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m3蒸汽蓄热器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和设计目录目录 (1)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 (4)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 (4)二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和结构 (5)三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7)四蒸汽蓄热器的适用技术条件和领域 (9)1.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 (10)2.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1)4.应用于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用的场合 (11)五在锅炉供热系统装用蒸汽蓄热器后的效益 (12)1.节省锅炉燃料 (12)2.增大锅炉供汽能力,节省建设投资 (15)3.减少锅炉故障,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16)4.保持供汽压力稳定,可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或)质量 (17)5.有利于保护环境 (17)6.减轻司炉的劳动强度 (17)7.具有应急的蒸汽储备 (18)8.节省劳动力 (18)第二章蒸汽蓄热器的结构设计和热工计算 (19)一变压式蒸汽蓄热器的设计 (19)1.蓄热器筒体 (19)2.充热装置和排汽装置 (25)3.附属装里 (30)4.保温装置 (31)5.自动调节装置 (32)二典型变压式蒸汽蓄热器 (32)三蒸汽蓄热器的热工计算 (34)1.基本概念 (34)2.单位蓄热量的计算 (36)3.最大允许蒸发量 (42)4.充水系数和放热后的水位高度 (43)5.工作压力和蓄热量的关系 (45)6.热效率 (46)四供热系统中锅炉的蓄热量 (47)第三章蒸汽蓄热器的工程设计 (47)一工程设计的步骤 (47)二蒸汽蓄热器工程的供热系统设计 (49)1.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联结方式 (49)2.蒸汽蓄热器对波动负荷的直接平衡和间接平衡 (50)三需要的蓄热量和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54)1.波动负荷的特性分析 (55)2.蓄热量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56)3.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67)四蒸汽蓄热器的自动调节 (69)1.压力自动调节 (70)2.流量自动调节 (71)五蒸汽蓄热器及其管道仪表的设计和安装 (72)六工程的技术经济 (74)1.装设蒸汽蓄热器后的主要经济效益 (75)2.蒸汽蓄热器的造价和工程投资分析 (76)七节能工程的经济评价 (78)第四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实例 (79)一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的供热系统 (79)1.制桨造纸厂 (79)2.橡胶轮胎厂 (83)3.酿酒厂 (84)4.纺织印染厂 (89)5.糖厂 (93)6.医院 (98)7.宾馆和大楼 (101)8.煤气厂 (102)二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1.钢厂真空处理工艺 (103)2.空间技术试验室 (106)三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09)1.在钢厂配合废热锅炉 (110)2.垃圾焚烧场 (111)3.太阳能电站 (113)4.配合电热锅炉 (116)四应用于储存一定数量的蒸汽供随时发生的紧急用汽 (117)第五章蒸汽蓄热器的安装和运行 (119)一蒸汽蓄热器的安装 (119)1.地基和围栏 (119)2.安装 (119)二蒸汽蓄热器的起动 (119)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19)2.蒸汽蓄热器的充热 (120)3.蒸汽蓄热器的放热 (121)三蒸汽蓄热器的正常运行操作 (122)1.典型供热系统中蓄热器的运行 (122)2.监视蒸汽蓄热器的水位 (125)3.监视蒸汽蓄热器的压力和水温 (126)4.经常检查止回阀和自动调节阀的工作情况 (127)四蒸汽蓄热器的常见故障和处理 (127)1.进汽止回阀或排汽止回阀发生泄漏 (127)2.自动调节阀 (130)五蒸汽蓄热器的维护保养 (131)1.维护保养要点 (131)2.常用的保养方法 (131)六蒸汽蓄热器蓄热量的简易测定法 (132)第六章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分类 (132)一蒸汽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 (132)二预应力结构蒸汽蓄热器和过热蒸汽蓄热器 (139)三蓄热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141)1.储蓄显热于饱和流体中 (141)2 . 储蓄显热于加压(过冷)液体中 (142)四蓄热器的典型型式和分类 (143)1.基瑟巴赫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3)2.墨科勒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4)3.膨胀式蒸汽蓄热器 (146)4.变压式蓄热和恒压式蓄热的联合系统 (147)5.蓄热器的分类 (149)附录 (152)附录一碟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不完全充满水时) (152)附录二椭圆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 (153)附录三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3)附录四特大型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4)附录五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奥巴尔机器公司) (155)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在制浆造纸、化学纤维制造、纺织印染、制糖、制药、橡胶制品、食品、酿酒、化工原料、城市煤气、小氮肥造气、冶金及火力发电等厂的生产过程中,全厂用汽设备在运行中虽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调整用汽时间以降低用汽峰值,但往往用汽负荷仍不均衡,出现较大的波动,迫使供汽锅炉的负荷也随之变动。

