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情应对、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合集下载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故发生后,为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采取紧急措施,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一项紧急救援工作。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是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援服务,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火灾扑救、危化品泄漏化解、道路交通疏导等。

1.人员搜救:在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首先需要进行人员搜救工作,将被困人员从险情中解救出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2.伤员救治:事故发生后,伤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救援人员需要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火灾扑救:对于火灾事故,救援人员需要迅速控制火势,避免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4.危化品泄漏化解: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人员需要采取措施迅速化解,并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避免扩大事故范围。

5.道路交通疏导:在交通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中,救援人员需要进行交通疏导,保证救援通道畅通,以便及时抵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1.应急性:事故应急救援属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快速决策和迅速行动的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2.复杂性:事故应急救援通常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和专业队伍之间的合作。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3.危险性:事故应急救援往往处于险情之中,可能会面临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勇敢无畏的精神,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4.连续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通常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救援人员需要持续关注事故现场的情况,灵活调整应对策略。

5.公共性:事故应急救援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公共服务工作。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以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应急性、复杂性、危险性、连续性和公共性等特点,并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突发事故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援服务。

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事件等突发情况时常发生,如何迅速应对,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自然灾害
地震
1.了解地震知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躲到桌子下面或者门口处,避
免站在窗户、墙壁等危险区域;
2.当地震发生时,尽量避免跑步或者使用电梯,以免被电梯困住。

水灾
1.如果住房在低洼区,要及时排水以避免水淹;
2.保持家中通风,避免霉菌滋生;
3.如有必要,要紧急疏散。

暴风雨
1.暴风雨来临时,要关闭门窗,避免雨水进入;
2.不要贸然外出,并关闭电源等设备。

事故事件
火灾
1.定期进行消防演练,遇到火灾时知道自救逃生的方法;
2.第一时间报警求援以及疏散人员;
3.在火场遇到浓烟时,要尽量避免呼吸浓烟,靠近地面找到最近的安全
出口逃生。

交通事故
1.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及时拨打122或110报警,保障自己和他人
的安全;
2.如过没有受伤,需要将车挪至非机动车通道旁,并开启危险报警灯;
3.如过有人员受伤,需要立即拨打120救护车或132拨打救助电话。

总结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大家可以平时多加阅读和学习。

当然,在突发状况时,还需要冷静应对,不慌不忙,做到最好的应对。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施工过程中,无论我们做好了多少预防措施,无论我们遵循了多少安全规范,意外事故总是可能发生的。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有效的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内容及应对措施。

一、施工险情分类施工险情可以分为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员伤亡等几类。

每一类险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暴雨等。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预警和地质条件,做好相关预案。

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应配备抗震设备,同时工人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警惕。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

我们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并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

同时,所有工人需要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并保持通道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

3. 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高处坠落等原因造成。

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并佩戴相关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此外,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提醒人们注意施工区域,避免发生意外。

二、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险情,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1. 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来临前,我们会根据灾害类型提前制定预案,并进行相关演练。

例如,在台风天气来临前,我们会对施工现场的搭建材料、工程设备等进行固定,避免被强风刮倒。

同时,我们会提前告知工人注意安全,并做好疏散准备。

2. 设备故障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我们会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我们会组织工人疏散并保持现场秩序,以免事故扩大。

3. 人员伤亡如果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我们会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我们会保护现场,以便事故调查人员能够找出事故原因。

三、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理论课程和案例分享,培养工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警觉性。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在任何施工工程中,无论规模大小,都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一、应急响应组织为应对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的复杂性和规模情况,设立相应的应急响应组织。

通常包括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和后勤保障等部分。

1. 指挥部指挥部应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管理人员担任指挥,负责各部门的协调、指挥、决策和信息的汇总与发布等工作。

指挥部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应急处置知识和经验。

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是进行实际应急处置的重要力量。

其成员应包括救援人员、医疗救护人员、消防人员和应急处置专家等。

他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装备。

3.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是应急响应组织中的重要部分,负责为应急工作提供物资、装备和服务等支持。

后勤保障包括食宿、医疗救护、通信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为了应对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制定,确保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应由专业人员编制,包括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顾问等。

预案应包括灾害类型、应急工作流程、应急人员职责、装备需求和预案实施方式等内容。

2. 风险评估和管控应急预案应基于对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源和应对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并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

3. 应急处置流程应急预案需要明确具体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故报告、信息传递、人员疏散、救援措施和事故调查等。

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操作步骤都需要详细规定,并进行演练和训练。

4. 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应急预案需要列明所需的应急装备和物资。

包括救援设备、医疗器材、通信工具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立即调配到位。

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险情及意外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险情及意外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坍塌、中毒、触电、交通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工作。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四、预警与报告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各类险情及意外事故的预警信息。

2.发现险情及意外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3.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五、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1)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根据险情及意外事故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支援。

2.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过程、损失等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善后处理(1)妥善处理伤亡人员,安排好家属工作。

