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2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2
6、NDP=GDP-折旧=4800-(800-300)=4300 NX=GDP-C-I-G=4800-3000-800-960=40 盈余BS=税收T-转移支付TR-G→→净收入NT=BS+G=30+960=990 DPI=NDP-NT=4300-990=3310
S=DPI-C=3310-3000=310
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I)。
(2)投资分类
两大分类: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用来增加新厂房、新设备、营业用建筑 物以及住宅建筑物的支出,“固定”这个说法是表示这 类投资品将长期存在并使用。
存货投资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它的数值等于年末存货价值减去年初存货价值。
7、 (1)s=GDP-Yd=4100-3800=300 (2)I=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300+(-200)+100=200 (3)GDP = C+I+G+NX G= GDP-C-I-NX 5000-3800-200-(-100)=1100
9、NI=酬金+利息+租金+利润 =酬金+利息+租金+公司利润+业主收入 =1866.6+264.9+34.1+164.8+120.8=2450.4
投资——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在总投资中,有一部分用于补偿旧资本的 消耗,这部分投资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的,
称为重置投资。
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注意: 1、投资与资本存量 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而资 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题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题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帐户对于下列哪一项特别有用( D)A.获得可用性资源的信息B.测度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整个经济和经济的某一部分的影响C.预测政府特定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影响D.以上各种说法都对E.以上各种说法都不对、在考察一个民族(包括人力和非人力的)全部财富时,下列哪项不应包括进来( C)A.国家公路B.海洋中的鱼C.某一公司股票的所有权D.一个大的发电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当在某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A)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D.增加或减少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从理论上,在一特定时期内,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应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该时期的国民收入.但是,通常都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C)A.这将使总收入数值比已有的大得多B.消费者将不得不因为他们收入统计的增加而多付个人所得税C.要确定每一时期这种服务的合理的,精确的数字几乎不可能D.这将导致重复计算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公共部门的产出(B)A.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B.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C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他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D.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售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B)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A )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 E)A.国民总产值B.国民净产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以上各项均包括、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 C)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0、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E.以上各项都不是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A )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E.以上各项都不可得到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B)A.社会保险基金B.公债利息C.公司收入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E.以上各项都不是3、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E.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贫困家庭补贴.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以上答案都不对4、1955年的GNP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的GN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当的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那么,1955年与1965年的GNP实际值(B )A.保持不变B.增长约40%C.增长约70%D.增长约90%E.增长约20%5、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民生产总值6、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NP中(C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购买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购买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7、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度,GNP的基本缺点是(A )A.它测度的是一国得生产而非消费B.它不能测度私人产出总量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它不能测度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8、SNA体系与MPS体系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C )A.都有个人可支配收入B.都有个人收入项C.都有国民收入项D.都有国民生产净值项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9、SNA体系与MPS体系相比较,它们的不同点是( E)A.对劳务的看法不同B.对劳动价值论的看法不同C.所对应的经济体制不同D.所使用的分类方法不同E.它们在以上各项上均不同0、已知:消费额=6亿,投资额=1亿,间接税=1亿,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亿,出口额=2亿,进口额=1.8亿,则(C )A.NNP=8.7亿B.GNP=7.7亿C.GNP=8.7亿D.NNP=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已知:工资额=10亿,消费额=9亿,利润额=3亿,投资额=2亿,出口额=3亿,进口额=2亿,所得税=2亿,则(C)A.GNP=12亿B.政府预算有1亿的赤字C.政府预算有1亿的盈余D.储蓄额=2.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2、在SNA体系中( B)A.一个为发行债券的政府比一个发行债券的政府富有B.政府债券不算作经济财富中的一部分C.拥有为分配利润的公司比没有为分配利润的公司富有D.政府可以通过从人们手中借入更多的钱而使其更富有,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资产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D)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4、在经济分析中通常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而不是国民生产净值指标,这是因为(D)A.联合国有关机构有规定B.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净值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C.国民生产净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D.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净值更容易作准确计算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元.这样,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A.500和200亿元B.2500和2200亿元C.500和300亿元D.2300和500亿元E.以上结果都不对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7、所谓净出口是指( A)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NP减出口E.GNP减进口二、填空题、 _______是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用货币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 对外贸易乘数: 表示出口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
倍数。
kx
1 1 b
m*
•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20
C CL
C2 CS2
C1 Ct1 CS1
O
4/15/2020
Yt1
Y1
Y2
Y
21
二、生命周期假说
—— 美国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生活消 费支出,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 费的最佳配置。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 ✓留遗产给后代,会使得储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
9
四、线性消费函数
c = a + by (a>0,1 > b >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基 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 入变化而变动。
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 向。
b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 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4/15/2020
c
a 45º
c=y
c= a + by y
10
消费倾向:消费与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 凯恩斯储蓄函数:收入增加,储蓄增加,
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4/15/2020
14
储蓄函数表示:
S S (Y )
S a (1 b)Y
4/15/2020
储蓄是收入减消费 后的余额, 即s = y - c
s
s = s (y )
i=600时,y=(1000+600)/(1-0.8) =8000 i=700时,y =(1000+700)/(1-0.8)=8500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