蓄热器技术协议

蓄热器技术协议

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3MW余热发电项目175m3蒸汽蓄热器技术协议编号:HZEIM-SB-ZJ02-01买方:杭州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卖方:杭州立成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制造方: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就买方蒸汽蓄热器设备订货事宜,经甲方、乙方、制造方三方友好协商,买方同意制造方加工承揽买方的唐山新宝泰钢铁3MW余热发电项目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制造、供货及配套服务工程。

经三方协商,就蒸汽蓄热器设备技术方面等内容约定如下:一、供货范围1、蓄热器本体两台(175 m3);2、蓄热器平台、扶梯(散装出厂、由买方自行安装);4、法兰连接的带配对法兰;5、阀门、仪表等附件制造方提供参数及规格型号清单(买方另行采购);6、买卖双方签署的合同编号为HZEIM-SB-ZJ02的采购合同所涉全部资料及服务。

二、技术参数:蓄热器技术参数:蓄热器数量﹙台﹚ 2直径DN4000mm筒体长度~13000mm总长度~16000mm壳体材质Q345R介质名称水蒸汽、水容积175m3工作压力: 1.1MPa设计温度:饱和温度容器类别二三、设计要求:制造方应具备生产本蓄热器所需的卷板、焊接、检测等关键设备。

1、买方提供的蓄热器基本数据:1.1、设备尺寸:DN4000mm1.2、V=175m31.3、材质:Q345R(GB713-2008)1.4、设备进汽压力:1.1MPa(a)1.5、设备出汽压力:0.7MPa(a),平稳连续出汽;1.6、介质:热水和饱和蒸汽2、制造方根据买方提供的蓄热器基本数据设计出蓄热器总图及配套仪表阀门型号、参数;由买方或买方指定设计院确认后为最终生产图纸。

3、设计要求3.1、蓄热器的设计、制造及验收应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各项要求。

3.2、压力要求:蓄热器工作压力1.1Mpa。

3.3、介质:软化水、蒸汽。

3.4、基本数据(即外形尺寸,开孔的规格、数量、仪表阀门规格、型号等)以买方或设计院最终签字确认的图纸为准。

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

8
波动负荷曲线D=f(t)的平均负荷,按下式计算
Di
f (t )dt
t0 0
t
0
式中: Di:平均负荷(kg/h) t0 :总的时间(h) 按照24小时热负荷曲线计算
波动负荷曲线D=f(t)的函数性质 一般不易于数学公式表达,故曲线 面积可采用面积仪或近似面积分割 法求出。
( D Di)dt
▲ 当用汽设备用热负荷小于锅炉额定蒸发量即产汽量时,锅炉供 热管压力升高,蒸汽通过内部充热装置,喷入蓄热器的水中。由于 汽温高于水温蒸汽迅速凝结放热,使蓄热器水温升高,同时水位也 上升,相应的汽空间的饱和蒸汽压力也升高了,这是蓄热器的充热 过程。
5
▲ 当用汽设备用热负荷高于锅炉的额定出力时,锅炉供汽管中的 压力会降低,一直降到低于蓄热器空间饱和压力时,蓄热器中的饱 和水成为过热水,将自行闪击蒸发放热,水位下降产生的二次蒸汽 以补充供给设备用汽,这是蓄热器放热过程。
p 0.3Mpa
t 3℃
4
蒸汽蓄热器主要受压部件:封头及筒身材质应采用Q345R钢板制作。
双层结构,内部为孔板式加热筒和高压喷嘴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
三、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蓄热器一般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以平衡用汽设备 负荷的波动。使用时内部装有65%~85%的软化水,水面以上为蒸汽 空间,蓄热器运行中,充热是由蒸汽变成热水(饱和水),放热是 由饱和水变成闪蒸蒸汽(二次蒸汽)来实现的。
V
G q
0 0
式中 V:蓄热器的容积(m3) G0:蓄热量(蒸汽)(kg/m3) :蓄热器充水系数0.65~0.85 :蓄热器运行效率0.95~0.99
充水系数是指蓄热器内部水容积与 总容积的比值。 取小时,使蓄热 取大时,造成饱 器的体积增大;