(2)赔偿损失,安抚受影响群众。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3.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七、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普及,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3.加强与周边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险情及意外事故。

八、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应急处置基本知识

应急处置基本知识

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当面临天灾人祸时,我们临危不惧,采取科学的方法,根据既定的应急救援预案,按照科学规范的响应程序和处置要求,充分运用应急指挥、应急队伍、应急装备等各种应急资源,对事故进行抢险救灾,这样就会有效控制事故的发展,并且最终将事故成功处置,避免了事故的扩大和恶化,从而大大减轻了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一节应急处置基本术语♦事故简单地讲,事故就是突然发生的与人的希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

具体地讲,事故主要指个人或组织在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违背人们意愿的情况,迫使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性中断或永久性终止。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形。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就是对突发险情、事故、事件等采取紧急措施或行动,进行应对处置。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第二节应急处置原则及内容♦应急处置的原则(1)及时的原则:包括及时撤离人员、及时报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和及时进行排除救助工作。

(2)“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即在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险情之后,应首先将处于危险区域内的一切人员先撤出危险区域,然后再有组织地进行排险工作。

(3)“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当有人受伤或死亡,应先救出伤员和撤出亡者,然后进行排险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对伤员的及时抢救和对伤员、亡者造成新的伤害。

(4)“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在险情和事故仍在继续发展或险情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支护等安全保险措施,然后救人,以免使救护者受到伤害和使伤员受到新的伤害。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处置施工险情及意外事故应急方案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给施工项目的进展和人员的安全带来不小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完备的应急方案来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在进行施工前,应组建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建立事故预警机制。

该机制包括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事故预警和信息报送等制度,确保隐患和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和解决。

二、培训人员,提高应急能力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工人,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应对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灭火、急救、紧急疏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建立应急救援系统针对不同的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调动相关救援资源。

同时,还应与各类救援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确保能够及时获得支援。

四、梳理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清单在建立应急救援系统的基础上,还需梳理针对各类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具体处置措施。

比如,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可能会出现地质滑坡的危险,此时需要立即停工,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而在塔吊倒塌的情况下,需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搜索救援,并报警寻求支援。

五、加强事故调查和报告任何一起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发生后,都应立即展开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责任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同时,还需将事故的教训和经验进行总结和传递,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日常施工中,我们应时刻警惕各种可能发生的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

只有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系统,及时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的安全。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

2、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组织救援和疏散。

3、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4、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二)原则1、以人为本: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3、快速反应: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4、科学处置:依据科学方法和专业知识进行处理。

5、协同应对:各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应对。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二)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如灭火、解救被困人员等。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医治疗。

3、安全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如抢险工具、医疗用品、食品和水等。

5、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内部各小组、外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通讯联络,及时传递信息。

三、预防措施(一)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安全检查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网等。

(四)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使各应急小组和施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职责。

四、应急响应流程(一)事故报告一旦发生施工险情或意外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

项目经理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二)现场指挥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险情应对、事故应急知识1.1用电事故应急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电热所致的灼伤和强烈肌肉痉挛,影响到呼吸中枢及心脏,引起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

严重电击伤可致残,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1)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拨电线,切勿用手触及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到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并及时拨打120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将触电者送医院,途中绝对不能停止施救。

1.2燃气泄漏事故应急(1)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燃1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中毒。

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阔门。

(2)如果检查发现不是因燃器用具的开关未关闭或软管破损等明显原因造成的可燃气体泄漏,就要立即通知物业部门进行检修。

(3)如果是刚回家就闻到非常浓的可燃气异味,要迅速大声喊叫,用最快方式通知周围邻居“有可燃气泄漏了”,好让大家注意熄灭明火,避免开关电器。

同时,要离开泄漏区,在可燃气浓度较低的地方迅速打电话给119,并说明是哪种可燃气泄漏。

(4)如发生人员因燃气中毒,立即使病人脱离燃气泄漏环境,开窗通风并注意为病人保暖。

(5)让病人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

要让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充分吸人氧气。

(6)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救治措施,并拨打急教电话呼救。

1.3电梯事故应急电梯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发生乘客被困、电梯坠落等危险事故。

2(1)电梯速度不正常时,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焉到的冲击。

(2)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造成伤亡。

(3)被困在电梯内时,应保持镇定,立即用电梯内警铃、对讲话机或电话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

如果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4)如电梯运行途中发生火灾,应使电梯在就近楼层停靠,并迅速从楼梯逃生。

1.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香蕉水、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氧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纸巾、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应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3)清洗: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裸露的部分,同时要注意保暖。

眼睛被污染者,用清水至少持续冲洗10分钟。

(4)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有条件可使用雾化支气管解痉剂。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条件的可肌肉注射呼吸兴奋剂等,同时给氧。

3(5)救治: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往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1.5食物中毒应急措施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人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1)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部、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

(2)让病人处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注意保暖。

(3)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

(4)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1.6公共聚集场所突发事故应急人员稠密的公共场所或集会,如灯会、公园、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1)进入公共场所时,首先应注意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和逃生通道设置情况。