GDP仅计算最终产品 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以 免重复计算。
GDP仅指市场活动导 致的价值,价值通过市 场交换才能体现出来
正确答案 : 2000元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一国居民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
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2000 3000 5000 5000 15000
中间产品: 是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 产别种产品 用得产品。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 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不重复出售、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 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960
7.0
4.8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49394
10.4
9.6
10464
8.0
2.0
28723
10.0
5.5
29005
3.8
5.6
其它服务业
88860
7.9
17.1
2、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
不变价增速 (%)
初步
初步
核实数
核实数
产业结构(%)
初步 核实数
GDP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518942
7.7
52374
4.5
52374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根G+以上D据上应企的 计 价 般P对两该业=角算 值 包在专估三净用以种是工间租利计)利由上方一度出总括资接金所租净息他各法致,考和以+收 有 价 利 是 人税项 是 的入 人 。 息 个 提租察。下将目 从 。+中 的 人 供的 不 但金期在项经折, 专 及 的分 同 在+旧内采目济即 利 企 贷析 角 实净包 使 业 款, 度际一用:系利括 用 因 而可 对核个收统息个 费 进 在得 同算收人 行 本国入内出 一中+入出 储 期采 国常非家法各,租 蓄 发用 内有公生计生还房 在 生收 生误司包屋本的入 产差产 算产企括、期利法总,的 国要使土内息计值要业用地发支最 内素算进通收自而生出国行过终 生取入有得的之民核误与产产得房到利间生算差公屋的息的产,项品总的、租收差总其来司和值收土金入额值结调税地收与,劳时入的果整前等入因不公在。务,相利的、使包式理的一加润:论 ,
方法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恒等式
GDP=总支出 GDP=总收入
所以:
总支出=GDP=总收入
❖ 总需求(AD)是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 (最终产品)的需求总量,在现实经济中,它由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 总供给(AS)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 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是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成
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的支出。
(三)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政府所有薪金开支 和向企业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支出。
(四)净出口 净出口是指货物和劳务进口差额方面的支出。
❖ 收入(工一资法)指又工 税资 前称工为资成,是本因法工作、而生取产得的要酬素劳的法总、和要,既素包收括工入资法、或 要素薪水支、付也包法括。各它种补从助商或福品利与项劳目。务的市场价值应与生产 这些(二商)品租金与劳务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相等

国民收入核算2

国民收入核算2

国民收入核算2简介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统计方法,目的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总量和构成。

国民收入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价值的总和。

本文将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其在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国民收入核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部门,并计算各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记录每个经济主体的交易和转账,来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分为两个核算体系:生产法核算和支出法核算。

生产法核算生产法核算是根据不同部门的生产活动来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

它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并通过统计每个部门的产出和价值增加来计算国民收入。

生产法核算的关键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出:指一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值。

2.价值增加:指一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产出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之间的差额。

3.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的价值增加之和。

4.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的产出之和。

生产法核算的计算公式如下:GNP = 产业1的产出 + 产业2的产出 + ... + 产业n的产出支出法核算支出法核算是根据不同部门的支出来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

它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支出部门,并通过统计每个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来计算国民收入。

支出法核算的关键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最终消费支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支出的总和。

