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

4芯 室 外 多 模 光 缆
小区楼内布线示意图
中间配线箱
2、方案设计
(一)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为用户端门头盒,用于用户数据线的端接。 合计:
16*6*3*2=576户 计 576个门头盒
工作区材料清单:
序 号
型号
名称
1
PT/BAN.FXH.001 楼 层 分 线 盒
数量 576
(二)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分为两块: 1、门头盒 TO 中间配线箱 2、门头盒 TO BAN箱体
9.2.2 防护与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低于上述规定时,宜采用非屏蔽配线设备 进行布线; (2)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高于上述规定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 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屏蔽缆线和屏蔽配线设备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光缆系统。 (3) 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 属管线进行屏蔽。 (4)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B=L/305 (卷)
(四)小区主干子系统
小区主干为连接4芯室外多模光缆,从每个 BAN箱体光缆出线,通过小区内部管道,连接到 小区管理中心,进机柜上光缆配线架。
总线长L:
16
L=∑l i i =1
(米)
为本工程需使用光缆数量。
(五)小区管理中心子系统
小区管理中心子系统管理16根来自各楼的 4芯室外多模光缆,合计:
★单元之间的连接,利用地下室,或架钢绞线? ★楼内配线箱的放置位置,方式? ★使用光电转换器?
……
名词定义:
BAN:Building access node 大楼接入节点
医院-综合布线方案

医院-综合布线方案3.3综合布线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作为医院的计算机网、普通外网及电话语音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同时为其它弱电系统提供一个综合的光纤、数据通信介质。
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主干线缆端接采用光纤配线架,内外网合用光纤配线架,水平线缆端接采用模块化配线架;语音主干线缆端接采用110型配线架,水平线缆端接采用模块化配线架,可轻易数据点及语音点互换。
3、系统定位与设想思路3.3.1、系统定位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位是通过为用户选择具有多年以上的综合布线产品制造经历,产品质量保证及终身系统应用保证为20年或以上,而且其制造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取得XXX 等国际或者国内第三方尝试室的基于TIA/EIA-568B.2-1或ISO(2002)六类标准的认证测试的国际名牌产品为用户提供一套技术先辈、性能优越、平安牢靠、通信流量的综合布线系统。
3.3.2、设想思路本项目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路主要以技术先进、性能优越、安全可靠、通信流量大为原则。
首先要求系统能满足日常及今后业务的需求,可靠地保证高速的数据及语音传输;同时要使系统具有足够的裕量,为日后各种设备和人员的扩充做准备;另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保证可以连接不同的设备。
采用高速多模光纤做为传输主干:为了满足本项目高速信息通信的需要,结合建设单位的系统需求,本系统采用高速的多模光纤作为电脑网络传输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作为话音主干。
系统管理采用二层管理的方式,使整个系统可以灵活运用。
整个系统采用星型连接方式,通过中央机房MDF和楼层配线间IDF进行操作管理。
采用话音数据一体化的布线系统:为保证本项目布线系统的高速传输性能,适应未来话音数字化、图象数字化传输的需求,方便系统的维护,系统设计把话音和数据进行一体化考虑,从而建立完全数字化的网络布线。
3.3.3、系统总体技术要求1)系统必须吻合国际标准TIA/EIA-568B.2-1,EN和ISO:2002对六类铜缆布线及各子系统的规定。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智能大厦简介在今天的大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大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谓智能大厦即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安全、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
它为大厦的主人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低廉的运行花费,并具有全方面的开放性、灵活性及安全性。
智能大厦,是通过装配现代智能信息设备(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并运用相应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实现该大厦的智能化,即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自动化。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大厦。
对于一座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结构化综合布线,大厦智能化无从谈起。
1.2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
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
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通过综合布线的方法,把楼宇自动 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 系统组成一个整体,它通过建筑物综合 布线与各种终端设备,如通信终端(电 话机、传真机等)、传感器(如烟雾、 压力、温度等传感器)的连接,“感知” 建筑物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 计算机进行处理,再通知终端或控制终 端(如阀门,开关等),使大楼具有所 谓的某种“智能”
(3)管理子系统 •主要功能:管理是针对设备间、电信间和工 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 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方式、 标识、色标、连接等。这些内容的实施,将给 今后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 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综合 布线系统,如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其效果将 十分明显。
RJ-45水晶头
RJ-45跳线
(2)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也称水平系统,是从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开始到 交接间(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之间的布线部分,由信息插座、 配线电缆、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1)信息插座:带有信息模块的插座。八位模块式信息插座用 于双绞线,光纤信息插座用于光缆。 信息插座符号:
(1)工作区设备 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连接设备 (如适配器)组成,不包括终端设备(电话机、计算机等)
终端设备:话机、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等 设备缆线:多为带插头(如光纤插头、RJ45、RJ11 插头)的4对双绞线或光缆。 适配器:用于信号转接的设备。 工作区子系统定义元件
数据设备
语音设备 终端连接子系统定义元件
• 语音系统采用三类大对非屏蔽双绞线 垂直主干 PC301025三类25对非屏蔽双绞线 PC301050三类50对非屏蔽双绞线 PC3010100三类100对非屏蔽双绞线 • 数据系统采用多模光纤PC51MM62.5 PC51MM62.5-2二芯多模光纤 PC51MM62.5-4四芯多模光纤 PC51MM62.5-6六芯多模光纤
综合布线类项目施工图解