4(2)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定,在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2)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3)在人群中不小心跌倒时,应立即收缩身体,紧抱着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52常用现场急救常识2.1怎样做口对口人工呼吸(1)将伤者置于仰卧位,施救者站在伤者右侧,将伤者颈部伸直,右手向上托患者的下颌,使伤者的头部后仰,如图a所示。

这样,伤者的气管能充分伸直,有利于人工呼吸。

(2)清理伤者口腔,包括痰液、呕吐物及异物等。

(3)用身边现有的清洁布质材料,如手绢、小毛巾等盖在伤者嘴上,防止施救时传染疾病。

(4)左手捏住伤者鼻孔(防止漏气)右手轻压伤者下颌,把口腔打开,如图b所示。

(5)施救者自己先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唇把伤者的口唇包住,向伤者嘴里吹气。

吹气要均匀,要长一点儿(像平时长出一口气一样),但不要用力过猛。

吹气的同时用眼角观察患者的胸部,如看到伤者的胸部膨起,表明气体吹进了伤者的肺脏,吹气的力度合适;如果看不到伤者胸部膨起,说明吹气力度不够,应适当加强。

吹气后,待伤者膨起的胸部自然回落后,再深吸一口气重复吹气,反复进行如图c、图d所示。

(6)对一岁以下受伤婴儿进行抢救时,施救者要用自己的嘴把孩子的嘴和鼻子全部都包住进行人工呼吸。

对婴幼儿和儿童施救时,6吹气力度要减小。

(7)每分钟吹气10~12次。

(8)只要伤者未恢复呼吸,就要持续进行人工呼吸,不要中断,直到救护年到达,交给专业救护人员继续抢救。

如果身边有面罩和呼吸气囊,可用面罩和呼吸气囊进行人工呼吸。

2.2胸外心脏按压法的基本要领(1)使伤者仰卧在比较硬实的地面或地板(或木板)上,解开衣服,清除口内异物,然后进行急救。

(2)救护人员蹲跪在伤者腰部一侧,或跨腰跪在其腰部,两手相叠,如图a所示。

将掌根部放在被救护者胸骨下1/3的部位,即把中指尖放在其颈部凹陷的下边缘,手掌的根部就是正确的压点,如图b所示。

(3)救护人员两臂肘部伸直,掌根略带冲击地用力垂直下压,压陷深度为3~5cm,如图c所示。

成人每秒钟按压一次,太快和太慢效果都不好。

(4)按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伤者胸部自动复原,放松时掌也不必完全离开胸部,如图d所示。

(5)按以上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每秒钟一次。

按压时定位必须准确,压力要适当,不可用力过大过猛,以免挤压出伤者胃中的食物,堵塞气管,影响呼吸,或造成肋骨折断、气血胸和内脏损伤等。

也不能用力过小,而起不到按压作用。

7(6)伤者一旦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仅有1人救护,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2~3次,再按压10~15次。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在救护人员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连续进行,尽量不要停止,直到伤员恢复呼吸与脉搏跳动,或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2.3触电现场急救措施(1)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可用干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

(2)立即拨打报警、急救电话。

(3)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査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黏液。

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4)立即就地进行抢救。

若触电者呼吸停止,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5)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应包扎后到医院就诊。

2.4骨折现场急救措施一旦发生骨折,应采取以下措施:(1)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

(2)如果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胸部;前臂受伤可用书本等托起悬吊于颈部,起临时保护作用;下肢骨折时不要尝试站立,应将受伤肢体与健康肢体并拢,用宽带绑扎在一起;脊柱骨折应将病人放于担架上,平卧搬运,不要让病人在弯腰姿势下被搬动,以免损伤脊髓。

(3)应垫高伤肢,减轻肿胀。

8(4)若伤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伤肢沿骨骼轴心轻轻拉直;若牵引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

(5)完成包扎后,若伤者出现伤肢麻痹或脉搏消失等情况,应立即松解绷带。

(6)若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

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

(7)若伤口中已嵌人异物,不要拔除。

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

注意千万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

(8)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2.5呼吸道异物阻塞现场急救措施呼吸道异物阻塞是指食物或异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或障碍。

如果呼吸道阻塞状况不能及时解除,病人将发生完全性的呼吸和心跳停止。

如果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应采取以下措施:(1)救护者可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在病人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9(2)当病人意识不清、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的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朝病人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3)婴幼儿呼吸道被异物阻塞时,须将患儿面朝下,头部低于身体,放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用同一只手支撑患儿的头、颈及胸部,用另一只手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使其吐出异物。

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将患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其背部,头低于身体,用食指和中指猛压其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反复交替进行拍和胸部挤压,直到异物排出。

4. 对呼吸停止者,排出异物后应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2.6溺水现场急救措施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10(1)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如果施救者不懂得水中施救方法和不了解现场水情,则不可轻易下水,应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3)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