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最新

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最新

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最新蒸汽发生器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发电、采暖等领域。

为了保障蒸汽发生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能,我国对蒸汽发生器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首先,蒸汽发生器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制造标准、安装标准和使用标准。

设计标准主要规定了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蒸汽发生器在设计阶段就具备安全可靠的基础。

制造标准则规定了蒸汽发生器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检测要求等,确保蒸汽发生器在制造过程中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安装标准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位置、基础支撑、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蒸汽发生器安装后能够正常运行。

使用标准则规定了蒸汽发生器的操作、维护、检修、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蒸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其次,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的最新变化主要包括对蒸汽发生器的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安全可靠性要求的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蒸汽发生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蒸汽发生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蒸汽发生器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也在不断加强,要求蒸汽发生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事故风险,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智能化技术在蒸汽发生器中的应用也成为国家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要求蒸汽发生器具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自动调节等智能化功能,以提高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的最新变化对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蒸汽发生器制造企业和使用单位密切关注国家标准的变化,不断提升蒸汽发生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蒸汽发生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综上所述,蒸汽发生器国家标准的最新变化对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企业和单位密切关注国家标准的变化,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蒸汽发生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蒸汽蓄热器详解

蒸汽蓄热器详解
表3.22.1 兰开夏锅炉与现代快装锅炉的比较
锅炉类型 兰开夏 现代 快装锅炉
长度 “From and At” x 水容量 额定出力 直径 9.1 m x 2.7 m 4540 kg /h 45400 kg (30m x 9m) (10000 lb /h) (10000 gal.) 3.9 m x 2.5 m 4540 kg /h 9100 kg (13m x 8m) (10000 lb /h) (2000 gal.)
蒸汽蓄热器
3.22.5
蒸汽和冷凝水系统手册
第3章
锅炉房
蒸汽蓄热器
章节3.22
为了满足峰值负荷,瞬时提供干净干燥蒸汽最合适的方式是用一种办法储存蒸汽,以便在需要的时候 蒸汽可以释放出来。因为在锅炉压力下要求巨大的储存体积,在压力下蒸汽作为气体储存是不实际的。 最好用例子解释: 在本章后面的例子中,使用的容器体积是52.4 m3。 进汽压力是10 bar g (比容 = 0.177 m3/kg)。 排汽压力是5 bar g (比容 = 0.315 m3/kg)。 以这些参数为基础,最终储存的而且准备立即释放到设备的能量都包含在130 kg蒸汽里。与充满水的 蓄热器相比,这仅等于储存而且准备使用的能量的5.2%。 实际上有两个方法提供蒸汽: 通过增加饱和水的热量,通常用燃烧器。 通过降低储存于饱和温度的水的压力。这样使水中的能量过剩,过剩的能量使部分水变成蒸汽。 这个现象就是“闪蒸”,而用于储存有压力水的设备被称为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本来是锅炉能量储存能力的外延。当设备的蒸汽需求低时,锅炉能够蒸发比需要更多的蒸 汽,多余的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喷入储存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储存的水温度上升,直到最终达到运行锅 炉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为止。 在下列情况负荷将超过锅炉的能力: 出现的负荷变化比锅炉的反应能力快,例如:燃烧器停用,在燃烧器被安全点火前必须完成吹扫循 环。这个循环将花费5min,而不能给锅炉加热,实际上吹扫循环对锅炉水有轻微的冷却效果。加上锅 炉水闪蒸的因素将引起锅炉水位的下降,而锅炉水位控制系统将自动补充给水以维持水位,例如补水 在 90℃。这对已经在饱和温度的水有降温效果,这将使情况恶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重负荷。 在这两个情况中,蒸汽蓄热器内的压力下降导致热水闪蒸成蒸汽。水闪蒸成蒸汽的速度取决于压力而 不是时间。

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是指针对相变蓄热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对技术规范和要求的统一规定。

目的在于保证相变蓄热供暖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相关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1. 设计阶段的要求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朝向、层数和竣工时间等因素,确定供暖面积和相变蓄热体积。

同时,还需要对相变蓄热板等材料选用、传热方式、防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 施工阶段的要求
在施工阶段,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实施。

