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 健康成长教程文件
守护心灵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守护心灵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教案标题:守护心灵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心灵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求帮助。
2. 掌握一些保护心灵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倾听和支持他人。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2. 班级心理健康调查问卷3. 班级心理健康资源手册4. 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一些关于心灵健康的图片和引言,激发学生对心灵健康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心灵健康?为什么心灵健康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主体活动:3. 分发班级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匿名填写。
问卷内容可以包括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面临的心理压力、寻求帮助的意愿等。
4. 收集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结果,展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情况,并指出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5. 分组讨论:根据问卷结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和支持,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建议。
6. 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介绍一些心理健康资源,如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热线等,并提供相关联系方式。
7. 分发班级心理健康资源手册,其中包括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文章、书籍、网站等资源。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活动:8.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9.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心灵健康目标,并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如定期锻炼、与朋友交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拓展活动:10. 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来班级进行讲座或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灵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评估方式:1. 对学生填写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收集学生的个人心灵健康目标和行动计划。
教学反思:1. 本次班会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
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守护教案

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守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2. 了解影响孩子心灵成长的因素。
3. 掌握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孩子心灵成长是指孩子在身心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内在状态,包括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
孩子的心灵成长对其整个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还会影响其社交能力、情感生活和心理健康。
2. 影响孩子心灵成长的因素。
孩子心灵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影响最为深刻,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价值观等方面。
3. 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重要的方法:(1)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情感需求包括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等,家长应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状态。
(2)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其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通过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来促进其智力发展,例如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
(3)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适合自己年龄的社交活动。
(4)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指人们在感知、处理和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情商,帮助其在情感上更加成熟、理智。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生命、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尊严等方面的看法和认知,家长应该给孩子正确地树立价值观,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影响孩子心灵成长的因素和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影响孩子心灵成长的因素。
心理健康教案:呵护心灵,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案:呵护心灵,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了解,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当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拥有更高的认知和情感能力。
反之,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我们就会需要帮助和支持,才能重新恢复良好状态。
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们最重要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正式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如何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一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敦促学生们花时间思考和接触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情绪管理技能,例如通过音乐和运动来放松自己,避免因为情绪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演示和实例来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和探讨。
三、发掘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
使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教育计划,帮助学生们找到解决方案。
这包括解决学生在情感、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四、创造一个友好、支持和帮助学生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态度和信心,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通过学生成长营等活动,帮助学生们参与各种能够丰富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文化活动。
学校应该通过制定正确的心理健康教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心态。
因此,教师们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负责,带领学生们拥抱健康幸福的未来。
感谢大家的收听,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和快乐的教育环境!。
呵护心灵 健康成长

呵护心灵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导入:本次讲座主要是针对2013级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出现异常的学生,出现异常并不代表就有心理问题,因为在测试的时候存在很多外界因素,甚至有些同学的题目不是自己亲自做的,今天学习之后,如果觉得自己确实存在问题的同学可以课下到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或疏导。
一、前言(5分)•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人;•……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心理小测试(5分)注意:不要盯着不动,用很正常的眼神去看。
你看到这张静止的图片是不是在动呢?心理医生说,上面这个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
1.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静止不动的,证明你没有什么压力,心理状态良好。
2.如果你看到图片中的花瓣是有一点点缓慢转动的,那就证明你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3.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高速旋转的,那说你目前正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案例回顾(15分)事件回顾1: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宿舍发现四具死尸,死者均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随后,公安部发出了A级通缉令,在全国悬赏20万捉拿犯罪嫌疑人马加爵。
4月24日,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故意杀人案一审作出判决,马加爵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事件回顾2:北大女生跳楼自杀2005年4月22日北大03级中文系一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
据说这个女孩生前在北大BBS上发帖子写道———“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或许死后的寂静,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事件回顾3:药家鑫撞人杀人案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途中,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被害人张妙,下车查看后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遂上前对其连捅数刀致当场死亡。
呵护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呵护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案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面对心理挑战时的应对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生命积极态度的形成。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一、引入主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理健康的短视频或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心理健康?”以此来开启学生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教师将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以及如何识别心理问题的早期迹象。
此外,教师还将解释心理问题的影响,以及如何寻求专业帮助。
三、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心理健康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来帮助自己或他人。
四、互动活动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处理心理问题。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同理心,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我反思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我评估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六、总结与展望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应总结本次教育的重点,并强调心理健康的持续性关注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建议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以便学生能够继续在生活中实践和提高。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我们不仅传授了心理健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心灵,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对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十五课 保护好心灵