综合布线类项目施工标准图解(初稿)一、桥架的铺设1。
1 桥架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1。
1 综合布线中一般采用槽式电缆桥架,材质一般要求采用电镀锌桥架并作接地处理.也可使用梯级式、托盘式等桥架类型。
(请根据现场实际要求)1。
1。
2 桥架铺设要求材质、规格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1.1。
3 桥架的铺设始端应尽量选择离竖井距离近些,尽可能沿建筑物的墙、柱、梁及楼板架设。
1。
1.4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进户线、盒、箱、柜、等电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
1.1。
5 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m~1。
5m。
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1m.(请参照实际施工环境)1.1。
6 缆线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 mm。
(请参照实际施工环境)1。
1。
7 桥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水平桥架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垂直桥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1。
1。
8 桥架及线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管套连接。
1.2 桥架铺设工序:确定桥架路由—--预留孔洞————弹线定位—--金属膨胀栓固定---吊杆、吊架安装——-安装托板—-—桥架安装---调整水平———布线线缆(整洁)—--扣盖-——最后调整固定—保护接地安装1.3 桥架验收标准示意图如图:槽式桥架安装标准图如图:阶梯式桥架安装标准图二、线槽的铺设2.1 线槽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2。
1.1 综合布线中沿墙面走线线槽一般采用塑料(PVC)材质,而沿地面铺设线槽一般采用金属材质或圆形地板配线槽。
2.1。
2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线槽路径上所有孔洞是否全部完成,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线槽路径,避免与其他专业的线槽路径相冲突。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 近几年,在国内建造的很多建筑己 成功的实现了综合布线系统,例如 北京的京广中心和中华大厦,上海 的博物馆、金茂大厦和浦东上海证 券交易大厦等。特别在“911”恐怖 袭击中,被摧毁的美国纽约世界贸 易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更称得上 是当今综合布线技术走向成熟的运 用典范。
综合布线工程的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 称PDS),是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简 称,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建筑之间,通过传 输介质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 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 • 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 的设备,如即支持语音设备,也能支持数据图 像等设备。这样,使综合布线系统不在受具体 的设备和应用的限制。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或管理区与水平子 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垂 直干线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主馈线缆, 是用于楼层之间垂直线缆的统称。干线 子系统设计的目标是选择干线线缆最短、 最合理、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介质选择
• 在干线子系统中可采用以下4种类型的 线缆:
(1) 100Ω双绞电缆; (2) 150Ω STP电缆; (3) 8.3/125μm单模光缆; (4) 62.5/125μm多模光缆。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1) 采用单模光缆时,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 配线架的最大距离可以延伸到3000m; (2) 采用五类双绞电缆时,传输速率超过 100Mb/s的高速应用系统,布线距离不宜 超过90m,否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 (3) 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接 插软线和跳线长度不宜超过20m,超过20m 的长度应从允许的干线缆最大长度中扣除。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图名
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示意图
综合布线系统组网和缆线长度限值
注:A 、B 、C 、D 、E 、F 、G 表示相关区段缆线或跳线的长度。 其中 A +B +E ≤10m ;C 和 D ≤20m ;F 和 G ≤30m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号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图名
多层住宅电话配线系统图
图号
Z N 7 -5
说 明
1.本图为传统的市话配线方式系统,提供了四种竖向系统方案。 2.本系统图按每单元、每层2 户考虑,为每户提供2 对电话线。 3.电话配线电缆采用 HPV V 或 H Y A 型、线径为0.4m m 。
4.电话分线盒旁边的数字为该电话分线盒的容量。 5.电话线路所标注的数字为电话电缆的对数。 6.建筑物内电话电缆保护管的类型及规格由工程设计确定。 7.虚线部分由工程设计确定连接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图集
规范依据如下: 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T50312 —2000)。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T50311 —2000)。 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 部分:总规范》(Y D/T926.1 —1997)。 4.《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 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 D/T926.2 —1997)。 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 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通用技术要求》(Y D /T926 .3 —1997)。 6.《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J38 —85)。 7.《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 DJ 44 —89)。 8.《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2001 —92)。 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 B/T50314 —2000)。
综合布线中的七大子系统

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插座盒。对于难以再增加插座盒的 工作区,要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
2 配线(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
是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 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由于智能大厦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需要把通信系统 设计成易于维护、更换和移动的配置结构,以适用通信系统及设备在未来 发展的需要。
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子系统。一个企业或某政府机关 可能分散在几幢相邻建筑物或不相邻建筑物内办公。彼此之间的 语音、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 (硬件)连接在一起。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 设备(硬件)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各建筑物之间 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布线方法
1)架空电缆布线 2)直埋电缆布线 3)管道系统电缆布线 4)隧道内电缆布线
6 建筑群子系统
架空安装方法通常只用于现成电线杆,而且电缆的走法不是主 要考虑内容的场合,从电线杆至建筑物的架空进线距离不超过30m (100ft)为宜。建筑物的电缆入口可以是穿墙的电缆孔或管道。入 口管道的最小口径为50mm(2in)。建议另设一根同样口径的备用 管道,如果架空线的净空有问题,可以使用天线杆型的入口。该天 线的支架一般不应高于屋顶1200mm(4ft)。如果再高,就应使用 拉绳固定。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由设备间(如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光纤等主干线路,是整 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一般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间 的连接路径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设计时要考虑: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 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