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专)-作业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通论作业题

作物育种学通论作业题

作物育种学通论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2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经过后裔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

3、雄性不育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保持不育特性,这样品种或自交系。

4、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

5、群体改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有力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

6、引种:从外国或外地区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有关理论研究需要的遗传资源材料。

7、品种退化:作物品种群体经济性状发生劣变的现象。

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

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自花授粉或自交)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或异交)植物。

3、自交系是指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4、作物起源中心的二大特征是(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三、简答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①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②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③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④品种的合理搭配2、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有何特点?①地方品种和推广改良品种:地方品种适应性强、优良性状;产量不高。

推广品种生产力高、优良农艺性状多②自交系间杂交种:配合力高,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如稳定快、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遗传基础简单;适应性差。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作物育种学总论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2、自交不亲和性:3、杂交种:4、育种目标:5、品种资源:6、选择育种:7、无性繁殖系:8、派生系统法:9、系统育种:10、自交系: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生物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和。

与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

5、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 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6、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都叫,由此引起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7、雌蕊柱头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粉称,由此而产生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8、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这种植物通常以授粉为主,授粉为辅。

9、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0、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

11、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和,简称。

12、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 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 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1.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0.5分),既特异性(0.5分)、一致性(0.5分和稳定性(0.5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 0.45 ⑴ 0.33 ⑵ -0.09 ⑶ 0.31⑷0.71 ⑸0.27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衰退?增强?不变?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

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大?小?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有效?无效?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好?不好?易行(成本越低)?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显性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植株或植株的局部?花粉?种子?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种间杂交?属间杂交?种内不同类型杂交?)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优势小种?次要小种?生理小种?)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2.作物育种学*3.自然进化**4.人工进化**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和()。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 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四、论述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2. 2. 产量结构性状**3. 3.高光效育种**二、填空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

**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穗粒数和()。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或以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

**三、简答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2. 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3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四、论述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名词解释1.有性繁殖*2.无性繁殖*3.自交作物*4. 异交作物*5. 常异交作物*6.营养体繁殖*7.无融合生殖*8.纯系品种*9.杂交种品种*10. 多系品种*11. 无性系品种*12.纯系**13. 雌雄同花**14. 雌雄同株异花**15.雌雄异株**16. 自然异交**17. 标志性状**二、填空题1. 作物繁殖方式分为()和()。

*2.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和()。

*3. 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高低而定的。

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植物。

**4. 作物品种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求为()、()和()。

*5.小麦和水稻的花属于(),玉米、黄瓜、蓖麻的花属于(),大麻和菠菜的花属于()。

**6. 自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常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

**7. 自然异交率的测定采用()方法。

**8.异花授粉作物分为三种()、()和()。

*9. 无性繁殖分为两种类型()和()。

*10. 营养体繁殖利用的部位包括()和变态部分。

**11. 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分为()和()。

**12. 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称为作物品种的(),同品种内性状整齐一致称为作物品种的()。

**13. 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为()品种。

***14. 营养体繁殖采用的方法包括分根、()、()和()等。

***三、简答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类,如何确定植物的繁殖方式?*2.有性繁殖三种类型中常见的代表作物有哪些?*3. 判断下列作物属于哪种繁殖方式?*玉米、大豆、高粱、甜菜、小麦、水稻、黑麦、向日葵、棉花、大麦4.试说明自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及在测定中需要注意什么?**5.异花授粉植物的三种类型及代表植物?**6.有性繁殖中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的特点及表现?***7.营养体繁殖的利用部位及代表作物?***四、论述1.植物品种几种类型的特点及育种策略?**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表现?***第三章种质资源一、名词解释1. 种质资源*2.地方品种*3.本地主栽品种*4.原生起源中心**5.次生起源中心**6.原生作物**7.次生作物**二、填空题1.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

当作物由此向外扩散,在边缘地点形成的多样化地区称为()。

**2. 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包括()、()和()。

*3. 种质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四类,其中,()是育种工作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改良本地品种的重要材料。

**4. 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主要有()、()、()和()。

*5. 作物起源中心的二大特征是()和()。

*6.根据驯化的来源,小麦和大麦属于()作物,燕麦和黑麦属于()作物。

**7. 瓦维洛夫于1935年提出了()个作物起源中心。

其中大豆起源于()中心,水稻起源于()中心。

***8.在实际工作中,种质资源按其来源分为四种:本地种子资源、()、()和()。

**9. 在植物原来自然生态系统中种植保存的方式为()保存,在植物原来自然生长地以外的地方种植保存为()保存。

*10. 在种质资源库中温度在-10℃,贮藏年限可达75年的是()。

**三、简答题1.原生起源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的特点?**2.如何收集种质资源?*四、论述题1. 简述作物育种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利用价值)?*2.保存种质资源有哪些方法,各具有什么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一、名词解释1. 引种*2. 选择育种*3.生态因素**4.生态环境**5.生态区**6.生态类型**7.单株选择法*8.混合选择法*二、填空题1.在引种时要综合分析不同地区()、()、降水和湿度、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小麦属于()作物,大豆属于()作物。