首先,需要对相变蓄热体积的加工和安装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

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对相变蓄热板和储热罐等材料进行防潮、防震、防碰等保护措施,以避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验收阶段的要求
在验收阶段,需要对整个相变蓄热供暖工程进行验收。

其中包括检查供暖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相变蓄热体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室内温度是否稳定等。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并重新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是对相变蓄热供暖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和规范。

其实行可以有效保证相变蓄热供暖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益性。

因此,对于从事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或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掌握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蓄热器

蓄热器
给水蓄热器工作压力恒定,故也适于小型蒸汽动力装置,但其储蓄热量不大。锅炉给水温度越高,其蓄热能 力越低。
谢谢观看
应用
波动用汽的工业企业
酿酒、橡胶、制糖、造纸、纺织、钢铁等工业企业,用汽负荷波动很大。设置蓄热器就能平衡波动负荷,稳 定锅炉运行工况,提高锅炉热效率。
当用汽压力低于锅炉压力时,通常采用并联蒸汽蓄热器系统。由于饱和水在低压阶段降低1公斤/厘米2压力 时的产汽量比高压阶段时的产汽量大得多因此,蒸汽蓄热器的放热压力在保证供汽的条件下,选择得越低越经济。 若用汽压力为锅炉额定压力时,通常采用给水蓄热器。由于干汽包蓄热量小,体积大,不宜采用。在日本,干汽 包蓄热已经淘汰。如果工厂有背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厂发电量要求不变,而汽轮机前或后,用汽负荷又有较大的 波动,在这种情况下,装设蒸汽蓄热器,则用汽负荷的波动由蓄热器来调节,既能保证发电量不变,又能消除有 时蒸汽要排空的热能损失。
这样,以水为介质间接储蓄热能的方法有了进步。另一方面,直接储存蒸汽的方法也有改进,1921年爱斯脱 尔拔就制造了1000米3的大容量汽罐。1916年,瑞典工程师鲁茨博士发明了著名的鲁茨蓄热器(蒸汽蓄热器),为 蓄热器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局面。鲁茨蓄热器广泛用于蓄热始于1921年,到1935年为止,全世界共有几百台蓄热器, 其中鲁茨蓄热器就占500多台。鲁茨博士最初设置的蓄热器,效果是惊人的,可以节能12~37%,生产率增长7~45%, 锅炉容量减少一半。因为鲁茨博士功绩卓著,被誉为蓄热器之父。
由于电站设计朝着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非常迅速,致使蓄热器在电站中的应用进展缓慢。其原因为:第一, 由于压力增加,容器所需壁厚几乎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尽管单位蓄热能力增加,仍需较高的费用。第二,大容 量的电站需配置相当容量的蓄热器,而当时大型容器在制造工艺和运输上都存在很大困难,就需要设置多个蓄热 器。据此,电站中采用蓄热器组与采用高峰备用锅炉或燃气轮机等高峰设备相比,无论在投资还是在运行费用上 都不经济。第三,在电站甚至国家之间扩展的电也具有平衡高峰负荷的作用。此外,在锅炉设计方面也有很大进 步,从而改善了锅炉的适应性,提高了热效率。凡此种种,长期以来,阻碍了蓄热器在电站中的应用。然而,有 关蓄热器的两个重要发展的密切结合,将会改变这种状况。

180m3蒸汽蓄热器技术标准

180m3蒸汽蓄热器技术标准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锅炉房使用得180m3蒸汽蓄热器,目得就是为了保证轮胎硫化用汽得压力稳定,从而提高轮胎得硫化质量。

2 主要技术参数2、1蓄热器设计压力为2、4 MPa2、2蓄热器最高工作压力为2、4 MPa2、3蓄热器设计温度为250℃2、4蓄热器最高工作温度为222℃2、5设备运行重量273吨2、6容器类别为二类蓄热容器2、7安全阀门得起跳压力为2、5 MPa2、8蓄热器正常水为应该在零刻度以上200mm以上2、9蓄热器得正常热变形小于50mm。

3 180m3蒸汽蓄热器操作规范3、1蒸汽蓄热器运行前得准备3、1、1蓄热器在投用前必须通过技术监督局得监检,并通过上海市化学工业压力容器检验站得现场监检,并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安全阀必须每年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校验,强计压力表每年校验二次,并刻好红线(2、4MPa)3、1、3水压试验(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并进行捉漏.3、1、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掌握蓄热器得工作原理,熟悉蓄热器及管路系统.了解调节与监测系统得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检查,确认正确无误。

