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带系统水力计算资料
水管水力计算表格

S-35
/
/
/
/
/ R-35
S-36
/
/
/
/
/ R-36
SUM(Pa)
0
36 回
运动粘度 (10-6m2/s) 0.805
水
管
内径 管段长 流 速 阻力
(mm) m
m/s
系数
13 14
15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制冷机组
41
热水锅炉
42
热交换器
43 电动调节阀
44
空调箱
45
风机盘管
46
冷却塔
SUM(Pa)
0
水系统总阻力
水系统水力计算
管径 内径 数量 阻力 mm mm (只) 系数
4 567
流量 m3/h
8
流 速 局部阻力
m/s
Pa
9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一、引言雨水排水系统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设计用于有效地收集和排除降雨期间产生的雨水,以避免洪水和滞水的发生。
为了确保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符合实际需要,并且具备良好的水力性能,水力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雨水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所需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方法。
二、雨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雨水排水系统由下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雨水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们负责将雨水从收集点输送到排放点。
排水管道的直径、长度和坡度是水力计算的重要参数。
2. 排水口:排水口是设计用于接收雨水的出水点。
它们通常位于地面上,通过排水管道将雨水排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河流、湖泊或下水道。
3. 水槽和沉积池:水槽和沉积池用于收集和处理排水过程中的杂质和沉积物,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水力计算所需资料在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时,需要收集和准备以下基本资料:1. 雨量资料:雨量资料用于确定设计雨量,并根据不同的设计频率选择适当的设计雨量。
通常使用的雨量数据包括年均雨量、极大雨量和持续时间曲线等。
2. 地形资料:地形资料包括城市的地形图、高程数据、建筑物分布图等。
这些资料将被用于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和地势差,进而影响水力计算的结果。
3. 排水系统布局图:排水系统布局图是指排水管道、排水口、水槽和沉积池的位置和互连关系图。
布局图可帮助识别排水管道长度、直径和接口参数。
4. 排水管道断面图和参数:排水管道断面图用来确定管道的几何形状及其参数,如直径、横截面积等。
这些参数对于计算流量和流速至关重要。
5. 地表渗透性资料:地表渗透性资料反映了地面的渗透能力,影响了雨水的入渗速率和排水速度。
四、水力计算方法进行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时,可以采用下述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1. 流量计算: 根据设计雨量和排水区域的面积,以及地表渗透性等因素,计算出入水量或总流量。
- 根据径流公式和设计雨量,计算出径流流量;- 根据地表渗透性和面积,计算出地表径流流量;- 将径流流量和地表径流流量相加,得到总流量。
给水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

(2)水泵直接供水 水力计算的目的:根据计算系统所需压力和设计秒流量选泵。 (3)水泵水箱联合
2)根据管网水力计算的结果校核水箱的安装高度; 2)不能满足时,可采用放大管径、设增压设备、增加水 箱的安装高度或改变供水方式等措施; 3)根据水泵~水箱进水管的水力计算结果选泵。 5.确定非计算管路各管段的管径; 6.若设置升压、贮水设备的给水系统,还应对其设备进行 选择计算。
•
感
谢
阅
读
感
谢
阅
读
计算结 果分析
计算非计算 管路管径
选加压、 储水设备
二、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
首先根据建筑平面图和初定的给水方式,绘给水管道平面布 置图及轴测图,列水力计算表,以便将每步计算结果填入表内, 使计算有条不紊的进行。
1.根据轴测图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算管路,若在轴 测图中难判定最不利配水点,则应同时选择几条计算管路,分 别计算各管路所需压力,其最大值方为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的 压力;
2.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从最不利配水点开始,进行节点 编号,将计算管路划分成计算管段,并标出两节点间计算管段 的长度;
3.根据建筑的性质选用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各管段的设 计秒流量;
4.绘制水力计算表,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外网压力直接供水,计算目的是验证压力能否满足系 统需要。
1)依次计算H1、H2 、 H3 、 H4 ,并计算系统所需压力H; 2)当室外给水管网压力H0≥H 时,原方案可行; 3)当室外给水管网压力H0略大于或略小于H 时,适当放大 管径,降低水头损失,确保方案可行;
2023最 新整理收集 do
2.4.5 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som Nhomakorabeathing
水系统水力计算书

商业冷却水系统水力计算表
序号 1 2 3 小计 325 650 67.3717 134.743 DN125 DN150 28 120 148 1.388 1.958 166.666 263.221 4666.637 31586.523 36253.16 16 36 52 959.778 1909.051 15356.447 68725.837 84082.284 负荷(kW) 流量(m^3/h) 管径 管长(m) ν (m/s) R(Pa/m) △Py(Pa) ξ 动压(Pa) △Pj(Pa) 其他阻力(Pa) △Py+△Pj(Pa) 50000 25000 55000 50000 45023.084 155312.36 250335.444 备注 冷却塔 电动阀压降 冷凝器及水处理 器压降
水管水力计算书
水 系 统 基 本 参 数 水温(℃): 7 ; 大气压力(Pa): 101325 ; 系统类型:闭式系统; 管材:碳素钢管; 绝对粗糙度(mm):0.2;