**三、简答题1. 气候相似论的基本要点?*2.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3.试述纯系学说的内容及意义?**四、论述题1. 请讨论大豆南北长距离相互引种的表现?**2. 请讨论小麦南北长距离相互引种的表现?**第五章杂交育种一、名词解释1.杂交*2. 杂交育种*3. 杂交方式*4. 单交*5. 复交*7. 双交*8. 聚合杂交*9. 系谱法**10. 混合法**11. 回交育种*12.轮回亲本**13.非轮回亲本**二、填空题1.杂交育种中复交的方式有()、()和()。

*2.根据指导思想的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和()。

*3. 杂交育种中最简单的方法,即两个品种进行杂交为()。

**4. 杂交育种的几个试验圃为()、()和鉴定圃。

**5.在回交育种中多次被用作亲本,又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接收者为()。

*6. 在回交育种中,A n+1×B 表示回交()次,其中A为(),B为()。

**7.双交与三交相比,()遗传速度快、好。

***8.在复合杂交中,综合性状优良或具有重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应()参与杂交。

***三、简答题1.回交育种对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要求?*2. 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分析各亲本在杂种遗传组成中所占比重并判断各亲本重要程度。

***A/4/D/G//A/H/3/G/C//B/E3.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分析各亲本在杂种遗传组成中所占比重并判断各亲本重要程度。

***D/G//L/R/4/D/W//F/C/3/R/D/5/T4.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回交育种的特点有哪些?*1. 试写出杂种后代处理中系谱法与混合法的异同点?*2.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原则?**3. 杂交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第六章杂种优势利用一、名词解释1. 杂种优势*2. 自交系*3.一环系**4. 二环系**5.配合力*6. 一般配合力*7. 特殊配合力*8. 顶交法**9.双列杂交法**10. 多系测定法**11. 雄性不育系*12. 雄性不育保持系*13.雄性不育恢复系*14. 单交种*15. 三交种*16. 双交种*二、填空题1.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和()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为自交系。

**2.从地方品种、推广改良品种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为(),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为()。

**3. 在杂种优势利用测验种的选择所用的共同亲本为(),所得后代为()。

**4.“三系”配套中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和()。

**5.在三系制种中由不育系和保持系组成(),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

**6.优良“三系”中,不育系不育度应达到()。

***7. 配合力中可遗传的为(),不可遗传的为()。

***8. 自交系要求基因型(),表型整齐一致。

*9.构成强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是F1群体间基因型的高度()及表现型的()。

*10.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给农业生产带来震撼的作物是()。

***11.用两个自交系配成的一代杂种称为(),用一个单交种和一个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杂交种为()。

**12.目前选育不育系和保持系最常用、最主要的筛选方法为选定单株成对()及连续()。

*三、简答题1.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2. 杂种优势利用中杂交种的类别及特点?*3. 杂种优势利用的必需条件?**4. 试写出F1代超高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的计算公式,并加以说明?*4.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有何特点?**5.自交系选育的基本要求?*6.杂种优势利用中测定配合力的时间?***7.测定配合力的方法?***9. 优良“三系”的标准?**10. 杂种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 试述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那些?**2.试用图解说明利用三系制种的方法?***第七章诱变育种一、名词解释1. 诱变育种*2. 半致死剂量*3. 诱变剂*4. 剂量强度*5. 吸收剂量率*6. 半致死剂量*7. 半致矮剂量**8. 临界剂量**9. 外照射**10. 内照射**11.植物空间技术育种**二、填空题1.育种工作者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是X射线、()和()。

**2. 化学诱变剂处理作物常采用的方法有()、()和喷。

**3. 化学诱变剂处理最佳时间为种子达到()时间。

***4. 化学诱变剂处理的鉴定方法为()。

*5. 化学诱变剂有三大类,分别为烷化剂、()和()。

*6. 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为()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为()剂量。

**7.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作物在辐射敏感性上,()最敏感,()最不敏感。

***8. 同位素32P、35S、14C溶液浸种子使植株吸收注射茎部属辐射处理方法中的()。

**9. 有性繁殖植物最常用的诱变处理材料是()。

**三、简答题1.诱变育种的特点和意义有哪些?*2.诱变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化学诱变剂的类别?*4.化学诱变剂处理的特点?**5. 诱变育种中如何选择处理材料?***四、论述题1.物理诱变剂诱变处理的材料及特点?**2.植物空间技术育种的特点及表现?**第八章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一、名词解释1. 远缘杂交*2. 染色体组**3. 染色体基数**4. 同源多倍体**5. 异源多倍体**6. 单倍体*7.花粉培养*8. 多倍体*二、填空题1.远缘杂交分为种间杂交、()、()和()。

*2. 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包括()、()、()和()。

*3. 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属于种间杂交,玉米×高粱属于()远缘杂交类型。

**4. 一粒系小麦(AA)2n=2x=14是二倍体,普通小麦(AABBCC)2n=6x=42为()倍体,二粒系小麦(AABB)2n=4x=28为()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