3、2蒸汽蓄热器得上水在上水前,应检查蓄热器底部得排污阀就是否已关闭,并打开空气阀,然后开始上水。

待水位达到蓄热器筒体中心开始以上+200mm,此即为蓄热器得初水位。

3、3蒸汽蓄热器得冷态启动3、3、1蓄热器完成冷态启动前,自动调节阀V1与V2均不投入(处于关闭状态)。

3、3、2向蓄热器送汽前,先打开蓄热器入口进汽阀,但V1与V2阀前后得阀门及旁通阀均应关闭。

3、3、3缓慢打开进汽阀,向蓄热器内充汽,充汽速度以蓄热器不产生较大得振动与水击现象为限.当蓄热器内已建立约0、2MPa汽压后,维持15分钟,然后关闭放气阀。

此后,蓄热器内压力继续升高,当蓄热器内压力升至2、3MPa,或者所能达得最高压力,冷态启动完成。

3、4在压力升高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各指示仪表就是否正常,并在0、2MPa时,对水位计进行冲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m3蒸汽蓄热器设备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房使用的180m3蒸汽蓄热器,目的是为了保证轮胎硫化用汽的压力稳定,从而提高轮胎的硫化质量。

2 主要技术参数
2.1蓄热器设计压力为2.4 MPa
2.2蓄热器最高工作压力为2.4 MPa
2.3蓄热器设计温度为250℃
2.4蓄热器最高工作温度为222℃
2.5设备运行重量273吨
2.6容器类别为二类蓄热容器
2.7安全阀门的起跳压力为2.5 MPa
2.8蓄热器正常水为应该在零刻度以上200mm以上
2.9蓄热器的正常热变形小于50mm。

3 180m3蒸汽蓄热器操作规范
3.1蒸汽蓄热器运行前的准备
3.1.1蓄热器在投用前必须通过技术监督局的监检,并通过上海市化学工业压力容器检验站的现场监检,并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安全阀必须每年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校验,强计压力表每年校验二次,并刻好红线(2.4MPa)
3.1.3水压试验(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并进行捉漏。

3.1.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掌握蓄热器的工作原理,熟悉蓄热器及管路系统。

了解调节和监测系统的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检查,确认正确无误。

3.2蒸汽蓄热器的上水
在上水前,应检查蓄热器底部的排污阀是否已关闭,并打开空气阀,然后开始上水。

待水位达到蓄热器筒体中心开始以上+200mm,此即为蓄热器的初水位。

3.3蒸汽蓄热器的冷态启动
3.3.1蓄热器完成冷态启动前,自动调节阀V1和V2均不投入(处于关闭状态)。

3.3.2向蓄热器送汽前,先打开蓄热器入口进汽阀,但V1和V2阀前后的阀门及旁通阀均应关闭。

3.3.3缓慢打开进汽阀,向蓄热器内充汽,充汽速度以蓄热器不产生较大的振动和水击现象为限。

当蓄热器内已建立约0.2MPa汽压后,维持15分钟,然后关闭放气阀。

此后,蓄热器内压力继续升高,当蓄热器内压力升至2.3MPa,
或者所能达的最高压力,冷态启动完成。

3.4在压力升高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各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并在0.2MPa时,对水位计进行冲洗。

冲洗步骤如下:
a、开启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水连管及玻璃板。

b、关闭水旋管,单独冲洗汽连管及玻璃板。

c、先开启水旋塞,后关闭汽旋管,单独冲洗水连管。

d、开启汽旋塞,关闭放水旋塞,恢复水位表正常运行。

3.5蓄热器己处于热状态后,打开V2阀的旁通阀,蓄热器开始与供汽系统接通,待蓄热器和放汽系统没有水击声和振动后,V2阀投入自动,同时关闭V2阀的旁通阀。

至此,蓄热器串入供汽系统的操作步骤已全部完成,由蓄热器出来的蒸汽通过中、低压分汽包分别输送到各用户。

3.6蓄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经常注意下列各点:
3.6.1各仪表的指示是否正确,经常注视蓄热器和控制柜上的压力、温度和水位等参数,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
a、蓄热器的蓄——放过程是否正常,蓄热器是否在发挥蓄汽和放汽的作用。