2.投资支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支出总和。

3.政府支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支出总和。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
年与年之间的GDP增加,部分是由于产品和服务产出的增加,而另一 部分原因是由于价格的上升。(如美国2010年400亿美元的重型卡车 产出到2011年440亿元产出的变化,是2011年生产的卡车数量比2010 年增加了10%呢,还是2010~2011年的平均价格变化了?) 为了直接比较不同年份的产出,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把价格变动从 数量变动中分离出来。即需将GDP 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 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美国1975,1979,1983年GNP,以1972年为基期,其价格指数100%(亿元) 年份 1975 1979 1983 名义GDP 15290 23690 33095 价格指数 127.2% 165.5% 215.63% 实际GDP 12020 14310 15348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NP=GNP-资本消耗(或折旧)=要素所得+间接 税 国民收入(N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 要素收入的总和。由于间接税包括在企业产品和售 价中,所以GNP扣除折旧后,还应扣除间接税。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 NNP - 间接税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FI 100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固定权数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服务就是选取某些产品和劳务, 根据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同,确定不同的数量, 作为权重。 消费价格指数(CPI):它衡量消费品的一般物价 水平,选择有代表性的消费品计算的。是一种常 用的物价水平衡量方法。 CPI计算方法:1、确定一揽子消费品,如苹果和 桔子,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是60%和40%,就可 以确定苹果的数量是3千克,桔子的数量是2千克 为权数。2、找出每种商品的基年和当年价格。3、 计算一揽子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费用。4、根据公式 计算出CPI。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转移支付仅仅是收入的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不是在最终产品身上的支付。
失业救济金领取者在最终产品上的支出已计算。
净出口
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 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GDP=C+I+G+(X-M)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32
想一想
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今年的实际GDP是:8000/150%=5333(亿 美元),经济规模未有扩大。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17
合法原则
非法交易、地下生产和交易均不核算。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18
当年(流量)原则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34
2.收入法
收入法:又称所得法、要素收入法或成本法,是
从收入的角度,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来 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按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可以写成: GDP=要素收入(成本)+ 非要素收入(成本)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要素收入(成本)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 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33
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NP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两大核算体系: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前苏联首创。
➢从限制性生产的思路出发,造成漏算。
➢采用企业法统计,造成重复计算。
➢主要核算指标: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
➢社会净产值
2020➢/12国/30民收入
5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从开放性生产概念出发,核算最终产品。 ➢会计和统计的统一。 ➢评价:避免了MPS体系漏算和重复计算 的弊端,能更精确、更科学地核算国民 收入。
2020/12/30
6
三、SNA体系中的五大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
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
值。 2020/12/30
7
(2)对GDP的理解
➢①流量;产值,而非售值。
斯通 1984年20诺20/1奖2/30 得主
西蒙·库兹涅茨
1971年诺奖得主
3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一、流量和存量
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
存量:指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
➢例如:新增人口数和总人口数、收入和财富的关 系。
2020/12/30
4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7
实际GDP=名义GDP/ GDP折算指数
2020/12/30
10
我国GDP几个数据
单位:万亿¥
年 份 1978 1989 1997 2001 2004 2010
GDP 0.36 1.69 7.45 9.59 15.99 39.79
2020/12/30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GDP列表
➢GNP=GDP+本国净要素收入

=GDP+(本国公民的境外资本和
劳务收入
-境内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收
入)
2020/12/30
9
➢GDP比GNP能更好地衡量国内就业潜力。
(4)名义GDP和实际GDP:
①名义GDP:货币GDP。当年价格;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②实际GDP:基期价格;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③GDP折算指数(求实指数):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第二节 国民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量循环模型
2020/12/30
1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由国民收入统计发展起来。 ➢1665年威廉·配第开始编制英国国民收入;到1939年已有33 个国家统计,其中有9个国家由政府定期进行;二战后,逐步 形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68年,联合国公布实行一个新的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已有150个国家采用该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 家斯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国民收入核算问题。库兹涅茨 在1941年发表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斯通在1944年发 表了《国民收入和支出》一书。这些研究为现代国民收入核算 理论奠定了基础。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没有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分析20就20/1无2/3法0 应用于经济现实。因此,库兹涅茨被认2为 是同凯恩斯并列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
➢②最终产品值,而非中间产品值;消费品和
投资品之和。
➢投资品:企业当年投资,即本年度资本存量超过
上年的净增加量。
➢消费品:
➢③市场活动价值,非市场活动产出不计。
2020/12/30
8
(3) GDP和 GNP
➢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永久
居民” 经济成果。
➢ GDP:国境内经济成果。
986,256
位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国别 荷兰 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 瑞士 比利时 瑞典 波兰 沙特阿拉伯 中国台湾 挪威 奥地利 南非 阿根廷 伊朗 泰国
GDP 770,312 729,051 695,059 522,435 461,331 444,585 438,884 434,440 426,984 413,511 366,259 354,414 351,01152 337,901 312,605
位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国别 土耳其 澳大利亚
伊朗 中国台湾
波兰 荷兰 阿根廷 沙特阿拉伯 泰国 南非 埃及 巴基斯坦 哥伦比亚 马来西亚 比利时
GDP 956,576 882,344 830,715 810,487 717,537 676,700 632,223 619,826 584,768 524,341 498,176 464,711 429,86163 412,302 392,862.
按国际汇率计算
单位:百万美元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国别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巴西 加拿大 俄罗斯 印度 西班牙 澳大2利020亚/12/30 墨西哥 南韩
GDP 14,624,184 5,745,133 5,390,897 3,305,898 2,555,439 2,258,565 2,036,687 2,023,528 1,563,664 1,476,912 1,430,020 1,374,779 1,219,722 1,004,0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GDP列表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单位:百万美元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国别 美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德国 俄罗斯 巴西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墨西哥& 南韩 西班20牙20/12/30 加拿大 印尼
GDP 14,624,184 10,084,369 4,308,627; 4,001,103 2,932,036 2,218,764 2,181,677 2,181,069 2,146,283 1,771,140 1,549,671 1,457,063 1,364,499 1,330,106, 1,027,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