推荐流速上限(m/s):3.;推荐流速下限(m/s):0.8; 运动粘度(m^2/s):1.32E-06
比赛厅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表
序号 1 2 3 4 小计 负荷(kW) 245 490 559.35 1140.35 流量(m^3/h) 42.164 84.3281 96.2631 196.252 管径 DN100 DN150 DN150 DN200 管长(m) 10 35 104 44 193 ν (m/s) 1.327 1.226 1.399 1.474 R(Pa/m) 204.288 107.63 139.184 102.107 △Py(Pa) 2042.881 3767.059 14475.12 4492.706 24777.766 ξ 11 16 11.3 48 86.3 动压(Pa) 880.235 750.557 978.045 1085.743 △Pj(Pa) 其他阻力(Pa) △Py+△Pj(Pa) 9682.581 12008.908 11051.904 52115.679 84859.072 115000 48000 59725.462 15775.967 25527.024 171608.385 272636.838 蒸发器及水处理 器压降 备注 空调末端压降
水系统水力计算书

△Pd(Pa) 2092.86 853.45 821.08 3767.39
△Pl(Pa) 298.16 244.7 308.31 851.17
Hale Waihona Puke △P(Pa) 2391.02 1098.15 1129.39 4618.56
△Pd(Pa) 2092.86 853.45 821.08 3767.39
△Pl(Pa) 298.16 244.7 308.31 851.17
△P(Pa) 2391.02 1098.15 1129.39 4618.56
3.计算结果(异程系统) 供水立管水力计算表 编号 1 2 3 小计 流量(kg/h) 192603.61 173939.81 88171.97 454715.39 负荷(w) 1119990 1011460 512720 2644170 流速(m/s) 1.45 1.31 1.28 管径 DN200 DN200 DN150 Rm(Pa/m) 99.39 81.57 118.58 长(m) 3 3 2.6 8.6 回水立管水力计算表 编号 1 2 3 小计 流量(kg/h) 192603.61 173939.81 88171.97 454715.39 负荷(w) 1119990 1011460 512720 2644170 流速(m/s) 1.45 1.31 1.28 管径 DN200 DN200 DN150 Rm(Pa/m) 99.39 81.57 118.58 长(m) 3 3 2.6 8.6 动压(Pa) 1046.43 853.45 821.08 2720.96 ζ 2 1 1 动压(Pa) 1046.43 853.45 821.08 2720.96 ζ 2 1 1
水管立管水力计算书
1.计算依据 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是陆耀庆编著的《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和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的《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2.计算公式 a.计算摩擦阻力系数的公式采用的是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 b.管段损失 = 沿程损失+局部损失 即:Pg = ΣPl + ΣPd。 c.Pdn = Pd1+ Σ(Pm×L+ Pz)。
水带系统水力计算

第二节水带系统水力计算一、了解水带压力损失计算方法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hd= SQ2 式中:hd――每条20米长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S ――每条水带的阻抗系数,Q --- 水带内的流量,L/ s注:1mH2O=104 Pa(1米水柱=104 帕);1Kg/cm2=105 Pa (1 千克/ 厘米2)二、了解水带串、并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同型、同径水带串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叠加法: 公式Hd=nhd 式中:H ——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 ;n ---- 干线水带条数,条;h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
阻力系数法:公式Hd=nSQ2 式中:H ——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 ;n ---- 干线水带条数,条;S――每条水带的阻抗系数;Q 干线水带内的流量,L/ s 。
不同类型、不同直径水带串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叠加法:公式Hd =hd1 + hd2 + hd3 +•••+ hdn式中:H ——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 ;hdl、hd2、hd3、hdn――干线内各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Pa 。
阻力系数法:公式:Hd=S总Q2Hd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 ;S总一一干线内各条水带阻抗系数之和;Q ---- 干线水带内的流量,L/ s 。
同型、同径水带并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流量平分法公式:Hd =hd1 + hd2 + hd3 +•••+ hdn 或Hd= S 总(Q/ n)2式中:H ——并联系统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hdl、hd2、hd3、hdn ------ 任一干线中各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S 总――并联系统中任一干线中各条水带阻抗系数之和;Q ---- 并联系统的总流量,L/ sn ----- 并联系统中干线水带的数量,条。