四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十五课保护
好心灵
教学目标
1. 增强学生保护心灵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2. 了解常见的心灵伤害因素,如欺凌、自卑感等。
3. 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心灵健康。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心灵,心灵为什么需要保护。
2. 常见的心灵伤害因素,如欺凌、自卑感等。
3. 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灵健康:快乐研究、积极思考、与他人友好相处等。
4. 欺凌对心灵的伤害及如何应对欺凌。
5. 自卑感对心灵的伤害及如何树立自信心。
教学过程
导入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心灵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正文
2.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心灵,为什么心灵需要保护。
3. 呈现常见的心灵伤害因素,如欺凌、自卑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会对心灵产生怎样的影响。
4.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保护心灵的经验和方法。
5.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他们意识到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心灵健康的重要性。
6. 给学生展示欺凌对心灵的伤害,并让学生自己提出应对欺凌的方法。
7. 引导学生了解自卑感对心灵的伤害,并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小结
8. 给学生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心灵的重要性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来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
- 无。
“呵护心灵、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简案【可编辑版】

“呵护心灵、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简案
“呵护心灵、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简案
呵护心灵、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简案
一、班会主题:呵护心灵、快乐成长
二、班会目的:
(1)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掌握培养一些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手法
(3)提高主动注重心理健康的积极性
(4)确立自我保健的的意识,达到一种心理健康的状态。
三、班会重点:
(1)如何对心理的全面理解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如何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四、班会
五、班会地点:
六、班会成员: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
七、班会流程:
1、宣布班会开始,引出主题呵护心灵,快乐成长
2、放映ppt,请同学们浏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3、心理病症拖延症解析
4、心理测验
5、心理案例以及心理点评
6、关于心理方面(网址电影书籍)介绍
7、请辅导员发言。
8、班会总结:我们应该呵护心灵关注心理。
放飞心灵健康成长班会教案