B、经常对蓄热器的就地和控制柜上压力、温度和水位等参数的指示,如果彼此差异很大,应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3.6.2经常关注蓄热器的表面温度,如发现局部升温,应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6.3密切注视V2阀的工作状态以及压缩空气的供应状况。

3.7只要不遇到高峰用汽,在交接班时,蓄热器应处于充满状态。

3.8凡遇厂休日和国定假日,锅炉停止运行时,应先将蓄热器充满蒸汽,使其压力达到2.3Mpa或者所能达到最高压力,此后锅炉才能停止。

同样,厂休日和国定假日结束前,锅炉也应提前点火运行,所产蒸汽先把蓄热器充满,以补充上班锅炉供汽能力的不足。

3.9每隔一个小时,对蓄热器控制柜上显示的参数进行记录。

3.10当进汽阀检修时,蒸汽将通过旁通管进入蓄热器,V2阀检修
时,蓄热器停止运行,蒸汽将通过高——中压分汽缸的联通管,旁通蓄热器向热处理供汽。

3.11蓄热器运行中需要经常注视调节监测系统(V2阀)的工作,发现失灵,
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12蓄热器因故(为例行年检等)停止运行时,按上述第十条操作。

3.13各类变送器每三个月排污一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水位计每月定期排
冲一次,每次不少于1分钟。

3.14蓄热器水质标准控制如下:
a.软水硬度≤0.03mmol/L
b.炉水硬度≤0.03mmol/L
c.炉水碱度6—16mmol/L
d.炉水氯根450—600mg/L
e.炉水PH值10—12
3.15变送器及一、二次仪表应在规定的合格期结束前,及时送校验,确保测量的精度及正确性。

3.16紧急状况下,如果V2阀不能投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因及时打开V2阀的旁通阀门。

3.17蓄热器投入运行后,与锅炉组成一个既能产汽,又能稳定汽压的供汽系统。

4 蓄热器的维护保养要求
蓄热器因故停止运行,必须保养,以防止蓄热器内腔和充热装置生锈,具体方法如下:
4.1短期保养,采用压力法保养
蓄热器停止运行2—3周,可采用压力法保养,具体方法:
a.蓄热器停止运行后,关闭所有出口阀门,切断蓄热器与用汽系统的联系。

b.将软化水注入蓄热器,达到满水位。

c.微微打开进汽阀,通入蒸汽,务必保证蓄热器内压力在任何时候都不小于0.3MPa。

4.2长期保养,采用干燥剂法保养
如果蓄热器停运时间超过一个月,应采用本法,具体方法:
a.蓄热器停止运行后,将蓄热器内存水排放干净,并打开人孔盖,清除蓄热器内的锈斑、水垢等物。

b.关闭进、出口的全部阀门,使蓄热器与供——用汽系统的联系全部切断。

c.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d.在蓄热器内部均匀、分散地放置若干只盘子,盘内放置干燥剂,干燥剂放入量为蓄热器容积2公斤/m3块状石灰或1公斤硅胶。

e.关闭人孔盖。

f.每月定期检查蓄热器内部状况,发现干燥剂失效,及时更换。

5 蓄热器安全事项
5.1安全附件必须定期检验,安全阀每年一次,强计压力表每年二次,确保的
的精准性。

5.2各控制仪表精准有效。

5.3按照南通市压力容器检验部门报告书的意见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复检。

5.4入罐维修时,必须两人以上,要求至少一人在外,保证罐通风,空气充足,并带好安全帽。

6 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6.1当v2阀(出口调节阀)失控时
6.1.1 v2阀出现全闭时,应该及时打开v2阀的旁通阀门,使管道的压力维持在1.6MPa左右,同时降低锅炉本体的压力(压力的高低视实际情况而定,大约在1.8MPa左右),将v2阀的旁通阀门全部打开。

6.1.2 v2阀出现全开时,关小v2阀前后任意一个阀门,使管道的压力维持在1.6MPa左右,同时降低锅炉本体的压力(压力的高低视实际情况而定,大约在1.8MPa左右),再将该阀门全部打开。

6.2锅炉房掉电
迅速关闭高压分气缸上去蓄热器的总阀门,保证锅炉的水位。

6.3仪表失灵
不能正确反映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手动控置或紧急停炉。

并及时报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