阻力系数法公式:Hd=SQ2 或5总=S/ n2式中:H ——并联系统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S 总――并联系统总阻抗系数之和;Q 并联系统的总流量,L/ sS――每条干线的阻抗;n 并联系统中干线水带的数量,条灭火剂喷射器具应用计算掌握水枪的控制面积确定水枪数量计算方法水枪控制面积计算:f = Q/q 式中:f——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m2 Q 每支水枪的流量,L/ s ;q―― 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 s • m2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一般为0.12 - 0.2 L/ s • m2 掌握根据燃烧面积确定水枪数量计算方法燃烧面积的计算公式:A=n R2式中:A——火场燃烧面积,m2R——火灾蔓延距离,m水枪数量的计算公式:N= A/f式中:N――火场需要水枪的数量,支;A——火场燃烧面积,m2F——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m2 了解水枪的控制周长计算方法按控制角计算水枪的控制周长:控制角为30o时,每支水枪的控制周长为:L枪=冗Sk e/ 180=7.85m式中:Sk——水枪有效射程,me——水枪控制角度。
《水力计算手册》

《水力计算手册》水力计算手册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力计算是水利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设计、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的基础。
水力计算手册是为了系统地介绍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而编写的。
本手册旨在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力学知识,提高水力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基本概念本章将介绍水力计算手册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水力学、水流特性和水力计算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章:水力学基础2.1 流体力学基础本节将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2 流体流动特性本节将介绍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包括稳恒流动和非稳恒流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3 流量计算本节将介绍水力计算中常用的流量计算方法,包括流速计算、流量测量和河流横截面面积计算等。
第三章:水力计算方法3.1 水力元件计算方法本节将介绍水力计算中常用的水力元件计算方法,包括管道流动、水泵和水轮机的计算方法。
3.2 液压计算方法本节将介绍液压计算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压力计算、流速计算和水力损失计算等。
3.3 水力模型计算方法本节将介绍水力模型计算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模型试验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等。
第四章:水力计算实例4.1 管道网络计算实例本节将给出管道网络计算的实例,包括水流速度计算、管道阻力计算和管道压力计算等。
4.2 水泵计算实例本节将给出水泵计算的实例,包括水泵性能曲线计算和水泵选型等。
4.3 水轮机计算实例本节将给出水轮机计算的实例,包括水轮机效率计算、水轮机功率计算和水轮机设计等。
第五章:水力计算应用5.1 水利工程设计本节将介绍水力计算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渠道设计、堤坝设计和船闸设计等。
5.2 水资源管理本节将介绍水力计算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河流流量调控、水库调度和灌溉规划等。
5.3 水环境保护本节将介绍水力计算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水污染控制、水质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水力计算表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水力计算表
【最新版】
目录
1.概述
2.手册内容介绍
3.水力计算表的应用
4.使用水力计算表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1.概述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是我国建筑行业必备的一部工具书,它包含了大量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和技术参数,对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第一册水力计算表是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给水排水工程的水力计算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表格,极大地便利了工程师们的设计工作。
2.手册内容介绍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水力计算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管道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图表、不同管道材料和直径的摩擦系数和粗糙度、各种管道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不同流态下的管道流量和压力损失计算等。
这些内容全面覆盖了给水排水工程的水力计算需求,为工程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水力计算表的应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水力计算表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当设计一根给水管道时,工程师可以根据管道的材料、直径、长度和流速,查询相应的摩擦系数和粗糙度,然后使用基本公式计算管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同样,当设计一根排水管道时,工程师可以参考水力计算表选择合适的管道附件,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使用水力计算表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水力计算表时,工程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正确的表格和公式,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其次,正确输入管道的几何参数和流体性质,避免因数据误差导致的计算结果偏差;最后,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可比性。