放飞心灵健康成长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放飞心灵,健康成长”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学会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3. 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关于心情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的情绪变化,讨论如何调节情绪。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情绪调节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心理健康。
六、板书设计1. 放飞心灵,健康成长2. 内容: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我的心情日记”的作文,要求描述自己在本周内遇到的情绪问题及解决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 答案: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剧社等,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护心灵健康成长
守护心灵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尤溪县中仙中心小学林延鑫
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
学生的在校时间是很长的,教师的陪伴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爱,教师对他的关注会使他的成长更加有利。
学生在校期间我们要随时观察,上课时要经常捕捉孩子的眼神,平时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当小老师小助手,全面无死角督促。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对学生多付出爱和关注,使学生无时不刻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
所谓亲其师,信其言。
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这个班级有温度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愿意在教师的教导下同学的帮助下更好的成长。
一、关注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的一点点进步
当我们接受一个班,总会听到某某同学很不听话,或者某某同学没得救了等负面的消息。
但是我从不理会这些所谓的后进同学的评价,用有色眼睛去看他们。
我总是告诉自己,这些孩子就像小鸟,他只是翅膀受伤了,暂时失去了起飞的动力。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关怀。
其实,这些学生最初被教师这样定性是很不公平的。
他们在无形中被排除在班集体之外,失去了更多的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失去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当我想到这些,心里非常难过,也非喜欢着急。
于是我在课堂上我对这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们总是投去关切、鼓励的目光。
当遇到他们力能所及的问题时,就把机会留给他们,他们就会很有成就感,同时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下次回答问题就会更踊跃、更积极了。
记得我曾经带的班上有一个叫苏超的,分班时听说苏超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还总爱欺负班上的女同学,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安排他和班长同桌,并嘱咐班长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并帮助他改正自己的小缺点。
班长充满信心的接受了任务说:“保证完成任务!”在班长的配合下,苏超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变的更积极了。
一遇到我提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会看到班长在鼓励他举手回答,一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当我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他很害羞的站起来,小声的说出了答案。
于是我又鼓励他“大声点,再说一遍。
”然后他又大着胆子响亮的又说了一遍。
他由于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不是忘带本子就是忘带笔,我事先将学习用品备好放在班长那,随时支援他。
我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光荣的任务——担任学校的环保小卫士。
平时注意学校同学有没有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
要求他时时刻刻督促、提醒全校同学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六一”儿童节到了,他被评为“优秀环保小卫士”,在他拿到那张奖状时,我看见他落泪了。
这样,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及班长的随身督促帮助下,苏
超同学慢慢的变了,变得爱上课了,注意力渐渐的集中到学习中来,不再经常欺负同学了。
二、爱能融化一切,和家长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最好的渠道。
部分老师总是等到学生表现不好了,才想到去家访。
在我从教经历里,家访是随时随地的工作。
不仅只是家访那些成绩不好不听话表现不好的孩子。
记得有一个叫林雄的孩子,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母爱,常常跟一些类似的孩子调皮捣蛋。
听说他这次又在外面惹祸了,爸爸拿起菜刀说要把他那两只不听话的耳朵割下来,吓得孩子当晚就发起了高烧。
第二天我听说了这件事后,赶忙去看他。
在他家里,听了爸爸的讲述,了解了实际情况。
我找到林雄先摸摸他的头,给他安慰,同时让气氛缓和一些。
再与他交谈,林雄却一直害怕的躲藏,眼里流露出的是对爸爸的恐惧。
于是我让家长先回避一下,我单独与他交流。
这时候,林雄才将实际情况说给我听,原来是昨天放学后,几个男生在一起玩游戏,说着说着,就说到谁的妈妈好,这时不知是谁顺口说了一句:“林雄的妈妈不要他了”。
想不到这句话触动了小雄敏感的神经,他不由分说就冲上去把同学给打了。
回到家时,对方家长来到家里和小雄爸爸理论,林雄爸爸听说了这件事,林雄一到家就不由分说冲过来怒气冲冲地说:“总是惹祸,你这双耳朵总听不见人劝,割了算了……”,说着就随手拿起灶台上的菜刀,比划了起来……
听到这里,我把他拉近身边,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爸爸是因为太爱你了,希望你能有出息,不想总是听到邻居告状,不想听到别人总说自己的孩子又捣乱了,心一急就太冲动了。
”没有妈妈的孩子,老师对他来说,就像妈妈一样。
就这样,我一直鼓励他,要学会坚强,学会自立,同时要求他从现在开始,要好好表现,让爸爸重新信任他。
他当场就留下眼泪,并表示一定会好好表现,改掉冲动的表现。
第二天,我在班上看到他早早的来到教室,认真的在看书。
我面带笑容地走到过去摸摸他的头。
他懂事的低下头,没有说话,此时师生之间无言的交流,已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和他聊天。
慢慢地,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最好的一次语文成绩考到了91分。
学生的成才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陪伴。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守护神。
三、发挥学生的特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密切,是学生学生生活的指导者,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模范。
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学生就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就
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有一年,学校让我接手五年级,我早知道这个班级里有一个叫陈思明的,他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地地道道的留守孩子,而孩子还特别淘气,是老师头疼的“坏孩子”,他家离学校不远。
自从我接过这个班后,第一时间,我就找他谈心,向他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他说,每天放学后他就四处闲逛,到别人都吃晚饭了,才回爷爷、奶奶家,作业也是有一次没一次的做,反正有没有人能指导、监督。
有时要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玩手机、玩游戏……知道了这些情况,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让班上的另一名同学小海一起到学校里来做作业,还给他们找了两名成绩较好的女同学做小老师。
就这样每天7:00到学校,做完功课8:30回家.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两个男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有时候到点了,让他回家,他还会要求:“老师,让我多待会儿吧,回家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就这样陈思明同学慢慢有了变化,他不在欺负同学了,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科科“待及格”上升到“良”。
特别他喜欢体育,我又从这方面入手,在学校运用会上,我让他积极报名参赛。
他一下子报了3各项目:100米、200米、跳高。
比赛的当天就在前两个项目比赛完后他受伤了,膝盖蹭破了,还流着血。
我连忙给他处理伤口,并说:“你已经取得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下一个项目我们弃权算了!”可没想到陈思明说:“不行,老师,我们帮的团体总分还要靠他呢!”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不忍心再拦着他。
看他带着受伤的脚坚持跳高比赛,全班同学都为他欢呼,甚至吸引了校长来看,校长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陈思明同学害羞的转过身去。
看到自己的学生进步了,成长了,回想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由衷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