲜,到海边吃,还是到农家小院吃,到渔村吃,还是到五星酒店吃?你得问我一下。

你问都不问,就把我拉到这儿来。

我这话一说,他脸上挂不住了。

当然他很聪明,不跟我碰撞,他恶狠狠地瞪着办公室主任,意思说,是那家伙干的。

办公室主任当时委曲求全,没吭气。

过了一会儿,董事长,总经理出去打电话,办公室主任悄悄地对我说:金教授,这一桌菜都是好吃的。

我说,我给你说个实话,可能这都是你自己爱吃的。

你又不是我老婆,你怎么知道我爱不爱吃?其实,他是没有交往以对方为中心的意识。

那么,《白金法则》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它涉及到的主要是,有效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这两个问题。

我们讲过,礼仪的重点,实际上是一个交往的艺术。

怎么处理好和别人的人际关系呢?有两个问题不可忘却,第一是互动,什么叫互动?就是要换位思考。

我给大家出个小问题:假定你是天津市的一个机关工作人员,你们单位请金教授到天津去做报告,单位领导派你开车到北京来,把我运到天津去。

北京到天津高速公路得走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请问:你在车上跟我交谈,什么话题比较好?这个问题,你是不可能不谈的,两个小时你不可能只说一句话:金教授,到了。

那你真的是运货呢!我遇到过搞接待服务的同志,跟你聊天,他不会找话题。

比如你从外地到北京来,他第二天见到你问:你昨天晚上睡得好吗?你吃得好吗?还有更敷衍的:你们南方天气冷吗?见过北京下的雪吗?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叫见外。

你跟别人聊天,什么话题最佳呢?其实,我已经给你了,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你和外人打交道,你和金教授聊天,最佳的话题是什么呢?是老金最擅长的问题。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得聊金教授所擅长的问题。

比如你问:金教授,排列座次,是左高还是右高?这我在行。

你问金教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穿西装穿蓝色的好,还是穿黑色的好?单排扣好,还是双排扣好?这我也在行。

你不要问我不在行的,金教授F4是什么?F4是谁我都不知道。

夸人大家都会吧,我还真见过不会夸人的。

那天,我去中关村,在一个单位吃请,我是主张少说多听的,一个同志找话问我:教授,贵庚啊?我说贵庚轮不着,老金是59年生人,今年46岁。

哦,那你今年要特别注意啊!我说:今年又不是我的本命年,迷信说本命年要注意。

我也不迷信,我也不是本命年,有什么要注意的?他说:你不知道,网上有条消息,社会学家,生理学家,医学家做过统计,你们这些名人专家,比较疲劳,目前是高负荷,高压力,你们是属于那种高危人种,像你们这种人,平均寿命一般不到50。

其实,他是光考虑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但是,他没有想结果,没有换位思考,他畅所欲言的结果是对方对他产生不好的看法。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实现成功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换位思考是比较重要的。

怎么处理好和别人的人际关系呢?第二个要点是,有效沟通。

在我眼里,我们都是中国人民,都是自己人嘛。

但是,说实话,有的时候,确实有笨人和聪明人。

笨人是什么?笨人就是不会沟通,好心好意不得好报,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夸人家跟骂人家似的。

当然,沟通其实很难。

比如,开个玩笑,在场的男同志,你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一般而论,女性对自己相貌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说白了,就是女人一般都认为自己长得不错。

不是一般的不错,是很棒。

尤其是年轻女子,但是,有时候她跟老公,跟男朋友打太极拳,假谦虚。

她跟老公说:我长得也就是一般人。

其实她要的答案是,否定之否定。

我也见过老实的老公,他安慰老婆:反正我也不在乎相貌,昨俩都是一般人。

掐死你!这就叫没有有效沟通,不懂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有效沟通是比较难的。

有一次,我回家比较晚,不想做饭,老婆也不想做饭,那我们就到外面去吃吧。

我们跑进一个家常菜饭店,这个饭店家常菜做得好,小妹长得漂亮,服务态度热情,价钱公道。

但是,员工可能没有培训过,我们俩往那一坐,人家小妹笑咪咪地上来了:二位,要饭吗?我不太爱生气,我从来不拿别人来折磨自己,但不能保证我老婆也这样啊。

我老婆要说两句难听的话怎么办呢?所以,我就赶快和稀泥。

我说靓女,你看清楚了,我们这两个家伙长得像洪七公吗?我想拿丐帮来幽默她一下。

没想到小妹,非常纯洁地问:洪七公是谁?她不跟你过招,对话不在一个平台上,就像你决斗没有对手,你多寂寞啊。

拔剑四顾心茫然,其实是,没有有效的沟通。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怎样实现有效的沟通呢?沟通是有规则的,其实是两句话,第一句话,看对象讲规矩。