5.结论
总的来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水力计算表为工程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水力计算方法和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带系统水力计算一、了解水带压力损失计算方法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hd= SQ2式中:hd――每条20米长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S ――每条水带的阻抗系数,Q――水带内的流量,L/ s注:1mH2O=104 Pa(1米水柱=104帕);1Kg/cm2=105 Pa(1千克/厘米2)二、了解水带串、并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同型、同径水带串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叠加法:公式Hd=nhd式中:Hd――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n――干线水带条数,条;h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
阻力系数法:公式Hd=nSQ²式中:Hd――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n――干线水带条数,条;S――每条水带的阻抗系数;Q――干线水带内的流量,L/ s 。
不同类型、不同直径水带串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叠加法:公式Hd =hd1+ hd2+ hd3+…+ hdn 式中:Hd――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hd1、hd2、hd3、hdn――干线内各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 。
阻力系数法:公式:Hd=S总Q²Hd――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104 Pa;S总――干线内各条水带阻抗系数之和;Q――干线水带内的流量,L/ s 。
同型、同径水带并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流量平分法公式:Hd =hd1+ hd2+ hd3+…+ hdn或Hd=S总(Q∕n)²式中:Hd――并联系统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hd1、hd2、hd3、hdn――任一干线中各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S总――并联系统中任一干线中各条水带阻抗系数之和;Q――并联系统的总流量,L/ sn――并联系统中干线水带的数量,条。
阻力系数法公式:Hd=S总Q²或S总=S∕n²式中:Hd――并联系统水带的压力损失,104 Pa;S总――并联系统总阻抗系数之和;Q――并联系统的总流量,L/ sS――每条干线的阻抗;n――并联系统中干线水带的数量,条灭火剂喷射器具应用计算掌握水枪的控制面积确定水枪数量计算方法水枪控制面积计算:f=Q∕q式中:f――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m²;Q――每支水枪的流量,L/ s;q――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 s·m²;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一般为0.12-0.2 L/ s·m²。
掌握根据燃烧面积确定水枪数量计算方法燃烧面积的计算公式:A=πR²式中:A――火场燃烧面积,m²;R――火灾蔓延距离,m。
水枪数量的计算公式:N=A∕f式中:N――火场需要水枪的数量,支;A――火场燃烧面积,m²;F――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m²。
了解水枪的控制周长计算方法按控制角计算水枪的控制周长:控制角为30º时,每支水枪的控制周长为:L枪=πSkθ∕180=7.85m式中:Sk――水枪有效射程,mθ――水枪控制角度。
按控制角为60º时,每支水枪的控制周长为:L枪=πSkθ∕180=15.7m按控制角为30º-60º时,每支φ19mm水枪的控制周长约为8-15m按灭火用水供给强度计算水枪的控制周长:一般φ19mm水枪,有效射程不小于15m,流量为6.5L∕s。
每m周长的灭火供水量一般在0.4-0.8 L/ s·m²。
因此当灭火供水强度为0.4L/ s·m²,φ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时,每支水枪的控制周长为L枪=q枪∕q=16.25m 式中:q枪――φ19mm水枪流量,L∕s,q――灭火用水供水强度,L/ s·m²。
当灭火供水强度为0.8L/ s·m²,φ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时,每支水枪的控制周长为L枪=q枪∕q=8.125m 按灭火供水量为0.4-0.8 L/ s·m²时,每支φ19mm 水枪的控制周长为8-16m。
为方便应用和记忆,其控制周长可按10-15m算计处。
了解空气泡沫枪的泡沫估算量计算方法空气泡沫枪的泡沫量计算q泡=p2√H式中:q泡――泡沫枪的泡沫量L∕s,H――泡沫枪的进口压力,104 Pa;p2――泡沫流量系数。
掌握空气水泡沫灭火器具的控制面积计算方法空气泡沫灭火器具的控制面积计算A泡=q泡∕q式中:A泡――每个空气泡沫灭火器具的控制面积,m²;q泡――每个空气泡沫灭火器具的泡沫产生量,L∕s,q――泡沫灭火供给强度,L/ s·m²,掌握根据燃烧面积确定空气泡沫灭火器具数量计算方法根据燃烧面积确定空气泡沫灭火器具数量计算N=A/ A泡式中:N――火场需要泡沫灭火器具的数量,支;A――火场燃烧面积,m²A泡――每个空气泡沫灭火器具的控制面积,m²第三节消防车应用计算一、了解枝状管道流量及供水能力估算方法枝状管道内的流量估算公式:Q=0.5D²V式中:Q――枝状管道内的流量,L∕s;D――枝状管道的直径,英寸;V――消防给水管道内水的当量流速,m/s,当管道压力在10-30×10⁴Pa时,枝状管道V取1 m/s,环状管道V取1.5 m/s。
枝状管道的供水能力,估算公式:N=Q/Q车式中:N――枝状管道的供水能力,即能停靠消防车的数量,辆;Q――枝状管道内的水流量,L∕s ;Q――每辆消防车的供水量,L∕s。
二、掌握环状管道流量及供水能力估计方法环状管道的供水能力,估算公式:N=Q/Q车式中:N――环状管道的供水能力,即能停靠消防车的数量,辆;Q――环状管道内的水流量,L∕s ;Q――每辆消防车的供水量,L∕s。
三、了解水罐(泵浦)消防车的最大供水距离计算方法最大供水距离公式:Sn=(rHb-hq-H1-2)/hd式中:Sn――消防车最大供水距离,水带条数;r――消防车泵扬程使用系数,一般取值为0.6-0.8,新车或特种车为1。
