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声现象测试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声现象测试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声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验证(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A【解析】当音叉发声时会振动,所以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可以感觉到音叉的振动;故选A.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答案】B【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不止,声音就不会消失,反之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详解】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故选B;【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在振动.点睛:本题是有关声现象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可以使水花溅起,据此解答.4.在下雨打雷时,每一次雷电后,雷声总是隆隆不绝于耳,这是因为A.声音的反射B.多次打雷的原因C.双耳效应D.雷声分裂所致【答案】A【解析】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故选A.5.小明自己唱歌并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出来听时觉得不一样,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小明唱歌,声源相同B.前者主要是通过“骨传导”听见的,后者是通过空气的传播听到的C.都是录音机的扬声器振动发声的D.失真的原因仅仅是录音机质量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A. C. 小明自己唱歌,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而再放出来时,声源是录音机,即扬声器振动发声,声源不相同,故AC错误;B. 小明自己唱歌,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传递到耳中,而后者是通过空气的传播听到的,两者传递声音的介质不同,听到的声音有一定差别,故B正确;D. 听到声音的不同,与录音机的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B。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3)——声现象(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3)——声现象(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3)——声现象一.选择题(共33小题)1.(2020•绵阳)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2.(2020•西藏)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3.(2020•鞍山)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朵的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2020•鄂尔多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小东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

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5.(2020•西宁)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

在疫情发生后医院救护病人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用B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时吸热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6.(2020•黄石)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7.(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成都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④符合题意。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声现象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声现象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 正确;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物理】中考物理声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声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声现象真题汇编( 含答案 ) 及分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对声音的流传,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互相间能听到掌声B.声音能靠固体随和体流传而不可以靠液体流传C.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约1500 米/秒D. 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能否有火车驶来【答案】D20Hz的叫次【分析】【剖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次范围是20~ 20000Hz,低于声波,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3)声音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声音在不一样介质中的流传速度是不一样的.【解答】 A、真空不可以传声,所以月球上宇航员鼓掌互相间不可以听到掌声,故 A 错误;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次范围是 20~20000Hz,低于 20Hz 的叫次声波,因为次声波的频次不在人的听觉频次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 B 错误;C、在同种介质中,次声波的流传速度与超声波同样,故 C 错误;D、声音在固体中流传的速度最快,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能更早发现远处能否有火车驶来,故 D 正确.应选 D.2.下边四句话中正确的选项是()A.用超声波冲洗钟表等精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达能量B.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别,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340m/s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带消声器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 A【分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达能量,超声波是高频次高能量,所以能够用超声波冲洗钟表等精细仪器,故 A 正确;B、听诊器能够减小声音的分别,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 B 错误;C、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流传,故 C 错误;D、排气管上附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应选 A.【剖析】解决本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 )声音在不一样介质中流传速度不一样,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防治噪声污染能够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流传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4)防治噪声污染能够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流传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3.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读活动.下边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鉴其他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 A【分析】【解答】解: 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 A 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是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 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鉴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 C 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应选 A.【剖析】( 1 )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能否有地点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一样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据音色能够判断不一样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4.超声波是一种频次高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 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流传要依赖弹性介质,其流传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经过介质按超声波的流传方向传达能量,这类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以下理解错误的选项是()A.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次范围内B. 超声波能传达能量C. 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 D【分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次高于20000Hz,频次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 正确;B、超声波可传达能量,故 B 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D 错误.应选 D.【剖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流传是需要介质的,它既能够在气体中流传,也能够在固体和液体中流传,但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频次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达能量.5.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声音在真空中流传速度最大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达能量【答案】 A【分析】【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次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B错误;C、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 C 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达信息,故 D 错误.应选 A.【剖析】(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次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4)声音能够传达信息和能量.6.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若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达信息D.用大小不一样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一样【答案】 AA 正【分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若是依据音色来判断不一样的发声体,故确;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B 错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达能量,故 C 错误;D、用大小不一样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一样,故 D 错误.应选 A.【剖析】(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次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一个特征.(2)防备噪声的门路:在声源处减弱、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能够传达信息和能量.7.对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哨声在真空中流传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可以传达能量【答案】B【分析】【解答】解:A、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 A 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故 B 正确;C、声音碰到阻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 C 错误;D、哨声即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故D 错误.应选 B.【剖析】( 1 )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8.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可以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可以传声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状况,利用了声能传达信息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够减少声音的分别,进而增大响度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 D【分析】【解答】解:A、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可以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可以传声,故A 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状况是利用了声能传达信息,故 B 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够减少声音的分别,进而增大响度,故 C 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可以减弱噪声,故 D 错误;应选: D.【剖析】( 1)真空不可以传声;(2)声音能够传达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此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9.我国当前正在实行“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若是你未来登上了月球做研究实验,如下图,以下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着落,石块先落地B. (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而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 C. ( c)图:给向来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 d)图:敲击右侧音叉,靠在左侧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 C【分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快度与质量没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辰,两物体拥有同样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完整同样,同时落地,故 A 正确;B、在地球上能达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着落,故 B 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了然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能够达成,故 C 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可以流传,所以敲击右侧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 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快度与质量没关,都为g,同时着落,在落地前有同样的速度;( 2)地球上,大气压能够支持 10.3m 高的水柱;( 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了然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磁场;( 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流传,真空不可以传声.10.声音是一种常有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亲密有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市里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流传过程中减弱噪音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能够发作声音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拥有能量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若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 C【分析】【解答】解:A、市里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 A 错误.B、物体不振动,是没法发作声音的,故 B 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拥有能量,故 C 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若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防治噪声能够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流传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应了声音的质量与特点;声音的流传过程也是能量的流传过程.11.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使劲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盛,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丙图中,从上边倒水,下边无瓶盖时乒乓球不可以上调,遮住瓶盖乒乓球能上调,说明只需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可以产生浮力D.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流传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A【分析】【解答】音叉发作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A 切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使劲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边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边的压强盛于上边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 B 不切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空隙中流出,乒乓球下边的水向下贱,下表面遇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遇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遇到的协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可以上调;遮住瓶盖时,乒乓球淹没水中,乒乓球遇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调, C 不切合题意;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必定等于入射角,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A。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声现象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声现象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答案】A【解析】【详解】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10.3s=0.15s 2t=,110.15s330m/s=49.5ms vt==⨯,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20.7s=0.35s 2t=,220.35s330m/s=115.5ms vt==⨯,则峡谷的宽度为:1249.5m+115.5m=165ms s s=+=,故选A。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一、填空题1.(2020 河南)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频率为256 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 Hz的B 音叉中,(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答案】振动 B2.(2020 江苏连云港)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答案】(1).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 不能3.(2020 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答案】(1). 振动(2). 空气3.(2020 辽宁)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