比如现场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北京人,北京人打招呼有个习惯,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这句话,其实就是打招呼。

可是,老外他听不懂。

有一次,有个领导会见外宾,没话找话问老外:各位,你们吃了吗?老外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没吃!领导只好立刻请大家吃一顿。

本来就没有准备请吃,谁让你问的?本来是打招呼,人家还真吃。

所以,我告诉翻译,以后首长问:吃了没有?一律翻译成:你好!这叫看对象讲规矩。

老外有个习惯,尤其是西方人,喜欢恭维异性,见了男人,说你是帅哥,见了女孩,说你是靓女。

有时候说你:charming 好有魅力,说你:sexity 很性感。

我们在座的,如果你是一位老师,miss 李,李女士,李小姐,你长得很漂亮。

我相信,你一定会落落大方,eyes to eyes 看着对方的双眼说:谢谢。

傻丫头哪儿都有,你跟她说:小王你很漂亮!还没有说她性感呢,她当真了,我哪儿漂亮?傻丫头她听不懂人家讲的话。

所以,我告诉翻译:以后,凡老外夸我们姑娘很性感,一律翻译成:吃过没有。

这样,她听得懂啊。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看对象讲规矩,比较重要。

沟通还要注意第二句话,了解人,尊重人。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最重要的是永远不失敬人之意。

但是,尊重的前提是了解。

你不了解他,怎么尊重他?了解人,才有尊重可言。

比如,你要请我吃饭,你认为哪个问题最重要?一般人会问,您爱吃点什么?您想吃点什么?其实,这样问是没有经验。

有社交经验的人,第一次请外人吃饭,最得体的做法是要问他:您不能吃什么?这就是要了解人。

因为在吃的问题上,有民族禁忌的,有宗教禁忌的,有职业禁忌的,还有个人禁忌的,你不问能行吗?比如穆斯林,不吃动物的血液,西方人不吃动物的头和脚。

我是满族,满族不吃狗肉。

你看我的名字金正昆,很容易把我当成朝鲜族,朝鲜族喜欢吃狗肉。

我就碰到过一回,那次到南方某市去,临近中越边境,那个地方流行吃狗肉。

一个同志跟我讲,咱们这个小城市能请到您很不容易,你见多识广,不给你吃别的,就请您吃狗肉吧!他还详细介绍:黄狗比白狗好吃,白狗比黑狗好吃,为了让你长长见识,三种狗各弄一只。

他好心好意,但我不能吃,所以,了解人是尊重人的前提。

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学习《白金法则》,什么东西最重要?在我来看,两个问题最重要,第一个问题是摆正位置。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位置。

比如现在我跟各位讲课,我为大家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什么是服务?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

当你为别人服务时,应该有求必应,不厌其烦。

有的人可能会问:这样做平等吗?谁说不平等了?这个服务,我们说它是平等的,就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相互服务。

比如,你在酒店工作,现在我给你讲课,我为你服务。

换一个角度,我到你酒店去,你就为我服务。

我们看电视节目,电视台的从业人员,为大家服务,电视台的同志到你那儿去美发,买衣服,你又为他服务。

整个社会是相互服务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服务是相对的,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

今年夏天,我到上海去开一个会,住在一家五星酒店,那天上午肠胃不太好,没有吃午餐,早餐也没有吃。

上海人工作很细,办公室的同志发现我没有吃,中午给我送餐,送了一碗面过来。

五星酒店一碗面肯定很贵,我问服务生:这碗面多少钱?他说加上服务费:128元。

其实那个面,上海人叫阳春面,光板面加点葱花。

我尝了尝,比较咸。

我跟服务生说:不行,这个面太咸,拿回去重做。

服务生把面端走了,在场的工作人员问我:金教授,你的肠胃是不是非常难受?我说你是什么意思?他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跟服务生这么厉害过?如果你非常不舒服,我们马上陪你去医院看看。

说实话,我没有什么不舒服,而是这碗面太贵。

128块一碗面,他卖的是服务,不是面。

2块钱一碗面,我是没有意见。

既然你卖的是服务,我就有权提出要求,否则我吃两块钱一碗的面,我可以吃多少碗?64碗!当然,这个酒店服务非常好,不到10分钟,厨师长亲自给我端来两碗面。

他说:先生,不好意思,我们五星酒店,一碗面都没有让您吃高兴,实在影响形象。

为了表示歉意,我亲自来向您道歉,我是厨师长,这是我亲自给您煮的两碗面。

第一碗面他拿给我看,说这碗面,是你刚才吃的那碗面的含盐量的一半。

他怎么计算的,咱也不知道。

但这句话让你听了好听啊,因为他是定量分析,说明操作是有规矩的。

如果这碗面你还觉得咸的话,还有一碗面,那碗面一点盐也没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