Hb――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10⁴Pa;hq――水枪喷嘴处压力,10⁴Pa;H1-2――标高差,m;h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⁴Pa。
四、掌握水罐(泵浦)消防车的最大供水高度计算方法最大供水高度计算公式:H1-2= Hb- hq- hd式中:H1-2――消防车的供水高度,m;Hb――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10⁴Pa;hq――水枪喷嘴处压力,10⁴Pa;hd――水带系统的压力损失,10⁴Pa。
五、了解水罐(泵浦)消防车串联最大供水距离计算方法串联最大供水距离计算公式:Sn=(Hb-10-H1-2)/hd式中:Sn――消防车串联最大供水距离,水带条数;Hb――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10⁴Pa;10――消防车串联供水,应留有10×10⁴Pa的剩余压力;H1-2――标高差,m;h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⁴Pa。
六、掌握水罐(泵浦)消防车的控制火势面积计算方法消防车的控制火势面积计算公式:A车=Q车/q式中:A车――每辆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m²;Q车――每辆消防车供水流量,L/s,火场上每辆消防车一般供水流量为10-20 L/s;q――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s·m²。
七、了解泡沫消防车的最大供泡沫距离计算方法最大供泡沬距离计算公式:Sn=(Hb-50-H1-2)/hd式中:Sn――消防车的最大供泡沫距离,水带条数;Hb――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10⁴Pa;50――泡沫管枪进口压力,10⁴Pa;H1-2――标高差,m;hd――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10⁴Pa。
八、掌握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方法按水枪的控制面积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A/nf式中:N――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辆;A――火场燃烧面积,m²;n――每辆消防车供应水枪的数量,支,一般每辆消防出2-3φ19mm水枪;f――每支水枪控制的燃烧面积,m²。
按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A/A车式中:N――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辆;A――火场燃烧面积,m²;A车――每辆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m²。
按火场燃烧面积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Aq/Q车式中:N――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辆;A――火场燃烧面积,m²;q――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s·m²;Q车――每辆消防车供水流量,L/s。
按火场用量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Q/Q车式中:N――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辆;Q――火场用水量,L/s;Q车――每辆消防车供水流量,L/s。
九、掌握火场泡沫消防车数量计算方法按泡沫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A/A车式中:N――火场泡沫消防车数量,辆;A――火场燃烧面积,m²;A车――每辆泡沫消防车控制火势面积,m²。
按火场燃烧面积确定战斗车数量计算公式:N=Aq/Q车式中:N――火场泡沫消防车数量,辆;A――火场燃烧面积,m²;q――泡沫灭火供给强度,L/s·m²;Q车――每辆消防车泡沫供给量,L/s。
第七部分:消防通信第一节消防通讯的概述一、了解消防通信的概念与分类;消防通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计算机以及简易通信方法,以传递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述消防信息的一种专用通信方式。
(一)、按技术组成可分三类:有线、无线、计算机通信。
有线通信是由消防有线通信设备与邮电线路中的消防专用通信线路组成的通信网。
是119报警的基本方式。
无线通信是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递消防信息。
能够增加通信的有效距离,扩大通信信息的覆盖面,是火场与救灾现场通信的主要方式。
计算机通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与灭火救援战斗有关的信息、命令,是实现消防通信自动化的主要方式。
(二)、按作用可分为三类:报警、调度、救援现场通信。
报警通信:用于报告和接受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报警。
调度通信:用于调集灭火救援力量和战斗所需的其他各种力量。
救援现场通信:用于灾害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和与调度指挥中心的联络。
二、掌握消防通信的任务与要求;消防通信的任务是;保障消防部队的各种信息的传递,重点是保障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的信息传递。
具体内容如下:1、受理火警2、调度指挥3、现场通讯4、消防勤务通信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与火灾及其它各种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军事化、专业化队伍。
它的任务性质和行动特点决定了对消防通信的要求:即迅速、准确、不间断。
第二节消防通讯指挥系统一、了解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构成:由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和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二、了解指挥系统技术构成的基本内容;(一)、城市指挥系统技术构成:报警受理子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消防用程控交换机,报警受理台、报警终端台及其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