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1). 振动(2). 音色(3). 信息4.(2020 吉林)如图所示,松花江上,鼓声阵阵,百舸争流。

鼓声是由鼓面的产生的。

【答案】振动4.(2020 新疆)055型驱逐舰是我国新一代主力驱逐舰,也是我国打造蓝水海军的重要力量:(2)南昌舰进行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敌方潜艇的。

【答案】超声波5.(2020 江苏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

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09杭州〕5.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能够直截了当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答案:B
〔09济宁〕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那个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B
答案:D
〔09江苏〕8.如下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
多次被弹开.那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缘故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刻
答案:B
〔09山东平原县〕如下图,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
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那个现象讲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09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杰出绝伦,缶声是由于缶 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答案:振动 空气 电磁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看纸屑跳动的情形 图2
〔09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成效比空气好.(只讲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专门多有味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空气
〔09四川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讲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形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能够听到相互的讲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咨询题。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缺失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09烟台〕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辨论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要紧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09成都〕.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讲:〝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定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答案:C
〔09湖南娄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定来的熟人是谁,要紧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答案:D
〔09河南〕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操纵琴弦长度,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音调空气
〔09广州〕3.以下操纵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答案:B
〔09山东潍坊〕.近年来,为了操纵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都市采取了城区
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以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答案:C
〔09贵阳〕.如下图,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
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
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要紧是在以下哪个
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答案:B
〔09湖南娄底〕.娄底市区要紧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那个数字的单位是.
答案:分贝〔dB〕
〔09山东平原〕如下图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
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纳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点,如此刷牙洁净又舒服,那么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专门低因此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09南昌〕(多项选择题).关于声现象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讲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讲明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A B C
〔09贵阳〕.通常情形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答案:超声波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